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
展开全部
一、对信息技术及整合的认识
对信息技术广义的理解是:完成信息散明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使用等功能的技术。而从教育的角度看,信息技术可看作是教育环境或教育手段的一部分,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善教育、教学,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整合是指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程序化的过程。其结果使系统各要素实现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发挥最大效益。对于整合的理解,当今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各有其说。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将其表述为: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开创了小学数学教学新的里程碑
课堂教学是由一个多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它是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新形势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课堂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要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样也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教学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小学数学教学规律,实现信息技术系统与教、学系统各要素融合的信息化教学思想,以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去分析、研究、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克服过去难以解决的矛盾,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从腊掘亮而使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得到突破性进展。其宗旨是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运用新颖、先进的教育技术
三、找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切入点,课堂将熠熠生辉
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就是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根据学轮宽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生活实际,恰当地把传统教学手段
对信息技术广义的理解是:完成信息散明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使用等功能的技术。而从教育的角度看,信息技术可看作是教育环境或教育手段的一部分,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善教育、教学,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整合是指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程序化的过程。其结果使系统各要素实现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发挥最大效益。对于整合的理解,当今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各有其说。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将其表述为: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开创了小学数学教学新的里程碑
课堂教学是由一个多要素所构成的复杂的动态系统,它是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新形势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课堂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要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样也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教学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小学数学教学规律,实现信息技术系统与教、学系统各要素融合的信息化教学思想,以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去分析、研究、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克服过去难以解决的矛盾,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从腊掘亮而使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得到突破性进展。其宗旨是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运用新颖、先进的教育技术
三、找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切入点,课堂将熠熠生辉
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就是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根据学轮宽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生活实际,恰当地把传统教学手段
展开全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数学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野枝学科教学的“融合”。它要求突出作为整合主动因素的人的地位,并且以实现人与物化的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融合。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和信息,进行计算和推理,可以提供自然现象、科学技术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它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科学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课程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也是新课程理论探讨的一个热点。那么如何做到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效整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还信息技术工具的本色
(一)作为教师的教辅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手中的教辅工具,往往教学采用的是大屏幕演示模式。信息技术以资源库、实验演示工具、展示问题情境的窗口身份出现,信息技术是教师手中的一件超级教具。
例如:《轴对称图形》一课,教师在探索图形特点时给学生呈现了对称图形的对称原理;在课堂追踪的猜字游戏里有些字学生想象起来有困难。例如:树苗的“苗”、理由的“由”。教师演示字对称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表象。在欣赏里可以给学生提供现实中的轴对称图形的动画。这样做,比教师花费时间在黑板上去写、画要好的多,而且通过动画演示学生能够很好的看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学生欣赏轴对称图形时再加上优美的音乐做衬托,既巩固了所学内容,还能让学生学习起来其乐融融。
在例如:《垂直与平行》一课,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平行与垂直后,容易把垂直和相交理解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突破这一难点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一组动画,演示给学生。动画内容为两条直线从平行到相交再到特殊的相交即垂直的变换过程。此处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平行和相交两种,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的理解,垂直与相交是从属关系,而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学习者的学习不再是传统的机械式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2]
。
