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什么并没有结束初二作文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自然灾害频繁光顾并没有结束
朋友,不知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年,自然灾害是不是越来越频繁光顾我们的国家了?水害、旱灾、冰雪、泥石流、沙尘暴……最新报道说,今年中国水利工程水毁损失400亿超往年3倍。每一次灾害都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付出很大的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我们的国家怎么了?为什么这么不幸?
面对频繁的自然灾害,一些专家、教授把自然灾害归结为“地球变暖”“厄尔尼诺”“拉尼娜”……可是我们在埋怨老天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我们自己的责任,如片面追求城市化而忽略了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为了追求GDP,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某些人为了个人利益搞所谓“政绩”工程……
今天不想提其他方面的问题,只想就城市化与自然灾害的相关性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哪里有这么多的“百年一遇”?》,内容如下:
近日,南方的洪灾牵动着国人的心。洪水百年一遇、两百年一遇的说法不绝于耳。7月19日洪水冲击四川广安市城区,老城区80%以上被淹,最高水位达25.81米,这是继1847年以来最大的洪水。媒体可能是援引当地官员的话称,洪水达“163年一遇”的程度。(中广网7月20日)
说到N年一遇,有个典故不得不说。2004年,四川达州市遭遇“百年一遇”的“9·3”大洪水,造成城区被淹,全市死亡82人,损失惨重。谁知到了第二年7月,达州又再次遭遇洪水,又死伤惨重,当地政府称这是又一次的“百年一遇”,并把前一年的水灾改称为“两百年一遇”。
可气的地方不在于个别官员把责任推到老天身上,而在于污辱公众的智力水平:第一,历史上事件的科学定量,不会因之后发生的事改变,之前是百年一遇,到了第二年怎就成了两百年一遇?第二,如果连续两年遭遇“百年一遇”那就是万年一遇的概率,这是数学常识。不过,“万年一遇”的话,当地官员也未必好意思说出口。
公众质疑N年一遇,也不是头一遭了,但总有专家觉得需要教育大家:所谓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这个量级的洪水在很长时期内平均每百年出现一次的可能性,但不能理解为每隔100年就出现一次,云云。好吧,但到底谁没弄懂“百年一遇”呢?——这次广安的洪水的确是163年以来最大的洪水,但却不是“163年一遇”的洪水,相关理由专家已经讲得很明白了。
还有一个更极端的例子,看看四川达州下属渠县历年的洪灾新闻:其2004年遭遇的“9·3”特大洪灾属百年一遇;但到了2007年,洪灾水位又比2004年高出0.85米,“创下150年来的最高纪录”;今年水位又比2007年“百年一遇”的洪灾高出2.45米……在短短几年里,我们遭遇并超越了这么多“百年一遇”!
我国的现代科学起步很晚,精确的洪水水位、降水量记录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所谓“N年一遇”的说法,是在近几十年的记录的基础上,再进行统计学上的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等得出的。它可能会偏离置信区间,但不应该相互矛盾,更不能顺嘴跑火车。比如今年年初的所谓“百年一遇”的西南大旱,果真如此稀罕吗?以下这些说法来自媒体的正式报道,甚至有些是官员的正式表态:2005年,云南“遭遇近50年来最大干旱”;2006年,云南遭遇“20年来最为严重干旱”;2009年,云南遭遇50年一遇严重旱情;2010年,“百年一遇”的旱情……这些说法,无一例外都没有科学数据作为支持,至少依据没向公众展示。
要平息公众对于“N年一遇”的质疑,那么就请相关部门拿出科学依据来,这也是政府信息公开应有之意,否则只能让公众觉得是政府把自己的责任推到老天身上。【沈彬】
在上述文章中,作者提到了政府自己的责任,究竟是什么责任他却没有说。以我个人看法,片面强调城市化难免违背自然规律,当我们违背了自然规律,那么大自然惩罚我们也就不足为怪了。
先前关于城市化报道屡见不鲜:在若干年内,几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化人口达人口总数的60~70%。人民网2009年3月28日报道:昨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五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大规模的建设还会持续30年至35年。仇保兴说:“中国正处在大规模城镇化建设的阶段,也是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目前的建筑量占到世界的一半还多。所以,建筑业在中国还是最重要的一个行业。建筑行业将带动建材、家居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增加大量就业岗位。因此,国家的4万亿投资中,建筑行业占了很大比例。”
不错,这位部长看到了建筑行业将带动建材、家居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增加大量就业岗位。却没有注意到建筑行业急剧扩张对自然的破坏。以森林为例,我不清楚我们国家这么多年的植树造林取得了多少成绩,因为每一年的造林绿化报道与土壤沙化指标你追我赶,最终造林大约总是赶不上毁林的速度,因为我们切实感受到我们国家的沙尘暴越来越凶猛,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泥石流、山体滑坡越来越多。
