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御史最开始其实就是作为记录,管理历史以及一些文字档案的官员。因为在《说文解字》当中,“御”它的字义就是御驶,操驶的意思,所以说周朝最开始设置御史台的时候,也确实是把它作为属于史官一系的官员。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秘书。
所以说最开始的御史他们的地位是特别高的,因为他们每天都需要记录大量的东西,所以说自然自己本身也需要掌握足够的知识,加上每天都在国君的身边所以说地位自然是一些平常官员所无法能够企及的。而且那个时候的玉石往往是把真实的客观的历史记录作为自己人生的理念,而不仅仅是一个工作,不畏生死,不惧强权。
而随着社会的一些发展,御史的文化水平很高,并且道德素质过硬,一方面可以帮助国军进入历史,一方面又直言不讳的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所以说慢慢的就变成了监察官,而且在成为监察官之后,御史的官署也被当时的君王改成了御史台了,有着监察百官有无贪赃枉法以及和谏官一同对皇帝处理国政提出建议的权利。
秦汉时期御史就彻底的从史官系统当中分离出来,这个时候御史是直接听命于丞相,所以说在秦汉时期他无法对行政系统实行客观独立的监察,但是到了唐宋时期独立出来的御史台组织结构得到了加强,御史数量也是不断上升,这是作为了详细的划分分为,台院,殿院,查院。任务更加的细分。
这个时候的御史仅仅只对于皇帝负责,他的工作不需要向其他任何的官员汇报,而且拥有着这么巨大的弹劾权,但是它的官位确实是非常低微,所以说他们工作起来也是没有任何的顾忌,为重要的是因为他们拥有风闻昼逝的权力,所以说仅仅只需要听到一些事情就可以谈,害某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所以说这也增强了他们的一些威慑力。
2019-10-16
两汉侍御史皆可简称御史,西汉御史府、御史大夫亦或简称御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御史”则为侍御史、治书侍御史、督军粮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国侍御史之简称。又有禁防御史、检校御史,虽隶御史台,不居台中,不入宿,不带“侍”字。北周御史为春官府内史上大夫所辖御史上士、中士、下士的简称。隋唐以来,御史又成为对侍御史、治书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官的统称。中唐以后,“御史”常为外官所带宪衔。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仍保留监察御史,另设左、右都御史作为都察院长官。
总的来说,御史台监察百官的职能类似于现在的纪检委,哪个官员贪污、哪个大臣用人唯亲、哪个知府知州执行命令不到位,都在御史的监察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