例如:《可能性》一课,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学习网站,把一些习题资源放在网站当中。当学生掌握了判断可能性的方法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习题起到拓展提高的作用:按要求涂一涂,图中有3个盒子,请同学们为盒子里的球涂色。第一个盒子是如何涂色才能让我们摸到的一定是红球;第二个盒子是如何涂色才能使摸伍脊兆到的一定是蓝球;第三个盒子是如何涂色才能使摸到的一定是黄球。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涂色工具,根据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对球涂色。再比如习题:“动手摆一摆”。盒子里放着2个黄色的球和1个蓝色的球,根据所提出问题,可将盒子里面的球拿出来或是把盒子外面提供的几种颜色的球放进去。问题1:摸到蓝球的可能性是1/4。学生就应该再放进1个黄色的球。问题2:摸到两种球的可能性相等。学生可以放进去1个蓝色的球或拿出来一个黄色的球。问题3: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1/3。学生就应该放进1个蓝色的球,再拿出一个黄色的球。学生们借助网站中的资料,通过游戏的方式,进一步巩固了可能性的内容,寓教于乐,而且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再例如:《设计校园》一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位置与方向,图形的认识与面积计算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设置的。教材以重新设计校园为主题,从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设计方案三个方面安排了整个实践活动。此类设计课作为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领域,是学生通过综腔租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过程。此类设计课,在以往教学中学生都是用手绘的形式来展现设计作品。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不能使学习成果充分共享,难以达到自主合作的学习目标。所以,可以尝试将信息技术这个平台切入到此类课的教学中。
在教学中学生首先通过网上查询和实地测量,搜集本学校的占地面积、设施及其尺寸,以及其他学校的设施情况。课前通过大屏幕演示交流,小组合作制定设计方案,然后利用老师提供的课件动手设计。课件中提供给学生一个原始的校园平面图,右侧有一些相关的校园设施,如篮球场、教学楼、食堂、花坛等等,学生可以根据尺寸,把设施拖拽到校园平面图中,可平移、可旋转。设计好之后利用大屏幕进行展示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后进行修改,课后把设计成果发布到班级网站上展示。本节课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研究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自主的学习空间,能大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把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时机,避免电子灌输
小学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用语言灌输,或是单一地黑板演示,会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借助信息技术,则可以大大弥补这一缺憾。然而信息技术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工具,使用起来时间也不宜太长,不能喧宾夺主。而且要在教师不能直观演示而又需要清晰呈现给学生的地方使用信息技术,帮助突出教学重点和克服教学难点。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信息技术的使用要讲究时机。
例如: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直角三角形ABO绕直角顶点O逆时针旋转180度。让学生们找到旋转后的三角形应该在哪个位置。这里列举两位老师的不同做法。第一位教师先提出了问题,然后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很清晰地将三角形旋转的过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将旋转后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进行对比观察。第二位教师的做法则关
注细节。她也是先提出这个问题,但不急于去演示课件,而是让学生先认真观察,发挥想象,甚至允许学生通过画的方式去探索。许多学生会在实际操作中慢慢发现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的关系。这时,由教师再进行课件演示,验证学生的结论,总结出图形旋转180度的方法。前后两位老师的做法,我们不难发现,第二位老师更注重学生的想象、操作、体验与发现。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使用的时机不同,效果也就不同。
三、多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
媒体是人体的延伸。任何一种工具的发明与使用,都是对人的一种解放,同时他也会相应地弱化人的某些功能。信息技术的产生,尤其是互联网、家庭电脑的普及,人们逐渐改变了阅读的习惯,变文本阅读为屏幕阅读,于是很多人提出了要回归文本阅读等等。应该说,任何一项科学技术都是双刃剑。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时,对传统教学手段来说是一场革命,由于其自身具有的巨大功能,使得它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具有很多优势。但传统教学手段,无论是物质形态的手段,还是智能形态的手段,之所以可以延续至今,是因为有它巨大的教育功能。信息技术不可能简单地、完全地取代传统教学手段[3]
。黑板、挂图、教具、学具等常规媒体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往往这些价廉物美的媒体能给教学活动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教学媒体都有其独到的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把信息技术与其它传统教学手段有机配合,而不是让传统教学手段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例如:《圆的面积》一课,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很多老师直接利用电脑课件展示把圆转化成长方形进而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过程。这样的展示过程固然很清晰,但学生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对于这部分内容用眼睛观察远远不如动手操作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思考过程,应该把多种教学手段有机整合,优化组合。
当前有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提出质疑,其实信息技术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出在使用它的人身上。正如不良的生活习惯容易引起疾病一样,不良的教学习惯同样也会使教学这个肌体发病。要让教学健康发展,不是拒绝信息技术,而是走近它,研究与实践它,让它更好地服务教与学。为了数学教学的健康与完美,需要适时、适度地使用信息技术,让其为数学教学服务,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只有善用信息技术、勤于思考,才能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更有效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野枝学科教学的“融合”。它要求突出作为整合主动因素的人的地位,并且以实现人与物化的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融合。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和信息,进行计算和推理,可以提供自然现象、科学技术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它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科学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课程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也是新课程理论探讨的一个热点。那么如何做到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效整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还信息技术工具的本色
(一)作为教师的教辅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手中的教辅工具,往往教学采用的是大屏幕演示模式。信息技术以资源库、实验演示工具、展示问题情境的窗口身份出现,信息技术是教师手中的一件超级教具。
