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心理健康课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特点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活动形式,其特点是:它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主线确立活动目标,以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年龄特点组织活动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为核心,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为归宿,以学生学会自助和助人为目的。
二、课上要求1、一个核心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是心理活动课的核心。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内心的情感体验,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师具备相应能力。如和学生心理相容的亲和力;有和学生相近的语言;有较机敏的洞察力和深刻的问题剖析能力;有对课堂整体的驾驭能力;有学校心理辅导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如关注、倾听等沟通技术。利用恰当的时机增强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2、两个符合心理活动课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符合心理学原理。
一是要了解学生的实际,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有区别的,二是大多数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要把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内化到教学行为中去。去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三期培训班上王秀华主任就此做了专业培训,目的也在于此。3、三个原则⑴、活动性原则
:心理活动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主要获得直接经验。而传统的学科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主要获得间接经验。心理活动课的主要目的不是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让学生能够在这里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为自己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活动主题设计适当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获得体验与感受,从而转变认识和行为,构建良好的心理品质。
⑵平等性原则:20世纪初,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曾提出一具著名的口号:“教师应该从学生前面的讲台上走下来,站到学生的背后去。”这句话我不去评论,但如果把背后改成中间,站到学生的中间去,不正符合学生的呼声吗?也真正体现了师生的平等地位。
心理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促进者。而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对知识拥有权威性,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心理活动课要求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建立“平等、尊重、友谊”的新型师生关系。
树立学生是主体、学生有价值、学生有潜能、学生有悟性、学生能成功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有丰富的情绪情感,有自我反省和纠正错误的能力,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也就是
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感悟,从而转变认识、改变行为。教师对学生的责任,不是“灌输”、“传授”,
不要越俎代庖替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而要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学会自助助人。因为学生之间的年龄、地位、处境、利益、需要等方面有诸多的共同点,他们的心理是相通的,最容易沟通、接纳和产生共鸣,他们之间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助助人,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
⑶参与性原则
:一堂心理活动课的效果如何,学生参与的程度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志。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是心理活动课的核心,而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必须要通过参与活动获得。参与程度越高,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越丰富,活动效果不言而喻也就越好。4、四种基本模式(1)认知模式:这一模式突出“知”,让学生把外在认知内化为自我领悟。如三小李震老师上的《赢得别人喜爱的技巧》就是这类模式。通过几项活动,让学生领悟到主动与别人交谈、恰当的赞美别人、急人所急为他人着想三个赢得别人喜爱的基本技巧。(2)活动模式:以活动为主,通过泄、议、导、行,即学生合理宣泄,广泛发表议论,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行为改变这四个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二中李文杰老师的这节课就是典型的活动模式。先让学生合理宣泄对父母的不满情绪,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然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减少代沟问题对孩子健康成长影响。(3)训练模式:以思维训练为主,对学生进行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我在第二期培训班上上的观摩课《展开思维的翅膀——想象力、创造力训练》和李文杰老师在第三期培训班上上的观摩课《给记忆插上会飞的翅膀》就属于这一类。(4)调控模式:以对学生不良情绪,如考前焦虑、情绪冲动、烦恼痛苦的调节为主,让学生学会情绪调控的方法,学会情绪转化,自信、积极、勇敢、快乐地面对挫折和考验。在第三期培训班上李震老师的《与痛苦的经验告别》就是让学生学会排解不良的情绪,并让学生悟出了很多的方法,如宣泄法、转移法、自控法等来进行自我调解。