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如何在习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中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肖春华 (河北省青龙县娄丈子中学 06650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写作能力的高 低则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对 作文教学的探索也成了语文教学工作者势在必行的一件事。
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之所以认为作文难, 关键在于他们的知识仓库里没有“米”,因而也就不会做出作文这 锅“饭”来。而要想让学生的仓库里“有米”并且充裕,关键就在 于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笔者在几年的作文教学探索中,从培养 观察能力起步,以说促写,经过反复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培养观察能力,注重积累素材
一提到作文,学生就头痛,究其原因是无话可写,提笔忘 字,这除了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问题外,不善于观察生活、不勤 于在生活的海洋里发现那些闪光的浪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因此,在写作之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积累素材。
1.从观察中积累素材。观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积累的过程, 对周围的一切事物进行细心观察,这就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 材,到写作的时候,这些神来之物便会涌向笔端。清人魏禧打 了个比方,他说观察“辟之富人积财,金玉布帛竹头木屑类土之 属,无不预贮,初不必有所用之,而当其所需,则粪土之用,有 时与金玉同功。”什么时候桃花开了,什么时候燕子翩然归来, 什么时候布谷鸟叫了,什么时候植物孕育果实,什么时候活跃在 田间草际的昆虫销声匿迹。这些现象,平时看来是无关紧要的, 到一定的时候是极有用的。叶圣陶先生也指出: “在实际生活 中,养成精密观察与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功夫。不为写文 章,这样的习惯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就大有用 处,你想,咱们常常写些记叙文章,讲到某些东西,叙述某些事 情,不是全靠观察和认识吗?”可见,要写出东西来,没有观察 积累是绝对不行的。
2.指导学生带着情感去观察。王国维说: “一切景语皆情 语也。”日月星辰,花鸟草虫本没有什么情感,只要带着情感去 观察,便可产生感情。正如王夫之所说: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 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 “情”就是指人对景物的审美感情。这感情促使我们对事物产生 一种浓厚的兴趣,这兴趣又促使我们去深入地观察事物。情随景 迁,触景生情,就是讲的这方面的道理。比如,同样的秋景,不 同的情感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杜牧感受到秋天是很美的: “停 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甫感受到秋天是悲壮的: “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毛泽东感到秋天是富有 生气的: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实际 上观察中的情感是一个心理问题,是观察训练中十分重要的问 题。在观察的时候,我们要把喜怒哀乐各种情感倾注到观察对象 上去。这样,写作的时候就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情实感来,写 出来的作文才自然明白,情真意切。
3.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春天来了,为了让学生写好“春天的 田野”这篇文章,笔者先讲清观察提纲,再提出观察要求,并着重 强调了如何观察这一环节。比如,观察春雨,就要观察出春雨的特 征,春雨的润物之功,雨中的花儿、草儿、庄稼各自的情态,还有 雨中都有些什么人在干什么,在观察时可按照从早到晚、从近景到 远景、由静景到动景、由景到人、由上到下等顺序进行观察,还可 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官去感受它。通过实
1 94
地观察,同学们都能写出真实生动、情景交融的文章了。
二、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进行观察
“有比较才有鉴别”“相形见绌”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熟语 都说明了比较在观察中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比较,观察者才会 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只有通过比较,观察者才能判别出高低优 劣。比如,有一次,我让学生观察杨树叶,不是只拿一片叶子, 而是拿来了很多的而且是不同种类的叶子让学生进行观察。结 果,经过仔细观察比较,同学们终于从树叶的叶面大小、叶面形 状、叶面斑点、边缘锯齿形状、颜色深浅、叶柄长短、叶柄粗 细、叶柄弯曲度、叶脉走向、叶脉明显度、叶背面的颜色、光泽 等等许多方面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可以完全相同的。通过观 察,同学们明白了:只要经过多方面、多角度的仔细观察对比, 就能发现许多新的东西。于是,我以《杨树的叶子》为题,让学 生写片段练习,好多学生都写出了非常好的作文。如果不是多方 面、多角度地让学生在对比中仔细观察,学生又怎么可能发现杨 树叶子那么多的不同之处呢?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养成观察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进 行观察。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平常的生活中随时随地用独到的眼 光和敏锐的观察力去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习 以为常以后,良好的观察习惯便养成了。教师应要求和指导学生 写观察日记,这是培养他们观察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实 践已经证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一般都是观察能力比较强,积 累材料比较多的学生。那些感到无话可说的学生,往往就是不留 心各样事情的人。有些自然现象,如春夏秋冬、风雨雷电等,学 生没有一个不曾经历过,但是,如果让学生描写这些景象,却很 少能写出出色的文章来,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注意留心观察。正 如著名作家老舍说: “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便 记下来了;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哪一天,你的作品 里就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 富。”这是他的经验之谈,讲得很有道理。古人所说: “厚积而 薄发。”也正是这个道理。 “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说的 还是这个道理。
