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送灯的来历?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12-07
展开全部
正月十五“送灯”起源的传说
                    

  据正史记载,“元宵节”起源于我国西汉时期宫廷祭祀“太一神”(主宰宇宙一切之神)的活动。随着朝代更迭,这一节庆逐渐由宫廷延伸到民间成为重大节日,到唐宋时期空前繁荣,称为“元宵节”。而据民间野史杂录记载,元宵节的一些庆祝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即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是天官的生辰,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是地官的生辰,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是水官生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故人们为迎接天官赐福,到处张灯结彩,大肆庆祝。
  而在我们老家,很少有人把这个节日叫“元宵节”的,而直接叫“正月十五”或是叫“过十五”,这也是一个全家团聚的日子。按照我们当地的风俗,这一天除了中午要吃团圆饭,晚上玩龙舞狮庆祝外,当天傍晚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活动,那就是去本族坟地给逝去的先人们“送灯”,风雨无阻。关于“送灯”的形式和做法大家都知道,我们论坛里之前也有人写过帖子,这里我就不多说了。据光山县志记载,此风俗的形成距今已有数百年的时间,成因大概跟我们祖先的迁徙地有关。当然这一点是可信的。但是它的起源在何时何地?为什么正月十五要“送灯”?正史上现已无从稽考。那么今天我就讲一个有关正月十五“送灯”起源的民间传说。
  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统治,抵御北方匈奴族入侵,就连年强征民夫修筑万里长城。这一年的初秋,淮河流域有一个叫范喜良的文弱书生在新婚之夜就被强拉去修长城的工地上做苦力。长时间的繁重体力劳动,加上偶感风寒,范喜良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在了修长城的工地上,并胡乱的埋在了那里。而这一切,远在家乡的新婚妻子孟姜女浑然不知,她只是日夜的思念着她的新婚丈夫。
  眼看冬天就要到了,孟姜女一想到远走他乡、衣着单薄的丈夫,至今还杳无音信,就愈发的思念和牵挂。于是,亲手为丈夫缝制了一身棉袄棉裤和衣物带在身边,远涉千山万水,踏上了千里寻夫的道路。她历经磨难,终于找到了丈夫修长城的工地。让她没想到的是,她的丈夫范喜良已经在几个月前去世了。连丈夫的尸骨都未见着,这让她肝肠寸断,眼泪顿作顷盆雨,哭昏在丈夫埋骨的地方。等她醒来后,在心里暗自发誓,丈夫生前不能回家,死后一定要让他的魂魄跟着自已还归故土。有了这个信念,让她感到丈夫身虽死,但他的心和灵魂此生永远与她同在。
  于是,孟姜女带着对丈夫无限的思念和悲痛又踏上了返乡路。白天,她一路呼唤着范喜良的名字,晚上,则在她的歇脚处点上一支蜡烛,彻夜不熄。这么做,为的是能让她心爱的丈夫魂有所依,一路跟着她,不至于迷路而找不到回家的道。就这样,经过一段时日,终于返回了家乡。孟姜女在离家很近的地方,找了一块地给她的丈夫范喜良立了一个衣冠冢。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十五,孟姜女看到别人家都是欢声笑语,而自已家却是孤伶伶一个人,就不由得暗自心伤,越发思念自已的丈夫,眼泪就不由自主的掉了下来。可丈夫已经不在了,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她想到了在寻夫回来的路上,每晚点的那些蜡烛!于是,她来到了丈夫的坟前,焚化了纸钱,并在坟前插了一根蜡烛,点燃了!可是这个夜里,虽有皎洁的月光,但也有风,刚点亮的蜡烛就被风吹灭了。点了又灭,试了好几次都是这样。这可怎么办才好?看到随风吹动的衣角,孟姜女灵机一动,她用力的撕下了自已外衣的一截袖口,随手裁了几根细长的树枝。接着把这几根树枝插在蜡烛的周围,并把撕下的那截袖口套在插好的几根树枝外,再重新点亮蜡烛。果然,这一次蜡烛再也没有被风吹灭!孟姜女很心慰,在热泪中,她对着点有蜡烛的夫坟说:“夫君,我接你回家!我们回家团聚吧!”孟姜女重新燃起一根蜡烛,小心的伺候着,一路走回了家。
  到家后,孟姜女把家里的大门两边,以致每个房间,都点上蜡烛。一时间,烛光熠熠,家里立时亮堂了许多,她的心里也亮堂了起来。这一刻,仿佛她的丈夫远去但又已经归来,他们近在咫尺;这一刻,仿佛他们正在团聚,相拥而诉;这一刻,仿佛她不再孤单,不再思念。。。。。。
