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初中语文教
1个回答
2017-11-13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育部长陈至立也指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既然信息技术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呢?
所谓信息技术,就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整理和应用的技术。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在学科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学科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就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的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现代信息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是唯一的信息源,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辐射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全方位地获得信息,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质量高、交互性强等优点,优化传递信息的渠道,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 参与、积极思考、愉快合作、开阔视野、获得发展。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努力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怎样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下面我就此谈谈浅显的认识。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是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前提。
信息技术强大的信息承载功能,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信息技术呈现形式的活泼新颖,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信息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使学生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信息技术无可比拟的网络优势,可以让学生自我调控、自主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一线教师,在于他们的思想,在于他们的理论,在于他们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因此,要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有机整合,首先是语文教师们要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方向,学习建构主义、创建教育理论、主体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新课程标准,对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法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学习微机操作,网上信息浏览、下载,教育软件的运用,课件的制作。如powerpoint、authware、flash、frontpage等。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整合会带来语文教育的腾飞,并有熟练操作微机的能力,才想用、才会用,也才能用好,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二、扬长避短、克服弊端是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保证。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其好处显而易见,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利就有弊,因此要从实际出发,正确看待利弊,扬长避短,注意课程整合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一)重新定位师生角色,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与组织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从此理论来讲,学习环境能有效地形成意义建构,而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特性,能促进意义建构。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知识的传授者”这一定位,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二)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现代媒体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但也绝不是媒体使用越新越好,越复杂越好,越多越好。事实上,任何事物总得有个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也是如此,要做到“恰到好处”。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媒体,体现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导入新课时的动画展示,还是课中的音乐设置、拓展延伸,都遵循着充足性原理:围绕学情而设,充分而且必要。课件不能做得太花哨,不能什么内容都做成课件,且课件不能代替板书,在使用课件时,简洁美观的板书仍是必要的。
(三)同年级的语文教师精诚合作,制作符合教学需要的课件。备课要充分,应在上课前做好准备,将与该课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或者做成课件,甚至网页、网站。PowerPoint,Authorware,FrontPage课件制作三豪杰是最常用的课件制作软件,在做课件之前最好对它们的特点和适合的课件类型做到心中有数,选择恰当的工具制作适合自己要求的课件、制作符合学生发 展水平的课件。同时注重增强网站的价值和效益,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直观性、思想性,注重网络导航、知识的迁移,专题网页要体现动态生成和管理,让学生参与到网站建设中来。
(四)充分利用网上资料,但又要有自己的特色。互联网给语文教学提供了方便,图片、文字、声音、课件、教案、作业等资源应有尽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也为语文教师供了大量资源。作为语文教师,要会用网上资源、合理运用网上资源、要有组装、修改课件的能力,花少量的工夫对别人的教案进行二次备课,对别人的课件进行二次改装,使之成为适合自己学生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教案和课件。
(五)运用信息技术时千万别忘记了语文的根本。加强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这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但语文课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丢失语文课的特性,要与传统语文学习方法相结合,要注意对语言的理解与揣摩,要注意训练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在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的同时,不能抛弃朗读、感悟等语文学习方法,不能忽视了字词句的教学,不能忽视听说读写的训练。
三、探索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是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关键。
(一)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课前就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传统的学习方式忽视了发现和探索,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了死记硬背知识,学生学习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它摧残了自主学习的兴趣。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就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例如:学习《背影》一文时,学生在课前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对作者朱自清先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生平,主要作品,业绩经历,在社会地地位影响如何?他在什么情况下写下如此深情的文章的?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探求知识的欲望使他们利用各种途径查询资料,如询问同伴,家长,翻阅书籍,上网搜寻。课堂交流时学生畅所欲言,围绕朱自清这个人物和《背影》这篇课文,个个都能说上几句。这种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勤于实践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有效方法。