例如:《轴对称图形》一课,教师在探索图形特点时给学生呈现了对称图形的对称原理;在课堂追踪的猜字游戏里有些字学生想象起来有困难。例如:树苗的“苗”、理由的“由”。教师演示字对称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表象。在欣赏里可以给学生提供现实中的轴对称图形的动画。这样做,比教师花费时间在黑板上去写、画要好的多,而且通过动画演示学生能够很好的看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学生欣赏轴对称图形时再加上优美的音乐做衬托,既巩固了所学内容,还能让学生学习起来其乐融融。
在例如:《垂直与平行》一课,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平行与垂直后,容易把垂直和相交理解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于突破这一难点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计一组动画,演示给学生。动画内容为两条直线从平行到相交再到特殊的相交即垂直的变换过程。此处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平行和相交两种,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的理解,垂直与相交是从属关系,而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学习者的学习不再是传统的机械式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2]
。
例如:《可能性》一课,教师可以建立一个学习网站,把一些习题资源放在网站当中。当学生掌握了判断可能性的方法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道习题起到拓展提高的作用:按要求涂一涂,图中有3个盒子,请同学们为盒子里的球涂色。第一个盒子是如何涂色才能让我们摸到的一定是红球;第二个盒子是如何涂色才能使摸伍脊兆到的一定是蓝球;第三个盒子是如何涂色才能使摸到的一定是黄球。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涂色工具,根据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对球涂色。再比如习题:“动手摆一摆”。盒子里放着2个黄色的球和1个蓝色的球,根据所提出问题,可将盒子里面的球拿出来或是把盒子外面提供的几种颜色的球放进去。问题1:摸到蓝球的可能性是1/4。学生就应该再放进1个黄色的球。问题2:摸到两种球的可能性相等。学生可以放进去1个蓝色的球或拿出来一个黄色的球。问题3: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1/3。学生就应该放进1个蓝色的球,再拿出一个黄色的球。学生们借助网站中的资料,通过游戏的方式,进一步巩固了可能性的内容,寓教于乐,而且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再例如:《设计校园》一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位置与方向,图形的认识与面积计算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设置的。教材以重新设计校园为主题,从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设计方案三个方面安排了整个实践活动。此类设计课作为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领域,是学生通过综腔租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过程。此类设计课,在以往教学中学生都是用手绘的形式来展现设计作品。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不能使学习成果充分共享,难以达到自主合作的学习目标。所以,可以尝试将信息技术这个平台切入到此类课的教学中。
在教学中学生首先通过网上查询和实地测量,搜集本学校的占地面积、设施及其尺寸,以及其他学校的设施情况。课前通过大屏幕演示交流,小组合作制定设计方案,然后利用老师提供的课件动手设计。课件中提供给学生一个原始的校园平面图,右侧有一些相关的校园设施,如篮球场、教学楼、食堂、花坛等等,学生可以根据尺寸,把设施拖拽到校园平面图中,可平移、可旋转。设计好之后利用大屏幕进行展示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后进行修改,课后把设计成果发布到班级网站上展示。本节课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研究的工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自主的学习空间,能大大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把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时机,避免电子灌输
小学阶段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用语言灌输,或是单一地黑板演示,会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借助信息技术,则可以大大弥补这一缺憾。然而信息技术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工具,使用起来时间也不宜太长,不能喧宾夺主。而且要在教师不能直观演示而又需要清晰呈现给学生的地方使用信息技术,帮助突出教学重点和克服教学难点。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信息技术的使用要讲究时机。
例如: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直角三角形ABO绕直角顶点O逆时针旋转180度。让学生们找到旋转后的三角形应该在哪个位置。这里列举两位老师的不同做法。第一位教师先提出了问题,然后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很清晰地将三角形旋转的过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将旋转后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进行对比观察。第二位教师的做法则关
注细节。她也是先提出这个问题,但不急于去演示课件,而是让学生先认真观察,发挥想象,甚至允许学生通过画的方式去探索。许多学生会在实际操作中慢慢发现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之间的关系。这时,由教师再进行课件演示,验证学生的结论,总结出图形旋转180度的方法。前后两位老师的做法,我们不难发现,第二位老师更注重学生的想象、操作、体验与发现。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使用的时机不同,效果也就不同。
三、多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
媒体是人体的延伸。任何一种工具的发明与使用,都是对人的一种解放,同时他也会相应地弱化人的某些功能。信息技术的产生,尤其是互联网、家庭电脑的普及,人们逐渐改变了阅读的习惯,变文本阅读为屏幕阅读,于是很多人提出了要回归文本阅读等等。应该说,任何一项科学技术都是双刃剑。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时,对传统教学手段来说是一场革命,由于其自身具有的巨大功能,使得它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具有很多优势。但传统教学手段,无论是物质形态的手段,还是智能形态的手段,之所以可以延续至今,是因为有它巨大的教育功能。信息技术不可能简单地、完全地取代传统教学手段[3]
。黑板、挂图、教具、学具等常规媒体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往往这些价廉物美的媒体能给教学活动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教学媒体都有其独到的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把信息技术与其它传统教学手段有机配合,而不是让传统教学手段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例如:《圆的面积》一课,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很多老师直接利用电脑课件展示把圆转化成长方形进而推导圆的面积公式的过程。这样的展示过程固然很清晰,但学生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对于这部分内容用眼睛观察远远不如动手操作能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思考过程,应该把多种教学手段有机整合,优化组合。
当前有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提出质疑,其实信息技术本身并没有错,问题出在使用它的人身上。正如不良的生活习惯容易引起疾病一样,不良的教学习惯同样也会使教学这个肌体发病。要让教学健康发展,不是拒绝信息技术,而是走近它,研究与实践它,让它更好地服务教与学。为了数学教学的健康与完美,需要适时、适度地使用信息技术,让其为数学教学服务,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只有善用信息技术、勤于思考,才能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更有效的整合。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