  是以在以后的每一年的正月十五,孟姜女都会到丈夫范喜良的坟前“送灯”接丈夫“回家团圆”,以寄托思念,直至终老。不过,当年“罩灯的袖口”改为了用纸糊的筒状“灯罩”,“随手裁的树枝”也变为了用竹子削好的“灯签”。时经日久,她周围的邻居们,每到每年的这个时间,也纷纷效仿,在正月十五晚上去给自家逝去的亲人、祖先们坟前“送灯”“点亮”,并作为正月十五上元节的一个重要活动传播和继承开来。时至今日,正月十五“送灯”已成为我们老家后人们履行孝道、怀念先祖的一项标志性的重要活动。
  呵呵,这个故事讲完了。不过,既然是“传说”,那它的可信度自然就不能和正史相提并论,大家就当是听故事吧。其实孟姜女其人,到底是哪里人?此前并无确凿的考证和定论。直到2008年秋,山东莱芜一农民,意外发现一块年代久远的石碑。经文物专家辩认,此碑为“孟姜女铭记碑”,是明初洪武年间所刻立。上面记载的就是“齐鲁之地”的贞洁烈女孟姜女千里寻夫的传奇事迹。当年的“齐鲁之地”无外乎今天的河北山东安徽河南的一部分地域组成。故事中传说她是我们淮河流域一带的人,大概属今天安徽的某个地方,或就是我们这一块的人,看来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啊。我所讲的这个民间传说故事,是我父亲曾经讲给我听的,今天写在这里,以兴众位读者。(资源共享)
海边的鸟儿啊
高粉答主

2020-02-06 · 希望能自由的飞翔
海边的鸟儿啊
采纳数:1108 获赞数:581610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闹花灯是元宵节汉族节日习俗,始于西汉,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所以元宵节也称为“灯节”,在这天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在佛教传说中,与正月十五张灯有关系的是有关佛祖神变的事迹。据《僧史略》载,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东土正月十五日,为纪念佛祖神变,此日需举行燃灯法会。

元宵节花灯种类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形象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等,或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牛郎织女、二十四孝等等。各种花灯制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元宵张灯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apple0598222
推荐于2016-09-11 · 知道合伙人生活技巧行家
apple0598222
知道合伙人生活技巧行家
采纳数:936 获赞数:147314
学生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东北正月十五习俗--送灯
  因为东北主要人口迁徙到东北的历史不是很久,所以东北的习俗都带有一些外来或是中原习俗在其中,又有流失,又相互融合,聚居于不同地区的人口的习俗也是不一样的。送灯在东北来说是一个比较流行的祭祖习俗。
  流行在黑龙江一带的信仰习俗。在元宵节时,家家都做面灯,而灯形如碗盏,俗称灯碗。用玉米面做成的叫金灯,用白面做成的叫银灯,用荞麦面做成的叫铁灯,做成型后上锅蒸熟后,插上用棉絮缠裹的芦苇做成的灯芯,面灯碗里倒满灯油,面灯就算做成了。然后依次把这些面灯送到祖宗板上、天地板上、皂王板上,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碾磨房等处,送到大门旁、大路口。
  然后要把这面灯送到墓地,放在已故亲人的每个坟头上。送灯时,以谁先点燃为吉利。往坟地送灯的人,点灯时必须用自己的火柴,如果借别人的火柴点灯,认为祖先看不见光明。点灯时要边点点说:正月十五来送灯,送金灯、送银灯、送铁灯,有儿坟前一片明,无儿坟前黑洞洞。有心来偷灯,偷个大铁灯,背也背不动,天冷地滑闹个抑歪蹬,大布衫烧个大窟窿。元宵节晚上,因为家家送灯,所以路口、野外坟地一片通明。这种习俗在黑龙江乃至整个东北的广大农村都还存在。
  流行于辽东,辽南一带,就是大连,丹东,营口等地区,也有送灯的习俗,不过就没有那么古老,亲手捏面灯了,而现在大多采用红色的蜡烛来代替原来的面灯,油灯了,红色蜡烛表示喜庆,天刚刚黑的时候,家里的男人带着灯,纸到自家的祖宗的坟头前,给先辈烧纸,在茔门口点燃蜡烛,即为送灯,然后在回家的路上遇上十字路口都要点一支灯,女人在家里给家里灶台,猪羊圈,井口,粮仓旁,牲口圈都要点上灯,而且在屋内要点上一家人的属相以示一家平安,至于送灯的意义不同的地方传说也不一样,有一说是:送灯是给老祖宗照亮抓虱子,在十字路口送灯是要老祖宗回家过灯节能找到回家的路,当然送灯也有送丁之意,希望祖宗能够保佑自己家族能够人丁兴旺,后代千万。
