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孩子最可怜,最让人心疼呢?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12年的班主任,两个班的语文老师,大部分时间都在和学生们在一起。我发现,相比于那些没心没肺的孩子,懂事的孩子会更容易出心理问题。
考试考砸了,没心没肺的的孩子拿到试卷这一秒还心有戚戚然,下一秒卷子一扔,撒腿就跑到校园里疯玩去了;
而懂事的孩子则会心事重重,不到下一次考个好成绩,表情就不会明朗起来。
课堂回答问题,没心没肺的的孩子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大大咧咧,管他对错,先说个痛快;
懂事的孩子则会小心翼翼,瞻前顾后,唯恐说错了话。回答过问题还特别在意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心事重重。
……
就拿老师批评学生这件事来说吧,没心没肺的孩子,老师批评他顾忌就少一些,因为他抗挫能力强,逆商高,挨过吵,一扭头就忘了,照旧嘻嘻哈哈……
而懂事的孩子,纵使心里难过,也不会太过表现出来,哪怕她在心里早已泣不成声~~乖巧得让人心疼~
班上心理出问题的,抑郁的,有极端行为的也基本是「懂事」的孩子~
懂事的孩子为什么更不容易快乐?
我早年一个「很懂事、听话」,现在已经当了妈妈的学生有一次跟我说:
羡慕那些在不违反道德前提下,有点自私的人,因为他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过得很开心……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做她自己……
心理学上有个非常著名的叫「巴普洛夫狗」的条件反射实验。
巴普洛夫每次给狗食物的时候,都会先敲击铃铛,紧接着投喂食物,这时狗会分泌唾液,时间长了,狗就把铃铛等同于食物刺激了,巴普洛夫只敲击铃铛,不给食物,狗也会分泌唾液。
比如一个孩子,只要父母让他做什么他就乖乖去做,这时爸爸妈妈就会拥抱他,夸赞他,否则就冷淡他,训斥他。
那么为了获得爸爸妈妈的爱与关注,她就会做一个特别听话懂事的孩子。从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
著名心理学家温尼克特说,一个从小被要求去顺应父母,按照父母的要求成长的孩子,势必会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发展出一个虚假自体。
当孩子长大以后,他被压制的内心真实的需求和现实发生冲突时,他们就会觉得活得很压抑,很累,很受伤~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认为,每一个孩子,生来就有一个精神胚胎,并不是“一张白纸”。
就像有的孩子生下来就很安静,有的却是非常敏感的高需求宝宝,这是先天的因素,家长在养育时应该尊重这部分不同,而所谓听话、懂事的养育往往会忽略这种不同,不分青红皂白地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意志成长。
对于孩子来说,真正的懂事,是发自内心的共情和体谅;被迫的懂事,是为了得到爱和关注的委屈求全。
为了生存,取悦大人,获得关爱,是动物的本能。 当本能和孩子的愿望发生冲突的时候,孩子就会压抑自己的愿望,去迎合大人的要求来获取大人的关爱。被迫成为「懂事」的孩子。
青年作家蒋方舟说自己从小就是个讨好型人格。
她害怕和他人起冲突,害怕别人不高兴,会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反应。
《少年说》中,公认懂事的女孩杨栩楠,给自己两个月大的弟弟写了封信。她流着泪对弟弟说:
“你要做一个单纯快乐的孩子,可以不那么懂事,不那么乖。”
如果可以被接纳,谁会愿意咽下委屈,变得懂事呢?
被迫懂事的孩子会不遗余力地去讨好大人,来获取他们的关注;
他们懂得察言观色,不会提出不该有的请求;
他们会隐藏自己的小情绪,小愿望,怕说出来被大人训斥不懂事;
他们很会控制情绪,总是默默忍让~
他们生怕给周围人添麻烦,所以只能用温顺和听话将自己层层包裹,独自面对所有的困难和悲伤,直到被负能量彻底吞噬~
过早懂事的孩子内心压抑了太多的真实需求,和不敢表达的愿望。
也正因此,从小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往往长大后心理问题越多。
家长应该怎么做?
