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是什么 10

我问很多人善恶是什么,他们大多回答就是利人或者利己,但是我无法苟同,善恶跟利益没关系,很多人喜欢吧善恶跟利益挂钩,我不理解,我觉得善恶更像是一种意义,就像是许三多说的“人... 我问很多人善恶是什么,他们大多回答就是利人或者利己,但是我无法苟同,善恶跟利益没关系,很多人喜欢吧善恶跟利益挂钩,我不理解,我觉得善恶更像是一种意义,就像是许三多说的“人活着要有意义”一样 展开
 我来答
积水成渊aa

2020-03-11 ·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积水成渊aa
采纳数:6561 获赞数:35851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无为国学哲学
2022-04-12 · 聚古今之智,集中西之长振兴国学,光大哲学
无为国学哲学
采纳数:318 获赞数:37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善恶,是人们就对特定实体造成利害影响的所作所为,在道德层面产生的主观印象。所作所为:有利于特定实体,则其性质为善;有害于特定实体,则其性质为恶。

善恶的核心,无非利益。而这利益,可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人类的存在时间。所作所为:越可延长人类的存在时间,便越善;越可缩短人类的存在时间,越越恶。

其次是世间(包括物与外人)。所作所为:越有利于世,便越善;越有害于世,便越恶。

最后是自我。所作所为:越有利于己,便越善;越有害于己,便越恶。

当然,上文谈的是善恶之事,善恶之心则不同。

若因善意而成恶事(即好心办坏事),则事为恶,心为善;若因恶意(别有所图,如谋求回报)而行善事,则事为善,心为恶。

此外,善恶还牵涉到个人能力:越是尽力行善,或努力减恶,心便越善;越是肆意作恶,或有意去善,心便越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ppplxne
2019-01-16 · TA获得超过15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0
采纳率:40%
帮助的人:16.5万
展开全部
善恶的标准,凡是利益众生的事都是善,凡是自私自利的这都是恶。基本上说:善是利己的,恶是损己的,定义很简单。难在如何知道什么是利己,什么是损己。比如说法律,我们常常收到法律的制约,表面来看是损己的,但是为什么我们在定义的时候吧法律定义为利己的呢?那是因为如果没有法律,社会只会更糟糕。简单地案例可以见到利己、损己是很难去区分的,很多复杂的事物甚至同时具备多重属性,更加无法划分。
所以,想合理的分辨善恶,只能不停地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摆正自己的三观,才能逐渐客观、理性的去思考、辨析。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善事是可以改变心境的,心境快乐了,看事情的角度变了,您的命运也会跟着改变了。或许刚开始做善事,你带有其目的,但是做多了,你会发觉,被你帮助的人,用感恩的眼神看着你,你会不快乐吗?一句话,多做善事有益身心健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马马哥哥
2019-01-16 · TA获得超过23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11
采纳率:18%
帮助的人:13.6万
展开全部
善恶观念不仅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民族中有着不同的内涵,而且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善恶观念也有一定差异。统治阶级总是利用各种手段,使代表和反映自身利益的善恶观念居于社会生活的主导地位。每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善恶观念的演变都是与这个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相一致的。
其实善与恶是没有一定范围的,它与人的心情变化密不可分,往往随着环境的不同而改变。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即有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恶论等学说,而将其整合到一起即完整了,四种学说终极目标全是促进和谐,人性在自然属性中本无善恶,犹如白纸;人性在社会属性中逐渐形成善恶一体两面,性善论乃人性优点,性恶论乃人性缺点。
当今社会国际弱肉强食,你说,所以咱们要发展先进的武器,没有先进的武器在哪也会受欺负,所以善恶我觉得不是绝对的,要有理论,要有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在运用的中间不能死套公式,不然要吃亏的,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善恶实际是很明朗的。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个人观点。谢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麦当927
2019-12-31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247
展开全部
这段时间其实思考了不少关于善恶的问题,大概是因为量的积累然后突然爆发了吧,从村上春树在1Q84中对于善恶的描述,再到那部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再到最近看了夏目漱石的《心》中的自我解剖,然后又看了汤浅政明的动漫《恶魔人crybaby》,最后再到前几天的北京民航医生杨文医生的事件。
我的理解里人其实是一个善恶的综合体,也许平时生活中一直都是在隐忍着,待到积累了一定的量,遇到合适的情境便会展现出来。因此我们不能随便去评价一个人是善还是恶,因为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 在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里面,那个在电影院杀了数人的弟弟就是恶的吗,他一人杀人,全家也都像过街老鼠一样被人非议,整天过着不能见人的生活,姐姐也要改名,就因为他们是那个杀人犯的家人就要如此吗。只有那个主角律师一直在帮助那家人,寻找其中背后的原因。每个人的性格绝大部分因素都是由于后天环境因素所影响,一人做出出格的事情,那作为环境主体的我们是不是也该承担责任呢。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夏目漱石在《心》里所描写的先生的叔父,趁着先生还在上高中时,将原本属于先生的遗产转移到自己名下,连亲人都能欺瞒背板如此看来这个叔父想必是个十恶不赦的人了。后来先生离家出走后租房与一个小姐相识,并爱上了这个小姐。但当他邀请自己的高中好友一同居住时却发现自己的好友也爱上了这位小姐,于是先生便在好友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其信仰断了他对于小姐的念想,自己却偷偷与小姐母亲商量亲事。最后好友得知,便偷偷自杀了,但留下的遗书里却始终没有提及先生对他的欺瞒。如此看来先生最后其实也是活成了自己曾经厌恶的叔父的模样吧。那还有什么善恶可言呢,一个在面对金钱时,一个在面对爱情时,都表现出了自己人性的劣根性。
然后就是汤浅政明的动漫《恶魔人crybaby》了,非常推荐大家去看一看,黄暴的外衣下,其实是对人性的思考。与一般动漫不同,这部动漫最后是恶魔战胜了人类,至于谁是善谁是恶其实也无凭说起。主角明和了是从小就开始认识的,一开始出现的桥段其实就在暗示最后的结局的,面对受伤了的小鹿,了选择杀了它,但明却死死保护着它。还是不说了吧,免得剧透,这部动漫的冲击力确实很大。
最后引用村上在1Q84里的一段描述吧:
有光明的地方就必然有阴影,有阴影的地方就必然有光明。不存在没有阴影的光明,也不存在没有光明的阴影。卡尔荣格在一本书里说过这样的话:
“阴影是邪恶的存在,与我们人类是积极的存在相仿。我们愈是努力成为善良、优秀而完美的人,阴影就愈加明显地表现出阴暗、邪恶、破坏性十足的意志。当人试图超越自身的容量变得完美,阴影就下了地狱变成魔鬼。因为在这个自然界里,人打算变得高于自己,与打算变得低于自己一一样, 是罪孽深重的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