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
展开全部
公元685年,李隆基来到了这个世界。但是这个日后贵为天子的婴儿一睁眼看到的并不是李唐王朝,而是武周王朝。
七岁那年,他到朝堂祭拜,面对武氏弟子对他随从的吆三喝四,他声色俱厉的呵斥" 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我骑从?" 。祖母武则天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对他另眼相看, 特加宠异之。
后来丞相张柬之等拥立中宗李显,发动" 神龙政变", 武则天被迫退位,不久后驾崩。
但是李显生性懦弱,他复位以后,马上立韦氏为皇后,并破格追封韦氏之父为王,这是他对自己被流放期间韦氏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一种回报。他把韦后之女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封上官婉儿为昭容、负责起草皇帝的昭令。大权慢慢旁落于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之手。
韦后和亲家武三思关系十分暧昧。一日早朝回来,李显发现韦后和武三思衣衫不整的在床上赌钱,作为皇帝的他竟然兴致勃勃的替他们数筹码。有一段时间,安乐公主自己写好诏书,用手掩住正文让中宗盖印,他也竟看都不看,把印盖上。
张柬之等看韦后野心勃勃又要重蹈武则天的覆辙,力劝李显除掉武三思。但李显听从韦后安排,把张柬之等明升暗降,册封为王后,调出京城,在途中张柬之被武三思安排的刺客杀死。
安乐公主怂恿李显废掉不是韦氏所生的太子李重俊,由她自己做皇太女。李重俊和左羽林大将军李多柞率羽林军抢先动手,杀了武三思父子,但在攻入宫中之时,因为力量悬殊,二李被有所防备的韦氏和安乐公主所杀。
韦氏母女越发猖獗,买官卖爵,为所欲为,李显听之任之,不加阻拦。
公元710年,五十五岁的李显驾崩。
关于李显的死因是有争议的。《资治通鉴》和《唐书》上记载,他是被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的,原因是因为韦后的两个情人担心和皇后私通的事情败露,而韦后想当皇帝,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所以几个人搞了个毒汤饼毒死了唐中宗李显。但现在有人对此质疑,因为实际上李显作为他们母女的"大树"的作用还在,她们也没有毒死他的现实需要,这部分学者认为李显是死于家族遗传的心脑血管疾病。
不管怎么死的,反正李显是死了。
此时韦后专权的最大障碍就来源于武则天的四子李旦以及李旦的三子李隆基。她欲将他们至于死地。
还没等她动手,李隆基联合姑母太平公主率万骑羽林军杀入宫中,诛杀了韦后一党。
于是唐睿宗李旦继位,李隆基为太子。
李旦也是一个平庸之辈,大权又被太平公主掌握。
看着自己的侄儿越发英武,太平公主有点不安了,她把进攻的目标对准了李隆基。
公元713年7月3日,已经继位的李隆基抢先下手,杀死太平公主党羽数十人,依附她的官员也全被罢免。
动荡的局势终于平息了下来,唐玄宗改年号为开元。
李隆基英明神武、办事果断,他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好恶和作为皇室子弟的张扬。出手稳、准、狠使得28岁的他终于登上了大宝之位。
中国历史上被称为盛世的只有两个时期:一个是唐玄宗时代的"开元盛世",另一个是清朝的"康乾盛世",其他治理比较好的都称为"治",比如"贞观之治"等。开元盛世之时,中国的人口数目为五千六百万,是贞观之治时候的三倍多,唐太宗时期中国人口大概一千六百多万。
这个盛世对世界的影响是空前的。你只要看看现在仍然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就知道这种来源于文化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强大。
好不容易得到皇权的李隆基急需要组建一个精英团队,用来帮助他治理这个庞大的国家。
长期的宫廷政变,削弱了中央政权的力量,这时候的唐朝政府吏治腐败,官吏数量太多,政令不畅通。
李隆基有一项本领很强大,那就是知人善用。他在开元三年(715年)明确宣布:" 官不滥升,才不虚受,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左贤右戚,岂资于廖赏", 开元初期,他用的几任丞相都特别的给力,大都成了有名的政治家。
继位伊始,需要拨乱反正,他起用了姚崇,史称他 "明于吏道,断隔不滞", 是当时有名的"救时丞相";后来他又启用宋璟、张嘉贞、张说、张九龄等为相,他们各有所长且都恪尽职守。史家赞美开元年间玄宗任用的丞相说 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绒尚俭、张九龄尚直。 他们成为了唐朝的佳话。
大唐朝堂上下充满了正能量,大家都竭尽全力,希望这个帝国能早日消除多年动荡照成的不利影响。此时的李隆基虚怀若谷、能听进忠言。一日他在照镜子,旁边的太监说:"自从韩休任相,陛下比以前瘦多了,何苦戚戚无一日欢,为什么不罢免了他?"玄宗说:"吾貌虽瘦,天下必肥,选相是为社稷,岂能为吾一身啊?"
