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宋太宗赵光义?
宋史对太宗多为溢美之词,但我们引用我党最高领袖的一段评价,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②不择手段,急于登台。③赵匡义小人之言
一、对外战争失策
一开始积极对辽作战,但都以失败告终,和北宋的上层决策不无关系。宋太宗朝与北方辽国契丹政权、西北夏州党项政权间的战争频发。为了更好地控制与驾驭出征将帅,宋太宗开始实行“将从中御”的政策,授予出征将帅应对谋略、攻守计划,或授以阵图以指挥前线将帅作战。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限制,宋太宗朝“将从中御”政策施行效果并不尽理想北宋雍熙北伐失败以后,宋辽接着又进行了几次战争。
赵光义及群臣从战争的现实中逐步改变了对辽策略,从战略进攻完全转为战略防御,并采取了若干较为有效的防御措施。同时,又积极主动去谋求对辽和平。说白了,打不过就以求和为主。
关于赵匡胤的死,《湘山野录》有“烛影斧声”的说法大行于世,是指宋太祖赵匡胤暴死,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间所发生的一个谜案。由于赵匡胤并没有按照传统习惯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赵光义,后世因此怀疑赵光义谋杀兄长而篡位
《续资治通鉴》的作者,清代史学家毕沅的观点:太宗即位,既不是篡弑即位的;也不是奉太祖遗诏即位的,因为太祖“未尝明降诏旨”,“非实有遗诏也”。《续资治通鉴》中的有关宋太祖“非实有遗诏”的观点一经问世,记得到广泛认可,也就是说,即使宋太祖的是和太宗没关系,但传位给他绝对不可能,他就算没有杀兄的嫌疑,也是得位不正的。
三、猜忌,逼死兄弟、侄子
宋太宗赵光义是个非常猜忌的人。他的大儿子因为叔叔赵廷美的死吓“疯”了。二儿子基本确定为接班人时却暴疾而死,不得不立三儿子赵元侃为太子。在名臣寇准等人大力催促下,太子确定,仪仗队簇拥着皇帝和新太子踩街。京城的百姓欢欣鼓舞,这是天下平安的象征,大家大声欢呼:“少年天子,少年天子!”赵光义的脸就拉了下来,对寇准说:“人心都向着太子,我放在什么位子?”——这人连儿子都忌妒。
高梁河之战,宋军大败,太宗赵光义当时不知道跑哪去了,三军大震。有军人就建议拥立也在军中的太祖的儿子赵德昭!正乱之间,赵光义回来了,非常不高兴。回到京城,很久不提奖赏将士们这件事。
德昭人很实诚,就对光义说:“北伐打得这么辛苦,应该早点给将士们赏赐嘛!”赵光义当场就怒了:“轮到你当了皇帝!你自己去赏!”皇帝讲了这话,德昭回到家,用一把水果刀自杀了。
赵光义(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即宋太宗(976年—997年在位),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历史上,赵光义的口碑如何呢?来看看以下的评价:
《宋史》: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乱。其故何也?帝以慈俭为宝,服浣濯之衣,毁奇巧之器,却女乐之献,悟畋游之非。绝远物,抑符瑞,闵农事,考治功。讲学以求多闻,不罪狂悖以劝谏士,哀矜恻怛,勤以自励,日晏忘食。至于欲自焚以答天谴,欲尽除天下之赋以纾民力,卒有五兵不试、禾稼荐登之效。是以青、齐耆耋之叟,愿率子弟治道请登禅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帝之谓乎?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
田况:太宗皇帝以亲邸勋望,绍有大统,深惩五代之乱,以刷涤污俗,劝人忠义为本。连辟礼闱,收釆时俊,每临轩试士,中第者不下数百人。虽俊特者相踵而起,然冗滥亦不可胜言,当时议者多以为非古选士之法。
郭青螺:宋太宗以天下私之子,金太宗乃以天下还之侄,故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毛泽东:①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②不择手段,急于登台。③赵匡义小人之言。
宋太宗赵光义(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字廷宜,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而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