城市化与自然灾害是存在一定的关联的,我的家乡地处辽宁西部,原来山坡,河流旁的高大树木是很多的,现在越来越少了。最早外地到此地收木材,后来不知是什么人到此地开办许多加工薄皮的加工厂,价格从每立方米300元400元一直往上提。大量的杨木、柳木就着刚刚砍伐的湿劲被破成薄皮,再凉干,然后成车成车的运走。也许有人会说,不是有森林法吗?不是有护林员吗?现实就是这样,所有法律在金钱面前都变得软弱无力,为了钱,总是有人想出各种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也总有人在金钱面前会把法律置于脑后。有一年我到农村,发现一连两大片山坡的树木都被砍伐了。回来后我到电视台反映此事,恰好电视台的主任是我的熟人,他好心劝我说:老张,这样的事你就别反映了。你想,能砍伐两面山坡树木的人肯定有来头,你要反映弄不好会对你很不利。我觉得这位主任肯定是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所以才这么劝我。思前想后,又不是我家的树木,算了。我的家乡如此,全国恐怕都差不多。我们造的那一点点林能供得上这么砍伐吗?供不上啊!难怪这些年的沙尘越来越大,甚至春季里的每一滴落到窗户玻璃上雨水干都会显现沙尘的痕迹。后来我又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木业公司,这些木业公司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雨后春笋般的成长起来,而且每一家都有堆积如山的实木或者木制品如多层板、刨花板……有句广告词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当人们频繁买卖木制品时,谁会想到他是在做着伤害祖国的森林、树木的事情呢?
土壤中的树木等植被少了,水土保持的效果自然就差了,涵养的水源也就少了,一样下雨,原来流入地下的现在流下来了,于是本来可以不发洪水现在引发了,由于没有树木根系的护坡作用,同样下雨,原来可能没有泥石流的地方,现在出现了泥石流。
每一年有多少人搬家到了新家,而每一家都要重新装修,而这每一家都要用大量的木材或木制品。一家用这么多,全国要用多少?当你住进新房,欣赏气派的家具时,你会想到它们是怎么样来的吗?你会想到它会跟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关系吗?一边是无尽的需求,一边是想尽一切办法的供给,唉——许多事情就是这样,许多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对人们群众长远的利益往往没有人理会,其实这长远的利益也是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当洪水冲进屋子的时候,你还会欣赏家具吗?
日本城市化程度也很高,但他们注意爱护树木,注意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他们的城市化是逐步形成的,不是靠追求得来的。仅仅是从毁林的角度看,片面强调城市化与自然灾害是存在一定的关联的。实际上大规模城市化带来的危害决不仅仅体现在树木一个方面,水泥,各种建筑材料原料无不是取自大自然。最近我坐车从盖州市到庄河市,途中一段十几公里道路两边满是一家埃一家的石材销售点,出售各种类型的花岗岩,工程板,路边石,蘑菇石,石雕等。山上开采石材的矿场随处看见,拉料石和拉成品的汽车你追我赶,烟尘四起。现在,每一户重新装修的人都会用大量的石材,而当你品味洁净光亮的石材和石雕制品时,你会想到山上裸露的岩石吗?
想起那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的话:“中国正处在大规模城镇化建设的阶段,也是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目前的建筑量占到世界的一半还多。”闻听此言,我们难免汗襟。城市化影响的决不限于上述两种物品,其他方面还有许多。如大力推行城市化,农村的人都来到城市,农村的水土保持谁来搞?农村的荒山谁来治理?让人们放心的由农家肥培育的庄稼难道就绝迹了吗?
……
城市化的材料都取自大自然,大自然承受不了怎么办?必然要惩罚我们。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品尝这个苦果。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严惩腐败,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重视农村,开发山区,大搞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尽量以住所别墅化代替城市化,同时搞好水土保持,解决好城市的污染问题。
就在昨天网易新闻中报道:中国四成国土面临流失 东北局部黑土层已消失。
文章说“森林是个小水库……如果那个地方植被比较好,树根扎下去了,就能固定住,水不容易下来,下来也不容易带走土,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一般来说,原始林、天然林由于成林时间久远,根系发达,水土保持较好,即使遭受暴雨袭击,虽会形成径流,也不大会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也是在昨天,网易新闻发了这样一条消息:未来20年逾五成住房要拆。
文章竟然说:“除了个别有历史文物价值的,比如黄埔军校还要留着,其他基本没有保留价值……全部只有一个字《拆》。”
连续多日洪水灾害的报道还没有结束,今日网易新闻又报道:甘肃舟曲泥石流已致127人遇难1294人失踪。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切不可做“饮鸩止渴”“竭泽而鱼”的事情了。也许,我们真的不应该把属于自己的责任推到老天的身上。
多了点了。
朋友,不知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年,自然灾害是不是越来越频繁光顾我们的国家了?水害、旱灾、冰雪、泥石流、沙尘暴……最新报道说,今年中国水利工程水毁损失400亿超往年3倍。每一次灾害都使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付出很大的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我们的国家怎么了?为什么这么不幸?
