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梅州有许多传说,其中有落弟秀才李文古的人物传说比较多,灰谐风趣,耐人寻味。关于他的传说有"三戏先生"、"三戏学台"、"三戏白食客"、"三戏村姑"、三戏李二何"、"三戏叔母"等。
李文古,又曾称李文固,其实从其墓碑文上看,其真实名字叫李文古。汉族,系明末清初丙村(今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梅花管理区)人。
从有关他的种种故事传说来分析,可知他是个非常聪明机智的人物(如"三戏先生"、"三戏村姑"),又有民族气节的人(如"三戏李二何"和"三戏学台")。同时又是则正不阿的人(如"三戏贪官"等),也是个风趣诙谐的人(如"三戏白食客"等),还是个非常好胜和善于报复的人(如"三戏叔母"、"罚背磨石"等)。
李文古的故事传说很多,基本上都是诙谐风趣、寓庄于谐的故事,生动、形象、古怪。作别人想不到的事,说别人说不出的话,听了令人捧腹、一听难忘。故"李文古的故事"不胫而走,由梅县区传遍全梅州,由梅州而传至闽粤赣台,以至五大洲客家居地。甚至有些地方,不是李文古的事,也套在李文古身上。这说明,李文古对民间社会的影响是很深广的;这些故事,也是客家民间文化的精华。
戏弄先生
"天有两个'矢忽'那么高"
话说程乡县丙村(今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堡梅花村,有个出穷的农家孩子,叫李文古,自幼聪明伶俐,又肯动脑筋,话说做事都比一般孩子古怪,十分机智。但因家穷,到七八岁才进私塾(私家学堂)读书,他每上一课,过目不忘,乘下的时间便偷玩耍,因此,常被私塾先生训斥处罚。文古心中不满,闷了一肚子气,有心要找机会气气先生,偏偏这位先生又是个不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常常邀人打鸟、打"斗聚"等。李文古看在眼里,想在心里,有了个主意。
一天, 先生叫大家一起背诵《人之初》,李文古乘乱编造,背道:"人之初,性本善;狗驳家,滚滚战……"先生一听,不对,像是李文古的声音。于是叫大家停读,专门叫李文古背,文古一气呵成,只字不漏不错,先生无话可说,但过后又叫李文古去训话,说:"李文古,你人虽聪明,但爱捣乱,我要求你们要做到一、二、三都忘了!"文古一听 忙道:"先生,我那条忘了?"先生说:"没忘?那好,你说给我听听!""好!"文古忙接口诵道:"一、一、 一,先生教涯打'禾毕';二、二、二,先生教涯打'斗聚'……"先生一听。正打痛了自己的"烂脚",气得大呵一声:"你说什么?!"文古不慌不忙问道:"先生,不是这样吗?"先生更气,又吼道:"哼!你真不知天高地厚!"李文古一听,镇定地问道:"啊!你问我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这我知道。"先生一听莫名其妙:"什么?你知天有多高?好,那你说给我听!"文古说:"我知道,天有两个矢忽(屁股)那么高!"先生斥道:"岂有此理!"文古忙解释道:真的,我妈给我'摒屎'(大便后揩屁股)的时候,总是说我'矢忽'拱到半天高,我一个矢忽就半天高了,若两个矢忽就顶天了么?先生听了啼笑皆非。自此以后就不敢随便刁难李文古了。
"李文古戏弄先生"的故事,是发生在明末。距今三百多年了。那时的塾师对学生的教育是"灌注式"又施以体罚,故师生之间常常有对立情绪,师不善教,造成生不易受,故有此事发生。然而,少年李文古的聪明机智,用来对付自己的先生,也未免太过分了。
李文古,又曾称李文固,其实从其墓碑文上看,其真实名字叫李文古。汉族,系明末清初丙村(今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梅花管理区)人。
从有关他的种种故事传说来分析,可知他是个非常聪明机智的人物(如"三戏先生"、"三戏村姑"),又有民族气节的人(如"三戏李二何"和"三戏学台")。同时又是则正不阿的人(如"三戏贪官"等),也是个风趣诙谐的人(如"三戏白食客"等),还是个非常好胜和善于报复的人(如"三戏叔母"、"罚背磨石"等)。
李文古的故事传说很多,基本上都是诙谐风趣、寓庄于谐的故事,生动、形象、古怪。作别人想不到的事,说别人说不出的话,听了令人捧腹、一听难忘。故"李文古的故事"不胫而走,由梅县区传遍全梅州,由梅州而传至闽粤赣台,以至五大洲客家居地。甚至有些地方,不是李文古的事,也套在李文古身上。这说明,李文古对民间社会的影响是很深广的;这些故事,也是客家民间文化的精华。
