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亲子教育?
所有父母都把孩子当成心肝宝贝,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越来越健康、快乐、优秀,但有些做法却真的是育儿大忌。
一、过度保护。
父母有了孩子以后,都怕孩子磕着碰着,唯恐孩子受伤害,但其实只要安全工作做到位了,孩子一点磕磕碰碰很正常,千万不要过度紧张,反而坏事。
二、经常比较。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父母心中最棒的宝宝,如果父母一味地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比较,孩子会从小养成自卑的心态,严重的甚至发生自残等行为,父母一定要注意语言暴力给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
“爸妈老是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别人家的孩子无处不在”,“虽然我知道他们是希望我更优秀,但我很讨厌他们的这个做法。”这是一个家庭富裕却因为盗窃成为少年犯的孩子的心声。
“从小我就有个敌人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从来不玩游戏,天天学习,成绩好,听话,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我不是这样的好孩子,我不想回家。”一个多次离家出走的女孩这样说。
父母要学会客观评价孩子的长处和不足,不能一味地批评打压孩子,让孩子在鼓励中成长。
三、无暇教育。
好的教育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就开始了,教育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事情,也不是爷爷奶奶的事情,而是父母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应该承担的责任。教育的事情等不得,如果老人的教育方式不正确,就要在第一时间指出来,千万不能幻想等孩子长大再去改掉坏习惯,到孩子懂事的时候,孩子根本听不进父母的劝导,因为没有从小形成这样的沟通模式,孩子会逆反,会沉默,甚至会疏远父母,到那个时候,真的是多少后悔药都没用了。
2.经常了解孩子喜欢什么,让孩子感到在家里很快乐;
3.经常鼓励孩子,当孩子遇到失败的时候,不要泼冷水;
4.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
5.父母不在孩子面前争吵;
6.不对孩子说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坏话;
7.能向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
8.不在别人面前数落孩子;
9.当别人指出孩子的缺点时,不护短;
10.正确面对孩子的“为什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1.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玩;
12.每天都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13.每天带孩子到户外活动;
14.鼓励孩子主动做事,即使失败了,也认为是值得的;
15.经常和孩子讨论各种问题,加强双方思想情感的沟通和交流;
16.孩子有话对你说时,不管你多忙也要耐心倾听;
17.批评孩子时,允许孩子辩解和反驳;
18.不对孩子说“就你笨,什么都不会做”之类的话;
19.一般不强迫孩子,给孩子自己选择和判断的机会;
20.对孩子许诺的事,说到做到;
21.欢迎孩子的小伙伴来家里玩;
22.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了解其心理需求;
23.在家里,给孩子一块属于自己的天地;
24.给孩子买玩具不宜过多和过于高档;
25.不要动不动就恐吓孩子;
26.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
27.家里有大事,尽量征求孩子的意见;
28.孩子犯错误时,不要与孩子算陈年老账;
29.不要纵容孩子的攀比心理;
30.不要对孩子不闻不问或放任自流。
建议参加些线上线下的亲子教育课程,才能有所收获,幸福领航亲子教育还可以。
重庆寸草心心理医生提示随着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父母对子女抱太大希望,常常自觉不自觉地给孩子施加压力,要求孩子在小小年纪就去学这学那,结果,许多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有的还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望子成龙”是许多人的美好愿望,这本无可厚非,但必须明白不是每个人都成得了“龙”的,不能过分苛求自己的孩子,不要让孩子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
教育孩子不一定是把他培养成教授或博士才算成功,关键是要使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作为父母,应设身处地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照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盲目地要求孩子按照成年人预先设计的轨道成长,千万不要硬性地对孩子提出过高的期望要求,还要注意给孩子减轻过重的精神压力。
要让孩子快乐地成人成才,家长首先要有平和的心态,降低期望值,给孩子减压,根据实际情况和孩子一起制定合适的奋斗目标。同时,家长也要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掌握一些孩子身心成长发展的规律和教育技巧,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重庆寸草心心理医生强调针对出现的问题,要给孩子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去循循善诱,促使他爱学、会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家长也要注意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引导孩子不但学会求知,更要学会做人,变“逼”子成“龙”为教子成“人”。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其实孩子生出来的时候是一张白纸,他今天呈现出来的所有问题都和父母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有的家长说:我的小孩特别窝囊、胆小、性格懦弱,天生的!其实你知道吗?这和孩子小时侯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有密切关系。
很多西方国家的父母,他们从不追着孩子喂饭,到吃饭的时候,孩子只要说吃饱了那就是吃饱了,父母让他们去干自己的事。他们的理论是:孩子被饿过一次就知道了,他下次吃饭一定会吃饱。因为他尝过了挨饿的滋味。因此,西方的孩子不管是否能像我们所定义的“有出息”,但他们都普遍具有独立自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