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真的没有用了吗?历史上的名医告诉你,不
很多人生病了,会直接去看西医,因为疗效快。中医越来越成为一种边缘医学,被人搁置在记忆里。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们已经得知,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药,全球各国试用的西药是已有药物。所有在试西药的负责人和专家都持比较谨慎态度,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才能证明某一种西药是否适合大部分病人。
中医走进了大众的视野,继“双黄连风波”之后,全国各地推行中医药治疗方案也引发热议。中医到底有没有用?中医中药在中国已经经过了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了中国的中医中药无论是在治病、防病,还是在 养生 上,都是有效的可行的。在西医未传入中国之前,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疾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这是不容置疑的。
而且, 历史 发展的长河里,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名医,他们利用“望、闻、问、切”,利用“针灸术”,利用各种草药配制的药方,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的医疗案例。
郭玉:一根银针动天下
《后汉书·方术》共收录了六位名医,他们是:郭玉、程高、华佗、徐登、赵炳、费长房。这几位,除了华佗大家比较熟悉,其余五位,似乎都不怎么出名。其实,说到中医学中很重要的“针灸术”,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字——郭玉。郭玉是东汉广汉郡(今四川广汉县)人,汉和帝时(公元89~105年)最负盛名的医学家。郭玉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为人诊病“仁爱不矜,虽贫贱厮养,必尽其心力”,但在为贵人治病时,往往疗效不很满意。有一次,皇帝很宠幸的一位贵人患了大病,皇帝听说了郭玉这点奇怪的毛病,便让手下人给贵人换上一套贫寒人的衣服,并变换居处,请郭玉诊疗。郭玉到后,不慌不忙,一针而愈。皇帝于是诏问郭玉,到底怎么回事?
郭玉很认真地回答说:“臣以前在乡下行医,每天打交道的都是些平头百姓,整日里嘻嘻哈哈无拘无束,手术时心里自然也就无波无澜平平静静。但在京城就不一样了,尤其是进了皇宫,面对的都是龙凤之尊,地位的落差,让臣在诊疗时,心里常感惴惴,甚至产生恐惧,以致于缩手缩脚,不敢大胆治疗,生怕一时失误引来祸端。陛下您说,这样的情境,于医于患是不是都太过残酷啦?”
这就是郭玉有名的“四难论”,反映了他在诊治疾病时全神贯注,为病人负责的精神。同时也科学地揭示了医生诊治不同 社会 地位的患者所存在的心理障碍。他是继扁鹊之后又一个对医疗 社会 与心理有研究的医家。
王叔和:切脉圣手在人间
王叔和(201-280年),晋朝山阳郡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王叔和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是著述《脉经》。
王叔和生于达官贵族家庭,宗族中数代权势显赫,但他并未成为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少年时期已博览群书,通晓经史百家,精通中医经典方书,而且于脉学颇有研究。唐朝《名医传》评价他说:王叔和是个安静的美男子,喜欢把研究的东西写下来,著书立说。尤其擅长诊切,研究方脉,兼而搞点儿 养生 之道。宋人张耳也评价说:王叔和这个人特别喜欢经方,精通诊处,把脉之际就能一语道出病因。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把脉圣手。
由于其医术高明,曹操南下征战刘表时,王叔和被推为曹操的随军医生。32岁那年,被提为太医令。魏国少府中藏有大量历代著名医典和医书,王叔和利用当太医令的有利条件,阅读了大量著作。经过几十年的精心研究,在吸收扁鹊、华佗、张仲景等古代著名医学家的脉诊理论学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终于写成了我国第一部完整而系统的脉学专著——《脉经》,计10万多字,10卷,98篇。
我们都知道,古代看病不像现在,各种检查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古代的医生想要了解病情,把脉是一项重要的手段。但是脉象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不同的人,因为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的差异,脉象也会不同;同一个人,也会因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脉象有强弱之分。同时,因为把脉是用手来感觉,每个人的感觉总会有误差,而这个误差可能就会酿成大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叔和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将脉的生理、病理变化细分为脉象24种。他首次系统描述了临床常见的二十四种病脉的体象,根据不同的脉象判断疾病的种类。并明确地在手腕桡侧动脉(寸口脉)诊候处规定了寸、关、尺的三部分法。后来清人感叹说:要是没有王叔和,我们能看到这么好的医书吗?