关注孩子的感受
《理解孩子的语言》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如果孩子没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者家长只是针对他说话的内容做出回应,对他的感受却置之不理,那就是在清楚地告诉他:“你的感受一点儿都不重要,你所谓的‘我’也毫无意义。”
被某些家长奉为“圣经”的“哭声免疫法”的创始人约翰·华生,他认为,应当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训练、塑造和矫正。避免情感过剩,让孩子养成了依赖父母的恶习。并在自己孩子身上实验。
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任何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在这样缺乏温度的管教下,华生的大儿子和女儿因为严重的抑郁症自杀;另一个儿子因为童年的情感创伤,一直在外流浪,只能靠华生的救济生活。
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心理问题还延续到了下一代,因为自己的妈妈沉默易怒、常年酗酒,华生的外孙女可长大后,也酒精成瘾,屡屡尝试自杀……
哭声免疫法:
尽量少亲吻、拥抱孩子,更不要让孩子坐在母亲的大腿上;
就算孩子哭泣,也决不能心软,最多只能握一下孩子的手或是亲一下额头,只有当孩子不哭了,才可以过去抱抱他……
如果家长总是把自己当成不顾孩子感受的“驯兽员”,孩子出于诱惑和恐惧,他们要么因为缺乏安全感,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要么因为某种期待,只能一味压抑内心真实的需求。
直到最后,当他发现自己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期待,于是他的精神世界开始崩塌,心理防线开始破溃~
关注孩子感受,让孩子勇敢做自己,远比让懂事更重要。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地爱,会让孩子内心获得满足,不会因为爱的匮乏去讨好别人。
而有条件的爱,是一种条件交换式的爱。
这样的话是不是很熟悉:
“你再不认真写作业,妈妈就不给你好吃的了!”
“你不做好,怎么对得起我为你付出?”;
“你再不好好写作业,我就讨厌你了!”
“你再~样,妈妈就不要你了~”
这些话的言外之意是:当孩子达到了父母的要求时,父母才会爱他,才会满足他的愿望,否则就不可以。
这会造成孩子过于重视家长的感受、而忽略了自身意愿,过早学会成人世界的权衡利弊、压抑自我、而丧失了孩童阶段所该有的任性的权利。
鲁迅说,儿童的行为,出于天性,也因环境而改变,所以孔融会让梨。
当孩子做好一件事的时候,父母要做出有“针对性”的鼓励,这样孩子才知道自己哪里做的好,不仅仅是因为父母的高兴而内心满足。
即便孩子犯了错,父母在批评教育后,也不忘了说一句“我依然爱你,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不缺父母爱的孩子,心理才是自信和健康的。
鼓励孩子做真实的自己
童年应该是快乐、纯粹的,高兴就笑,难过就哭,累了就睡,喜欢就要,不想就拒绝……
从幼儿成长发展来看,他们对家人是有要求和需求的,甚至常常为了达到目的,会耍一些“手段”动很多心思来满足自己,其实这才是符合正常的成长规律的。
家长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愿望。
作为父母,不要轻易夸赞一个孩子的懂事。因为父母的语言却可能成为孩子行为的导向。
当敏感的孩子,试着压抑需求时,一句“懂事”的表扬会令他确认值得。
刻意讨好时,父母的愉悦和赞同会让他不愿表露自己真实的心意。
太懂事的孩子,小心翼翼地看着大人的脸色,就失去了孩子应有的放肆和任性。
简 尼尔森说,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
教孩子勇敢说不
告诉孩子,面对不喜欢的事,勇敢地说“不”,是每个人的权利。
《人间失格》里有一句话: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因为小时候,我们听了太多这样的教导:
你要听话,懂事一点;
不要去计较,忍一忍就好;
你要是敢顶撞,就不可爱了。
不懂得说“不”的孩子,在关系相处中,只能违心地迎合别人的期待,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一味满足别人要求,没主见,最终形成讨好型人格,心里压抑,得不到同伴的尊重……
敢于说“不”的孩子,通常都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他们清楚自己要什么。能勇敢第爱自己。
以上,与所有家长共勉。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中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宝丫妈咪 ,每天分享一点育儿心得,关注我,育儿育己,我们一起成长。
考试考砸了,没心没肺的的孩子拿到试卷这一秒还心有戚戚然,下一秒卷子一扔,撒腿就跑到校园里疯玩去了;
而懂事的孩子则会心事重重,不到下一次考个好成绩,表情就不会明朗起来。
课堂回答问题,没心没肺的的孩子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大大咧咧,管他对错,先说个痛快;
懂事的孩子则会小心翼翼,瞻前顾后,唯恐说错了话。回答过问题还特别在意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心事重重。
……
就拿老师批评学生这件事来说吧,没心没肺的孩子,老师批评他顾忌就少一些,因为他抗挫能力强,逆商高,挨过吵,一扭头就忘了,照旧嘻嘻哈哈……
而懂事的孩子,纵使心里难过,也不会太过表现出来,哪怕她在心里早已泣不成声~~乖巧得让人心疼~
班上心理出问题的,抑郁的,有极端行为的也基本是「懂事」的孩子~
懂事的孩子为什么更不容易快乐?
