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赏析荷塘月色的语言特点!
展开全部
一、荷塘月下的美景
课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这一点从标题就可以看出来.文章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这样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
文章第4、5、6段紧扣标题,集中描写荷塘与月色.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出了荷塘月色的美景.
第4段写月光下的荷塘,从密密层层的荷叶推出各色各样零星点缀着的荷花,这是实写,写荷塘中的静态.这时候微风来了,风带来了动,于是淡淡的荷香沁入了人的心脾,叶子与花也出现了闪电般的颤动,颤动以败颂后荷塘则出现了短暂的变化.
第5段写荷塘上的月色.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像笼着轻纱的梦似的叶子和花,淡淡的云,小睡的风情,树影和月影,处处显示着幽雅宁静,而这幽雅宁静的感受,只能在月夜独处荷塘的环境中才能拥有.在这里,荷塘与月色水乳交融在一起.
荷塘之美还要有周围环境的衬托,所以第6段接下来写荷塘四周的景色.各种各样的树,树间漏下的月光,隐隐约约的远山,无精打采的一两点路灯光,似乎使作者得到了一种安宁,但当他听到了热闹的蝉声与蛙声之后,突然觉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三段写荷塘,写塘中的月色,写月下荷塘的周围景致,营造出一种朦胧、幽美的意境,让作者产生美的感受,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二、美景中蕴含的情思
课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虽然在主体部分集中笔墨写景,但这些景都是为抒发感情服务的,是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文章因情而起,是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出去荷塘,赏塘中美景,进而引出江南采莲的旧俗,令“我”惦起江南,最后又回到家中.从情到景,复又归情,是记闹指游,又是抒情,这样的结构安排恰到好处地服务于写景的需要和表情的需要.
在这里,作者的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回归现实,时间不长,但感情却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对于文章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则认为是作者形象的自塑.
过去多家评论认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文中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求得片刻宁静的淡淡的喜悦.为什么这样说呢?说有忧愁,因为全文处处笼罩着低调的情绪.文章开篇即写“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定下了低沉的感情基调,接着写路是幽僻、寂寞的,月和云是淡淡、朦胧的,树影是参差、斑驳的,树色是阴阴的,远山是隐隐约约的,而蝉声与蛙声虽然热闹,但却与“我”无缘;接着又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惦起江南,感慨颇多.如此等等,无不让人感觉到作者心中那淡淡的忧愁.说有喜悦,也是从文章本身出发的.作者去荷塘是欣然前往的,因为预想月光下荷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往日阴森森的小路,“今晚却很好”,而且觉得在这样的天地里,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到了荷塘,作者更是心系美景,怡然自得之情顿生,这美景与其说是自然美景,毋宁说是作者心灵中的美景,于是忆起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以上种种,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在短暂时间内所得自由而带来的喜悦也是贯穿于全文之中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本文只是记述了一个普通人的平常的思想情绪,描绘了一次不平常的夏夜之游.不宁静的心人人都可能有,时时都可能出现.有了这样的心情,就有可能去到一个清静的所在,享受一个人的孤独,寻找一个人所能得到的一时的自由空间.在这样的时空里,看到的景物可能使我们忧,也可能让我们喜,我们也会由此而想到久远,想到其他人事.这样看来,朱自清只不过是写出了一个普通人一种极为平常的思想情绪而已,只不过我们普通人没有他这样的妙笔,写不出像他这样能够感染人的心灵、引起人共鸣的传世作品而已.
对于本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可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让学生从文章本身出发液枯配,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求统一的答案,只要能把自己的理解表述清楚,说出一定的道理即可.
三、语言的巧妙运用
本文成功地描写了荷塘的月色和月下的荷塘,于景色描写中寄托着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种成功,也得益于他对语言的巧妙运用.
文章多处使用比喻、通感、叠字等,使得全文语言典雅,充满诗情画意.比如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写静态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绘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的晶莹剔透,绿叶衬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以及荷花纤尘不染的美质.