他整顿吏治、恢复谏官、重视县令的选择、赏罚严明;他进行兵制改革、整顿军旅、扩大屯田区;他开拓疆土,收复了沦陷了17年之久的营州等13州;他恢复了安北都护府,重新行使了对长城以北地区的控制权;此时的大唐帝国收复了碎叶镇(诗仙李白出生地),恢复了丝绸之路,帝国的威望在西域地区重新又树立了起来。
李隆基是个才子,《旧唐书》上说他 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工整、字迹清晰、秀美多姿;他对唐朝的音乐事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他亲自演奏琵琶、作有《霓裳羽衣曲》等百余首乐曲;登基以后,在皇宫里设教坊,培养"皇家梨园"弟子,后世称戏班为梨园就源于此。中国的戏曲事业在玄宗时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您可能去过西安,看过华清池。心里是不是有那么一点点失望,觉得不过如此!可是您可曾知道,那个时代整个欧洲连一个厕所都没有,而中国的皇帝和贵妃却泡着温泉、听乐队演奏水平很高的《霓裳羽衣曲》,经济、文化水平发展的巨大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诗圣杜甫热情的讴歌道: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栗米白,
公私仓癝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
运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
男耕女桑不相失。
开创了开元盛世以后,唐玄宗开始满足了。一个悄然的变化就是他不怎么愿意听别人的话了。
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带着浩浩荡荡的一帮人照例去洛阳"救食"。所谓救食,其实就是吃大户,难听一点就是"讨饭"。那么这次救食发生了什么呢?以后的唐玄宗又是如何沦陷于杨玉环的温柔乡的?
请看下一篇《李隆基和他的女人们》。
七岁那年,他到朝堂祭拜,面对武氏弟子对他随从的吆三喝四,他声色俱厉的呵斥" 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我骑从?" 。祖母武则天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对他另眼相看, 特加宠异之。
后来丞相张柬之等拥立中宗李显,发动" 神龙政变", 武则天被迫退位,不久后驾崩。
但是李显生性懦弱,他复位以后,马上立韦氏为皇后,并破格追封韦氏之父为王,这是他对自己被流放期间韦氏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一种回报。他把韦后之女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封上官婉儿为昭容、负责起草皇帝的昭令。大权慢慢旁落于妻子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之手。
韦后和亲家武三思关系十分暧昧。一日早朝回来,李显发现韦后和武三思衣衫不整的在床上赌钱,作为皇帝的他竟然兴致勃勃的替他们数筹码。有一段时间,安乐公主自己写好诏书,用手掩住正文让中宗盖印,他也竟看都不看,把印盖上。
张柬之等看韦后野心勃勃又要重蹈武则天的覆辙,力劝李显除掉武三思。但李显听从韦后安排,把张柬之等明升暗降,册封为王后,调出京城,在途中张柬之被武三思安排的刺客杀死。
安乐公主怂恿李显废掉不是韦氏所生的太子李重俊,由她自己做皇太女。李重俊和左羽林大将军李多柞率羽林军抢先动手,杀了武三思父子,但在攻入宫中之时,因为力量悬殊,二李被有所防备的韦氏和安乐公主所杀。
韦氏母女越发猖獗,买官卖爵,为所欲为,李显听之任之,不加阻拦。
公元710年,五十五岁的李显驾崩。
关于李显的死因是有争议的。《资治通鉴》和《唐书》上记载,他是被韦后和安乐公主毒死的,原因是因为韦后的两个情人担心和皇后私通的事情败露,而韦后想当皇帝,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所以几个人搞了个毒汤饼毒死了唐中宗李显。但现在有人对此质疑,因为实际上李显作为他们母女的"大树"的作用还在,她们也没有毒死他的现实需要,这部分学者认为李显是死于家族遗传的心脑血管疾病。
不管怎么死的,反正李显是死了。
此时韦后专权的最大障碍就来源于武则天的四子李旦以及李旦的三子李隆基。她欲将他们至于死地。