戏弄先生
"天有两个'矢忽'那么高"
话说程乡县丙村(今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堡梅花村,有个出穷的农家孩子,叫李文古,自幼聪明伶俐,又肯动脑筋,话说做事都比一般孩子古怪,十分机智。但因家穷,到七八岁才进私塾(私家学堂)读书,他每上一课,过目不忘,乘下的时间便偷玩耍,因此,常被私塾先生训斥处罚。文古心中不满,闷了一肚子气,有心要找机会气气先生,偏偏这位先生又是个不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常常邀人打鸟、打"斗聚"等。李文古看在眼里,想在心里,有了个主意。
一天, 先生叫大家一起背诵《人之初》,李文古乘乱编造,背道:"人之初,性本善;狗驳家,滚滚战……"先生一听,不对,像是李文古的声音。于是叫大家停读,专门叫李文古背,文古一气呵成,只字不漏不错,先生无话可说,但过后又叫李文古去训话,说:"李文古,你人虽聪明,但爱捣乱,我要求你们要做到一、二、三都忘了!"文古一听 忙道:"先生,我那条忘了?"先生说:"没忘?那好,你说给我听听!""好!"文古忙接口诵道:"一、一、 一,先生教涯打'禾毕';二、二、二,先生教涯打'斗聚'……"先生一听。正打痛了自己的"烂脚",气得大呵一声:"你说什么?!"文古不慌不忙问道:"先生,不是这样吗?"先生更气,又吼道:"哼!你真不知天高地厚!"李文古一听,镇定地问道:"啊!你问我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这我知道。"先生一听莫名其妙:"什么?你知天有多高?好,那你说给我听!"文古说:"我知道,天有两个矢忽(屁股)那么高!"先生斥道:"岂有此理!"文古忙解释道:真的,我妈给我'摒屎'(大便后揩屁股)的时候,总是说我'矢忽'拱到半天高,我一个矢忽就半天高了,若两个矢忽就顶天了么?先生听了啼笑皆非。自此以后就不敢随便刁难李文古了。
"李文古戏弄先生"的故事,是发生在明末。距今三百多年了。那时的塾师对学生的教育是"灌注式"又施以体罚,故师生之间常常有对立情绪,师不善教,造成生不易受,故有此事发生。然而,少年李文古的聪明机智,用来对付自己的先生,也未免太过分了。
展开全部
梅州客家民间传说—灵光寺的传说
灵光寺,原名圣寿寺。
1、灵光寺门前的两棵生死树,一生一死。
灵光寺门前有三株古柏,二生一死,都有三人合抱那么大,高达七丈左右,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奇怪的是,生树和死树,经过千百年,仍保持同样高大。这里有一段传说。相传有一年夏天,潘了拳从百里外买回三株柏树苗,因天气炎热,回到寺里,柏树苗巳晒死一株。他不愿把枯树苗丢掉,同样栽下。栽树时,他念道:“树苗、树苗,快长快高,生死同种,生死同高。”奇怪,死树苗果然长了起来,可就是有枝无叶,枯而不倒,和生的同样高大,挺立在寺前。
无笃石螺和片生熟鱼
2、灵光寺门前,有一条小溪,溪里有两种奇异的动物——无笃石螺和片生熟鱼。相传潘了拳在世时的一天,两个出家不久的小和尚,在溪里游泳贪玩。他们发现水里有许多小鱼和石螺,便手忙脚乱地抓了起来,然后带回寺里。两个小和尚作了分工,一个剪石螺尾,一个煎鱼。潘了拳闻得腥味走了进来,把两个小和尚训斥一顿,说这是杀生之举,违反僧规戒律,并命令放生。两个小和尚不敢违抗,使把煎了一半的小鱼从锅里铲起来,与去了笃的石螺,一同放回小溪里。这两种动物回到溪里,死而复生。
3、无笃石螺
系生长在阴那山小溪中的一种石螺,形态和普通石螺一样,只是尾部少了一截,有如人们将螺敲去螺的尾部后下锅煮食的石螺相似。传说当年潘了拳在庵中修行,适有十方善信来寺进香,拾得溪中石螺作为佐菜。他们把螺敲去尾部后,正要下锅之际,被潘了拳发现,步前正言说"信佛人要戒杀生"。善信遵听奉劝,便将石螺放回溪中,繁衍至今。从此,无笃螺成阴那山的一种富有特色的水生物。(注:"无笃"是客家方言,意即没有尾巴。)
4、片生熟鱼
片生熟鱼是生长在阴那山的溪中,鱼身两面,一面呈白色,和普通的鱼一样;另一面则为赤色,俨如经过锅里煮熟后的色泽一般。故人称此鱼为"片生熟鱼"。传说当年在庵做工的人,从溪中捕到鲜鱼,正在厨下煎煮,适为潘了拳发现,了拳和尚认为杀生有犯僧戒,即劝工人将锅里正在煮着的鱼铲起放回溪中,而已煎煮一面的鲜鱼居然起死回生,相传繁殖,可惜这种半边白半边赤的小鱼在阴那山小溪中很难见到了。(注:片生熟,是客家方言,意即"半生半熟"。)
