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东西对峙的是指哪两个?
1个回答
2019-02-03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易书科技
易书科技是一家以内容制作、内容创意、内容运营为核心的多领域融合型发展的企业。本着内容精品化及跨界融合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出版(纸质、数字、音频、课程等载体)、影视IP、二维动画、视频等业务。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北朝的历史进入了后期。
东魏、西魏对峙之初,高欢掌权的东魏与宇文泰掌权的西魏政权经常发生战争。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高欢兵分三路,向西魏发起了进攻。高欢亲率主力驻屯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蒲州),命军士建造了三座浮桥,准备渡过黄河。同时,派遣窦泰率步骑万余人,直趋潼关;高昂自上洛(今山西商县)包抄蓝田(今陕西蓝田)。面对高欢的三路大军,宇文泰采纳了宇文深的建议,以弱小兵,从长安潜出潼关左边的小关(今陕西古潼关南侧),出其不意地击败窦泰军,俘获万余人,窦泰自杀。高欢和高昂闻讯,不得不立即撤军,宇文泰在这次小关之战中取得了胜利。
东魏天平四年(公元537)八月,东西双方又发生了沙苑之战。当时,宇文泰率兵万余出潼关,攻下恒农(今河南三门峡)。高欢闻讯,率兵西征,派遣高昂率兵3万围攻恒农,企图一举攻下长安。此时,宇文泰已引兵入关。高欢亲率10万大军自蒲津渡过黄河、洛水,在许莲瓣纹灯原(在洛水之南)屯驻。宇文泰率轻骑渡过渭水,在渭曲沙苑(今陕西大荔南)一带,大败高欢军队,高欢乘乱逃走。沙苑一役,东魏8万余人被俘,损失惨重。沙苑之战后,宇文泰在关陇地区的统治得到进一步巩固,高欢逐渐丧失了战略优势,东、西魏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
此后,东、西魏之间还进行了几次战争。沙苑之战后,宇文泰乘胜进军,又攻下了蒲坂和洛阳的金墉城。东魏元象元年(公元538),东魏大将侯景进攻金墉城,宇文泰急忙率军救援。河桥一战,宇文泰险些被俘,幸亏西魏大军赶到,才将东魏军击败。同时,高欢在河桥之战后,收复了洛阳。但不久,洛阳又被西魏所得。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东、西魏又在邙山交战,东魏大胜。武定四年(公元546),高欢亲率10万大军进攻西魏,围攻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50多天,西魏守军顽强抵抗,东魏军士战死病死者7万人,被迫撤军而去。高欢在这次战役中,疲病交加,返回晋阳后不久,便病死了。
高欢死后,长子高澄以大将军、渤海王的名义,继续执掌东魏政权。武定七年(公元549),东魏派遣高岳、慕容绍宗率步骑10万,进攻被西魏占领的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西魏军奋勇抵抗,东魏军受挫。此后,在高澄援军的强大攻势下,西魏军大败,长社被东魏攻下。至此,东、西魏之间的战争暂时停息下来。
武定七年(公元549)八月,高澄被手下的一个叫兰京的厨子所杀,其弟高洋继续执掌东魏朝政。武定八年(公元550)正月,东魏孝静帝元善见任高洋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封为齐王,高洋在东魏的势力达到了顶峰。就在这年五月,高洋废掉了孝静帝,自立为皇帝,建立了北齐政权,高洋就是北齐文宣帝。
北齐继承了东魏所控制的地区,占有今黄河下游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苏北、皖北的广阔地区。同时,北齐还与西魏、北周、梁、陈等政权对峙。天保三年(公元552)以后,北齐先后击退了库莫奚、契丹、柔然、山胡等少数民族的侵袭,还南取淮南,势力一直伸展到长江北岸,国力一度达到极盛。北齐的农业、盐铁业、瓷器制造业都相当发达,是几个割据政权中最为富庶的国家。北齐还继续推行均田制。河清三年(公元564),武成帝高湛颁布了均田令和赋役法令,内容大体上与北魏相同,但也略有变化。
然而,北齐政权却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就是鲜卑人和汉人的民族矛盾始终未能缓和。随着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北齐走向了衰落。
就在北齐势力发展的同时,西魏宇文泰也在积极扩张实力,夺取了汉东、益州、襄阳等地,还曾一度攻占江陵,势力发展到长江上游和汉水。对于北方的突厥、柔然等民族,采取通好政策。同时对南朝则采取攻势,先后占领了益州和荆雍等地。
