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和高更作品有什么不同,比较风格,色彩习惯,表现手法等。 20

详细点的。。。... 详细点的。。。 展开
 我来答
葱卷煎饼
2010-10-25 · TA获得超过32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7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54.4万
展开全部
  西方绘画在印象派之前虽然也很强调素描和线条,但在上色之后,线条就被遮盖住的。达·芬奇首创的晕涂法,就是力图在两块不同颜色的衔接处表现出“渐变”的效果,从而避免产生锐利的线条感。但自从印象派彻底否定了素描和线条之后,更新一代的画家们却走向印象派的对立面。他们越来越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从而赋予了线条以独立的地位。所谓的“景泰蓝画法”,即先用黑线条构出一个个封闭的轮廓,然后在各轮廓里平涂上颜色。高更的这幅《布列塔尼的猪倌》,尝试的就是这样一种画法。虽然有些地方仍可看出属于印象派的小笔触,但主要的色块都是勾着黑边的,而且色块里的颜色都是平涂的。这两点,是对印象派理念的根本背弃。
  可以想见的是,如果是先勾轮廓然后再平涂颜色,那一幅画就只是由几个不同颜色的平面组成而已。那么,怎么才能表现出纵向的立体感呢?以前的画家们表现立体感,是一定要借助“远小近大”的透视法和明暗对比的。可这一切又与 “像小孩子一样画画”的简化形状的宗旨相违。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高更在此又“借鉴”了塞尚。塞尚的探索就是要抛弃明暗对比,力求只通过色块的对比来赋予平面以“深度”,从而表达立体感。在这幅《雅格与天使搏斗》中,高更也是这样做的。白色的帽子、红色的土地和天使黄色的翅膀,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棵倾斜的树干将画面一分为二,也有助于产生前和后的错觉。前面是真实的世界,后面是农妇们听完布道后所产生的幻象。这幻象比例不准,而且没有阴影。高更就是想借此表达出宗教的神秘和象征意义。好笑的是,高更本来是把这幅画作为礼物送给当地教堂的。但牧师看了之后却拒绝了,认为这是一个恶意的玩笑。
  于是,眼睛看到的真实颜色就完全无关紧要了。在高更看来,选用颜色的时候只有两点值得考虑。一是这种颜色的象征意义;二是它与邻近颜色所产生的对比效果是否能产生“平面深度”的感觉。后一种尝试正是源于塞尚的思想,这也正是塞尚把高更称为“骗子和小偷”的原因。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除了性格和宗教背景的差异之外,凡高和高更在对绘画的理解上也有着本质的不同。凡高对客观的真实十分注重,只是在这个基础上做必要的夸张,以达到“表现自我”的目的;而高更对客观真实却毫不在意。他极力简化形状,以赋予作品暗示性和象征性。他追求的是让观者产生联想。在笔触上,凡高用各种各样的小笔触----点、小直线、特有的旋涡笔触;而高更却是大面积的平涂。在用色上,凡高十分注重补色原理,经常把互补的笔触并列在一起,使其“彼此渗透以产生神秘的色调颤动”。而高更用色的时候则只考虑其象征意义,以及颜色对比所可能产生出的空间感。这两幅自画像,便很好地体现出两人技术上的差异。
锺红fM
2010-10-26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7万
展开全部
高更在技法上采用色彩平涂,注重和谐而不强调对比,《讲道以后的幻景》就是这种艺术处理的代表作。他的绘画风格与印象主义迥然不同,强烈的轮廓线以及用主观化色彩表现经过概括和简化了的形体,都服从于几何形图案,从而取得音乐性、节奏感和装饰效果。其理论和实践影响了一大批画家,被誉为继印象主义之后在法国画坛上产生重要影响的艺术革新者。
梵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梵高在巴黎结识了印象主义画家之后,他的调色板就变亮了。他发现,他唯一深爱的东西就是色彩,辉煌的、未经调和的色彩。他手中的色彩特征,与印象主义者们的色彩根本不同。即使他运用印象主义者的技法,但由于他对于人和自然特有的观察能力,因而得出的结论也具有非凡的个性。
梵高把他的作品列为同一般印象主义画家的作品不同的另一类,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其实,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而这一鲜明特征在后来成了印象派区别于其他画派而独立存在的根本。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0-10-23
展开全部
FGFNBHSDBGFDDFJHDF NHBFBHGHGHG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