5、茶泉
灵光寺的右面有一个山谷,山谷里有一股泉水。奇怪的是,这股泉水好象茶水一样。传说当年潘了拳到这里结茅修炼,他姊姊同情弟弟孤身一人,便寻找而来,并住下来照顾潘了拳,日里帮他洗衣做饭,夜里帮他烧香点烛。潘了拳除了修行苫炼外,还经常上山打柴。
有一日,潘了拳在山谷里砍柴,他姊姊见天气炎热,便泡好一大壶赤汤山茶,送到山上给弟弟解渴。当她来到山上,见树木繁密,荆棘遍山,看不到弟弟的身影,便叫喊弟弟上来喝茶。潘了拳在山谷深处,不容易上来,便叫姊姊把茶水从山上倒下去。他合掌闭目,嘴里念着什么,结果,一条茶泉流到他面前,他随即弯下身去,两手捧起茶水痛饮起来。从此,茶流之处成了一条水沟,并长流不止,至今还和茶水一样的颜色。
6、木龙迎客
灵光寺祖师宝殿的殿顶四角,有条雕刻木龙。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夏日的中午,寺里的和尚忽然发现四条木龙不见了。到了傍晚,木龙又回了原处。第二天又是如此。第三天中午,那和尚躲在房里。窥视殿顶,想看个究竟。果然那木龙慢慢地离开原位,偷偷地向西飞去。那和尚随即跟踪而去。走到二里远的一个深潭处,只见四条木龙在那里兵乒乓乓地游泳。
那和尚不声不响地返回寺里,想了一个降龙之计,打制了四个铜铃,分别系在四条木龙的脖子上。第二天中午,水龙又要动身,铜铃便“铃铃”地发出响声。木龙顿时胆战心谅,再也不敢偷去游泳了。
几天后,木龙脖子下的铜铃又响起来,又想偷去游泳,便从房里出来看个究竟。只见左方角的木龙未动,只是铜铃作响,其它三个铜铃哑然无声。接着,一群善男信女从左方走进寺来。客人一到,铜铃便不响了。右方的铜铃作响时,右方便有一群客人走进寺庙。
传说木龙被系上铜铃之后,改邪归正,将功补过,以铜铃作为迎客的信号,故有木龙迎客之说。
灵光寺,原名圣寿寺。
1、灵光寺门前的两棵生死树,一生一死。
灵光寺门前有三株古柏,二生一死,都有三人合抱那么大,高达七丈左右,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奇怪的是,生树和死树,经过千百年,仍保持同样高大。这里有一段传说。相传有一年夏天,潘了拳从百里外买回三株柏树苗,因天气炎热,回到寺里,柏树苗巳晒死一株。他不愿把枯树苗丢掉,同样栽下。栽树时,他念道:“树苗、树苗,快长快高,生死同种,生死同高。”奇怪,死树苗果然长了起来,可就是有枝无叶,枯而不倒,和生的同样高大,挺立在寺前。
无笃石螺和片生熟鱼
2、灵光寺门前,有一条小溪,溪里有两种奇异的动物——无笃石螺和片生熟鱼。相传潘了拳在世时的一天,两个出家不久的小和尚,在溪里游泳贪玩。他们发现水里有许多小鱼和石螺,便手忙脚乱地抓了起来,然后带回寺里。两个小和尚作了分工,一个剪石螺尾,一个煎鱼。潘了拳闻得腥味走了进来,把两个小和尚训斥一顿,说这是杀生之举,违反僧规戒律,并命令放生。两个小和尚不敢违抗,使把煎了一半的小鱼从锅里铲起来,与去了笃的石螺,一同放回小溪里。这两种动物回到溪里,死而复生。
3、无笃石螺
系生长在阴那山小溪中的一种石螺,形态和普通石螺一样,只是尾部少了一截,有如人们将螺敲去螺的尾部后下锅煮食的石螺相似。传说当年潘了拳在庵中修行,适有十方善信来寺进香,拾得溪中石螺作为佐菜。他们把螺敲去尾部后,正要下锅之际,被潘了拳发现,步前正言说"信佛人要戒杀生"。善信遵听奉劝,便将石螺放回溪中,繁衍至今。从此,无笃螺成阴那山的一种富有特色的水生物。(注:"无笃"是客家方言,意即没有尾巴。)
4、片生熟鱼
片生熟鱼是生长在阴那山的溪中,鱼身两面,一面呈白色,和普通的鱼一样;另一面则为赤色,俨如经过锅里煮熟后的色泽一般。故人称此鱼为"片生熟鱼"。传说当年在庵做工的人,从溪中捕到鲜鱼,正在厨下煎煮,适为潘了拳发现,了拳和尚认为杀生有犯僧戒,即劝工人将锅里正在煮着的鱼铲起放回溪中,而已煎煮一面的鲜鱼居然起死回生,相传繁殖,可惜这种半边白半边赤的小鱼在阴那山小溪中很难见到了。(注:片生熟,是客家方言,意即"半生半熟"。)
5、茶泉
灵光寺的右面有一个山谷,山谷里有一股泉水。奇怪的是,这股泉水好象茶水一样。传说当年潘了拳到这里结茅修炼,他姊姊同情弟弟孤身一人,便寻找而来,并住下来照顾潘了拳,日里帮他洗衣做饭,夜里帮他烧香点烛。潘了拳除了修行苫炼外,还经常上山打柴。
