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影像行业和数码影像行业上有什么结构性区别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同学们都是学习摄影专业的,都具备相当的专业基础,所以我们可以用最简短的时间来回顾一下摄影术的发展史。注意我们回顾的主要方式是把摄影术(摄影技术)的发展史与摄影艺术语言进步的发展史并列考察的方式。我试图通过历史上摄影技术发展的一些里程碑式的坐标,相应比对同时期摄影艺术史上一些重要流派人物或者事件,想尝试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如果说摄影是一种表达方式,或者说摄影是一门艺术形式的话,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象摄影这样依赖器材与行业技术的进步。就是说历史上如果摄影语言的表达能力与表现范围进步了一点点,拓宽了一点点,则一定有相应的技术上的更新与进步在提供支持;而摄影语言如果发生了革命式的变化,则在此之前摄影技术一定在行业上发生过大事件。实际上这是一个早已被一些人认同的观点,之所以在这里作为重点强调,是因为在摄影届总有一些极端的声音,这些声音或单纯强调摄影艺术性而排斥技术因素在整个摄影发展历史上起到的作用;这将导致今后摄影技术发展对艺术进步继续起到推进作用时,一些人会丧失敏感。同时还有另外一些爱好者,它们沉迷于技术层面完全不问艺术表现力的可能性得到了何等飞跃式的进展。很明显偏知偏觉是视野狭窄造成的,这有损于我们把摄影作为一个爱好甚至同学们将来可能把摄影作为职业时的乐趣程度,也有可能损失快速进步的可能性与效率。而得到相对全面正确的结论将非常有助于我们今天对摄影实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我知道就在今天的课堂上,就在一些同学的观点中,也对摄影器材相关的话题兴趣不大。典型的看法,是认为一个好的摄影者应该把注意力与精力放在创作作品上。就如同一个好的画家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内容上而不是把精力放在讲究画笔与颜料上一样。应该肯定地说持有这种观点的同学是正确的,但我个人认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摄影的特殊性。我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可以令我们有这样的共识,即使最沉迷于创作的时期,也要适当拿出一部分精力来研究你的器材。这不仅因为我们的拍摄工作对器材的依赖性是如此大,也不仅体现在简单的“没有照相机就拍不成照片”的层面上,而要深刻得多,几乎达到了“哪种艺术语汇只能采用哪种照相技术”来表达才最具表现力的程度。我想对艺术再强调的同学,也不会拒绝表现力的增强吧?了解这些,也许对偏重创作的同学在后续的实践中能够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而同时最沉迷器材的同学也应该保持一个对摄影作为艺术表现形式而展现出来的丰富的艺术表达的可能性,这会令手中的器材展现独特的表现力,从而增加把玩器材的乐趣度。
那我们正式进入话题。提前说明两个问题:1,因为我们是大画幅讲座,因此话题中相关知识部分紧密围绕大画幅或者单独针对大画幅或者有意识强调大画幅;这不要给同学们造成错觉或误导,误以为大画幅有多么重要;2,同学们是摄影专业学生,因此话题相关知识点压缩到最简练,时间的关系,所以关于知识点的分歧与疑义不在讲述中争论,我将在最后留出集中的时间回头讨论。
在摄影术诞生之初,几乎所有的照相机都是大画幅。我们都知道摄影术诞生在法国,现在公认的发明者是达盖尔,他运用碘化银感光材料得到了人类最早的银盐影像。尽管有一些争议,因为有人认为法国人尼埃普斯运用沥青感光法拍摄的一张照片是在1827年,但历史还是承认了1839年,1839年8月19号,达盖尔在法国科学院与美术学院的联合集会上正式公布的银盐感光法,也叫做银板法成像,成为摄影术的正式开端。那个时候为什么都是大画幅?是因为183几年的法国人比现在的法国人身体好耐心好么,OK我们知道那是因为技术原因。那时感光材料的性能不太好,感光度比较低,镜头的分辨能力也无法与现代镜头相比,处理影像的工艺也非常复杂,因此,当时人们如果想得到一幅可以观赏的影像,只好采用大画幅相机直接拍摄,经过烦琐的充满变数的程序,然后得到一个与相机后部片窗尺寸相一致的最终影像。这里有同学脑子里可能蹦出了一个相关概念——放大。是的,在摄影术诞生之初,是没有放大这个概念的。即使在摄影术早期就存在的“卡罗式”摄影法,尽管已经存在了底片的概念,但仍然没有放大这个概念。