通感的使用更使文章的语言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通感就是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人们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移到另一感观上,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本来是属于嗅觉的,作者却将它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令人联想到若有若无、轻淡幽香、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像的跳跃.
此外,叠字的运用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如“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隐隐约约”的远山,“亭亭”的荷花、“田田”的叶子、“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密密地”挨、“静静地”泻、“重重”围住等等,比比皆是,独具匠心.
●解题指导
一、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培养分析理解能力,有理有据地认识文本中的自我.题目中提供的两种看法供参考,学生也可以有别的看法.但不管持哪种看法,都要从文本出发做点分析,说出一定的道理.教师可参照课文分析做一些说明.下边是提供写作本文的一些背景材料: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文中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革命失败,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因此,他在致s君的一封信里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
二、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比喻,能够辨认、说明,并做点具体分析.注意,本题将通感也作为比喻的一种,其实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和一般的比喻有着本质的不同,老师可结合课文说明,适当给学生做些讲解,帮助他们理解这种修辞现象.
本体
喻体
完整句子
相似点
叶子 亭亭的舞女的裙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圆形,舒展,形态相似
白花 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 层层的叶子中间……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
清香 渺茫的歌声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若有若无,轻淡缥缈
月光 流水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月光照下来和水向下流相似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 笼着轻纱的梦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朦胧,恬静,柔美
光与影 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悠扬,温馨,和谐
树色 一团烟雾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迷茫,朦胧
灯光 渴睡人的眼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昏暗,没有精神
1.比喻恰当.因为人的各种感官是相互联系的,感觉之间本来就是互通的.这里先是将花香比成远处渺渺茫茫的歌声,二者都具有缥缈、不确定、若有若无的特点;后又用名曲优美、和谐的旋律比喻光与影的和谐,不仅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而且给读者丰富的
课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这一点从标题就可以看出来.文章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这样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
文章第4、5、6段紧扣标题,集中描写荷塘与月色.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出了荷塘月色的美景.
第4段写月光下的荷塘,从密密层层的荷叶推出各色各样零星点缀着的荷花,这是实写,写荷塘中的静态.这时候微风来了,风带来了动,于是淡淡的荷香沁入了人的心脾,叶子与花也出现了闪电般的颤动,颤动以败颂后荷塘则出现了短暂的变化.
第5段写荷塘上的月色.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像笼着轻纱的梦似的叶子和花,淡淡的云,小睡的风情,树影和月影,处处显示着幽雅宁静,而这幽雅宁静的感受,只能在月夜独处荷塘的环境中才能拥有.在这里,荷塘与月色水乳交融在一起.
荷塘之美还要有周围环境的衬托,所以第6段接下来写荷塘四周的景色.各种各样的树,树间漏下的月光,隐隐约约的远山,无精打采的一两点路灯光,似乎使作者得到了一种安宁,但当他听到了热闹的蝉声与蛙声之后,突然觉得“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三段写荷塘,写塘中的月色,写月下荷塘的周围景致,营造出一种朦胧、幽美的意境,让作者产生美的感受,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二、美景中蕴含的情思
课文又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虽然在主体部分集中笔墨写景,但这些景都是为抒发感情服务的,是借月夜荷塘美景抒发情怀.文章因情而起,是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引出去荷塘,赏塘中美景,进而引出江南采莲的旧俗,令“我”惦起江南,最后又回到家中.从情到景,复又归情,是记闹指游,又是抒情,这样的结构安排恰到好处地服务于写景的需要和表情的需要.
在这里,作者的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回归现实,时间不长,但感情却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对于文章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表现了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情,有的认为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则认为是作者形象的自塑.
