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前怎么减缓压力
作为80后的我对于中考的那份紧张已经过去20年了!那时候的中考是伴随着布谷鸟的叫声,断断续续的鸣蝉,还有若隐若现的收割机的工作声音!这是80年代的记忆!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今天还是2021年6月21日,河北省中考的第一天。今天注定是紧张忙碌的一天,然而最紧张的就是参加中考的学生,家有考生的父母,以及毕业班的老师!那么现在让我们放松心情做好今天对考生的助力工作!
考生篇:心态+准备
心态是第一位的,毕竟15岁的你们也是第一次面对这样严肃的考验!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是心态调整是很重要的!忘记你手中的复习材料,你还在担心自己有哪些题不会这样的烦恼就要现在忘却,和同学们一起聊点开心的转移一下注意力,或者和同学策划一个考试完的聚会这样会让你用期待压制当下的紧张!除了心态的调整当然还要记得考试必备的工具。准备两只中性笔,还有全套的用具,准考证,学生证,身份证等(后两者可带可不带),还有带上地方允许的公式资料等。如果自己当天休息不好的话清凉油可以带上一点。
人山人海的家长大军
家长篇:
做好打算,在中考当天送孩子到考场。温馨提示:因中考正值龙舟雨季节,请考生留意天气变化,做好防雨防暑准备!除了留意当天的天气情况,在送考当天,中考生家长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为中考生家长整理了以下3点送考建议,给家长们参考哦。做好打算,在中考当天送孩子到考场。
1.要不要送考?
但有的考生独立性较强,家长跟着,反会让他感到压抑不适。总之,家长在决定是否送考时,应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甚至于送考人是谁,也应由孩子来“挑选”。
2.该说些什么?
不要说关于学习,理想,未来的的话题太压抑。应该问清楚东西是否准备齐全,多说一些轻松的话题,比如考试结束想去哪里玩,想见什么人等!一定不要有什么豪言壮语或者偏激鼓励的话语!
此时肢体语言可能更有作用,给孩子一个拥抱,一个微笑都是强有力的身体语言。例如父亲可以拍拍孩子肩膀,传递一种力量,母亲拉拉孩子的手,拥抱下孩子,传递温情。考前和孩子交流的语速、动作都不要太急,以免传递给孩子焦虑的错觉。
3.化解焦虑
考前孩子很可能会出现两种焦虑,一种是自身的焦虑,另一种是家长传递的焦虑。
如果是孩子自身的焦虑,家长可根据自己平常与孩子的交流习惯,选择直接探讨焦虑本身或者转移注意力等办法帮助孩子。如果家长平时跟孩子交流亲密,可以直接问孩子为何焦虑,再对症下药去舒解,并暗示孩子不必太在意,尽力去做就行。
虽然孩子面临大考,但往往送考的家长比孩子还焦虑。对于家长自身的焦虑,可以选择找亲人或朋友倾诉,以求缓解,但不要在无意中传递给考生。说话语速快,动作大、动作急等都有可能传递焦虑情绪,也是要避免的。如果家长感到焦虑又不能在孩子面前掩饰住,还是建议家长不要送考,或者找他人去送考。
最后,其实整个考试过程中,家长保持一颗平常心很重要。中考虽然重要,但家长应该意识到中考的成功与否并不代表孩子的全部,不要给孩子加上过多的社会意义。
邺城正中学校祝愿河北所有中考生中考顺利!
积极“自我暗示”
见到一个朋友,你说:“哎呀!你气色不好,是不是得什么病了?”这个朋友马上会紧张起来,顿时就觉得全身不舒服,心情忧郁地跑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医生一旦告知他根本就没病时,他会一跃而起,精神抖擞地走出医院,与先前的那个所谓的“病人”判若两人。这就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在我们每天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这样的暗示会很多,它也确实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心情。
我们可以这样试试:当学习了一天,有些疲惫时,我们暗示自己:“啊!今天我收获太大了,把我最怵头的数学题攻克了,加油呀!明天继续努力!”当我们与老师、与家长发生小冲突时,我们这样暗示自己:“父母、老师都是为我好,我应该听取他们的建议。”当打开试卷准备考试时,你这样暗示:“啊!今天我状态真好,既仔细认真,又踏实从容,我一定比别人答得好!”……在别人没机会鼓励你、表扬你时,你自己这样赞美一下自己,也会起到强有力的激励作用。可见,积极的心理暗示会增强考生自信,排除焦虑情绪,发挥自身潜能,提高学习成效。
关注“身边榜样”
有些孩子就是“考试型学生”,这样的孩子很擅长应对考试,他们面对考试具有乐观自信、坦然从容、不怕失败、积极善战的本领。我们就可以多与这样的同学交流、沟通,分析他们的应考心态,体会他们的乐观之源。此外,我们还可以选择一些辅导的班级,学习一些考试技巧,周围的人一般都推荐北京新东方学校的中考班课,会有技巧和方法的详细讲解。
总结“失败归因”
初三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小考小测月月有,面对频繁的考试,难免会有成绩不理想的情况,其实这不一定是坏事,它将我们每个考生的失败点暴露出来。考生要学会进行考后反思。在进入中考倒计时的今天,我们很有必要静下心来,总结一下历次考试的“失败归因”:比如说,我某次考试的失利,是因为知识点有漏洞?还是因为复习不到位?或许是太紧张了,失误的情况太多?……考生对自己过去的失败正确归因,就能够客观地分析失败的原因,清除模糊不清的焦虑,摆脱失败的阴影,从而给自己一个公正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