同时期的摄影艺术流派,现在摄影艺术史公认的,按照时间顺序应该是高艺术摄影和画意派摄影。高艺术摄影,主要指的是以英国摄影家所建立的早期受绘画中的拉斐尔前派影响的摄影流派,在1850年至1870年之间达到顶峰。画意摄影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30年代早期终止。其中比较广为人知的还是后者,画意摄影。与前者一样,画意摄影流派也是强调美感比题材本身更重要。强调画面中的影调、线条、平衡等因素的重要性超过画面的现实意义,同时,为了表现美的效果,一切世俗和丑陋的题材都要避免出现。当我们注视这些逝去的流派时,一定要明白这跟当时摄影器材所能提供的技术可能性息息相关。在此之后,是摄影的第一个经典时期,代表是卡梅伦、和纳达尔的经典人像摄影,爱默森的自然主义摄影,柯蒂斯、庞汀的风土摄影,一直到摄影转型期的分离派,代表人物是谁?斯蒂格利茨。当然,这个转型期如果细分,还包括斯泰肯代表的纯粹摄影,斯特兰德代表的直接摄影,斯蒂格利茨代表的则是即时摄影。
今天回头看,技术成份多还是艺术成份多?如果非要分出多少的话,我个人觉得技术成份多一些。此时期摄影是真正意义上的“术”。当时摄影师的形象是这样的,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形象注定了摄影不是任何人(百姓)随便可以玩起来的,是吧?但还好,幸运的是,摄影术从一开始面世,虽然不是谁都能操作,但照相机的镜头始终是面对所有人的。那时所有人眼里摄影术虽然很神秘,但想得到一张自己的摄影肖像却很容易,且代价远远低于绘画,而逼真程度远远高于绘画。因此摄影术事实上以什么面目面世的?我觉得更象一个江湖术士。它神奇,神秘,同时针对的对象又是普通民众,摄影术发展历史上有两件大事同学们一定要知道。这两件大事既是技术的飞跃,同时又强烈影像到摄影语言的发展变化。一个大事是1889年柯达公司发明了胶卷,另一个大事是1913年奥斯卡.巴那克发明了莱卡相机。同学们知道在柯达发明胶卷之前,感光材料的承载体都是坚硬,沉重的。感光材料的承载物发展基本是这样的顺序:达盖尔时期的银版,承载物实际上是金属板,后来出现火棉胶法,再后来出现干版。干版一般是玻璃材质。这些材质都具有两个性质:坚硬,沉重,不便于携带,无论是运输还是使用都很麻烦。与金属版和玻璃版同期摄影术也发展了纸质的底片,事实上柯达透明塞路路底片之前就是制造纸质底片的。但纸质底片有什么问题?是的,清晰度有问题。柯达发明的透明度极高的塞路路胶卷是一个革命。当时它采用硝酸纤维片基,后来因为易燃而发展为三醋酸片基或者涤纶片基。透明底片柔软,轻,容易加工成各种规格,方便使用者携带与存储。这个发明给后来的小型照相机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胶卷的发明给电影的出现也提供了可能性。实际上莱卡相机的出现就与电影有关——据说奥斯卡巴那克当初制作的第一台莱卡原型机,目的就是给电影摄影制造一个提供暴光参考的小工具。也就是这个小工具,后来发展成摄影史上无法回避的工具,也彻底改变了摄影语言的面貌。
在此之后,摄影流派的产生丰富而迅猛。期间我们挑出一些明确成立并被普遍认可的点来观察,比如几个重要人物,摄影史回避不了的几个人物。比如刘易斯·海因的社会纪实,W尤金·史密斯的报道摄影,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布列松本人也几乎成了莱卡相机的形象代言人;还有著名的战地摄影师罗泊特卡帕;还有非常非常多的大师,他们使用小型相机拍摄照片,从而开拓了摄影语言表现上与实用领域上多方面可能性。我为什么说丰富而迅猛,1,是因为摄影手段一旦便捷化,立刻使摄影这种手段平民化。人们从以前的被拍摄者,成为摄影师。想像一下如果人人具备了凡高毕加索的绘画技巧与表达能力,那么人们脑子里将会有多少种想法涌现出来变成画作而成为风格流派;二是因为摄影一旦社会化,立刻被赋予广泛的社会应用价值,这使得新闻,报道,战地等实用领域的功能性用途,在加上适当的创作者主观意图后,就游走于艺术的边缘了。在难以区分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影像大量出现时,摄影被彻底泛化。
因此胶卷的发明,莱卡相机的诞生,改变了什么?我们说,这是对摄影彻底的,颠覆性的改变。在此之前,摄影术是小众的,技术壁垒的,器材具有门槛效应的,应用领域相对狭窄的,语言相对单一的,社会化程度极低的。而在此之后,摄影术迅速属于大众,迅速接近平民,应用领域空前广泛,语言极大丰富,最重要的是:摄影马上被赋予极大的社会意义,并马上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表达与传播手段。这时期以及之后,摄影术不再神秘。
鉴于时间,对摄影术发展历史我只做这么简单的阐述。当然我们今天对摄影史的讨论缺失了当代的部分,而这部分可能是同学们最关注的。之所以缺失掉一是因为时间关系,而更大原因是这跟我想说明的问题关系不大。现在我想提出一个问题大家思考:摄影历史上,这个历史既是指技术发展史,也是指摄影艺术史,它的发展轨迹和规律是怎样的,是旧的淘汰了新的吗?是象自然科学发展史一样,陈旧的事物无可争辩地被新兴事物全面取代与更新吗?落实到具体的话题上,既然摄影史的开端是大画幅相机,使用着笨拙的拍摄手段,获取有限的影像题材,那么在技术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之后,灵活轻便的获取影像的手段诞生后,大画幅拍摄方式被全面替代而遭到淘汰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原因是什么,大画幅拍摄手段依然存活的理由是什么呢?