有一日,潘了拳在山谷里砍柴,他姊姊见天气炎热,便泡好一大壶赤汤山茶,送到山上给弟弟解渴。当她来到山上,见树木繁密,荆棘遍山,看不到弟弟的身影,便叫喊弟弟上来喝茶。潘了拳在山谷深处,不容易上来,便叫姊姊把茶水从山上倒下去。他合掌闭目,嘴里念着什么,结果,一条茶泉流到他面前,他随即弯下身去,两手捧起茶水痛饮起来。从此,茶流之处成了一条水沟,并长流不止,至今还和茶水一样的颜色。
6、木龙迎客
灵光寺祖师宝殿的殿顶四角,有条雕刻木龙。传说很久以前,一个夏日的中午,寺里的和尚忽然发现四条木龙不见了。到了傍晚,木龙又回了原处。第二天又是如此。第三天中午,那和尚躲在房里。窥视殿顶,想看个究竟。果然那木龙慢慢地离开原位,偷偷地向西飞去。那和尚随即跟踪而去。走到二里远的一个深潭处,只见四条木龙在那里兵乒乓乓地游泳。
那和尚不声不响地返回寺里,想了一个降龙之计,打制了四个铜铃,分别系在四条木龙的脖子上。第二天中午,水龙又要动身,铜铃便“铃铃”地发出响声。木龙顿时胆战心谅,再也不敢偷去游泳了。
几天后,木龙脖子下的铜铃又响起来,又想偷去游泳,便从房里出来看个究竟。只见左方角的木龙未动,只是铜铃作响,其它三个铜铃哑然无声。接着,一群善男信女从左方走进寺来。客人一到,铜铃便不响了。右方的铜铃作响时,右方便有一群客人走进寺庙。
传说木龙被系上铜铃之后,改邪归正,将功补过,以铜铃作为迎客的信号,故有木龙迎客之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没有梅州传说客家传说就有
客家食俗及其传说
客家入大多居住在山区,平日粗茶淡饭,生活简朴。他们平时一日三餐,一般人家早饭、午饭多吃大米饭,晚饭喝粥,菜肴则以自己菜园摘回的新鲜蔬菜及咸菜为主,菜味喜咸、喜肥。
但是,逢年过节或举办婚嫁、寿诞、生子满月等喜庆活动,主家往往倾其所能,摆出“四盘八碗”或“四盘十二碗”的筵席,以各种客家传统风味佳肴,欢宴亲朋。
·客家风味菜肴·
客家菜,又称东江菜,为广东三大菜系之一。其特点是油重、味咸,讲究酥软香浓,朴实大方,有着浓郁的乡土特色;客家菜中,除了前面已述的瓤豆腐以外,还有盐的焗鸡、梅干菜扣肉、青蒜焖肉、牛肉九等最具客家风味。
盐焗阔鸡,一般选用一公斤左右的嫩母鸡,宰杀后,掏去内脏,洗净,晾干,往鸡腔内放入两棵大葱和少许姜片,抹些生油,用整张的干净草纸将整只鸡包裹起来,把纸喷湿,随后放人锅中,用炒得滚烫的粗盐把鸡煨埋起来,再用文火焖焗一小时左右。然后,出锅,拆骨,撕下鸡肉,再按鸡的原型,装盘上席。盘旁搁一个小味碟,内有香油和姜末等调料,供食客蘸用。盐焗鸡色泽金黄,皮脆,肉滑,连酥香的骨头亦可嚼食。盐焗鸡包裹甚严,最能保持鸡的鲜香美味。而且,它是用热盐煨焗熟的,食后不致燥热上火,且有清心润肺之效。
相传,盐焗鸡最早源于广东惠阳盐场。当时,一些盐工节后从家中带来用白水煮熟的整鸡,为防时间长了变质,便用草纸色裹整鸡,埋进盐堆里。谁知埋进盐堆之鸡,不但食用方便,而且愈加香酥可口,宜酒宜饭,食后力气倍增。此事传开后,盐商、富豪和各饭店纷纷仿效,并经过不断改进,遂成客家地区的一道名菜。
在焗制的菜肴中,还有一道“酒焗双鸽”,也颇具特色。此菜先将两只掏洗干净的鸽子,放上适量的盐、姜、葱等调料后,装在盘里摆好,再把一叫、杯玫瑰酒(或葡萄酒、糯米黄酒),放于双鸽中间,再用一个瓦盆盖严。然后,将它架置锅里,用中火蒸焗至熟。此菜须趁热上席,开盖时,酒香扑鼻,肉嫩味鲜,且有益中补气之功效。
“梅干菜”是享誉海内外的一种客家乡土菜。秋未冬初,菜园里的芥菜抽了苔,它姆指粗细,顶带花蕾,形如秋荡,脆嫩味甘。这时,村妇摘下菜心(长约5寸左右),晾挂几天。待叶子变软时,放进盆里,撒上盐,用手揉搓,待渗出一些汁液时,便装入陶瓮,码放一层撒一层盐,装满后用芥菜叶或竹笋壳把瓮口封严。过了半月二十天,取出晒干,便成了色泽金黄,咸酸味甘的梅于菜。
制作“梅干菜扣肉”时,先取肥瘦三层相间的猪肉,用白水煮熟,拌上酱油,切成方块,放入沸油锅中,把猪皮炸成酥香,再切片装碗,上面铺放一层梅干菜,上笼屉用文火蒸烂,再倒扣盘里上席。此菜因肉里渗入梅干菜之清香,而梅干菜又得肉香,故而相得益彰,浓香扑鼻,肥而不腻。
用梅干菜烹制的菜肴,不论是梅干菜蒸猪肉,还是梅干菜炖排骨、梅干菜堡肉汤,其鲜香之味,皆令食者难以忘怀。于是,那些客居海外的华侨,倘得“水客”捎来梅于菜,往往勾起对家乡的万种情思而弥足珍贵。