我早年一个「很懂事、听话」,现在已经当了妈妈的学生有一次跟我说:
羡慕那些在不违反道德前提下,有点自私的人,因为他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过得很开心……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做她自己……
心理学上有个非常著名的叫「巴普洛夫狗」的条件反射实验。
巴普洛夫每次给狗食物的时候,都会先敲击铃铛,紧接着投喂食物,这时狗会分泌唾液,时间长了,狗就把铃铛等同于食物刺激了,巴普洛夫只敲击铃铛,不给食物,狗也会分泌唾液。
比如一个孩子,只要父母让他做什么他就乖乖去做,这时爸爸妈妈就会拥抱他,夸赞他,否则就冷淡他,训斥他。
那么为了获得爸爸妈妈的爱与关注,她就会做一个特别听话懂事的孩子。从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
著名心理学家温尼克特说,一个从小被要求去顺应父母,按照父母的要求成长的孩子,势必会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发展出一个虚假自体。
当孩子长大以后,他被压制的内心真实的需求和现实发生冲突时,他们就会觉得活得很压抑,很累,很受伤~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认为,每一个孩子,生来就有一个精神胚胎,并不是“一张白纸”。
就像有的孩子生下来就很安静,有的却是非常敏感的高需求宝宝,这是先天的因素,家长在养育时应该尊重这部分不同,而所谓听话、懂事的养育往往会忽略这种不同,不分青红皂白地让孩子按照父母的意志成长。
对于孩子来说,真正的懂事,是发自内心的共情和体谅;被迫的懂事,是为了得到爱和关注的委屈求全。
为了生存,取悦大人,获得关爱,是动物的本能。 当本能和孩子的愿望发生冲突的时候,孩子就会压抑自己的愿望,去迎合大人的要求来获取大人的关爱。被迫成为「懂事」的孩子。
青年作家蒋方舟说自己从小就是个讨好型人格。
她害怕和他人起冲突,害怕别人不高兴,会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反应。
《少年说》中,公认懂事的女孩杨栩楠,给自己两个月大的弟弟写了封信。她流着泪对弟弟说:
“你要做一个单纯快乐的孩子,可以不那么懂事,不那么乖。”
如果可以被接纳,谁会愿意咽下委屈,变得懂事呢?
被迫懂事的孩子会不遗余力地去讨好大人,来获取他们的关注;
他们懂得察言观色,不会提出不该有的请求;
他们会隐藏自己的小情绪,小愿望,怕说出来被大人训斥不懂事;
他们很会控制情绪,总是默默忍让~
他们生怕给周围人添麻烦,所以只能用温顺和听话将自己层层包裹,独自面对所有的困难和悲伤,直到被负能量彻底吞噬~
过早懂事的孩子内心压抑了太多的真实需求,和不敢表达的愿望。
也正因此,从小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往往长大后心理问题越多。
家长应该怎么做?