个人的观点:人类在摄影技术发展历史上,是分别遵循两个方向前进的。方向1——不断提高影像质量,方向2,不断改善获取影像手段的方便性与快捷性。现在请回顾一下摄影史开端时那个争议。尼埃普斯在1827年用沥青法拍摄的作品《鸽子窝》比达盖尔用银版法拍摄的作品足足早了12年,但为什么没有被看作是摄影史的开端?现在权威的解释是:尼埃普斯的沥青法不具有实用性。因为沥青法成像模糊,且暴光时间超长。从摄影史对尼埃普斯的“不公正”待遇上,我们可以窥见人类对摄影术的心理期望值。成像模糊就是影像质量不高;暴光时间超长就是获取影像的便利性超级低,——因此,达盖尔的幸运似乎从一开始就暗示了摄影术发展下去的两个方向。但很不幸的是,有同学注意到我用了“分别”这个词——这两个方向无法得到同一个交汇点,它们甚至不能平行,而大部分时候简直说是南辕北辙。就是说,在摄影技术这个层面上,基本无法极端提高影像质量的同时,得到最大的便携性与方便度。目前我们的摄影行业的技术,不论是百年发展的银盐技术,还是目前蓬勃发展的数码技术,要想大幅度提高影像质量,唯一能够成熟实现的技术仍然是提高胶片(CCD)的面积;而要想提高机动性便携性,唯一的办法还是缩小胶片(CCD)的面积。这显然是一对无法调解的矛盾。
就是奥斯卡巴那克本人,在发明莱卡相机的时候,本身也是一个大画幅摄影者。前面说过,他制作了这台迷你的小型机器只是为了给电影摄影机做一个暴光参考的工具。只是偶然的一个念头,他发现这台小机器拍摄的小底片经过放大后得到的影像很令人满意,才突发奇想向他当时的老板Ernest·Leitz介绍这个思路。在回顾历史的细节时我们不难发现,这其实就是一个妥协与选择。妥协的是什么?影像质量。选择了什么?便捷。摄影史上显然奥斯卡巴那克并不是第一个企图制造小型照相机的。早在1835年8月英国人H·F·塔尔博特就自制了木结构的相机“老鼠笼”,他放入2.5厘米见方的氯化银纸,曝光30分钟,拍摄了自己的住宅。但这在当时不能够被人们接受。即使在1913年,当时的摄影师并不是如今天般全部接受莱卡相机所拍摄的画面质量,事实上大部分摄影师是不认可的。他们坚持认为只有他们手里的大画幅底片所产生的精细影像才是摄影。所以加上战争的干扰,莱卡相机一直到1925年莱比锡春季博览会上才正式推出30台A型Leica照相机。此时,扔然许多摄影师仍持怀疑的态度。但是因为Leica非常方便,只要放在口袋便可四处随意走动,人们无法抗拒它的便携性和扔掉三脚架后拍摄方式被解放的快感,因此仍具有相当的诱惑力。它使摄影师改变拍照的方式,以一种新的角度重新诠释影像,并且摆脱了三脚架的约束。历史上这段陈述,生动地为我们描述了人们一个重要的选择原则:在能否得到影像的前提下,所能得到的影像质量是次要的。也就是说:当能不能摄取一个影像成为主要问题时,影像的质量是个次要问题。不好比没有强。
但不要忘记人性里还有一个索取的原则:贪婪。这里贪婪不是贬义,而是一个中性词。是指在能够得到或者已经得到的前提下,永远是好的比不好的强。正是这个原则导致了为什么摄影技术发展历史上,大画幅摄影的方式一直没有被取代,并且一直顽强地发展下来。虽然在摄影术的开端它作为一个仅有的形式存在而现在变得越来越小众,但始终没有被灭绝,就是因为人性中这个原则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一下大画幅摄影所栖身的角落也许对我们认清上述论点又帮助。莱卡相机之后的长时间以来大画幅摄影基本只存在于几个领域:1,商业广告展示,2,艺术创作与展示,3,高级摄影爱好发烧者群体。我们研究这三个群体会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注重品质而对获取的难度不敏感。如果说当年奥斯卡巴那克做出了一个选择得到了大部分逐渐的认同,那么上面这三个群体的人显然部分地站在了对立面。他们认为影像品质是仍需注重与追求的,因为影像品质仍然并且几乎永远有人性层面上的需要。与此同时我们自然会关注到摄影史上一种折衷的技术解决方案横行了很多年,这就是著名的120系统。作为画面质量与获取便利性的两种诉求的交叉点,120系统在摄影史上占据了自己重要的位置。在获取影像质量与获取影像便捷度上出现重大分歧时,人们自觉地形成3个群体,这3个群体的区分方式简单粗暴:135,120,大画幅。我们可以在这3个群体里轻易找到各自的代表人物或大师。但很有趣的现象是,我试图找到一个大师横跨两个极端的,但没成功。好像所有人自觉地选择一端,而放弃另外一端。