青蒜焖猪肉,这是客家人的一道家常菜。冬春时节,菜园里的青蒜,葱绿鲜嫩。拔来一把青蒜,切段,与五花猪肉片下锅,焖煮10分钟,让猪肉吸收了青蒜的芳香,青蒜又得猪肉的鲜香一,一倘起锅前再搁少许黄酒,再添加了酒香,其味更为醇香可口。
客家人喜吃九类食品,他们常用牛肉、猪肉、鲩鱼等为原料,加上适量淀粉,制作牛肉丸、猪肉丸、鱼肉丸。
值得一提的是,客家人制作肉丸时,对用料挑选极精,如牛肉、猪肉,则须选用精良之瘦肉,还得把肉中的细筋剔掉。若做鱼丸,非肥美肉嫩的鲜活鲩鱼不可,而且鱼鳞、鱼刺、鱼鳍,皆要一一剔尽。捶打时还得注意肉的纹丝,拌和肉泥时又得注意方向,等等,必令做出的肉丸爽脆、嫩滑、鲜美、结实——有人将煮熟的肉丸使劲掷地,肉九非但不碎,还能像乒乓球似的反弹上来。
·客家岁时食品·
除了前面已述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节日食品外,客家地区还有下列一些应时食物,也颇具特色。
清明艾粄 (粄,客家话方言,音:板,一种米糕)。清明时节,万物欣荣。这时,园头地尾新绽的一簇簇艾草,毛茸茸的,嫩生生的。于是,村姑农妇,挽篮采来鲜嫩艾草,洗净,掺入用水泡浸过的糯米里,放进石碓,春成艾未糯米粉,再和上红糖水,蒸成青绿的艾粄。民间认为,艾板不但清香甜美,软滑可口,还有除湿明目、清热解毒以及调和妇女月经的功效,故而世代相传,成为一俗。
夏至狗肉。据载,古代中原有夏至杀狗祭门祈安之俗,客家人传承着这一古俗,除了像广州人那样,在冬令吃狗肉火锅外,还讲究在夏至焖狗肉吃。民间认为,狗肉有除湿利尿、壮阳固肾之效,而夏至前后,客家地区暑热多雨,人们上山劳作,下田耕耘,辛苦劳累,暑气、湿气郁积,最宜食狗肉以滋补健身。因而,客家有“夏至狗,吃了满山走”的谣谚。
不过,客家人对狗肉也甚为讲究。民间认为,吃老狗肉,不但无滋补价值,反而会生病,那是吃不得的。正在吃奶的小乳狗,虽能补身,但个小肉少,食之可惜。最理想的选用20斤左右的嫩狗,宰杀(多为在池塘淹死)后,用开水退毛;若残存汗毛,可燃烧稻草燎净,还可增加香味。炯煮狗肉时,佐以陈皮、草果(小茵香籽)和芹菜、姜片等调料,其鲜香之味,最为诱人。
仔姜炒仔鸭。初夏,村民饲养的仔鸭开始上市了。刚长出翼毛的仔鸭,重约1斤,宰杀洗净后,切块,再将当年长成的鲜嫩新姜切片,作为辅料。待油锅烧热时,将鸭块、仔姜片下锅,旺火偏炒至熟,烹以少许黄酒即成。此菜仔鸭肉嫩骨脆,仔姜片微辣爽口,别有一番风味,且有补肾壮筋之功效。
仔鸭的另一种吃法是将整鸭放入沸水锅中旺火煮熟,再用新鲜猪油涂抹鸭身,切块装盘上席。食时,蘸以香油、姜未、蒜泥和薄荷等调味品,十分脆嫩可口。
仙人粄,这是最受客家人欢迎的夏令清凉小吃。仙人粄用仙人草 (又称凉粉草)根和少量土碱熬水,过滤去渣,加上适量淀粉再煮。冷却后,便凝结成黑褐色的半透明的胶状物。食用时,将仙人板放入小碗,调以蜂蜜 (或白糖),它清凉,滑溜,爽口,特别是仙人草那种特有的幽香之味,最能润喉解渴,清热去暑。同时,还有助消化、降血脂和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如今,这种独特的地方风味小吃,已制成罐头,远销海内外,尤受侨居国外的华侨欢迎。
“七月七,吃药粄”,这是客家地区五华县民间流行的习俗。农历七月初七,当别地村姑相聚在庭院瓜棚豆下,遥祝牛郎织女相会和为自己乞巧时,五华妇女却从田野里挖来思茅草根、鸡矢藤、狗7贴耳草、尖尾枫叶、苎麻叶、艾草叶等,洗净浸软,用石碓春烂,和入糯米粉中,拌以红糖,蒸制成又甜又香的药板。由于这些草药各有清热解毒、除湿利尿、益肝明目、健胃、法风的功效,又清香、甘甜,因而很受老百姓的欢迎。
吃药粄乃中原古俗。相传,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入广东后,因南方暑热多雨,许多人水土不服,患了肠胃病。一位族长也身染此疾,一天晚上他在梦中得仙人指点,让他用上述七种草药做成药板吃。族长依仙人指点,其病果然不治自愈。
至于为何在七月初七这天做药板,据说,牛郎织女这天在群鹊的帮助下,在天河架起鹊桥,方得一年一度的聚会。于是,人们认为用这天从天河流来的河水制作药板,准会更灵验有效的。
冬至的姜枣羊肉。冬至将至,老百姓不论贫富,皆要进补身子,这也是客家一俗。民间认为,这时正处隆冬时节,人的体质比较虚弱,极需进补药膳以健身。同时,客家人认为,冬至这天乃一年之中白日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如这天进补,最能为人体所吸收而达到健身的目的。