关注孩子的感受
《理解孩子的语言》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如果孩子没有权利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者家长只是针对他说话的内容做出回应,对他的感受却置之不理,那就是在清楚地告诉他:“你的感受一点儿都不重要,你所谓的‘我’也毫无意义。”
被某些家长奉为“圣经”的“哭声免疫法”的创始人约翰·华生,他认为,应当把孩子当作机器一样训练、塑造和矫正。避免情感过剩,让孩子养成了依赖父母的恶习。并在自己孩子身上实验。
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把他们带到我独特的世界中,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任何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在这样缺乏温度的管教下,华生的大儿子和女儿因为严重的抑郁症自杀;另一个儿子因为童年的情感创伤,一直在外流浪,只能靠华生的救济生活。
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心理问题还延续到了下一代,因为自己的妈妈沉默易怒、常年酗酒,华生的外孙女可长大后,也酒精成瘾,屡屡尝试自杀……
哭声免疫法:
尽量少亲吻、拥抱孩子,更不要让孩子坐在母亲的大腿上;
就算孩子哭泣,也决不能心软,最多只能握一下孩子的手或是亲一下额头,只有当孩子不哭了,才可以过去抱抱他……
如果家长总是把自己当成不顾孩子感受的“驯兽员”,孩子出于诱惑和恐惧,他们要么因为缺乏安全感,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要么因为某种期待,只能一味压抑内心真实的需求。
直到最后,当他发现自己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期待,于是他的精神世界开始崩塌,心理防线开始破溃~
关注孩子感受,让孩子勇敢做自己,远比让懂事更重要。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地爱,会让孩子内心获得满足,不会因为爱的匮乏去讨好别人。
而有条件的爱,是一种条件交换式的爱。
这样的话是不是很熟悉:
“你再不认真写作业,妈妈就不给你好吃的了!”
“你不做好,怎么对得起我为你付出?”;
“你再不好好写作业,我就讨厌你了!”
“你再~样,妈妈就不要你了~”
这些话的言外之意是:当孩子达到了父母的要求时,父母才会爱他,才会满足他的愿望,否则就不可以。
这会造成孩子过于重视家长的感受、而忽略了自身意愿,过早学会成人世界的权衡利弊、压抑自我、而丧失了孩童阶段所该有的任性的权利。
鲁迅说,儿童的行为,出于天性,也因环境而改变,所以孔融会让梨。
当孩子做好一件事的时候,父母要做出有“针对性”的鼓励,这样孩子才知道自己哪里做的好,不仅仅是因为父母的高兴而内心满足。
即便孩子犯了错,父母在批评教育后,也不忘了说一句“我依然爱你,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不缺父母爱的孩子,心理才是自信和健康的。
鼓励孩子做真实的自己
童年应该是快乐、纯粹的,高兴就笑,难过就哭,累了就睡,喜欢就要,不想就拒绝……
从幼儿成长发展来看,他们对家人是有要求和需求的,甚至常常为了达到目的,会耍一些“手段”动很多心思来满足自己,其实这才是符合正常的成长规律的。
家长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愿望。
作为父母,不要轻易夸赞一个孩子的懂事。因为父母的语言却可能成为孩子行为的导向。
当敏感的孩子,试着压抑需求时,一句“懂事”的表扬会令他确认值得。
刻意讨好时,父母的愉悦和赞同会让他不愿表露自己真实的心意。
太懂事的孩子,小心翼翼地看着大人的脸色,就失去了孩子应有的放肆和任性。
简 尼尔森说,父母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
教孩子勇敢说不
告诉孩子,面对不喜欢的事,勇敢地说“不”,是每个人的权利。
《人间失格》里有一句话: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因为小时候,我们听了太多这样的教导:
你要听话,懂事一点;
不要去计较,忍一忍就好;
你要是敢顶撞,就不可爱了。
不懂得说“不”的孩子,在关系相处中,只能违心地迎合别人的期待,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一味满足别人要求,没主见,最终形成讨好型人格,心里压抑,得不到同伴的尊重……
敢于说“不”的孩子,通常都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他们清楚自己要什么。能勇敢第爱自己。
以上,与所有家长共勉。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中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宝丫妈咪 ,每天分享一点育儿心得,关注我,育儿育己,我们一起成长。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