还没等她动手,李隆基联合姑母太平公主率万骑羽林军杀入宫中,诛杀了韦后一党。
于是唐睿宗李旦继位,李隆基为太子。
李旦也是一个平庸之辈,大权又被太平公主掌握。
看着自己的侄儿越发英武,太平公主有点不安了,她把进攻的目标对准了李隆基。
公元713年7月3日,已经继位的李隆基抢先下手,杀死太平公主党羽数十人,依附她的官员也全被罢免。
动荡的局势终于平息了下来,唐玄宗改年号为开元。
李隆基英明神武、办事果断,他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好恶和作为皇室子弟的张扬。出手稳、准、狠使得28岁的他终于登上了大宝之位。
中国历史上被称为盛世的只有两个时期:一个是唐玄宗时代的"开元盛世",另一个是清朝的"康乾盛世",其他治理比较好的都称为"治",比如"贞观之治"等。开元盛世之时,中国的人口数目为五千六百万,是贞观之治时候的三倍多,唐太宗时期中国人口大概一千六百多万。
这个盛世对世界的影响是空前的。你只要看看现在仍然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就知道这种来源于文化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强大。
好不容易得到皇权的李隆基急需要组建一个精英团队,用来帮助他治理这个庞大的国家。
长期的宫廷政变,削弱了中央政权的力量,这时候的唐朝政府吏治腐败,官吏数量太多,政令不畅通。
李隆基有一项本领很强大,那就是知人善用。他在开元三年(715年)明确宣布:" 官不滥升,才不虚受,惟名与器,不可以假人,左贤右戚,岂资于廖赏", 开元初期,他用的几任丞相都特别的给力,大都成了有名的政治家。
继位伊始,需要拨乱反正,他起用了姚崇,史称他 "明于吏道,断隔不滞", 是当时有名的"救时丞相";后来他又启用宋璟、张嘉贞、张说、张九龄等为相,他们各有所长且都恪尽职守。史家赞美开元年间玄宗任用的丞相说 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绒尚俭、张九龄尚直。 他们成为了唐朝的佳话。
大唐朝堂上下充满了正能量,大家都竭尽全力,希望这个帝国能早日消除多年动荡照成的不利影响。此时的李隆基虚怀若谷、能听进忠言。一日他在照镜子,旁边的太监说:"自从韩休任相,陛下比以前瘦多了,何苦戚戚无一日欢,为什么不罢免了他?"玄宗说:"吾貌虽瘦,天下必肥,选相是为社稷,岂能为吾一身啊?"
他整顿吏治、恢复谏官、重视县令的选择、赏罚严明;他进行兵制改革、整顿军旅、扩大屯田区;他开拓疆土,收复了沦陷了17年之久的营州等13州;他恢复了安北都护府,重新行使了对长城以北地区的控制权;此时的大唐帝国收复了碎叶镇(诗仙李白出生地),恢复了丝绸之路,帝国的威望在西域地区重新又树立了起来。
李隆基是个才子,《旧唐书》上说他 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工整、字迹清晰、秀美多姿;他对唐朝的音乐事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他亲自演奏琵琶、作有《霓裳羽衣曲》等百余首乐曲;登基以后,在皇宫里设教坊,培养"皇家梨园"弟子,后世称戏班为梨园就源于此。中国的戏曲事业在玄宗时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您可能去过西安,看过华清池。心里是不是有那么一点点失望,觉得不过如此!可是您可曾知道,那个时代整个欧洲连一个厕所都没有,而中国的皇帝和贵妃却泡着温泉、听乐队演奏水平很高的《霓裳羽衣曲》,经济、文化水平发展的巨大差距由此可见一斑。
诗圣杜甫热情的讴歌道: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栗米白,
公私仓癝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
运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
男耕女桑不相失。
开创了开元盛世以后,唐玄宗开始满足了。一个悄然的变化就是他不怎么愿意听别人的话了。
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带着浩浩荡荡的一帮人照例去洛阳"救食"。所谓救食,其实就是吃大户,难听一点就是"讨饭"。那么这次救食发生了什么呢?以后的唐玄宗又是如何沦陷于杨玉环的温柔乡的?
请看下一篇《李隆基和他的女人们》。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