这种对画质的需求在当时的摄影思潮中有佐证么,我说有的。在莱卡相机出现之后,摄影流派百花齐放的时期,除了前面列举的布列松卡帕等著名人物之外,在摄影艺术方面同时还应当回顾另外一条线索。按照时间简单地陈述,在与莱卡相机所代表的时代并列的,同时出现了第二个经典时期。代表人物是谁?是的,就是委斯顿,亚当斯所倡导的精细摄影,F64小组。虽然布列松,卡帕等所代表的纪实风格流派被正史纳入摄影史上第三个经典时代,但与之同时期的现代人像与肖像大师卡什、纽曼等仍然采用大画幅手段工作。同学们,当我的观点是:获取影像的便捷性被充分发展之后,笨重烦琐的获取高质量影像方式仍然没有被取代,以上是摄影史为此提供的证据。这个证据仍然在延续,在这次讲座里缺失掉的当代艺术与当代摄影中,大画幅摄影作为一种手段与方式,不但没有在莱卡相机出现后消亡,反而一直保持了自己稳固的不可动摇的地位。我粗略统计过目前北京798的摄影展览,大画幅拍摄的作品比例非常之高,可以高达60%以上。国际上比较著名的当代摄影大师,比如贝歇夫妇,古斯基,托玛斯儒夫,都只使用大画幅拍摄。
好,我所知道的情况就是上述这么多。就在这个月初,传来路来破产的消息。路来诞生于1928年,作为前面提到的影像质量与操作便捷性权衡的另外一个硕果,路来与莱卡一同发起并推动了摄影的革命。现在大家都知道是数码时代,路来的破产已经被作为传统胶片产业的丧钟,网络上也传说着各种预言的声音。数码这十年的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本身极具便捷性的数码技术借助强大的商业资本优势和宣传攻势,数码几年间攻城略地,一举击溃了传统银盐王国。但我的观点——我从摄影史上寻找线索,试图论证目前数码系统对摄影术的贡献,不论出发点还是未来的方向,都建立在彻底改善获取影像手段的便利性方面,而对影像质量的提高在短时间内无法达成,也根本不是数码影像研究发展的当前目的。数码影像目前观察到的对影像质量的追求目标,还基本是一步一步追赶传统银盐影像的阶段,先是接近达到并超越了135胶片,目前接近120的水平。但接近甚至达到大画幅胶片的水平同时又保持目前大画幅胶片的拍摄成本,仍然很难达到。大画幅银盐摄影何时在应用领域死亡,我想应该是数码技术得到更大发展的时候,就是说获取图像的质量全面超过,同时保持了高度的便捷性。前面我们论证过这是一对双生的矛盾,目前人类无法调和,但未来能否解决?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就是在大画幅这个话题上我希望能够与同学们分享的,我的个人观点与看法。我做最后的整理与总结。这里面包含两个分别独立的论点:
1,如果说摄影是一种表达方式,或者说摄影是一门艺术形式的话,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象摄影这样依赖器材与行业技术的进步。了解在摄影这种表达方式中,技术与艺术相生相存相伴的关系,既有助于提高我们把摄影当作兴趣爱好看待时的乐趣程度,也有助于我们把摄影作为艺术创作手段看待时,能够对技术更新发展带来的新语言语汇的发展保持一个高度的敏感。
2,人类在摄影技术发展历史上,是分别遵循两个方向前进的。方向1——不断提高影像质量,方向2,不断改善获取影像手段的方便性与快捷性。目前人类在摄影技术这个层面上,还无法极端提高影像质量的同时,得到最大的便携性与方便度,因此造成了大画幅摄影方式的延续与发展。而这个观点,基本构成了我们今天下午这个讲座的题目和同学们感兴趣的那个问题——当今数码时代,传统大画幅银盐影像存在的意义与必要性。
阐述明白以上观点后,我想基本可以回答有关大画幅摄影方式的一系列问题了。尤其是一些误导性问题比如:是否使用大画幅的摄影者更专业?Ok,现在我们知道正确答案了。——不是的。只是这些摄影者对所获取的影像质量更加敏感而已。他们为获取相对高质量影像付出代价,这些代价在另外一部分摄影者眼里是无论如何不可放弃的,仅此而已。在长期的使用某种类器材后肯定产生所谓术业专攻,就比如我本人,我长期使用并关注大画幅拍摄技术,同时长期疏于更新其他种类器材的拍摄技术。象大画幅拍摄有自己独特的技术领域一样,数码或其他拍摄方式也有自己的技术领域。在自己的领域内相比,才是有意义的。在大画幅领域还有一些误传误导性的问题,比如“亚当斯在摄影史上的地位到底取决于他对摄影的什么贡献?”,现在民间各种误传误导的结论性答案都有千奇百怪。但在座的同学们是摄影专业的科班学生,我们都是学习过摄影美学和摄影史的,因此我们会有一个相对正确的答案是吧?