常见的冬至进补药膳是姜枣羊肉。将羊肉切块入锅(最好是砂锅),放上砸裂的姜块,用文火炖至软烂,再加适量的红枣、红糖和黄酒,趁热食之,最能补身。客家上了年岁的老人,对冬至吃羊肉甚为认真,因为羊肉、姜、糖、红枣皆热性食物,俗谓吃过羊肉羹,老人便能一冬身暖体健,无病无灾。反之,倘若这天无羊肉或其他食物补身,便会常感手脚发冷,体弱多病,甚至会觉得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冬至羊肉夏至狗”,冬至这天以吃羊肉为佳。倘买不到羊肉,则可用雄鸡炒酒代替:先将切碎晒干的姜未,下锅用油炒香,再把鸡肉块下锅翻炒,加水炖煮至烂,再放红糖、黄酒稍煮,即可食用。
冬至进补的药材,还可依据各人的体质或医嘱,分别加入适量的人参、黄蔑、拘妃、党参、桂元、当归等等,以补益中气,滋补肝肾,等等。
·客家待客习俗·
俗话说,“客家客家,好客之家”。保持着中原古风的客家人,素有热情好客的传统。倘有贵客登门,殷富之家将以丰盛酒席盛情款待。就是贫穷人家,他们宁可自己勒紧腰带,节俭过日,也要尽其所有来招待客人。
在一些偏僻山村,还有家族、邻里共同招待客人的习俗:来了不速之客,主家正为一时无法置办食品而发愁时,家族邻里闻讯,或送来自己珍藏的香菇、竹笋干、银耳等山珍,或平日舍不得食用的就鱼干、墨鱼干等海味,或烹制一道自己最拿手的菜看端上席来。这时,主家依例请来族长或长辈坐于上首,并请来家族、邻里的代表一块作陪。于是,靠着家族、邻里的帮助,也能把筵宴置办得甚为丰盛、热闹。
在客家地区的一些山村,从前还有一种奇特的“挟食”之俗:在偏僻山村举办的婚嫁、生子满月、老人寿诞等喜庆宴席上,男宾女客常常分席入坐。席间,女客吃食甚少,而把各种菜肴挟进事先准备的食器里;带回家去给未能赴宴“食酒”的老人和孩子吃。相传,这种敬老爱幼的风俗,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
从前,有个名叫小凤的姑娘,十分聪明贤慧。她出嫁后不久,公公、丈夫皆相继去世,与婆母相依为命。一天,村里朱富伯大寿,小凤前去帮忙干活。席间,小凤惦记着在家的婆母,她只喝了一些汤,而将肉菜挟在空碗里。散席后,她急忙送菜回去给婆母吃。谁知走得大急了,进门时不小心摔倒了,把一碗肉也撒了。小凤伤心难过极了,婆母劝慰她,把肉菜挟起来,洗净,煮吃了。
一天,雷电交加,小凤以为自已给婆母吃了“倒地肉”,雷公来惩罚她了。她唯恐祸及婆婆,便冒雨跑到村外一棵古树下去躲避。婆婆急忙去叫小风回家。这时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古树被雷电击倒了,而小凤却躺在一堆白银上。婆婆叫醒昏过去的小凤,搬回银子,婆媳从此过上了好日子。从此,贤孝的小风和她的“挟食”之举,远近传为美谈,并相沿成俗了。
回复 | 推荐给朋友 | 转贴 举报
三国演义之《天策》,带你穿越历史体验最具特色的三国世界
客家食俗及其传说
客家入大多居住在山区,平日粗茶淡饭,生活简朴。他们平时一日三餐,一般人家早饭、午饭多吃大米饭,晚饭喝粥,菜肴则以自己菜园摘回的新鲜蔬菜及咸菜为主,菜味喜咸、喜肥。
但是,逢年过节或举办婚嫁、寿诞、生子满月等喜庆活动,主家往往倾其所能,摆出“四盘八碗”或“四盘十二碗”的筵席,以各种客家传统风味佳肴,欢宴亲朋。
·客家风味菜肴·
客家菜,又称东江菜,为广东三大菜系之一。其特点是油重、味咸,讲究酥软香浓,朴实大方,有着浓郁的乡土特色;客家菜中,除了前面已述的瓤豆腐以外,还有盐的焗鸡、梅干菜扣肉、青蒜焖肉、牛肉九等最具客家风味。
盐焗阔鸡,一般选用一公斤左右的嫩母鸡,宰杀后,掏去内脏,洗净,晾干,往鸡腔内放入两棵大葱和少许姜片,抹些生油,用整张的干净草纸将整只鸡包裹起来,把纸喷湿,随后放人锅中,用炒得滚烫的粗盐把鸡煨埋起来,再用文火焖焗一小时左右。然后,出锅,拆骨,撕下鸡肉,再按鸡的原型,装盘上席。盘旁搁一个小味碟,内有香油和姜末等调料,供食客蘸用。盐焗鸡色泽金黄,皮脆,肉滑,连酥香的骨头亦可嚼食。盐焗鸡包裹甚严,最能保持鸡的鲜香美味。而且,它是用热盐煨焗熟的,食后不致燥热上火,且有清心润肺之效。
相传,盐焗鸡最早源于广东惠阳盐场。当时,一些盐工节后从家中带来用白水煮熟的整鸡,为防时间长了变质,便用草纸色裹整鸡,埋进盐堆里。谁知埋进盐堆之鸡,不但食用方便,而且愈加香酥可口,宜酒宜饭,食后力气倍增。此事传开后,盐商、富豪和各饭店纷纷仿效,并经过不断改进,遂成客家地区的一道名菜。
