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人说话是说文言文的吗

 我来答
新科技17
2022-11-17 · TA获得超过587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5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3.5万
展开全部

1. 古代人说话说的是文言文吗

古人和我们说话完全不一样,古人要是复活我们肯定听不懂他们说什么,现在的南方方言更接近古代口语,保留了一小部分古音方法,所以南方方言很难听懂,比如吴语、粤语。当然古代也有方言之分的。

古代也有官话,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的一种共通语,是做官的人便于行政交流必须学习的语言,所以叫官话,一般百姓如果活动范围广也要使用官话,便于交流。当然官话我们也听不懂。

具体到书面语,你所说的文言文是古代统一的书面语,是古代读书人统一使用的书面文字,你说的史官有可能是说民间很多人不会读书写字,有文化的人根据他们口语的意思记录下来。提醒一下,古代史官写史不是民间采集,只是从古籍中选材料,你说的从事民间语言采集的人可能是诗官,就是统治者派往民间收集民间诗歌的官员,《诗经》就是靠这些诗官做成的,他们写下的基本还是民间的本色语言,但不排除做了文学加工的可能。

总之,简单的说,官话写下来就是文言文。古代也有不用官话写的作品,比如《海上花列传》是用吴语写成。

2. 古时候的人说的话是文言文还是普通话

方言自古有之,古人说的话首先是自己的方言,不同方言间的人使用官话(古代通用语,就像今天普通话作为通用语一样)。方言不断在变,官话也不断在变。文言文作为古人说的话的书面语,虽然比较稳定,但是跟口语相差到一定距离后也会逐渐改变的。

所以,古人说的话,只能说是古代的方言,而在与不同地方的人交流时用古代的普通话!所以是哪的人当然就讲哪的话了!如果是当官的或是有身份的人,很多讲官话的,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了。不过官话也不只一种,也是分地域的。

官话大致分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分别以北京话、成都话、西安话、扬州话为代表。华北官话、西北官话分别通行于中国北方的东部和西部,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分别通行于中国南方除吴、赣、湘、粤、闽、客家等方言区以外广大地区的西部和东部。 官话内部一致性比较大,除了南方地区的部分官话之外,大部分地区都能够彼此通话。

“官话”最早是对官方标准话的称呼,汉语官方标准语早期称为雅言、雅音、通语、正音,明清称为官话,清代又开始称为国语,1956年改称普通话;而官话一词演变为“官话方言”的含义。

3. 古代人日常说话是说文言文吗

古代人日常说话不是说“文言文”。

在“文言文”这个词组中,“文言”是定语,“文”是中心词。这就决定了它是“文”而不是“语”。

所谓文言文,就是指用文言语体写成的文章。同理,白话文是以宋元时期口语为基础形成的白话书面语体写成的文章,它们都不是口语,不能用于人们日常说话。

从文言产生发展过程看,先秦时期人们的口头说话更接近文言,因为文言是以那时的口语为基础的。由于那时的书写材料极其落后,乃至于文字多是刻出来的,所以,汉字一经被用作“文”,就力求精炼,如甲骨文,甚至几个字就可以表达一件事情,文字语言这就开始与口语相区别了。

不过,因文字语言来自当时的社会口语,只要识字,都容易读懂。反过来说,那时的人日常说话与文言接近。

由于社会口语发展变化是每时每刻渐进的,人们日常说话都是以本人所处的时代、地域相关,并不需要用文言来规范。所以,各个时期的“古代人”都说的是自己那个时期、那个地方的话。

既然文言与口语如此相脱离,那为什么人们还要去学习研究文言?除了“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读懂文言文”这个基本道理外,更重要的是,文言实际上是沟通古今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9666161的语言桥梁。如果将英语说成是当今“横向交流”的工具,那文言也就是古、今、后人“纵向交流”的“公语”。

中国古代有所谓“二十四史”,都是文言文,今天的人掌握了文言,就能学习历史。严格说来,清朝以后没有修史。

如果修史的话,用现代文行不行?恐怕若干年以后的后人看不懂了。

4. 古代人说话聊天都是说文言文吗

古人说的是文言文,还记得史记上的记的陈胜说的那句话吗?“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里是引用陈胜做平民时的原话。越是古老的时候平民说的话越是难懂,《木兰辞》是南北朝时期的民歌,《三国》和《水浒》就是明时的白话文,就跟现在的语言差不多了。

其实,现在所说的文言文,是远古时期人们说话,成文当然与口语稍有不同,但差别应该不大。后来,在文章中沿用下来,而口语变化较大。到唐宋时代,文言与白话的差别就比较大了。后来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就用了当时的白话。白话文的普遍使用是在近现代。

其实现在还有一此地方方言中残留古人说话的影子,以厦门话为例,“吃了没有?”,厦门话只说“食未?”。“有没有?”只需说“有无?”如果问得详细些:“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厦门话则说“到底有抑无?”

5. 古代人说话聊天都是说文言文吗

古人说的是文言文,还记得史记上的记的陈胜说的那句话吗?“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里是引用陈胜做平民时的原话。

越是古老的时候平民说的话越是难懂,《木兰辞》是南北朝时期的民歌,《三国》和《水浒》就是明时的白话文,就跟现在的语言差不多了。其实,现在所说的文言文,是远古时期人们说话,成文当然与口语稍有不同,但差别应该不大。

后来,在文章中沿用下来,而口语变化较大。到唐宋时代,文言与白话的差别就比较大了。

后来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就用了当时的白话。白话文的普遍使用是在近现代。

其实现在还有一此地方方言中残留古人说话的影子,以厦门话为例,“吃了没有?”,厦门话只说“食未?”。“有没有?”只需说“有无?”如果问得详细些:“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厦门话则说“到底有抑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