最后说一个有趣的现象。前面我们说,大画幅摄影方式并没有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消亡,这个我们探讨过了。但我们同时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作为摄影艺术流派,新兴的观念也没能对旧有的观念赶尽杀绝。最典型的例证就是画意摄影。最为摄影流派的开端,高艺术摄影的重要特征之一,拼接与重组画面,现在正大量被手持数码相机,鼠标的人们在PS软件上实践着;而当年(170年前),画意派摄影的典型工作方式与习惯——当制造商们煞费苦心,急于提高镜头的分辨北和干版记录细节的能力,改进印制照片的方法时,画意摄影流派的摄影家们却在力求达到相反的效果,比如有的摄影家在拍摄前,先把纹理很粗的干版表面曝光一会儿,以减少画面中的逼真效果。有的则在拍摄时采用针孔成像原理,或是干脆在拍摄时摇动三脚架,让画面产生轻微的模糊、柔化效果。这种方式与习惯产生的照片,至今仍然大量存在于类似《大众摄影》等杂志上,并在民间,甚至在地方级的摄影家协会会员中经常见到。如果说这是中国民间业余摄影落后的标志,是完全不确切的。因为通过强大的互联网我们可以看见世界各地同步实时的动态,我发现这种现象是全球化的民众现象。也就是说,高艺术摄影与画意摄影作为早已死去多年的流派,至今仍然鲜明地活在人民心中。170年来众多以摄影影像为手段创作的艺术家们将摄影的影像语言不管如何发展与深化,大部分民众在认识了影像的众多表达可能性后,仍然会职守视觉审美中最基本最原始的形式兴奋。
那我们正式进入话题。提前说明两个问题:1,因为我们是大画幅讲座,因此话题中相关知识部分紧密围绕大画幅或者单独针对大画幅或者有意识强调大画幅;这不要给同学们造成错觉或误导,误以为大画幅有多么重要;2,同学们是摄影专业学生,因此话题相关知识点压缩到最简练,时间的关系,所以关于知识点的分歧与疑义不在讲述中争论,我将在最后留出集中的时间回头讨论。
在摄影术诞生之初,几乎所有的照相机都是大画幅。我们都知道摄影术诞生在法国,现在公认的发明者是达盖尔,他运用碘化银感光材料得到了人类最早的银盐影像。尽管有一些争议,因为有人认为法国人尼埃普斯运用沥青感光法拍摄的一张照片是在1827年,但历史还是承认了1839年,1839年8月19号,达盖尔在法国科学院与美术学院的联合集会上正式公布的银盐感光法,也叫做银板法成像,成为摄影术的正式开端。那个时候为什么都是大画幅?是因为183几年的法国人比现在的法国人身体好耐心好么,OK我们知道那是因为技术原因。那时感光材料的性能不太好,感光度比较低,镜头的分辨能力也无法与现代镜头相比,处理影像的工艺也非常复杂,因此,当时人们如果想得到一幅可以观赏的影像,只好采用大画幅相机直接拍摄,经过烦琐的充满变数的程序,然后得到一个与相机后部片窗尺寸相一致的最终影像。这里有同学脑子里可能蹦出了一个相关概念——放大。是的,在摄影术诞生之初,是没有放大这个概念的。即使在摄影术早期就存在的“卡罗式”摄影法,尽管已经存在了底片的概念,但仍然没有放大这个概念。
同时期的摄影艺术流派,现在摄影艺术史公认的,按照时间顺序应该是高艺术摄影和画意派摄影。高艺术摄影,主要指的是以英国摄影家所建立的早期受绘画中的拉斐尔前派影响的摄影流派,在1850年至1870年之间达到顶峰。画意摄影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30年代早期终止。其中比较广为人知的还是后者,画意摄影。与前者一样,画意摄影流派也是强调美感比题材本身更重要。强调画面中的影调、线条、平衡等因素的重要性超过画面的现实意义,同时,为了表现美的效果,一切世俗和丑陋的题材都要避免出现。当我们注视这些逝去的流派时,一定要明白这跟当时摄影器材所能提供的技术可能性息息相关。在此之后,是摄影的第一个经典时期,代表是卡梅伦、和纳达尔的经典人像摄影,爱默森的自然主义摄影,柯蒂斯、庞汀的风土摄影,一直到摄影转型期的分离派,代表人物是谁?斯蒂格利茨。当然,这个转型期如果细分,还包括斯泰肯代表的纯粹摄影,斯特兰德代表的直接摄影,斯蒂格利茨代表的则是即时摄影。
今天回头看,技术成份多还是艺术成份多?如果非要分出多少的话,我个人觉得技术成份多一些。此时期摄影是真正意义上的“术”。当时摄影师的形象是这样的,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形象注定了摄影不是任何人(百姓)随便可以玩起来的,是吧?但还好,幸运的是,摄影术从一开始面世,虽然不是谁都能操作,但照相机的镜头始终是面对所有人的。那时所有人眼里摄影术虽然很神秘,但想得到一张自己的摄影肖像却很容易,且代价远远低于绘画,而逼真程度远远高于绘画。因此摄影术事实上以什么面目面世的?我觉得更象一个江湖术士。它神奇,神秘,同时针对的对象又是普通民众,摄影术发展历史上有两件大事同学们一定要知道。这两件大事既是技术的飞跃,同时又强烈影像到摄影语言的发展变化。一个大事是1889年柯达公司发明了胶卷,另一个大事是1913年奥斯卡.巴那克发明了莱卡相机。