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拉屎说的更文雅?
拉屎的别名:出恭。
1、在秦汉时期,上厕所的一种文雅的说法叫“如厕”。如,是去往某处之意,即所谓“凡有所往曰如”,司马迁在描写鸿门宴时“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2、在汉代时期,解大小便的另一种婉辞称为“更衣”,如《论衡》中的描述“夫更衣之室,可谓臭矣”。
3、从唐代以后,厕所的通俗说法叫做“圊”,侧所因多建在院子东角,因此又称“东圊”、“登东”。《警世通言》里描写王安石下位后,路过一村镇上厕所时的情景“荆公见屋旁有个坑侧,讨一张毛纸,走去登东”。
故事
“出恭”一词本无方便之意,从元代起,科举考场中设有“出恭”、“入敬”牌,以防士子擅离座位。士子入厕须先领此牌。因此俗称入厕为出恭。并谓大便为出大恭,小便为出小恭。
据说明代科考时,皇恩浩荡,准许考生如厕,只是届时须领取一块牌子,上写“出恭入敬”,凭牌进出厕所和考场,好比衙门里要打出“威武”、“肃静”的招牌,以示庄严。
虽说内急之时,尚须作恭敬如仪状,终究是件费力而滑稽的事,但堂堂科考而能顾及内急之需这等细节,真可算得是推己及人、深体“下”情的大大仁政。
士子们于感戴之余,便将如厕称为“领出恭牌”,简称“出恭”,因此而玷污了自家的“恭人”,也就顾不得了,忠孝难两全,夫妇之恩比了皇恩,不过是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