宇文泰任用汉族士人苏绰、卢辩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经济上,劝课农桑,恢复了均田制,促进了西魏经济的发展。在政治上,宇文泰实行以德治教化为主,法治为辅的原则。又令苏绰、卢辩根据《周礼》改革官制,实行北周六官制。为了整顿吏治,宇文泰采纳了苏绰制定的《六条诏书》,包括清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规定了地方长官处理政事的基本原则。宇文泰还对军队统辖系统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府兵制。府兵制在形式上采取鲜卑旧八部制,立八柱国,实为六军。每个柱国大将军下设有两个大将军,共12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有两个开府,共24个开府;每个开府下有两个仪同,共48个仪同;一个仪同领兵千人。这样,六柱国合计有兵48000人左右。由此建立了由柱国、大将军、开府、仪同等逐级的统领制度,扩大了兵源,加强了朝廷对军队的控制。府兵制度被此后的隋唐所继承,一直延续了将近200年,在中国古代兵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宇文泰的治理下,西魏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西魏文帝元宝炬死后,废帝元钦即位。公元554年正月,宇文泰将废帝元钦杀死,另立元廓为帝,是为恭帝。恭帝三年(公元556)九月,宇文泰病死,十月,其子宇文觉在其侄宇文护的辅助下执政。十二月,宇文觉加封号周公,西魏恭帝被迫禅位于宇文觉,西魏灭亡。次年,宇文觉称天王,建立了北周政权。不久,宇文护杀死宇文觉,另立宇文泰长子宇文毓为天王。公元557年,宇文毓称帝,是为周明帝。次年,宇文护又杀死宇文毓,另立宇文泰四子宇文邕为帝,是为周武帝。建德元年(公元572),宇文邕将宇文护诛杀,开始亲政。
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使北周达到了强盛。对于府兵制,他改军士为侍官,还扩大了募兵的范围。同时,还多次下令释放官私奴婢,并禁毁佛、道二教,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周武帝所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出兵伐齐。建德五年(公元576),周武帝率18万大军大举进攻北齐。次年初,北周军队攻占北齐首都邺城,北齐后主高纬急忙禅位于其子高恒,父子在逃跑途中,被北周军队抓获杀害,北齐宣告灭亡。至此,黄河流域再次恢复了统一。
周武帝死后,其子宇文赟(yūn)继位,是为周宣帝,北周逐渐衰落。其后,宇文赟传位于其子宇文阐,是为周静帝。静帝年幼,由外戚杨坚辅政。大定元年(公元581),杨坚废掉静帝,自己称帝,建立了隋朝,北周至此灭亡。
随着北周的灭亡,北朝的历史也宣告结束,隋唐一统的时代到来了。
东魏、西魏对峙之初,高欢掌权的东魏与宇文泰掌权的西魏政权经常发生战争。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高欢兵分三路,向西魏发起了进攻。高欢亲率主力驻屯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蒲州),命军士建造了三座浮桥,准备渡过黄河。同时,派遣窦泰率步骑万余人,直趋潼关;高昂自上洛(今山西商县)包抄蓝田(今陕西蓝田)。面对高欢的三路大军,宇文泰采纳了宇文深的建议,以弱小兵,从长安潜出潼关左边的小关(今陕西古潼关南侧),出其不意地击败窦泰军,俘获万余人,窦泰自杀。高欢和高昂闻讯,不得不立即撤军,宇文泰在这次小关之战中取得了胜利。
东魏天平四年(公元537)八月,东西双方又发生了沙苑之战。当时,宇文泰率兵万余出潼关,攻下恒农(今河南三门峡)。高欢闻讯,率兵西征,派遣高昂率兵3万围攻恒农,企图一举攻下长安。此时,宇文泰已引兵入关。高欢亲率10万大军自蒲津渡过黄河、洛水,在许莲瓣纹灯原(在洛水之南)屯驻。宇文泰率轻骑渡过渭水,在渭曲沙苑(今陕西大荔南)一带,大败高欢军队,高欢乘乱逃走。沙苑一役,东魏8万余人被俘,损失惨重。沙苑之战后,宇文泰在关陇地区的统治得到进一步巩固,高欢逐渐丧失了战略优势,东、西魏对峙的局面正式形成。
此后,东、西魏之间还进行了几次战争。沙苑之战后,宇文泰乘胜进军,又攻下了蒲坂和洛阳的金墉城。东魏元象元年(公元538),东魏大将侯景进攻金墉城,宇文泰急忙率军救援。河桥一战,宇文泰险些被俘,幸亏西魏大军赶到,才将东魏军击败。同时,高欢在河桥之战后,收复了洛阳。但不久,洛阳又被西魏所得。东魏武定元年(公元543),东、西魏又在邙山交战,东魏大胜。武定四年(公元546),高欢亲率10万大军进攻西魏,围攻玉壁(今山西稷山西南)50多天,西魏守军顽强抵抗,东魏军士战死病死者7万人,被迫撤军而去。高欢在这次战役中,疲病交加,返回晋阳后不久,便病死了。