同学们知道在柯达发明胶卷之前,感光材料的承载体都是坚硬,沉重的。感光材料的承载物发展基本是这样的顺序:达盖尔时期的银版,承载物实际上是金属板,后来出现火棉胶法,再后来出现干版。干版一般是玻璃材质。这些材质都具有两个性质:坚硬,沉重,不便于携带,无论是运输还是使用都很麻烦。与金属版和玻璃版同期摄影术也发展了纸质的底片,事实上柯达透明塞路路底片之前就是制造纸质底片的。但纸质底片有什么问题?是的,清晰度有问题。柯达发明的透明度极高的塞路路胶卷是一个革命。当时它采用硝酸纤维片基,后来因为易燃而发展为三醋酸片基或者涤纶片基。透明底片柔软,轻,容易加工成各种规格,方便使用者携带与存储。这个发明给后来的小型照相机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胶卷的发明给电影的出现也提供了可能性。实际上莱卡相机的出现就与电影有关——据说奥斯卡巴那克当初制作的第一台莱卡原型机,目的就是给电影摄影制造一个提供暴光参考的小工具。也就是这个小工具,后来发展成摄影史上无法回避的工具,也彻底改变了摄影语言的面貌。
在此之后,摄影流派的产生丰富而迅猛。期间我们挑出一些明确成立并被普遍认可的点来观察,比如几个重要人物,摄影史回避不了的几个人物。比如刘易斯·海因的社会纪实,W尤金·史密斯的报道摄影,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布列松本人也几乎成了莱卡相机的形象代言人;还有著名的战地摄影师罗泊特卡帕;还有非常非常多的大师,他们使用小型相机拍摄照片,从而开拓了摄影语言表现上与实用领域上多方面可能性。我为什么说丰富而迅猛,1,是因为摄影手段一旦便捷化,立刻使摄影这种手段平民化。人们从以前的被拍摄者,成为摄影师。想像一下如果人人具备了凡高毕加索的绘画技巧与表达能力,那么人们脑子里将会有多少种想法涌现出来变成画作而成为风格流派;二是因为摄影一旦社会化,立刻被赋予广泛的社会应用价值,这使得新闻,报道,战地等实用领域的功能性用途,在加上适当的创作者主观意图后,就游走于艺术的边缘了。在难以区分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影像大量出现时,摄影被彻底泛化。
因此胶卷的发明,莱卡相机的诞生,改变了什么?我们说,这是对摄影彻底的,颠覆性的改变。在此之前,摄影术是小众的,技术壁垒的,器材具有门槛效应的,应用领域相对狭窄的,语言相对单一的,社会化程度极低的。而在此之后,摄影术迅速属于大众,迅速接近平民,应用领域空前广泛,语言极大丰富,最重要的是:摄影马上被赋予极大的社会意义,并马上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表达与传播手段。这时期以及之后,摄影术不再神秘。
鉴于时间,对摄影术发展历史我只做这么简单的阐述。当然我们今天对摄影史的讨论缺失了当代的部分,而这部分可能是同学们最关注的。之所以缺失掉一是因为时间关系,而更大原因是这跟我想说明的问题关系不大。现在我想提出一个问题大家思考:摄影历史上,这个历史既是指技术发展史,也是指摄影艺术史,它的发展轨迹和规律是怎样的,是旧的淘汰了新的吗?是象自然科学发展史一样,陈旧的事物无可争辩地被新兴事物全面取代与更新吗?落实到具体的话题上,既然摄影史的开端是大画幅相机,使用着笨拙的拍摄手段,获取有限的影像题材,那么在技术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之后,灵活轻便的获取影像的手段诞生后,大画幅拍摄方式被全面替代而遭到淘汰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原因是什么,大画幅拍摄手段依然存活的理由是什么呢?
个人的观点:人类在摄影技术发展历史上,是分别遵循两个方向前进的。方向1——不断提高影像质量,方向2,不断改善获取影像手段的方便性与快捷性。现在请回顾一下摄影史开端时那个争议。尼埃普斯在1827年用沥青法拍摄的作品《鸽子窝》比达盖尔用银版法拍摄的作品足足早了12年,但为什么没有被看作是摄影史的开端?现在权威的解释是:尼埃普斯的沥青法不具有实用性。因为沥青法成像模糊,且暴光时间超长。从摄影史对尼埃普斯的“不公正”待遇上,我们可以窥见人类对摄影术的心理期望值。成像模糊就是影像质量不高;暴光时间超长就是获取影像的便利性超级低,——因此,达盖尔的幸运似乎从一开始就暗示了摄影术发展下去的两个方向。但很不幸的是,有同学注意到我用了“分别”这个词——这两个方向无法得到同一个交汇点,它们甚至不能平行,而大部分时候简直说是南辕北辙。就是说,在摄影技术这个层面上,基本无法极端提高影像质量的同时,得到最大的便携性与方便度。目前我们的摄影行业的技术,不论是百年发展的银盐技术,还是目前蓬勃发展的数码技术,要想大幅度提高影像质量,唯一能够成熟实现的技术仍然是提高胶片(CCD)的面积;而要想提高机动性便携性,唯一的办法还是缩小胶片(CCD)的面积。这显然是一对无法调解的矛盾。