(二)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开启自主学习这扇大门的金钥匙。新颖而有趣的动画情景融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图文并茂、动静交融的教学场景,使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大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春》一文时,我先用FLASH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的是五彩缤纷的春天,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三)运用信息技术,扩展交流空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古人说:“学成于思,思起于疑。”传统的课堂教学因受时间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不能及时把自己的感受与疑惑传递给对方,获得对方的指导与帮助,往往这些学生一时的创造灵感被扼杀。建构主义认为,为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以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时间与空间,能培养学生读取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如:我教完朱自清的《春》这课后,我想知道同学们对春、夏、秋、冬的感受,我为学生留了一个家庭作业——写出你眼中的、心中的春、夏、秋、冬或者感受?让学生给老师发电子邮件,与老师交流感情,也可以给同学发电子邮件,与同学交流,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能深刻而真实地表露自己的想法,而在网上则可以自由的发表看法。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利用晚上纷纷在机上抒发自己的感想和愿望,通过交流,让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四)发挥示范作用,加强朗读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几乎贯穿每个课时的教学,有时甚至是最主要的教学环节,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胜任示范性朗读这一角色。要使学生真正学会朗读,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起着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借助配乐朗读录音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还可以用音响等设备渲染气氛,同时又减少了由于教师个人朗读不规范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雪》一文时,若能以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播放朗读录音,同时再配上一些简洁优美的图像,必定能使课文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让学生感受到磅礴的气势,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五)、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学生在平常作文中,经常感到无话可说。其实这应归结于教学不得法,怎么改变这种局面呢?赞可夫教给了我们重要的方法:“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追求的趋向,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教《猫》一文时,学生理解完课文后,都沉醉于老舍先生笔下栩栩如生的猫,折报于老舍先生精彩的文笔,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借此契机我告诉学生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猫的可爱图片,你们想不想阅览?在学生浏览图片时我说:“你们怎样把这漂亮的图片介绍给你的家长或同学呢?请大家应选取自己喜爱的一幅加以认真观察,通过画面展开合理想象,进行仿写。”这时大家兴趣高昂,解决了学生作文时“无米之炊”的难题。
(六)、运用信息技术,师生全员参与评改作文。
从小学阶段起已经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学生基本掌握了正确的打字姿势及一、两种汉字输入法,进行电脑写作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以往的作文修改工作主要在教师,但学生对此不屑一顾,很少有同学读老师修改后的文章和老师的评语。老师费力伤神却功效不大,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评改作文,师生全员参与。例如:在教《猫》一文时,学生把喜爱的猫的图片,在电脑中进行描述,发布在网络上,老师引导学生读其他同学的文章,帮着同学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修改。修改的地方使用不同的字体和颜色加以区别引起作者注意。老师再将学生中典型文章提供给学生,让大家看同一篇文章,面对同一个问题,师生共同参与评议、修改,共同鉴赏佳作。这样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相帮助的目的,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这种做法改变了旧的作文修改的模式,使学生也参与到文章修改的行列中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作文水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互联网上有着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著、学生优秀作文、优美的散文、诗歌等,为学生阅读提供了广泛的阅读材料,为我们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作为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要学会选择,培养阅读兴趣。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丰富,每一课都有扩展资料、习题精选,还有学习指导、课后提高,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课前预习,课后练习,在网上答题,然后听一听声音讲解,疑难解答。通过这些方式,变过去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信息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将信息技术广泛整合于课堂教学的思想,大胆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推动教育教改服务。
所谓信息技术,就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搜集、加工、整理和应用的技术。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在学科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学科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共同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就是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的融合到课程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现代信息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是唯一的信息源,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辐射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全方位地获得信息,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具有信息量大、速度快、质量高、交互性强等优点,优化传递信息的渠道,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 参与、积极思考、愉快合作、开阔视野、获得发展。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努力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怎样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下面我就此谈谈浅显的认识。
一、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是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前提。
信息技术强大的信息承载功能,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信息技术呈现形式的活泼新颖,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信息媒体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使学生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信息技术无可比拟的网络优势,可以让学生自我调控、自主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的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一线教师,在于他们的思想,在于他们的理论,在于他们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因此,要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有机整合,首先是语文教师们要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方向,学习建构主义、创建教育理论、主体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新课程标准,对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法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学习微机操作,网上信息浏览、下载,教育软件的运用,课件的制作。如powerpoint、authware、flash、frontpage等。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整合会带来语文教育的腾飞,并有熟练操作微机的能力,才想用、才会用,也才能用好,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二、扬长避短、克服弊端是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保证。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其好处显而易见,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利就有弊,因此要从实际出发,正确看待利弊,扬长避短,注意课程整合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一)重新定位师生角色,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与组织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从此理论来讲,学习环境能有效地形成意义建构,而信息技术所具有的特性,能促进意义建构。因此,在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知识的传授者”这一定位,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协作交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二)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现代媒体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但也绝不是媒体使用越新越好,越复杂越好,越多越好。事实上,任何事物总得有个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也是如此,要做到“恰到好处”。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媒体,体现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导入新课时的动画展示,还是课中的音乐设置、拓展延伸,都遵循着充足性原理:围绕学情而设,充分而且必要。课件不能做得太花哨,不能什么内容都做成课件,且课件不能代替板书,在使用课件时,简洁美观的板书仍是必要的。