面对频繁的自然灾害,一些专家、教授把自然灾害归结为“地球变暖”“厄尔尼诺”“拉尼娜”……可是我们在埋怨老天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我们自己的责任,如片面追求城市化而忽略了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为了追求GDP,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某些人为了个人利益搞所谓“政绩”工程……
今天不想提其他方面的问题,只想就城市化与自然灾害的相关性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哪里有这么多的“百年一遇”?》,内容如下:
近日,南方的洪灾牵动着国人的心。洪水百年一遇、两百年一遇的说法不绝于耳。7月19日洪水冲击四川广安市城区,老城区80%以上被淹,最高水位达25.81米,这是继1847年以来最大的洪水。媒体可能是援引当地官员的话称,洪水达“163年一遇”的程度。(中广网7月20日)
说到N年一遇,有个典故不得不说。2004年,四川达州市遭遇“百年一遇”的“9·3”大洪水,造成城区被淹,全市死亡82人,损失惨重。谁知到了第二年7月,达州又再次遭遇洪水,又死伤惨重,当地政府称这是又一次的“百年一遇”,并把前一年的水灾改称为“两百年一遇”。
可气的地方不在于个别官员把责任推到老天身上,而在于污辱公众的智力水平:第一,历史上事件的科学定量,不会因之后发生的事改变,之前是百年一遇,到了第二年怎就成了两百年一遇?第二,如果连续两年遭遇“百年一遇”那就是万年一遇的概率,这是数学常识。不过,“万年一遇”的话,当地官员也未必好意思说出口。
公众质疑N年一遇,也不是头一遭了,但总有专家觉得需要教育大家:所谓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这个量级的洪水在很长时期内平均每百年出现一次的可能性,但不能理解为每隔100年就出现一次,云云。好吧,但到底谁没弄懂“百年一遇”呢?——这次广安的洪水的确是163年以来最大的洪水,但却不是“163年一遇”的洪水,相关理由专家已经讲得很明白了。
还有一个更极端的例子,看看四川达州下属渠县历年的洪灾新闻:其2004年遭遇的“9·3”特大洪灾属百年一遇;但到了2007年,洪灾水位又比2004年高出0.85米,“创下150年来的最高纪录”;今年水位又比2007年“百年一遇”的洪灾高出2.45米……在短短几年里,我们遭遇并超越了这么多“百年一遇”!
我国的现代科学起步很晚,精确的洪水水位、降水量记录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所谓“N年一遇”的说法,是在近几十年的记录的基础上,再进行统计学上的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等得出的。它可能会偏离置信区间,但不应该相互矛盾,更不能顺嘴跑火车。比如今年年初的所谓“百年一遇”的西南大旱,果真如此稀罕吗?以下这些说法来自媒体的正式报道,甚至有些是官员的正式表态:2005年,云南“遭遇近50年来最大干旱”;2006年,云南遭遇“20年来最为严重干旱”;2009年,云南遭遇50年一遇严重旱情;2010年,“百年一遇”的旱情……这些说法,无一例外都没有科学数据作为支持,至少依据没向公众展示。
要平息公众对于“N年一遇”的质疑,那么就请相关部门拿出科学依据来,这也是政府信息公开应有之意,否则只能让公众觉得是政府把自己的责任推到老天身上。【沈彬】
在上述文章中,作者提到了政府自己的责任,究竟是什么责任他却没有说。以我个人看法,片面强调城市化难免违背自然规律,当我们违背了自然规律,那么大自然惩罚我们也就不足为怪了。
先前关于城市化报道屡见不鲜:在若干年内,几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化人口达人口总数的60~70%。人民网2009年3月28日报道:昨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五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大规模的建设还会持续30年至35年。仇保兴说:“中国正处在大规模城镇化建设的阶段,也是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目前的建筑量占到世界的一半还多。所以,建筑业在中国还是最重要的一个行业。建筑行业将带动建材、家居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增加大量就业岗位。因此,国家的4万亿投资中,建筑行业占了很大比例。”
不错,这位部长看到了建筑行业将带动建材、家居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增加大量就业岗位。却没有注意到建筑行业急剧扩张对自然的破坏。以森林为例,我不清楚我们国家这么多年的植树造林取得了多少成绩,因为每一年的造林绿化报道与土壤沙化指标你追我赶,最终造林大约总是赶不上毁林的速度,因为我们切实感受到我们国家的沙尘暴越来越凶猛,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泥石流、山体滑坡越来越多。
