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完璧归赵
春秋战国时代最重要的是外交,而国际冲突中首先以外交冲突为主,其次才是军事冲突。一部《左传》,里面引用的《诗经》,其实都是外交辞令。
孔丘说:“诵《诗三百》,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奚以为?”而秦王相蔺相如索要玉璧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个外交行为。王世贞有一篇文章叫《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其中有言:“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这话说的很有道理。秦国索要玉璧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折辱赵国。
所以蔺相如其实保全的也不是玉璧,而是赵国的尊严,渑池之会自然也是如此,在秦国面前保持赵国的尊严和地位,防范于未战之先,其保家卫国与廉颇等同,而能先之,故其位也在廉颇之上。
实际上做外交的人,第一要能从容,第二,多多少少要有一些辩才,要有一些幽默感。对方开个玩笑,这面接不上去,这就很丢国格。而对方质疑之下,这方一味大喊,那就是真把人丢到国际上。如果我们读《左传》,发现中国自古以来外交的人才很多,蔺相如并不是第一个外交家。但他机智灵活,有分寸,确实可以成为千古人的榜样,这并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原因就在于他个人的修为。
他见到廉颇,与廉颇冲突时,能够以国家的大局为重,这是一个只有小聪明而没有大智慧的人很难做到的。对内有修为,对外有修养,才能成为真正的外交人才。
关于历史上的极其愚蠢的外交政策,我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回答这个问题,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和二战前期英法美国家的绥靖政策。
闭关锁国政策,最早的闭关锁国政策可以追溯到明朝,明朝在郑和下西洋之后,就开始实习海禁,并且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了明长城,这是明朝闭关锁国的典型象征。在我看来,由于明朝当时的繁荣和经济体制的原因,那时候的海禁政策并未对国内经济发展造成致命性的影响,但是在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加重确确实实给国内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在世界大范围工业革命中逐渐落伍,最终清朝被历史淘汰也是必然的了,当时清朝实行闭关锁国主要出于国内安全和国内稳定的原因,因为清政府统治者认为外来的很多事物会腐化百姓的思想,而在我看来这是非常愚蠢的想法,在时代的召唤下,世界各国不能失去与外界的联系,发展本就伴随着挑战和机遇,二者是并存的,要勇于走出去。
在世界第二次大战前期,以英法美为首的国家,只顾自己本国的利益,而不管世界其他国家的死活,甚至对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帝国主义的大肆发展置之不理,最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帝国主义给世界各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深重苦难,而这在我看来,英法美等国家在这件事情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绥靖政策是愚蠢至极的做法。
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狂飙突进,拍翻了老对手魏国后,就朝着关东诸国呼啸杀来。熟料两个新对手,却成了强劲拦路虎:到公元前318年时,战国列强已形成了秦楚齐三足鼎立的态势。特别是楚怀王执政的楚国,国力也正是强盛时,不但是列国抗秦的纵长,还和齐国结成联盟,俨然一把好牌在手,“强强联合”的效果也极好——齐楚联军一度拿下秦国重镇曲沃,把志在天下的秦国,牢牢怼在函谷关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