就是奥斯卡巴那克本人,在发明莱卡相机的时候,本身也是一个大画幅摄影者。前面说过,他制作了这台迷你的小型机器只是为了给电影摄影机做一个暴光参考的工具。只是偶然的一个念头,他发现这台小机器拍摄的小底片经过放大后得到的影像很令人满意,才突发奇想向他当时的老板Ernest·Leitz介绍这个思路。在回顾历史的细节时我们不难发现,这其实就是一个妥协与选择。妥协的是什么?影像质量。选择了什么?便捷。摄影史上显然奥斯卡巴那克并不是第一个企图制造小型照相机的。早在1835年8月英国人H·F·塔尔博特就自制了木结构的相机“老鼠笼”,他放入2.5厘米见方的氯化银纸,曝光30分钟,拍摄了自己的住宅。但这在当时不能够被人们接受。即使在1913年,当时的摄影师并不是如今天般全部接受莱卡相机所拍摄的画面质量,事实上大部分摄影师是不认可的。他们坚持认为只有他们手里的大画幅底片所产生的精细影像才是摄影。所以加上战争的干扰,莱卡相机一直到1925年莱比锡春季博览会上才正式推出30台A型Leica照相机。此时,扔然许多摄影师仍持怀疑的态度。但是因为Leica非常方便,只要放在口袋便可四处随意走动,人们无法抗拒它的便携性和扔掉三脚架后拍摄方式被解放的快感,因此仍具有相当的诱惑力。它使摄影师改变拍照的方式,以一种新的角度重新诠释影像,并且摆脱了三脚架的约束。历史上这段陈述,生动地为我们描述了人们一个重要的选择原则:在能否得到影像的前提下,所能得到的影像质量是次要的。也就是说:当能不能摄取一个影像成为主要问题时,影像的质量是个次要问题。不好比没有强。
但不要忘记人性里还有一个索取的原则:贪婪。这里贪婪不是贬义,而是一个中性词。是指在能够得到或者已经得到的前提下,永远是好的比不好的强。正是这个原则导致了为什么摄影技术发展历史上,大画幅摄影的方式一直没有被取代,并且一直顽强地发展下来。虽然在摄影术的开端它作为一个仅有的形式存在而现在变得越来越小众,但始终没有被灭绝,就是因为人性中这个原则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一下大画幅摄影所栖身的角落也许对我们认清上述论点又帮助。莱卡相机之后的长时间以来大画幅摄影基本只存在于几个领域:1,商业广告展示,2,艺术创作与展示,3,高级摄影爱好发烧者群体。我们研究这三个群体会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注重品质而对获取的难度不敏感。如果说当年奥斯卡巴那克做出了一个选择得到了大部分逐渐的认同,那么上面这三个群体的人显然部分地站在了对立面。他们认为影像品质是仍需注重与追求的,因为影像品质仍然并且几乎永远有人性层面上的需要。与此同时我们自然会关注到摄影史上一种折衷的技术解决方案横行了很多年,这就是著名的120系统。作为画面质量与获取便利性的两种诉求的交叉点,120系统在摄影史上占据了自己重要的位置。在获取影像质量与获取影像便捷度上出现重大分歧时,人们自觉地形成3个群体,这3个群体的区分方式简单粗暴:135,120,大画幅。我们可以在这3个群体里轻易找到各自的代表人物或大师。但很有趣的现象是,我试图找到一个大师横跨两个极端的,但没成功。好像所有人自觉地选择一端,而放弃另外一端。
这种对画质的需求在当时的摄影思潮中有佐证么,我说有的。在莱卡相机出现之后,摄影流派百花齐放的时期,除了前面列举的布列松卡帕等著名人物之外,在摄影艺术方面同时还应当回顾另外一条线索。按照时间简单地陈述,在与莱卡相机所代表的时代并列的,同时出现了第二个经典时期。代表人物是谁?是的,就是委斯顿,亚当斯所倡导的精细摄影,F64小组。虽然布列松,卡帕等所代表的纪实风格流派被正史纳入摄影史上第三个经典时代,但与之同时期的现代人像与肖像大师卡什、纽曼等仍然采用大画幅手段工作。同学们,当我的观点是:获取影像的便捷性被充分发展之后,笨重烦琐的获取高质量影像方式仍然没有被取代,以上是摄影史为此提供的证据。这个证据仍然在延续,在这次讲座里缺失掉的当代艺术与当代摄影中,大画幅摄影作为一种手段与方式,不但没有在莱卡相机出现后消亡,反而一直保持了自己稳固的不可动摇的地位。我粗略统计过目前北京798的摄影展览,大画幅拍摄的作品比例非常之高,可以高达60%以上。国际上比较著名的当代摄影大师,比如贝歇夫妇,古斯基,托玛斯儒夫,都只使用大画幅拍摄。
好,我所知道的情况就是上述这么多。就在这个月初,传来路来破产的消息。路来诞生于1928年,作为前面提到的影像质量与操作便捷性权衡的另外一个硕果,路来与莱卡一同发起并推动了摄影的革命。现在大家都知道是数码时代,路来的破产已经被作为传统胶片产业的丧钟,网络上也传说着各种预言的声音。数码这十年的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本身极具便捷性的数码技术借助强大的商业资本优势和宣传攻势,数码几年间攻城略地,一举击溃了传统银盐王国。但我的观点——我从摄影史上寻找线索,试图论证目前数码系统对摄影术的贡献,不论出发点还是未来的方向,都建立在彻底改善获取影像手段的便利性方面,而对影像质量的提高在短时间内无法达成,也根本不是数码影像研究发展的当前目的。数码影像目前观察到的对影像质量的追求目标,还基本是一步一步追赶传统银盐影像的阶段,先是接近达到并超越了135胶片,目前接近120的水平。但接近甚至达到大画幅胶片的水平同时又保持目前大画幅胶片的拍摄成本,仍然很难达到。大画幅银盐摄影何时在应用领域死亡,我想应该是数码技术得到更大发展的时候,就是说获取图像的质量全面超过,同时保持了高度的便捷性。前面我们论证过这是一对双生的矛盾,目前人类无法调和,但未来能否解决?我们拭目以待。