在焗制的菜肴中,还有一道“酒焗双鸽”,也颇具特色。此菜先将两只掏洗干净的鸽子,放上适量的盐、姜、葱等调料后,装在盘里摆好,再把一叫、杯玫瑰酒(或葡萄酒、糯米黄酒),放于双鸽中间,再用一个瓦盆盖严。然后,将它架置锅里,用中火蒸焗至熟。此菜须趁热上席,开盖时,酒香扑鼻,肉嫩味鲜,且有益中补气之功效。
“梅干菜”是享誉海内外的一种客家乡土菜。秋未冬初,菜园里的芥菜抽了苔,它姆指粗细,顶带花蕾,形如秋荡,脆嫩味甘。这时,村妇摘下菜心(长约5寸左右),晾挂几天。待叶子变软时,放进盆里,撒上盐,用手揉搓,待渗出一些汁液时,便装入陶瓮,码放一层撒一层盐,装满后用芥菜叶或竹笋壳把瓮口封严。过了半月二十天,取出晒干,便成了色泽金黄,咸酸味甘的梅于菜。
制作“梅干菜扣肉”时,先取肥瘦三层相间的猪肉,用白水煮熟,拌上酱油,切成方块,放入沸油锅中,把猪皮炸成酥香,再切片装碗,上面铺放一层梅干菜,上笼屉用文火蒸烂,再倒扣盘里上席。此菜因肉里渗入梅干菜之清香,而梅干菜又得肉香,故而相得益彰,浓香扑鼻,肥而不腻。
用梅干菜烹制的菜肴,不论是梅干菜蒸猪肉,还是梅干菜炖排骨、梅干菜堡肉汤,其鲜香之味,皆令食者难以忘怀。于是,那些客居海外的华侨,倘得“水客”捎来梅于菜,往往勾起对家乡的万种情思而弥足珍贵。
青蒜焖猪肉,这是客家人的一道家常菜。冬春时节,菜园里的青蒜,葱绿鲜嫩。拔来一把青蒜,切段,与五花猪肉片下锅,焖煮10分钟,让猪肉吸收了青蒜的芳香,青蒜又得猪肉的鲜香一,一倘起锅前再搁少许黄酒,再添加了酒香,其味更为醇香可口。
客家人喜吃九类食品,他们常用牛肉、猪肉、鲩鱼等为原料,加上适量淀粉,制作牛肉丸、猪肉丸、鱼肉丸。
值得一提的是,客家人制作肉丸时,对用料挑选极精,如牛肉、猪肉,则须选用精良之瘦肉,还得把肉中的细筋剔掉。若做鱼丸,非肥美肉嫩的鲜活鲩鱼不可,而且鱼鳞、鱼刺、鱼鳍,皆要一一剔尽。捶打时还得注意肉的纹丝,拌和肉泥时又得注意方向,等等,必令做出的肉丸爽脆、嫩滑、鲜美、结实——有人将煮熟的肉丸使劲掷地,肉九非但不碎,还能像乒乓球似的反弹上来。
·客家岁时食品·
除了前面已述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节日食品外,客家地区还有下列一些应时食物,也颇具特色。
清明艾粄 (粄,客家话方言,音:板,一种米糕)。清明时节,万物欣荣。这时,园头地尾新绽的一簇簇艾草,毛茸茸的,嫩生生的。于是,村姑农妇,挽篮采来鲜嫩艾草,洗净,掺入用水泡浸过的糯米里,放进石碓,春成艾未糯米粉,再和上红糖水,蒸成青绿的艾粄。民间认为,艾板不但清香甜美,软滑可口,还有除湿明目、清热解毒以及调和妇女月经的功效,故而世代相传,成为一俗。
夏至狗肉。据载,古代中原有夏至杀狗祭门祈安之俗,客家人传承着这一古俗,除了像广州人那样,在冬令吃狗肉火锅外,还讲究在夏至焖狗肉吃。民间认为,狗肉有除湿利尿、壮阳固肾之效,而夏至前后,客家地区暑热多雨,人们上山劳作,下田耕耘,辛苦劳累,暑气、湿气郁积,最宜食狗肉以滋补健身。因而,客家有“夏至狗,吃了满山走”的谣谚。
不过,客家人对狗肉也甚为讲究。民间认为,吃老狗肉,不但无滋补价值,反而会生病,那是吃不得的。正在吃奶的小乳狗,虽能补身,但个小肉少,食之可惜。最理想的选用20斤左右的嫩狗,宰杀(多为在池塘淹死)后,用开水退毛;若残存汗毛,可燃烧稻草燎净,还可增加香味。炯煮狗肉时,佐以陈皮、草果(小茵香籽)和芹菜、姜片等调料,其鲜香之味,最为诱人。
仔姜炒仔鸭。初夏,村民饲养的仔鸭开始上市了。刚长出翼毛的仔鸭,重约1斤,宰杀洗净后,切块,再将当年长成的鲜嫩新姜切片,作为辅料。待油锅烧热时,将鸭块、仔姜片下锅,旺火偏炒至熟,烹以少许黄酒即成。此菜仔鸭肉嫩骨脆,仔姜片微辣爽口,别有一番风味,且有补肾壮筋之功效。
仔鸭的另一种吃法是将整鸭放入沸水锅中旺火煮熟,再用新鲜猪油涂抹鸭身,切块装盘上席。食时,蘸以香油、姜未、蒜泥和薄荷等调味品,十分脆嫩可口。
仙人粄,这是最受客家人欢迎的夏令清凉小吃。仙人粄用仙人草 (又称凉粉草)根和少量土碱熬水,过滤去渣,加上适量淀粉再煮。冷却后,便凝结成黑褐色的半透明的胶状物。食用时,将仙人板放入小碗,调以蜂蜜 (或白糖),它清凉,滑溜,爽口,特别是仙人草那种特有的幽香之味,最能润喉解渴,清热去暑。同时,还有助消化、降血脂和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如今,这种独特的地方风味小吃,已制成罐头,远销海内外,尤受侨居国外的华侨欢迎。