城市化与自然灾害是存在一定的关联的,我的家乡地处辽宁西部,原来山坡,河流旁的高大树木是很多的,现在越来越少了。最早外地到此地收木材,后来不知是什么人到此地开办许多加工薄皮的加工厂,价格从每立方米300元400元一直往上提。大量的杨木、柳木就着刚刚砍伐的湿劲被破成薄皮,再凉干,然后成车成车的运走。也许有人会说,不是有森林法吗?不是有护林员吗?现实就是这样,所有法律在金钱面前都变得软弱无力,为了钱,总是有人想出各种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也总有人在金钱面前会把法律置于脑后。有一年我到农村,发现一连两大片山坡的树木都被砍伐了。回来后我到电视台反映此事,恰好电视台的主任是我的熟人,他好心劝我说:老张,这样的事你就别反映了。你想,能砍伐两面山坡树木的人肯定有来头,你要反映弄不好会对你很不利。我觉得这位主任肯定是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所以才这么劝我。思前想后,又不是我家的树木,算了。我的家乡如此,全国恐怕都差不多。我们造的那一点点林能供得上这么砍伐吗?供不上啊!难怪这些年的沙尘越来越大,甚至春季里的每一滴落到窗户玻璃上雨水干都会显现沙尘的痕迹。后来我又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木业公司,这些木业公司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雨后春笋般的成长起来,而且每一家都有堆积如山的实木或者木制品如多层板、刨花板……有句广告词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当人们频繁买卖木制品时,谁会想到他是在做着伤害祖国的森林、树木的事情呢?
土壤中的树木等植被少了,水土保持的效果自然就差了,涵养的水源也就少了,一样下雨,原来流入地下的现在流下来了,于是本来可以不发洪水现在引发了,由于没有树木根系的护坡作用,同样下雨,原来可能没有泥石流的地方,现在出现了泥石流。
每一年有多少人搬家到了新家,而每一家都要重新装修,而这每一家都要用大量的木材或木制品。一家用这么多,全国要用多少?当你住进新房,欣赏气派的家具时,你会想到它们是怎么样来的吗?你会想到它会跟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有关系吗?一边是无尽的需求,一边是想尽一切办法的供给,唉——许多事情就是这样,许多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对人们群众长远的利益往往没有人理会,其实这长远的利益也是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当洪水冲进屋子的时候,你还会欣赏家具吗?
日本城市化程度也很高,但他们注意爱护树木,注意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他们的城市化是逐步形成的,不是靠追求得来的。仅仅是从毁林的角度看,片面强调城市化与自然灾害是存在一定的关联的。实际上大规模城市化带来的危害决不仅仅体现在树木一个方面,水泥,各种建筑材料原料无不是取自大自然。最近我坐车从盖州市到庄河市,途中一段十几公里道路两边满是一家埃一家的石材销售点,出售各种类型的花岗岩,工程板,路边石,蘑菇石,石雕等。山上开采石材的矿场随处看见,拉料石和拉成品的汽车你追我赶,烟尘四起。现在,每一户重新装修的人都会用大量的石材,而当你品味洁净光亮的石材和石雕制品时,你会想到山上裸露的岩石吗?
想起那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的话:“中国正处在大规模城镇化建设的阶段,也是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目前的建筑量占到世界的一半还多。”闻听此言,我们难免汗襟。城市化影响的决不限于上述两种物品,其他方面还有许多。如大力推行城市化,农村的人都来到城市,农村的水土保持谁来搞?农村的荒山谁来治理?让人们放心的由农家肥培育的庄稼难道就绝迹了吗?
……
城市化的材料都取自大自然,大自然承受不了怎么办?必然要惩罚我们。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品尝这个苦果。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严惩腐败,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重视农村,开发山区,大搞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尽量以住所别墅化代替城市化,同时搞好水土保持,解决好城市的污染问题。
就在昨天网易新闻中报道:中国四成国土面临流失 东北局部黑土层已消失。
文章说“森林是个小水库……如果那个地方植被比较好,树根扎下去了,就能固定住,水不容易下来,下来也不容易带走土,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一般来说,原始林、天然林由于成林时间久远,根系发达,水土保持较好,即使遭受暴雨袭击,虽会形成径流,也不大会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也是在昨天,网易新闻发了这样一条消息:未来20年逾五成住房要拆。
文章竟然说:“除了个别有历史文物价值的,比如黄埔军校还要留着,其他基本没有保留价值……全部只有一个字《拆》。”
连续多日洪水灾害的报道还没有结束,今日网易新闻又报道:甘肃舟曲泥石流已致127人遇难1294人失踪。
古人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切不可做“饮鸩止渴”“竭泽而鱼”的事情了。也许,我们真的不应该把属于自己的责任推到老天的身上。
多了点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