皇帝真的自称朕吗?

 我来答
野半下独0y
2022-08-03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36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37万
展开全部

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始皇帝泰山封禅的誓言纵隔两千多年,仍读得人热血沸腾,“朕”从始皇帝开始也就成为了皇帝的专属自称,作为众多皇权之中彰显至高无上身份的自称,在封建专制的时代里,称谓的不同是阶层等级森严的标志。

那么作为皇帝的专属称谓,历代历朝的皇帝在日常生活中真的自称朕吗?可别被电视剧骗了,带你看看皇帝们的自称。

“朕”作为专属称号的确立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进入了诸雄割据的大争之世,天子大权旁落,诸雄并起,攻伐不断,诸侯国星罗棋布,彼此称王,都妄图兼并天下。秦国地处关外西隅,因为长期远离中原文化,被中原诸侯所轻,正所谓天下卑秦。

秦孝公 时期,目睹国力衰弱,制度陈腐的国情,孝公精图砺治,锐意变法,启用 商鞅 等法家人物,奖励军功耕种,商鞅之法深得人心,秦国迅速崛起。

在历经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奋六世之余烈)的经营之下,采纳张仪,范雎的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并辅以白起等兵家之道,逐渐消耗六国国力并从中牟利,秦国成为了战国后期空前强大的诸侯国。

公元前238年, 秦始皇嬴政 亲政,在在李斯、尉缭、王翦、蒙恬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正式拉开了攻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序幕。

公元前230年,秦国攻灭韩国,并依次灭亡了赵国,魏国,楚国,燕国,并于公元前221年消灭了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完成履至尊而制六合,并吞八荒的统一大业。

统一六国之后,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 历史 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整个过程中秦国大军所到之处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给嬴政带来了“古往今来独为尊”的无匹自信。

建立秦朝之后,嬴政自认为“功盖三皇,德高五帝”,决定起一个能够万世流传的称谓,就把“皇”“帝”二字并用,确立了皇帝的称呼,自称始皇帝。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秦灭六国后,秦王政觉得自己的功绩超过三皇五帝,如果不改名号,显不出他的伟大,更不能让后代明白他的豊高德厚,於是他招集了李斯和博士们商议改帝号之事。

时任丞相 王绾 进言,说三皇五帝所治理的天下不过方圆千里,是天下共主的时代,而商周称王之后,才独统天下,尤其是周朝,国祚绵长八百年,建议嬴政以王自居。秦王听后大为不悦,说自己要的是秦朝万世,而不是商周的七八百年。

紧接着秦相 李斯 上奏:“陛下平定天下,如今海内都已成为郡县,法令由中央统一,这是自古以来从未有的事,所以陛下的功业为三皇五帝所不及。臣认为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最尊贵,臣建议称泰皇。”

秦王闻之大悦:“泰皇仍与以前分别不出来,我看,去「泰」留「皇」,采上古「帝」号,称「皇帝」。我称始皇帝,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

于是便确立了“皇帝”作为封建王朝君主的专属称号并自称始皇帝,追加秦庄襄王谥号,尊其为太上皇。 同时李斯以“天下皆朕、皇权独尊”建议始皇帝自称为“朕”,始皇帝采纳之后,“朕”便变成了皇帝的专属称谓并被历朝沿袭了两千多年,贯穿了整个中国封建史

历代皇帝都自称为“朕”吗?

在秦朝以前,“朕”其实是一个很普通的词,并非君主专有,黎民百姓都可以用(屈原在《离骚》中就曾用到“回朕车以复路兮”),这个时候,国君的专用称谓通常是“孤”和“寡人”。

自始皇帝以“朕”自称开始,历代皇帝纷纷开始效仿“朕”的自称,“孤”划分给了王级爵位的臣子,在孙权给曹操的书信中就有提到“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在古装电视剧中,大家经常能够看到皇帝口头的自称,都是“朕。”其实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古装剧市场良莠不齐,部分编剧导演 历史 文化水平的缺失才造成了这种现象。

“朕”作为始皇帝嬴政确立的专属自称,其实他也不太喜欢这样称呼自己,用得更多的还是“吾”,只是在一些正式场合或者书面语言中才自称为“朕”。

秦二世而亡之后,大汉帝国的建立者汉高祖 刘邦 ,作为和嬴政同时代的人物(刘邦只比嬴政小三岁),尽管沿袭了“朕”这一自称,但是他也不喜欢自称为“朕”,使用更多的也是“吾”,只是在一些官方文献中才会以“朕”自称。

这种情况延续了近一千年,历经秦汉,三国,二晋,隋朝等数个朝代,皇帝都是将“朕”作为书面语言中的自称而非日常用语中的自称。在唐朝以前,皇帝的自称使用更多的是“寡人”,即“寡德之人”之意。唐朝建立之后,“朕”这一自称才开始流行起来。

为什么唐朝皇帝开始习惯以“朕”自称呢?

在隋朝末期,隋炀帝穷兵黩武,暴虐无道,劳民伤财,民不聊生,这样的 社会 矛盾背景下,隋末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时任太原留守的唐国公 李渊 ,也就是后来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起兵晋阳,于公元617年攻占了长安,拥立隋炀帝孙子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史称隋恭帝。李渊官拜大丞相,进封为唐王。

次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被 宇文化及 逼死。同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建立了唐朝,于次年五月赐死隋恭帝杨侑之后,隋朝正式灭亡。

李渊的父亲李昞的妻子是南北朝著名大将军独孤信的女儿,鲜卑族人,所以唐朝的统治者是具有少数民族血统的。但是作为一个弘扬汉文化的王朝,加上李唐王朝本身也更注重汉文化,加之唐高祖篡隋立唐,颇有得国不正之嫌。

所以为了实现彰显李唐王朝的正统性和为了融入中原文化,同时也为了和百官平民区分开来,凸显自己的尊贵身份和统治地位,唐朝统治者就开始刻意的去以“朕”这种自称去抹除少数民族和汉民族的文化界限。

在历经唐朝289年国祚之后,“朕”作为皇帝的自称就已经变得十分习惯顺口了,所以自唐朝往后的朝代,历任帝王纷纷开始以“朕”自居。

总结

尽管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古装剧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在还原 历史 上并不能做到全部真实,经常会出现一些 历史 性的错误,甚至一些水平低劣的作品还存在篡改 历史 的真相,误导观众的问题。

比如皇帝在自称这个问题上,至少在唐朝以前,把“朕”挂在嘴边的皇帝是不多见的,并不是古装剧中清一色一边倒的自称为“朕”,希望大家在观剧过程中,能够明辨是非,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艺术所误导。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