(三)同年级的语文教师精诚合作,制作符合教学需要的课件。备课要充分,应在上课前做好准备,将与该课有关的资料进行整理或者做成课件,甚至网页、网站。PowerPoint,Authorware,FrontPage课件制作三豪杰是最常用的课件制作软件,在做课件之前最好对它们的特点和适合的课件类型做到心中有数,选择恰当的工具制作适合自己要求的课件、制作符合学生发 展水平的课件。同时注重增强网站的价值和效益,注重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直观性、思想性,注重网络导航、知识的迁移,专题网页要体现动态生成和管理,让学生参与到网站建设中来。
(四)充分利用网上资料,但又要有自己的特色。互联网给语文教学提供了方便,图片、文字、声音、课件、教案、作业等资源应有尽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也为语文教师供了大量资源。作为语文教师,要会用网上资源、合理运用网上资源、要有组装、修改课件的能力,花少量的工夫对别人的教案进行二次备课,对别人的课件进行二次改装,使之成为适合自己学生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教案和课件。
(五)运用信息技术时千万别忘记了语文的根本。加强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这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但语文课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丢失语文课的特性,要与传统语文学习方法相结合,要注意对语言的理解与揣摩,要注意训练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在强调学生自主建构的同时,不能抛弃朗读、感悟等语文学习方法,不能忽视了字词句的教学,不能忽视听说读写的训练。
三、探索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是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关键。
(一)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课前就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传统的学习方式忽视了发现和探索,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了死记硬背知识,学生学习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它摧残了自主学习的兴趣。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就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例如:学习《背影》一文时,学生在课前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对作者朱自清先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生平,主要作品,业绩经历,在社会地地位影响如何?他在什么情况下写下如此深情的文章的?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探求知识的欲望使他们利用各种途径查询资料,如询问同伴,家长,翻阅书籍,上网搜寻。课堂交流时学生畅所欲言,围绕朱自清这个人物和《背影》这篇课文,个个都能说上几句。这种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勤于实践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开启学习和创造之门的钥匙,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有效方法。
(二)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开启自主学习这扇大门的金钥匙。新颖而有趣的动画情景融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图文并茂、动静交融的教学场景,使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大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春》一文时,我先用FLASH展现在同学们面前的是五彩缤纷的春天,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三)运用信息技术,扩展交流空间,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古人说:“学成于思,思起于疑。”传统的课堂教学因受时间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不能及时把自己的感受与疑惑传递给对方,获得对方的指导与帮助,往往这些学生一时的创造灵感被扼杀。建构主义认为,为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以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时间与空间,能培养学生读取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如:我教完朱自清的《春》这课后,我想知道同学们对春、夏、秋、冬的感受,我为学生留了一个家庭作业——写出你眼中的、心中的春、夏、秋、冬或者感受?让学生给老师发电子邮件,与老师交流感情,也可以给同学发电子邮件,与同学交流,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不能深刻而真实地表露自己的想法,而在网上则可以自由的发表看法。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利用晚上纷纷在机上抒发自己的感想和愿望,通过交流,让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四)发挥示范作用,加强朗读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几乎贯穿每个课时的教学,有时甚至是最主要的教学环节,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胜任示范性朗读这一角色。要使学生真正学会朗读,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起着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借助配乐朗读录音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还可以用音响等设备渲染气氛,同时又减少了由于教师个人朗读不规范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在教学《沁园春·雪》一文时,若能以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播放朗读录音,同时再配上一些简洁优美的图像,必定能使课文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让学生感受到磅礴的气势,然后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五)、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学生在平常作文中,经常感到无话可说。其实这应归结于教学不得法,怎么改变这种局面呢?赞可夫教给了我们重要的方法:“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自我追求的趋向,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教《猫》一文时,学生理解完课文后,都沉醉于老舍先生笔下栩栩如生的猫,折报于老舍先生精彩的文笔,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借此契机我告诉学生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许多猫的可爱图片,你们想不想阅览?在学生浏览图片时我说:“你们怎样把这漂亮的图片介绍给你的家长或同学呢?请大家应选取自己喜爱的一幅加以认真观察,通过画面展开合理想象,进行仿写。”这时大家兴趣高昂,解决了学生作文时“无米之炊”的难题。
(六)、运用信息技术,师生全员参与评改作文。
从小学阶段起已经开设了计算机课程,学生基本掌握了正确的打字姿势及一、两种汉字输入法,进行电脑写作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以往的作文修改工作主要在教师,但学生对此不屑一顾,很少有同学读老师修改后的文章和老师的评语。老师费力伤神却功效不大,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评改作文,师生全员参与。例如:在教《猫》一文时,学生把喜爱的猫的图片,在电脑中进行描述,发布在网络上,老师引导学生读其他同学的文章,帮着同学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修改。修改的地方使用不同的字体和颜色加以区别引起作者注意。老师再将学生中典型文章提供给学生,让大家看同一篇文章,面对同一个问题,师生共同参与评议、修改,共同鉴赏佳作。这样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相帮助的目的,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这种做法改变了旧的作文修改的模式,使学生也参与到文章修改的行列中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作文水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互联网上有着大量的古今中外的名著、学生优秀作文、优美的散文、诗歌等,为学生阅读提供了广泛的阅读材料,为我们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作为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要学会选择,培养阅读兴趣。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内容丰富,每一课都有扩展资料、习题精选,还有学习指导、课后提高,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课前预习,课后练习,在网上答题,然后听一听声音讲解,疑难解答。通过这些方式,变过去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信息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树立将信息技术广泛整合于课堂教学的思想,大胆参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推动教育教改服务。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