5、五种活动形式(1)游戏: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领悟。这种形式生动活泼,学生参与积极,容易取得效果。特别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如小学二年级的第10课《遵守指令》就可设计环环相扣的游戏,通过设计在学校、家里、马路上、医院等场景培养孩子的遵守指令意识。(2)角色扮演:通过相关角色扮演,学会换位思考,增进与他人的相互理解与沟通。今天的两节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3)问卷调查:可以加强心理活动课的针对性、实效性,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意见。如考试焦虑度测试、情绪稳定性测试、自卑感测试等等。(4)问题讨论:是心理活动课中最基本的形式,通过分组讨论,达到相互接纳、相互包容、情感互动、自助助人的目的。(5)辩论会:话不说不明,理不辩不清,在辩论中学生的口才、辩才得以展现,学生的观点看法、选择判断得以明了,学生的爱好、倾向得以表露,通过思想火花的碰撞,明辨了是非,使外在的认知说教转化为自我的认识,这种形式适用于高年级学生。如初一教材第六课《与命运抗争》的活动一就可采用这种形式。就努力对于成功更重要还是运气对于成功更重要展开辩论。6、六个做到(1)主题明确:多个环节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活动目标明确。
有的老师设计了较多的活动,课堂气氛很热烈,学生的参与程度也比较高,但是效果并不好,原因在于过多的活动目标冲淡了主题。有的活动纯粹是为活动而活动,与主题没有多少关系,而且活动后没有交流和分享,所以收效甚微。我和王主任就听过这样一节课,它的题目是《星光灿烂》,看了这个题目实在不知他要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听了一半之后才知是关于培养自信心的,评课时王主任建议他改为自信的小星星,让听者一看就明白你的活动目标是什么。(2)注重实效: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如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正确价值观念的建立,调控情绪能力的增强,意志品质的改善等方面。(3)参与面广: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尤其要关注自卑内向的学生,启发、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活动,踊跃发言。有研究认为,课堂中90%的违纪学生是由于没有机会让人倾听,或别人不愿意倾听而引发的。还有一位心理学工作者曾在一个班级连续听了一个星期的课。他既不看教师的教,也不看学生的学,而是详细记录班内每位学生被教师请到回答问题的次数,最后统计出来的数字令人吃惊:后进生一周内被请到的次数还不如一些优秀生在一节课被请到的次数多,有的甚至一次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都没有。其实不善于表达,不善于发言、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的内心情感体验其实更丰富,更需要老师的关怀与关注,我们目的在于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使这些学生想发言、敢发言,实现全员参与、和谐发展的心理健康目标。(4)体验真实:学生表达出了内心的真情实感,充分暴露出了心理问题,情景交融,以情感人,课堂具有感染力。举例《可怜天下父母心》(5)气氛宽松:学生思维活跃、踊跃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民主平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早已揭示:教学中的民主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因为在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愉快、情绪轻松,大脑皮层较容易形成优势兴奋中心,思维敏捷活跃,想象丰富,从而能更加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认知对象的性质、特征与意义,对认知对象产生清晰、完整的映象。学生也会更加充满信心,积极主动的进行心理体验与分享。(6)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让学生内心感受愉悦、轻松。
三、上好心理活动课的十个避免1、避免一节活动课出现两个或多个主题。2、避免选择学生不易于公开表露或牵涉学生隐私的主题
。比如青春期异性交往,你让学生谈早恋的事,就很难操作。应通过个别心理辅导来实现。3、避免由于选题过大、目标过空导致对主题挖掘不深、不透。
一节课不可能把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都能解决。假设我们以“个性张扬”为主题就很不恰当,因为个性包括很多内容,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而个性倾向性又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又包括能力、气质、性格。所以题目越小越具体化越好,才能挖掘的更深更透。4、避免活动设计平行并列而不是逐层递进
我听过一节心理课,这节课学生的活动非常多,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才艺,琴棋书画、剪纸、诗朗诵样样都有,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但关于培养孩子自信的主题却一带而过,对我很优秀、我能行的情感体验并不是很深刻。6、避免学生认知需要提升时,教师跟不上,点评不到位
。这一点很重要,也是对教师随机应变能力的考验。用王秀华主任的话说,这一环节处理好了就可能成为你这一节课的靓点。记得第一次听李文杰老师这节课时,当时他们的班主任赵老师也在听课,在宣泄不满情绪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有一次他在自习课上听录音机,被赵老师发现了,赵老师说:“你再听,我给你两个嘴巴子”
李文杰老师并末及时进行处理。在评课时王主任就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沟通师生情的机会,此时你如果把赵老师请到前边来,你在一边解释说老师并没有真的打你呀,其实呀赵老师并不是想打你,哪个老师不疼爱自己的学生,就像父母爱自己的儿女一样。他只不过想提醒你,让你好好利用自习课,赵老师是不是这样呀?然后再让赵老师说一说,这样这个矛盾不就当堂化解了吗?7、避免教师自我封闭的心理
。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8、避免自卑、内向的学生由于不敢发言而隐瞒内心的真实感受
。此时我想起了全国优秀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霍懋征者老师在师德报告会上的精彩演讲。她从事小学教育工作60年,从来没有对学生发过一次火,从来没有惩罚过一个学生,从来没有向一个学生家长告过状,从来没有让一个学生掉过队。她用毕生的心血总结出八字育人方法“激励、赏识、参与