  不过由于蜡烛,面灯,油灯都是明火,容易引起火灾,所以现在东北很多地区送灯都改为电子灯,以大连德盛源工艺所做的电子灯为代表,以纽扣电池为电源,以发光二极管为发光体,以环保,卫生的特点得到了各级消防部门及各基层政府支持,促使电子的大力引导和推广,而且电子灯避免了不被风吹灭的问题,这种电子灯笼在辽南一带很受欢迎,古老的民俗在新技术的引领下得到了更好延续和发扬。
  或许现在找不到我们轻时或是祖辈那种坐在炕头看母亲捏面灯的场景,不过我们对祖宗的敬崇不变,对先辈的尊重没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2-07
展开全部
传说古早,凶禽猛兽很多,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猎杀, 有只神鸟迷路降落人间,意外被射杀。天公得知动怒,下令火神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以示惩罚。 天公查某囡心地善良,不忍百姓受难,冒死来到人间,将消息告诉人们。众人听后不知如何是好,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公就会以为人间着火。大家便分头准备。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公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为纪念这次成功避难,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12-07
展开全部
中国有“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说法,反映了节日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 。中秋佳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皓月当空, 银色的光洒向大地。在这气候宜人, 幽静的夜色中, 人们团聚在一起, 观赏皎洁的月亮, 向孩子们讲述那嫦娥奔月, 桂树和玉兔的神活故事。 如果这一天乌云遮月, 天色黯然, 令人失望! 但意味着我国的另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 在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之时, 雪花纷飞,又令人兴奋。 这两个传统节日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早已为人们关注。久而久之, 在许多地方, 八月十五夜若乌云满天, 往往正月十五日就会出现雪花飘飘的现象。于是人们总结出:“八月十五云遮月, 正月十五雪打灯”的天气谚语, 被广泛流传下来。 当然, 大气的韵律活动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它的成因、条件、表现等等许多方面,还没有搞得很清楚, 这种规律性也不是在每个地方、每个年份都能够对应得上。 现在, 许多气象学家正在对大气的韵律活动和它的成因进行深入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对于长期天气预报工作的开展, 无疑是有很大好处的。 “云遮月”和“雪打灯”,表面看是云和雪的呼应现象,实质上是两次冷空气活动的呼应关系, 也就是说, 中秋节前后如果有冷空气活动, 造成了“云遮月”的现象。那么, 元宵节前后, 又会有冷空气入侵, 形成“雪打灯”的局面。因此,“八月十五云遮月, 正月十五雪打灯”这条谚语, 正是入侵我国的冷空气存在5个月左右韵律活动的反映。不少气象台站根据这条谚语, 研究了冷空气活动的5个月左右的韵律关系, 把它用于长期天气预报, 取得了良好结果;其它日子间的天气,也有这种韵律关系, 只是未被人们普遍注意罢了。 ◆ 节日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是大气韵律活动的一种表现 相距150天的两个节日天气间,为什么会有相互关系呢? 原来, 这是大气韵律活动的一种表现。地球的大气, 好比一个大型的乐队, 风、云、雨、雪、雷、电、雾、霜, 就好像这个乐队演奏出音色丰富的乐章。许多研究工作表明, 在各种物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大气演奏的这部大型乐章, 也表现出有一定的“节奏感”。 就是说,某种天气过程, 某个时刻表现得比较明显, 在一定条件下,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新明显起来, 或因季节不同而以其它形式表现出来, 就像乐曲里的节拍一样, 表面上看不出它们之间直接的演变关系, 实际上却是有一定的联系。气候学中把这种大气中存在的内在的联系就叫大气的韵律活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