以上就是在大画幅这个话题上我希望能够与同学们分享的,我的个人观点与看法。我做最后的整理与总结。这里面包含两个分别独立的论点:
1,如果说摄影是一种表达方式,或者说摄影是一门艺术形式的话,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象摄影这样依赖器材与行业技术的进步。了解在摄影这种表达方式中,技术与艺术相生相存相伴的关系,既有助于提高我们把摄影当作兴趣爱好看待时的乐趣程度,也有助于我们把摄影作为艺术创作手段看待时,能够对技术更新发展带来的新语言语汇的发展保持一个高度的敏感。
2,人类在摄影技术发展历史上,是分别遵循两个方向前进的。方向1——不断提高影像质量,方向2,不断改善获取影像手段的方便性与快捷性。目前人类在摄影技术这个层面上,还无法极端提高影像质量的同时,得到最大的便携性与方便度,因此造成了大画幅摄影方式的延续与发展。而这个观点,基本构成了我们今天下午这个讲座的题目和同学们感兴趣的那个问题——当今数码时代,传统大画幅银盐影像存在的意义与必要性。
阐述明白以上观点后,我想基本可以回答有关大画幅摄影方式的一系列问题了。尤其是一些误导性问题比如:是否使用大画幅的摄影者更专业?Ok,现在我们知道正确答案了。——不是的。只是这些摄影者对所获取的影像质量更加敏感而已。他们为获取相对高质量影像付出代价,这些代价在另外一部分摄影者眼里是无论如何不可放弃的,仅此而已。在长期的使用某种类器材后肯定产生所谓术业专攻,就比如我本人,我长期使用并关注大画幅拍摄技术,同时长期疏于更新其他种类器材的拍摄技术。象大画幅拍摄有自己独特的技术领域一样,数码或其他拍摄方式也有自己的技术领域。在自己的领域内相比,才是有意义的。在大画幅领域还有一些误传误导性的问题,比如“亚当斯在摄影史上的地位到底取决于他对摄影的什么贡献?”,现在民间各种误传误导的结论性答案都有千奇百怪。但在座的同学们是摄影专业的科班学生,我们都是学习过摄影美学和摄影史的,因此我们会有一个相对正确的答案是吧?
最后说一个有趣的现象。前面我们说,大画幅摄影方式并没有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消亡,这个我们探讨过了。但我们同时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作为摄影艺术流派,新兴的观念也没能对旧有的观念赶尽杀绝。最典型的例证就是画意摄影。最为摄影流派的开端,高艺术摄影的重要特征之一,拼接与重组画面,现在正大量被手持数码相机,鼠标的人们在PS软件上实践着;而当年(170年前),画意派摄影的典型工作方式与习惯——当制造商们煞费苦心,急于提高镜头的分辨北和干版记录细节的能力,改进印制照片的方法时,画意摄影流派的摄影家们却在力求达到相反的效果,比如有的摄影家在拍摄前,先把纹理很粗的干版表面曝光一会儿,以减少画面中的逼真效果。有的则在拍摄时采用针孔成像原理,或是干脆在拍摄时摇动三脚架,让画面产生轻微的模糊、柔化效果。这种方式与习惯产生的照片,至今仍然大量存在于类似《大众摄影》等杂志上,并在民间,甚至在地方级的摄影家协会会员中经常见到。如果说这是中国民间业余摄影落后的标志,是完全不确切的。因为通过强大的互联网我们可以看见世界各地同步实时的动态,我发现这种现象是全球化的民众现象。也就是说,高艺术摄影与画意摄影作为早已死去多年的流派,至今仍然鲜明地活在人民心中。170年来众多以摄影影像为手段创作的艺术家们将摄影的影像语言不管如何发展与深化,大部分民众在认识了影像的众多表达可能性后,仍然会职守视觉审美中最基本最原始的形式兴奋。
梅卡曼德(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_
2023-03-23 广告
2023-03-23 广告
3D视觉相机的性价比除了考虑价格因素外,还需要综合考虑:相机性能、运行的稳定性、与各品牌机器人是否广泛适配以及配套服务,梅卡曼德是个不错的选择。梅卡曼德在产品研发设计阶段,就将可靠性作为严格标准之一,确保产品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同时,梅卡曼德...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梅卡曼德(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_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