在研究脉学和整理《伤寒杂病论》之外,王叔和在 养生 方面也有一些精辟的论述。他主张从起居饮食方面进行调节,以求得长寿,却病延年。他提出饮食不可过于杂乱,要适量,是我国早期对饮食制度 养生 的最早的论述。
钱乙:创制千古第一方
清代纪晓岚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小儿经方,于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这里面提到的“乙”,就是钱乙。
钱乙是山东东平(今山东东平县)人,北宋杰出的医学家,从事儿科四十余年,积有丰富的临证经验。著有《小儿药证直诀》,对小儿生理、病理、辩证施治和制方用药等颇有创建,比欧洲最早出版的儿科著作早三百年,是中国现存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保存下来的儿科学专书。
说到钱乙,很多人对他并没有什么印象。但是说到一味中药——六味地黄丸,相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六味地黄丸被誉为“千年补养第一方”,其创制者就是钱乙。这个方子最早记载于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当时的方名是“地黄圆”。有一天,钱乙和弟子正在为患者治病,有位大夫带了一个钱乙开的儿科方子来“讨教”。他略带嘲讽地问:“钱太医,张仲景医书中所载的八味丸,有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附子、肉桂。你这方子好像少开了两味药,大概是遗忘了吧?”钱乙笑了笑说:“没有忘。张仲景这个方子,是给大人用的。小孩子阳气足,我认为可以减去肉桂、附子这两味益火的药,制成六味地黄丸,免得孩子吃了过于暴热而流鼻血,您以为如何?”这位大夫听了,恍然大悟。后来,钱乙把这个方子编入《小儿药证直诀》一书。就这样,钱乙所创制的“地黄丸”流传了下来。本方制成后,受到历代医家推崇。直到今天,仍广泛运用于临床,也是许多家庭必备的中成药。
钱乙最初是以小儿科闻名。宋神宗元丰年间,长公主的女儿有病,召令钱乙来为她诊治,很有疗效。长公主上奏神宗,授予钱乙翰林医学的官职,特例赐给他赤色丝帛的六品官服。
又一年,神宗皇帝第九子患手足痉挛之疾,请了不少名医诊治,毫无起色,病情越来越重,最后开始抽筋。皇帝见状十分着急。长公主入朝见神宗时,推荐钱乙,说他虽然出身民间,却有奇异的医术。神宗立刻召钱乙入宫。钱乙来后,从容不迫地诊视一番,要过纸笔,写了一贴“黄土汤”的药方。心存疑虑的宋神宗接过处方,见上面有一味药竟是黄土,不禁勃然大怒道:“放肆!难道黄土也能入药吗?”钱乙胸有成竹地回答说:“据我判断,太子的病在肾,肾属北方之水,按中医五行原理,土能克水,所以此症当用黄土。”
宋神宗见他说得头头是道,心中的疑虑已去几分,正好这时太子又开始抽筋,皇后一旁催促道:“钱乙在京城里颇有名气,他的诊断很准确,皇上勿虑。”于是,皇帝命人从灶中取下一块焙烧过很久的黄土,用布包上放入药中一起煎制。太子服下一贴后,抽筋便很快止住。用完两剂,病竟痊愈如初。这时,宋神宗才真正信服钱乙的医术。
皇子痊愈后,钱乙平步青云,授紫带金,跻身于太医之列,引得妒忌无数。要知道,想要当上太医可是要有资历的,而当时钱乙才刚刚四十岁。从此,皇亲国戚、贵族之家以及下层官吏、百姓人家,谁有个头疼发热、拉肚泄泻的,都愿意请钱乙来治疗疾病。钱乙的府上门庭若市,再没有闲暇的日子。
钱乙在儿科学方面的成就为后人称许,而且对中医辨证学、方剂学均有较大影响。他奠定了中医史上儿科的专业地位,妙手仁心,一生旨在使“幼者无横夭之苦,老者无哭子之悲”,阐释了中医医道的博大与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