、期待”既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她始终认为她的学生“人人是材,人人都成材。”她说老师的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是春雨,能够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她常常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后进学生的身上,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我想这八个字正是我们心理健康工作者们所追求的。
美国作家欧享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一片的树叶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天,她说:“当树叶掉光的时候,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有掉下来,病人竟奇迹般的活了下来。由此我深有感慨,如果我们教师对每一学生心存希望,特别是后进生,那么他们也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
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特别关注那些自卑、内向的不敢发言学生。9、避免由于学生发言过于随意,而导致课堂缺乏正面导向
。教师一定要提高对课堂整体的驾驭能力和调控能力,避免人身攻击、造谣中伤、流露脏话等现象出现,如果一旦出现教师要及时加以正面引导。
(举例)我和王主任第一次在三小听李震的这节课时,一个上台演书被同桌拿走的同学,在表演过程中说了这么两句话:“谁这么缺德把我的书拿走了,该死的家伙。”“不要脸的东西”当表演完之后,
李震老师是这样说的,刚才的两名同学表演的非常好,同学们掌声鼓励一下,按着她又说如果要是把不文明的语言去掉就更完美了,同学们说是不是呀!可以说既赞赏了他们的表演又非常委婉指出了他们的不足,学生很容易接受,如果换一种严厉的方式后果一定会很糟糕。课堂是活的,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这就需要老师随机应变,一定要把握好导向。10、避免教师越俎代庖,不考虑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代替学生选择和判断。
也是在听李震的这节课时,第一个环节你受欢迎吗?李震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她把这每一个问题的三个备选答案按成人的标准划成一二三分。比如第一个问题同学向你借正在用的词典,选告诉他我自己还要用呢得一分;选向他解释自己正在用,答应用完后借给他得二分;选立刻借给他,宁可自己暂时不用的得三分。最后合计总分得分多的就受同学喜爱,中等的就比较喜爱,少的就不喜欢爱。说实在的当时我也倾向于这种观点,王秀华主任却说这是不可以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给学生规定判断标准,应考虑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不能代替学生选择和判断,学生认为第二条最好也是很合理的。经实践检验王主任说的很对,希望我们在座的心理健康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这一点。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活动形式,其特点是:它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主线确立活动目标,以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年龄特点组织活动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为核心,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为归宿,以学生学会自助和助人为目的。
二、课上要求1、一个核心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是心理活动课的核心。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内心的情感体验,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师具备相应能力。如和学生心理相容的亲和力;有和学生相近的语言;有较机敏的洞察力和深刻的问题剖析能力;有对课堂整体的驾驭能力;有学校心理辅导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如关注、倾听等沟通技术。利用恰当的时机增强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2、两个符合心理活动课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符合心理学原理。
一是要了解学生的实际,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有区别的,二是大多数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要把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内化到教学行为中去。去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三期培训班上王秀华主任就此做了专业培训,目的也在于此。3、三个原则⑴、活动性原则
:心理活动课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主要获得直接经验。而传统的学科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主要获得间接经验。心理活动课的主要目的不是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放松心情的缓冲地带,让学生能够在这里重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为自己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活动主题设计适当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获得体验与感受,从而转变认识和行为,构建良好的心理品质。
⑵平等性原则:20世纪初,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曾提出一具著名的口号:“教师应该从学生前面的讲台上走下来,站到学生的背后去。”这句话我不去评论,但如果把背后改成中间,站到学生的中间去,不正符合学生的呼声吗?也真正体现了师生的平等地位。
心理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促进者。而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对知识拥有权威性,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心理活动课要求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建立“平等、尊重、友谊”的新型师生关系。
