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标注是什么呢?
一般采用引出线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两种标注方法。
1。标注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 :3Ф20。
3:表示钢筋的根数 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 20:表示钢筋直径。
2。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Ф8 @ 200。
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 8:表示钢筋直径 @:相等中心距符号 200:相邻钢筋的中心距(≤200mm)。
各类钢筋的表示方法
1. 梁箍筋
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箍筋加密区与蜚 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例:A10-10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A8-100(4)/15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表示间距不是用"@",而是用"-"。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及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13A10-15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18A12-120(4)/20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2;梁的两端各有18个四肢箍,间距为12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两肢箍。
2. 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
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注写时,须将架立筋写入括号内。例:2B22用于双肢箍;2B22+(4A12)用于六肢箍,其中2B22为贯通筋,4A12为架立筋。
当梁的上部和下部纵筋均为贯通筋,且各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例:3B22;3B20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B22的贯通筋,梁的下部配置3B20的贯通筋。
3. 梁支座上部纵筋
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例: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B25 4/2,表示上一排纵筋为4B25,下一排纵筋为2B25。注意:上述表示中"25"与"4/2"之间有一个空格,这个空格不可忽略,否则将出现错误。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例: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筋,2B25放在角部,2B22放在中部,在梁支座上部应注写为2B25+2B22。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4. 梁下部纵筋
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例: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B25 2/4,则表示上一排纵筋为2B25,下一排纵筋为4B25,全部伸入支座。注意:上述表示中"25"与"2/4"之间有一个空格,这个空格不可忽略,否则将出现错误。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例: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B25 2(-2)/4,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B25,且不伸入;。一排纵筋为4B25,全部伸入支座。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2B25+3B22(-2)/5B25,则表示上排纵筋为2B25和3B22,其中2B22不伸入支座;下一排纵筋为5B25,全部伸入支座。
5. 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侧面抗扭纵筋
当梁某跨侧面布有抗扭纵筋时,须在该跨的适当位置标注抗扭纵筋的总配筋值,并在其前面加"*"号。例:在梁下部纵筋处另注写有*6B18时,则表示该跨梁两侧各有3B18的抗扭纵筋。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组成,应符合下表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