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冷兵器
古代冷兵器
中国古代冷兵器在祖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下一部璀璨耀目的史册。
那一页页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一篇篇叙说着石斧铜戟、金戈铁马的赫赫战绩。
当你置身其中,耳边犹闻万鼓雷鸣,千旗萧飒;眼前犹现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的情景。
锏
锏,铁鞭类,长而无刃,有四棱,长为四尺,锏多双锏合用,属于短兵器,利于步战。
锏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运用自如,杀伤力十分可观,即使隔着盔甲也能将人活活砸死。技法上,与刀法剑法接近。出于晋唐之间,以铜或铁制成,形似硬鞭,但锏身无节,锏端无尖。锏体断面成方形有槽,故有“凹面锏”之称。锏的大小长短,可因人而异,一般在65~80厘米之间。锏通常作为辅助武器,出其不意地给敌人致命杀伤,所以有“杀手锏”之说。
而在打击类兵器盛行的唐宋,有很多名将都使用锤、鞭、锏之类的击兵,除了岳云,还有唐朝的秦琼、尉迟恭、五代名将李存孝、宋朝的王继勋、任福。小说家也加以发挥,在演义小说中出现了许多使鞭、使锤的大将或“四猛八大锤”这样的击兵团伙。
鞭
大家可别搞错了,这个鞭不是软行像绳子一样的鞭子,我们所说的鞭是一种以劈、扫、捅等为主的像铁棍一样的兵器。鞭就像钢铁做成的竹节,所以又叫竹节钢鞭。历史上的伍子虚,大唐元帅尉迟恭,以及宋朝的呼延家族都使用过鞭。鞭是对付比锁子甲更坚固的盔甲所产生的兵器,并可以一举打碎护心镜,威力极大。属于重武器。鞭与锏比较下虽然锏的杀伤力比鞭大,但是破甲能力却不如鞭。因为两种兵器类似,且鞭有软硬之分,所以人们现在说的鞭通常为软鞭。
弓弩
“弓弩”一词各大字典均有记载解释,指的是“弓”和“弩”,即弓和弩的合称。由于我们平时给弩命名的时候会在名称后面加上“弩”字,如:十字弩、连弩等。导致网络出现大量的将“弓弩”错误理解成“弩”的情况。
最早出现的是弓,那时候还没有弩的存在,后来中国战国时期发明了弩弓。
弩是由弓和弩臂、弩机三个部分构成:弓横装于弩臂前端,弩机安装于弩臂后部。弩臂用以承弓、撑弦,并供使用者托持;弩机用以扣弦、发射。由此可见,弩是弓的一种,最早是当做弓来命名的,叫做“十字弓”或“窝弓”。后又统称为“弩弓”。
弩的功能突出,导致其地位提升,渐渐与弓并驾齐驱,甚至超过了弓,所以人们对弩弓形成了单独的概念,将十字弓、窝弓等所有机栝类的弓统称为“弩弓”,简称“弩”,与弓合称“弓弩”。
斧钺
大者为钺,小者为斧。钺在实战中使用的时间不长,估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在夏商西周是战车上的具有巨大威慑的重武器,也是天子的武器,后来由于太过笨重变被淘汰了,从此后钺只能作为礼仪武器。
而斧的发展就比大头的钺幸运得多,中国历代都有人使用斧,不管是大唐开国元勋程咬金用的宣花车轮大斧,还是绿林中梁山好汉李逵用的板斧,可以马上的大斧,也可为双手拿的板斧,种类很多杀伤很强,属于重兵器,以劈砍为主。
戟
戟是矛和戈或者是枪和刀的合体,它的杀伤力是很强的,既可以像矛一样刺击,也可以像戈和刀一样钩,挥和劈砍。在欧洲,戟的装备和中国是不同的,欧洲中世纪以装备步兵为住,而中国早在上古时期就大批装备部队,到中古已经从步兵到骑兵了,步兵则以轻便的长枪代替。
中国的戟主要分3种,一种是最老的戈戟,这种种类最多,装备最广,也是最先淘汰的;二是南北朝出现的门戟;还有就是武将最喜欢的方天画戟了。
戟、斧钺、弓弩、鞭、锏就是兵器谱上的前五种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