树立学生是主体、学生有价值、学生有潜能、学生有悟性、学生能成功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有自己的选择和判断,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有丰富的情绪情感,有自我反省和纠正错误的能力,有很大的发展潜能。也就是
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感悟,从而转变认识、改变行为。教师对学生的责任,不是“灌输”、“传授”,
不要越俎代庖替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而要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学会自助助人。因为学生之间的年龄、地位、处境、利益、需要等方面有诸多的共同点,他们的心理是相通的,最容易沟通、接纳和产生共鸣,他们之间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助助人,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心理健康的水平。
⑶参与性原则
:一堂心理活动课的效果如何,学生参与的程度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志。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是心理活动课的核心,而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必须要通过参与活动获得。参与程度越高,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越丰富,活动效果不言而喻也就越好。4、四种基本模式(1)认知模式:这一模式突出“知”,让学生把外在认知内化为自我领悟。如三小李震老师上的《赢得别人喜爱的技巧》就是这类模式。通过几项活动,让学生领悟到主动与别人交谈、恰当的赞美别人、急人所急为他人着想三个赢得别人喜爱的基本技巧。(2)活动模式:以活动为主,通过泄、议、导、行,即学生合理宣泄,广泛发表议论,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行为改变这四个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二中李文杰老师的这节课就是典型的活动模式。先让学生合理宣泄对父母的不满情绪,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然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减少代沟问题对孩子健康成长影响。(3)训练模式:以思维训练为主,对学生进行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我在第二期培训班上上的观摩课《展开思维的翅膀——想象力、创造力训练》和李文杰老师在第三期培训班上上的观摩课《给记忆插上会飞的翅膀》就属于这一类。(4)调控模式:以对学生不良情绪,如考前焦虑、情绪冲动、烦恼痛苦的调节为主,让学生学会情绪调控的方法,学会情绪转化,自信、积极、勇敢、快乐地面对挫折和考验。在第三期培训班上李震老师的《与痛苦的经验告别》就是让学生学会排解不良的情绪,并让学生悟出了很多的方法,如宣泄法、转移法、自控法等来进行自我调解。5、五种活动形式(1)游戏: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领悟。这种形式生动活泼,学生参与积极,容易取得效果。特别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如小学二年级的第10课《遵守指令》就可设计环环相扣的游戏,通过设计在学校、家里、马路上、医院等场景培养孩子的遵守指令意识。(2)角色扮演:通过相关角色扮演,学会换位思考,增进与他人的相互理解与沟通。今天的两节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3)问卷调查:可以加强心理活动课的针对性、实效性,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意见。如考试焦虑度测试、情绪稳定性测试、自卑感测试等等。(4)问题讨论:是心理活动课中最基本的形式,通过分组讨论,达到相互接纳、相互包容、情感互动、自助助人的目的。(5)辩论会:话不说不明,理不辩不清,在辩论中学生的口才、辩才得以展现,学生的观点看法、选择判断得以明了,学生的爱好、倾向得以表露,通过思想火花的碰撞,明辨了是非,使外在的认知说教转化为自我的认识,这种形式适用于高年级学生。如初一教材第六课《与命运抗争》的活动一就可采用这种形式。就努力对于成功更重要还是运气对于成功更重要展开辩论。6、六个做到(1)主题明确:多个环节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活动目标明确。
有的老师设计了较多的活动,课堂气氛很热烈,学生的参与程度也比较高,但是效果并不好,原因在于过多的活动目标冲淡了主题。有的活动纯粹是为活动而活动,与主题没有多少关系,而且活动后没有交流和分享,所以收效甚微。我和王主任就听过这样一节课,它的题目是《星光灿烂》,看了这个题目实在不知他要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听了一半之后才知是关于培养自信心的,评课时王主任建议他改为自信的小星星,让听者一看就明白你的活动目标是什么。(2)注重实效: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如学生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正确价值观念的建立,调控情绪能力的增强,意志品质的改善等方面。(3)参与面广: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尤其要关注自卑内向的学生,启发、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活动,踊跃发言。有研究认为,课堂中90%的违纪学生是由于没有机会让人倾听,或别人不愿意倾听而引发的。还有一位心理学工作者曾在一个班级连续听了一个星期的课。他既不看教师的教,也不看学生的学,而是详细记录班内每位学生被教师请到回答问题的次数,最后统计出来的数字令人吃惊:后进生一周内被请到的次数还不如一些优秀生在一节课被请到的次数多,有的甚至一次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都没有。其实不善于表达,不善于发言、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们的内心情感体验其实更丰富,更需要老师的关怀与关注,我们目的在于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使这些学生想发言、敢发言,实现全员参与、和谐发展的心理健康目标。(4)体验真实:学生表达出了内心的真情实感,充分暴露出了心理问题,情景交融,以情感人,课堂具有感染力。举例《可怜天下父母心》(5)气氛宽松:学生思维活跃、踊跃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民主平等。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早已揭示:教学中的民主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因为在一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愉快、情绪轻松,大脑皮层较容易形成优势兴奋中心,思维敏捷活跃,想象丰富,从而能更加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认知对象的性质、特征与意义,对认知对象产生清晰、完整的映象。学生也会更加充满信心,积极主动的进行心理体验与分享。(6)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让学生内心感受愉悦、轻松。