“七月七,吃药粄”,这是客家地区五华县民间流行的习俗。农历七月初七,当别地村姑相聚在庭院瓜棚豆下,遥祝牛郎织女相会和为自己乞巧时,五华妇女却从田野里挖来思茅草根、鸡矢藤、狗7贴耳草、尖尾枫叶、苎麻叶、艾草叶等,洗净浸软,用石碓春烂,和入糯米粉中,拌以红糖,蒸制成又甜又香的药板。由于这些草药各有清热解毒、除湿利尿、益肝明目、健胃、法风的功效,又清香、甘甜,因而很受老百姓的欢迎。
吃药粄乃中原古俗。相传,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入广东后,因南方暑热多雨,许多人水土不服,患了肠胃病。一位族长也身染此疾,一天晚上他在梦中得仙人指点,让他用上述七种草药做成药板吃。族长依仙人指点,其病果然不治自愈。
至于为何在七月初七这天做药板,据说,牛郎织女这天在群鹊的帮助下,在天河架起鹊桥,方得一年一度的聚会。于是,人们认为用这天从天河流来的河水制作药板,准会更灵验有效的。
冬至的姜枣羊肉。冬至将至,老百姓不论贫富,皆要进补身子,这也是客家一俗。民间认为,这时正处隆冬时节,人的体质比较虚弱,极需进补药膳以健身。同时,客家人认为,冬至这天乃一年之中白日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如这天进补,最能为人体所吸收而达到健身的目的。
常见的冬至进补药膳是姜枣羊肉。将羊肉切块入锅(最好是砂锅),放上砸裂的姜块,用文火炖至软烂,再加适量的红枣、红糖和黄酒,趁热食之,最能补身。客家上了年岁的老人,对冬至吃羊肉甚为认真,因为羊肉、姜、糖、红枣皆热性食物,俗谓吃过羊肉羹,老人便能一冬身暖体健,无病无灾。反之,倘若这天无羊肉或其他食物补身,便会常感手脚发冷,体弱多病,甚至会觉得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冬至羊肉夏至狗”,冬至这天以吃羊肉为佳。倘买不到羊肉,则可用雄鸡炒酒代替:先将切碎晒干的姜未,下锅用油炒香,再把鸡肉块下锅翻炒,加水炖煮至烂,再放红糖、黄酒稍煮,即可食用。
冬至进补的药材,还可依据各人的体质或医嘱,分别加入适量的人参、黄蔑、拘妃、党参、桂元、当归等等,以补益中气,滋补肝肾,等等。
·客家待客习俗·
俗话说,“客家客家,好客之家”。保持着中原古风的客家人,素有热情好客的传统。倘有贵客登门,殷富之家将以丰盛酒席盛情款待。就是贫穷人家,他们宁可自己勒紧腰带,节俭过日,也要尽其所有来招待客人。
在一些偏僻山村,还有家族、邻里共同招待客人的习俗:来了不速之客,主家正为一时无法置办食品而发愁时,家族邻里闻讯,或送来自己珍藏的香菇、竹笋干、银耳等山珍,或平日舍不得食用的就鱼干、墨鱼干等海味,或烹制一道自己最拿手的菜看端上席来。这时,主家依例请来族长或长辈坐于上首,并请来家族、邻里的代表一块作陪。于是,靠着家族、邻里的帮助,也能把筵宴置办得甚为丰盛、热闹。
在客家地区的一些山村,从前还有一种奇特的“挟食”之俗:在偏僻山村举办的婚嫁、生子满月、老人寿诞等喜庆宴席上,男宾女客常常分席入坐。席间,女客吃食甚少,而把各种菜肴挟进事先准备的食器里;带回家去给未能赴宴“食酒”的老人和孩子吃。相传,这种敬老爱幼的风俗,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
从前,有个名叫小凤的姑娘,十分聪明贤慧。她出嫁后不久,公公、丈夫皆相继去世,与婆母相依为命。一天,村里朱富伯大寿,小凤前去帮忙干活。席间,小凤惦记着在家的婆母,她只喝了一些汤,而将肉菜挟在空碗里。散席后,她急忙送菜回去给婆母吃。谁知走得大急了,进门时不小心摔倒了,把一碗肉也撒了。小凤伤心难过极了,婆母劝慰她,把肉菜挟起来,洗净,煮吃了。
一天,雷电交加,小凤以为自已给婆母吃了“倒地肉”,雷公来惩罚她了。她唯恐祸及婆婆,便冒雨跑到村外一棵古树下去躲避。婆婆急忙去叫小风回家。这时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古树被雷电击倒了,而小凤却躺在一堆白银上。婆婆叫醒昏过去的小凤,搬回银子,婆媳从此过上了好日子。从此,贤孝的小风和她的“挟食”之举,远近传为美谈,并相沿成俗了。
回复 | 推荐给朋友 | 转贴 举报
三国演义之《天策》,带你穿越历史体验最具特色的三国世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