过去多家评论认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文中既有淡淡的忧愁,又有求得片刻宁静的淡淡的喜悦.为什么这样说呢?说有忧愁,因为全文处处笼罩着低调的情绪.文章开篇即写“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定下了低沉的感情基调,接着写路是幽僻、寂寞的,月和云是淡淡、朦胧的,树影是参差、斑驳的,树色是阴阴的,远山是隐隐约约的,而蝉声与蛙声虽然热闹,但却与“我”无缘;接着又想到古人采莲的盛况,惦起江南,感慨颇多.如此等等,无不让人感觉到作者心中那淡淡的忧愁.说有喜悦,也是从文章本身出发的.作者去荷塘是欣然前往的,因为预想月光下荷塘“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往日阴森森的小路,“今晚却很好”,而且觉得在这样的天地里,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到了荷塘,作者更是心系美景,怡然自得之情顿生,这美景与其说是自然美景,毋宁说是作者心灵中的美景,于是忆起古人采莲那个“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以上种种,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在短暂时间内所得自由而带来的喜悦也是贯穿于全文之中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本文只是记述了一个普通人的平常的思想情绪,描绘了一次不平常的夏夜之游.不宁静的心人人都可能有,时时都可能出现.有了这样的心情,就有可能去到一个清静的所在,享受一个人的孤独,寻找一个人所能得到的一时的自由空间.在这样的时空里,看到的景物可能使我们忧,也可能让我们喜,我们也会由此而想到久远,想到其他人事.这样看来,朱自清只不过是写出了一个普通人一种极为平常的思想情绪而已,只不过我们普通人没有他这样的妙笔,写不出像他这样能够感染人的心灵、引起人共鸣的传世作品而已.
对于本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可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让学生从文章本身出发液枯配,对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求统一的答案,只要能把自己的理解表述清楚,说出一定的道理即可.
三、语言的巧妙运用
本文成功地描写了荷塘的月色和月下的荷塘,于景色描写中寄托着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种成功,也得益于他对语言的巧妙运用.
文章多处使用比喻、通感、叠字等,使得全文语言典雅,充满诗情画意.比如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写静态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绘出了淡月辉映下荷花的晶莹剔透,绿叶衬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以及荷花纤尘不染的美质.
通感的使用更使文章的语言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通感就是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人们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移到另一感观上,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本来是属于嗅觉的,作者却将它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令人联想到若有若无、轻淡幽香、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像的跳跃.
此外,叠字的运用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如“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树、“曲曲折折”的荷塘、“隐隐约约”的远山,“亭亭”的荷花、“田田”的叶子、“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密密地”挨、“静静地”泻、“重重”围住等等,比比皆是,独具匠心.
●解题指导
一、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培养分析理解能力,有理有据地认识文本中的自我.题目中提供的两种看法供参考,学生也可以有别的看法.但不管持哪种看法,都要从文本出发做点分析,说出一定的道理.教师可参照课文分析做一些说明.下边是提供写作本文的一些背景材料: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文中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当时正值革命失败,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因此,他在致s君的一封信里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
二、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比喻,能够辨认、说明,并做点具体分析.注意,本题将通感也作为比喻的一种,其实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和一般的比喻有着本质的不同,老师可结合课文说明,适当给学生做些讲解,帮助他们理解这种修辞现象.
本体
喻体
完整句子
相似点
叶子 亭亭的舞女的裙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圆形,舒展,形态相似
白花 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 层层的叶子中间……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
清香 渺茫的歌声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若有若无,轻淡缥缈
月光 流水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月光照下来和水向下流相似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 笼着轻纱的梦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朦胧,恬静,柔美
光与影 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悠扬,温馨,和谐
树色 一团烟雾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迷茫,朦胧
灯光 渴睡人的眼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昏暗,没有精神
1.比喻恰当.因为人的各种感官是相互联系的,感觉之间本来就是互通的.这里先是将花香比成远处渺渺茫茫的歌声,二者都具有缥缈、不确定、若有若无的特点;后又用名曲优美、和谐的旋律比喻光与影的和谐,不仅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而且给读者丰富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