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情绪发展有哪些特点如何指导中学生调节自己的情绪
先不多说,上个图
具体的分析如下:
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1、情绪的自主性。
中学生的情绪自主表现为更强的自我依靠、主动性、对同伴压力的抗拒力,对自己的决定和生活的责任感。
2、情绪活动的丰富性。
在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独立意识日渐增加,会不断产生一些新的需要,由于新的需要不断出现,中学生在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上,形成了自尊、自信、自我、自负等,以及由同伴交往带来的多种情绪体验。
3、情绪体验皮闹的跌宕性。
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圆薯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容易动感情,也容易激怒。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
4、情绪变化的两极性。
中学生情绪变化的两极性具体表现为:
(1)复杂与简单共存
进入中学以后,随着环境的改变,视野的扩大,知识的增多,中学生的情绪领域也在不断拓宽。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中学生的所有情绪体验,尤其是高级情感体验尚存在一定的简单性,如有的中学生对理想的追求仅仅是因为兴趣深厚,对学习的热情仅仅是为了荣誉,把友谊理解为“义气”等。
(2)强与弱共存
中学生的情绪十分强烈,为一件小事或暴跳如雷,或欣喜若狂,或欢呼雀跃,或垂头丧气的现象屡见不鲜。与此同时,他们的情绪还有着温和细腻的一面,在与知心朋友、所敬重的师长交往时,他们也会表现出温文尔雅、和颜悦色的形象,即使有令人不快的事情发生,有时也会冷静理智地对待和处理。
(3)波动和稳定共存
中学生的情绪波动性表现为情绪的大起大落,往往从一个极端走上另一个极端。与波动性燃腔罩相对的是稳定性,中学生在形成一种看法后,有时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坚持性,不易改变。
5.微妙的隐蔽性
中学生的情绪表现具有内隐的性质。但中学生毕竟阅历较浅,涉世未深,内心深处存在希望被理解的强烈愿望,依然比较坦露、率直,当意志不能完全控制情绪时,也会锋芒毕露,遇到知己时,也会倾诉真情,所以,情绪的隐蔽性是相对而言的。
二、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1)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是运用内部语言的形式来调节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方法,很多情况下可以赶走忧郁和胆怯,恢复快乐和自信。
(2)转移注意力。
所谓转移注意力,就是让注意力从引发挫折感或消极情绪的情境中转移开,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其他活动中,以减低情绪的反应。
(3)调节期望值。
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定在一个合理的位置。如果学生的期望值太高,一旦遇到需求难以满足的情况时很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
(4)适当宣泄。
当情绪处于经常性的压抑状态时,应该进行适当的宣泄,让情绪回归到正常状态。
这是我之前学习时做的笔记,要是有用的话,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