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曹丕是个什么样的人?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
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击败了其弟曹植,被立为魏王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
曹丕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220年)命其制定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而且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扩展资料
曹丕主要作品:
1、《典论》
《典论》由三国时代曹丕所著,写于曹丕做魏太子时期,原有22篇,后大都亡佚,只存《自叙》《论文》《论方术》三篇。
2、《燕歌行二首》
《燕歌行二首》由魏文帝曹丕的诗作,写一个女子思念在远方作客的丈夫,是言情的名作。全诗语言清丽,情致委婉,音节和谐,把人物情感表现得缠绵绯恻,凄婉动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典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燕歌行二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丕
延康元年(220年),魏武帝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为魏王、丞相、冀州牧,他积极调节曹氏与士族之间的矛盾,果断采纳陈群的意见,确立九品中正制,成功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称帝奠定基础。当年十月,立刻逼迫汉献帝禅位,登基为大魏皇帝。定国号为大魏,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定都于此。曹丕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下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限制了宦官的权力;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提倡节俭、薄葬,预作《终制》。他推行九品中正制后,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了中央,但也导致魏国的统治实权逐步被士族垄断。
056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 魏文帝曹丕
不过在历史上,曹丕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等人,共同开创了汉末著名的“建安文学”。曹丕既在文学上拥有较为深厚的造诣,也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他在曹操死后,正式取代汉帝,建立曹魏政权,是三国时代首个建立政权的国家,由此引发刘备、孙权的仿效,铸就了历史上的三国时代。
在治理国家上,曹丕也是深受其父曹操的影响,更多的是与民休息,注重民间百姓疾苦。
整体而言,曹丕是历史上较为开明的国家统治者。
那是曹植活该
哥哥教育弟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