三、上好心理活动课的十个避免1、避免一节活动课出现两个或多个主题。2、避免选择学生不易于公开表露或牵涉学生隐私的主题
。比如青春期异性交往,你让学生谈早恋的事,就很难操作。应通过个别心理辅导来实现。3、避免由于选题过大、目标过空导致对主题挖掘不深、不透。
一节课不可能把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都能解决。假设我们以“个性张扬”为主题就很不恰当,因为个性包括很多内容,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而个性倾向性又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又包括能力、气质、性格。所以题目越小越具体化越好,才能挖掘的更深更透。4、避免活动设计平行并列而不是逐层递进
我听过一节心理课,这节课学生的活动非常多,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才艺,琴棋书画、剪纸、诗朗诵样样都有,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但关于培养孩子自信的主题却一带而过,对我很优秀、我能行的情感体验并不是很深刻。6、避免学生认知需要提升时,教师跟不上,点评不到位
。这一点很重要,也是对教师随机应变能力的考验。用王秀华主任的话说,这一环节处理好了就可能成为你这一节课的靓点。记得第一次听李文杰老师这节课时,当时他们的班主任赵老师也在听课,在宣泄不满情绪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有一次他在自习课上听录音机,被赵老师发现了,赵老师说:“你再听,我给你两个嘴巴子”
李文杰老师并末及时进行处理。在评课时王主任就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沟通师生情的机会,此时你如果把赵老师请到前边来,你在一边解释说老师并没有真的打你呀,其实呀赵老师并不是想打你,哪个老师不疼爱自己的学生,就像父母爱自己的儿女一样。他只不过想提醒你,让你好好利用自习课,赵老师是不是这样呀?然后再让赵老师说一说,这样这个矛盾不就当堂化解了吗?7、避免教师自我封闭的心理
。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8、避免自卑、内向的学生由于不敢发言而隐瞒内心的真实感受
。此时我想起了全国优秀教师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霍懋征者老师在师德报告会上的精彩演讲。她从事小学教育工作60年,从来没有对学生发过一次火,从来没有惩罚过一个学生,从来没有向一个学生家长告过状,从来没有让一个学生掉过队。她用毕生的心血总结出八字育人方法“激励、赏识、参与
、期待”既激励每一个学生上进,赏识每一个学生的才华、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期待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她始终认为她的学生“人人是材,人人都成材。”她说老师的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是春雨,能够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她常常把更多的爱,倾注在那些后进学生的身上,倾注在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我想这八个字正是我们心理健康工作者们所追求的。
美国作家欧享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一片的树叶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天,她说:“当树叶掉光的时候,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有掉下来,病人竟奇迹般的活了下来。由此我深有感慨,如果我们教师对每一学生心存希望,特别是后进生,那么他们也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
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特别关注那些自卑、内向的不敢发言学生。9、避免由于学生发言过于随意,而导致课堂缺乏正面导向
。教师一定要提高对课堂整体的驾驭能力和调控能力,避免人身攻击、造谣中伤、流露脏话等现象出现,如果一旦出现教师要及时加以正面引导。
(举例)我和王主任第一次在三小听李震的这节课时,一个上台演书被同桌拿走的同学,在表演过程中说了这么两句话:“谁这么缺德把我的书拿走了,该死的家伙。”“不要脸的东西”当表演完之后,
李震老师是这样说的,刚才的两名同学表演的非常好,同学们掌声鼓励一下,按着她又说如果要是把不文明的语言去掉就更完美了,同学们说是不是呀!可以说既赞赏了他们的表演又非常委婉指出了他们的不足,学生很容易接受,如果换一种严厉的方式后果一定会很糟糕。课堂是活的,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这就需要老师随机应变,一定要把握好导向。10、避免教师越俎代庖,不考虑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代替学生选择和判断。
也是在听李震的这节课时,第一个环节你受欢迎吗?李震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她把这每一个问题的三个备选答案按成人的标准划成一二三分。比如第一个问题同学向你借正在用的词典,选告诉他我自己还要用呢得一分;选向他解释自己正在用,答应用完后借给他得二分;选立刻借给他,宁可自己暂时不用的得三分。最后合计总分得分多的就受同学喜爱,中等的就比较喜爱,少的就不喜欢爱。说实在的当时我也倾向于这种观点,王秀华主任却说这是不可以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给学生规定判断标准,应考虑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不能代替学生选择和判断,学生认为第二条最好也是很合理的。经实践检验王主任说的很对,希望我们在座的心理健康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这一点。
邦彦技术
2024-05-11 广告
2024-05-11 广告
心理健康测试是评估个体心理状况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员工福祉、优化工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邦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我们深知员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因此积极倡导并支持员工参与心理健康测试。您可以通过公司内部平台或员工手册,了解心理健康测试的相关信息...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邦彦技术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