高欢死后,长子高澄以大将军、渤海王的名义,继续执掌东魏政权。武定七年(公元549),东魏派遣高岳、慕容绍宗率步骑10万,进攻被西魏占领的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北)。西魏军奋勇抵抗,东魏军受挫。此后,在高澄援军的强大攻势下,西魏军大败,长社被东魏攻下。至此,东、西魏之间的战争暂时停息下来。
武定七年(公元549)八月,高澄被手下的一个叫兰京的厨子所杀,其弟高洋继续执掌东魏朝政。武定八年(公元550)正月,东魏孝静帝元善见任高洋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封为齐王,高洋在东魏的势力达到了顶峰。就在这年五月,高洋废掉了孝静帝,自立为皇帝,建立了北齐政权,高洋就是北齐文宣帝。
北齐继承了东魏所控制的地区,占有今黄河下游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苏北、皖北的广阔地区。同时,北齐还与西魏、北周、梁、陈等政权对峙。天保三年(公元552)以后,北齐先后击退了库莫奚、契丹、柔然、山胡等少数民族的侵袭,还南取淮南,势力一直伸展到长江北岸,国力一度达到极盛。北齐的农业、盐铁业、瓷器制造业都相当发达,是几个割据政权中最为富庶的国家。北齐还继续推行均田制。河清三年(公元564),武成帝高湛颁布了均田令和赋役法令,内容大体上与北魏相同,但也略有变化。
然而,北齐政权却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就是鲜卑人和汉人的民族矛盾始终未能缓和。随着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北齐走向了衰落。
就在北齐势力发展的同时,西魏宇文泰也在积极扩张实力,夺取了汉东、益州、襄阳等地,还曾一度攻占江陵,势力发展到长江上游和汉水。对于北方的突厥、柔然等民族,采取通好政策。同时对南朝则采取攻势,先后占领了益州和荆雍等地。
宇文泰任用汉族士人苏绰、卢辩等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经济上,劝课农桑,恢复了均田制,促进了西魏经济的发展。在政治上,宇文泰实行以德治教化为主,法治为辅的原则。又令苏绰、卢辩根据《周礼》改革官制,实行北周六官制。为了整顿吏治,宇文泰采纳了苏绰制定的《六条诏书》,包括清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规定了地方长官处理政事的基本原则。宇文泰还对军队统辖系统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府兵制。府兵制在形式上采取鲜卑旧八部制,立八柱国,实为六军。每个柱国大将军下设有两个大将军,共12个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有两个开府,共24个开府;每个开府下有两个仪同,共48个仪同;一个仪同领兵千人。这样,六柱国合计有兵48000人左右。由此建立了由柱国、大将军、开府、仪同等逐级的统领制度,扩大了兵源,加强了朝廷对军队的控制。府兵制度被此后的隋唐所继承,一直延续了将近200年,在中国古代兵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宇文泰的治理下,西魏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西魏文帝元宝炬死后,废帝元钦即位。公元554年正月,宇文泰将废帝元钦杀死,另立元廓为帝,是为恭帝。恭帝三年(公元556)九月,宇文泰病死,十月,其子宇文觉在其侄宇文护的辅助下执政。十二月,宇文觉加封号周公,西魏恭帝被迫禅位于宇文觉,西魏灭亡。次年,宇文觉称天王,建立了北周政权。不久,宇文护杀死宇文觉,另立宇文泰长子宇文毓为天王。公元557年,宇文毓称帝,是为周明帝。次年,宇文护又杀死宇文毓,另立宇文泰四子宇文邕为帝,是为周武帝。建德元年(公元572),宇文邕将宇文护诛杀,开始亲政。
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使北周达到了强盛。对于府兵制,他改军士为侍官,还扩大了募兵的范围。同时,还多次下令释放官私奴婢,并禁毁佛、道二教,保证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周武帝所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出兵伐齐。建德五年(公元576),周武帝率18万大军大举进攻北齐。次年初,北周军队攻占北齐首都邺城,北齐后主高纬急忙禅位于其子高恒,父子在逃跑途中,被北周军队抓获杀害,北齐宣告灭亡。至此,黄河流域再次恢复了统一。
周武帝死后,其子宇文赟(yūn)继位,是为周宣帝,北周逐渐衰落。其后,宇文赟传位于其子宇文阐,是为周静帝。静帝年幼,由外戚杨坚辅政。大定元年(公元581),杨坚废掉静帝,自己称帝,建立了隋朝,北周至此灭亡。
随着北周的灭亡,北朝的历史也宣告结束,隋唐一统的时代到来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