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核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史上有何意义
展开全部
细胞核的出现是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细胞有无完整的细胞核。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中,没有核膜围绕,其DNA复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都在同一部位进行。
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被核膜包围于核内,使细胞质与细胞核分开,其DNA复制、RNA转录在核内进行,转录出的RNA被运到胞质中合成蛋白质,在时间和空间上分为RNA转录和蛋白质合成,互不干扰;这是细胞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因此,细胞核的出现是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扩展资料
细滑蔽尘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一般说真核并笑细胞失去细胞核后,很快就会死亡,但红细胞失去核后还能生活120天;植物筛管细胞,失去核后,能活信禅好几年。
从细胞核的结构可以看出,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质,染色质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而DNA分子又是主要遗传物质。当遗传物质向后代传递时,必须在核中进行复制。所以,细胞核是遗传物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同时遗传物质还必须将其控制的生物性状特征表现出来,这些遗传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又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017-05-04
展开全部
矛尾鱼(maoweiyu)(Latimeria chalumnae)脊椎动物,鱼纲,矛尾鱼科.过去纯唤一直认为早在50万年前已灭绝的硬骨鱼类.1938年12月22日首次发现于非洲东南海岸,1952年后,又陆续在非洲东南部海洋中捕获到80多尾.为总鳍鱼类中至今尚生存的唯一鱼类,现认为是“活化石”(化石首先出现在泥盆纪).体粗大,延长,长约1.2米,最重1尾有95公斤,体长1.8米,蓝色.下颌下部具有敏裤圆两大骨板,有颈板.体被大圆鳞.背鳍2个,偶鳍长,并具有肉叶,外有鳞片,内骨骼的排列近似陆生脊椎动物的肢骨.尾鳍中间叶状突出呈矛状,故称矛尾鱼.卵胎生.口内有齿,肉食性.栖息在200~400米的深海中.能用鳔呼吸.于1972年,第1次在印度洋科摩桥塌罗群岛发现了象柑桔大小的矛尾鱼卵,呈红色.矛尾鱼是研究鱼类进化史的极其珍贵标本.英国鱼类学家史密斯鉴定矛尾鱼是3.5亿年前总鳍鱼类的唯一代表动物,为了纪念首次发现者拉蒂迈女士,当时史密斯即将它命名为“拉蒂迈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使得遗传物质在空间上与细胞质分离,扰蠢等同于远离了各种反应中心,那么核档遗传物质就不会随时都可能受破坏,改李乱发生变异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提高了对遗传物质DNA的保护,另外对多倍体的产生和有性生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