肖春华 (河北省青龙县娄丈子中学 06650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写作能力的高 低则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但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对 作文教学的探索也成了语文教学工作者势在必行的一件事。
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之所以认为作文难, 关键在于他们的知识仓库里没有“米”,因而也就不会做出作文这 锅“饭”来。而要想让学生的仓库里“有米”并且充裕,关键就在 于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笔者在几年的作文教学探索中,从培养 观察能力起步,以说促写,经过反复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培养观察能力,注重积累素材
一提到作文,学生就头痛,究其原因是无话可写,提笔忘 字,这除了语言运用能力方面的问题外,不善于观察生活、不勤 于在生活的海洋里发现那些闪光的浪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因此,在写作之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积累素材。
1.从观察中积累素材。观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积累的过程, 对周围的一切事物进行细心观察,这就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 材,到写作的时候,这些神来之物便会涌向笔端。清人魏禧打 了个比方,他说观察“辟之富人积财,金玉布帛竹头木屑类土之 属,无不预贮,初不必有所用之,而当其所需,则粪土之用,有 时与金玉同功。”什么时候桃花开了,什么时候燕子翩然归来, 什么时候布谷鸟叫了,什么时候植物孕育果实,什么时候活跃在 田间草际的昆虫销声匿迹。这些现象,平时看来是无关紧要的, 到一定的时候是极有用的。叶圣陶先生也指出: “在实际生活 中,养成精密观察与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功夫。不为写文 章,这样的习惯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就大有用 处,你想,咱们常常写些记叙文章,讲到某些东西,叙述某些事 情,不是全靠观察和认识吗?”可见,要写出东西来,没有观察 积累是绝对不行的。
2.指导学生带着情感去观察。王国维说: “一切景语皆情 语也。”日月星辰,花鸟草虫本没有什么情感,只要带着情感去 观察,便可产生感情。正如王夫之所说: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 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 “情”就是指人对景物的审美感情。这感情促使我们对事物产生 一种浓厚的兴趣,这兴趣又促使我们去深入地观察事物。情随景 迁,触景生情,就是讲的这方面的道理。比如,同样的秋景,不 同的情感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杜牧感受到秋天是很美的: “停 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甫感受到秋天是悲壮的: “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毛泽东感到秋天是富有 生气的: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实际 上观察中的情感是一个心理问题,是观察训练中十分重要的问 题。在观察的时候,我们要把喜怒哀乐各种情感倾注到观察对象 上去。这样,写作的时候就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情实感来,写 出来的作文才自然明白,情真意切。
3.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春天来了,为了让学生写好“春天的 田野”这篇文章,笔者先讲清观察提纲,再提出观察要求,并着重 强调了如何观察这一环节。比如,观察春雨,就要观察出春雨的特 征,春雨的润物之功,雨中的花儿、草儿、庄稼各自的情态,还有 雨中都有些什么人在干什么,在观察时可按照从早到晚、从近景到 远景、由静景到动景、由景到人、由上到下等顺序进行观察,还可 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官去感受它。通过实
1 94
地观察,同学们都能写出真实生动、情景交融的文章了。
二、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进行观察
“有比较才有鉴别”“相形见绌”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熟语 都说明了比较在观察中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比较,观察者才会 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只有通过比较,观察者才能判别出高低优 劣。比如,有一次,我让学生观察杨树叶,不是只拿一片叶子, 而是拿来了很多的而且是不同种类的叶子让学生进行观察。结 果,经过仔细观察比较,同学们终于从树叶的叶面大小、叶面形 状、叶面斑点、边缘锯齿形状、颜色深浅、叶柄长短、叶柄粗 细、叶柄弯曲度、叶脉走向、叶脉明显度、叶背面的颜色、光泽 等等许多方面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可以完全相同的。通过观 察,同学们明白了:只要经过多方面、多角度的仔细观察对比, 就能发现许多新的东西。于是,我以《杨树的叶子》为题,让学 生写片段练习,好多学生都写出了非常好的作文。如果不是多方 面、多角度地让学生在对比中仔细观察,学生又怎么可能发现杨 树叶子那么多的不同之处呢?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养成观察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进 行观察。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平常的生活中随时随地用独到的眼 光和敏锐的观察力去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习 以为常以后,良好的观察习惯便养成了。教师应要求和指导学生 写观察日记,这是培养他们观察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实 践已经证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一般都是观察能力比较强,积 累材料比较多的学生。那些感到无话可说的学生,往往就是不留 心各样事情的人。有些自然现象,如春夏秋冬、风雨雷电等,学 生没有一个不曾经历过,但是,如果让学生描写这些景象,却很 少能写出出色的文章来,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注意留心观察。正 如著名作家老舍说: “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便 记下来了;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哪一天,你的作品 里就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 富。”这是他的经验之谈,讲得很有道理。古人所说: “厚积而 薄发。”也正是这个道理。 “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说的 还是这个道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