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善恶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人性本善论与人性本恶论,古今中外争论数千年都不会有结果,孟子和荀子虽同属儒家学派都各持不同观点,但他们是殊途同归的,目的在于劝人为善。
后来有人持白板论观点,认为人性本来无善恶,认为人的本性一无所有,善与恶是人在经历中才逐渐形成的。但比较一下现实,也不能让人十分信服。
尽管佛教对人本性没有详尽描述,但佛慈悲宽度,人们在佛教中认知众生平等。佛教的特点就是渡人时让人自渡,如给跌入深渊者一拐杖,让你自己凭此用自身的努力走出困境。
许多宗教都好像有个特性就是稳定性,教义与教条往往僵化,不足以真正让很多世俗的人口服心服。因此宗教有时成了“迷信"代名词,则宗教的东西不必拿什么证明,你只要一味相信就可以,当然我们俗人甚至是很厉害的科学家,也不能完全证真或证伪宗教里的东西。但佛教却在超凡脱俗的同时也关怀世间之苦,也看到宇宙与人心的运动变化。因此有马克思在说宗教是精神鸦片的时候,却对释迦牟尼的辩证思维十分赞叹,恩格斯也在《世间论》中也说 : “人类到了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
在佛教中,佛更多的是教诲人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对人本性是善是恶并没有正面详述。
六道轮回…六根八识…三界…三界之外还有更高的一界,等等
佛教传递的信息实在太多,包罗万象,只能简单来分析一下。
人到底从哪里来?是个复杂与渺茫的问题,如果佛教中所说的轮回是真实可靠,那么人可能是其他六道中任何一道转化互通而来。也就说你的前世或更前的一世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畜牲或更高层的天道中人等等,你今世成为什么全取决于你的以前的修行。但在未能达到佛的境界时,只能在这个界限中轮回,脱离这种苦海到达彼岸,唯有修成正果。至于人的最前一世究竟是什么,估计什么人都没法说得清,如果真能说清,我们或者就不是这轮回中的人物了。
也就是说,在佛教里,我们也可以发现人的本性有两种可能,一是无善无恶,一是继承上世或累积更前世的自然属性有善有恶,是善恶并存的。可叹自己见识有限,我只能根据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佛理更偏向后一种。
在与一些对佛经颇有研究的朋友讨教这个问题时,他们并没有说出最终答案,但都否认性本善和性本恶的观点。我在此间曾读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小和尚,在一次听主持方丈讲经中发现,主持在谈经论道时有对虎牙若隐若现。心中怀疑这个备受大家崇敬的人前世可能是老虎吧?现实中确实有这样的人,有些人有平时看不到的虎牙,有的人出生时皮肤如毒蛇等等。这些都是让人觉得奇怪的事。但毕竟还是少数。不过,人做为人,人有动物性即欲望,及人具有社会属性,这几乎是大家的共识。而佛的伟大之处在于宽容慈悲,佛教承认众生平等,人人都有佛性,让人有去邪归正的机会与信心以及彼岸的愿景。
人的本性是善是恶抑或善恶并存,纯粹的讨论也可能谁都不服谁。人的动物性注定人对外界的索取是客观存在,判断善恶以不损他人为道德标准(包括对他人的肉体精神财富等,更深远点可至对整个世界的念想及做法)。也就说,善是人在不害他人中以自己智与力索取生活所需并对世界有欣赏之情及知恩图报,至于善大善小看各人能力或果报,人类社会倡导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行善是终生的事,而积恶有时瞬间产生,所以说恶易善难。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自性心的修养,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毕竟太少。 人的自然及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生的苦无休无止,善恶的天平有时是一念倾斜。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借贾雨村之口把人性善恶归结为自然之气作用,逢正气而生者为大仁大善之人,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都是这样的人; 逢邪气而生者为大恶之人,如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
如果仅仅如此区分世界善恶之人,大是大非,则曹雪芹就不是那真正“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则文章"的伟大作家了。曹雪芹洞察世间活生生大部份中间人,也悉阅古今历史,认为有另一余下的秀气徘徊于天地之中,秉此秀气而生的人,则成为既非大仁也不会沦落为大凶的现实人物,就是如小说中贾宝玉等等,也如历史上的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这些人等等。
曹雪芹把人性一分化三,而中间派占大多数,是现实中的主流,而笔下的那个世界同样集中在这些有善也有缺点的活生生的人群中,当然还有那些丑恶的人和事,这就是现实主义。为让此岸的现实痛苦不要太绝望,很多文学作品都会有个温暖的尾巴,团圆式的结局。悲剧某种意义来说,就是让人世间的美在你面前碾碎甚至化为乌有,善良的读者能在感受沧桑痛楚之后,尚保持人性的温度并弃恶扬善。
总之,人类对于自身所处的世界还是热爱,对未来还是充满美的愿望。 却使现实残酷,文学与艺术依然“盲不忘视,跛不忘履",在不完美中追求一种境界,这也是一种善行。
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不足以证明文明社会就一定会螺旋式上升,看战争的威胁和现实中行善的成本在日益提高,恶则往往于一念之间喷射而出。有时你会惊叹,名牌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也能对身边的同学痛下杀手;一个平时还比较温和的父亲会因为女儿不能给弟弟买楼而杀她; 丧尽天良者为涉私欲用新式"童话"威吓天真无邪的幼儿园小孩,达到虐待和奸污的目的,诸如此类实在太多和十分可怕,那么善的教育及对恶的防患不仅是十分重要的一课,且可以说是时时不能间断的道德必修课。
后来有人持白板论观点,认为人性本来无善恶,认为人的本性一无所有,善与恶是人在经历中才逐渐形成的。但比较一下现实,也不能让人十分信服。
尽管佛教对人本性没有详尽描述,但佛慈悲宽度,人们在佛教中认知众生平等。佛教的特点就是渡人时让人自渡,如给跌入深渊者一拐杖,让你自己凭此用自身的努力走出困境。
许多宗教都好像有个特性就是稳定性,教义与教条往往僵化,不足以真正让很多世俗的人口服心服。因此宗教有时成了“迷信"代名词,则宗教的东西不必拿什么证明,你只要一味相信就可以,当然我们俗人甚至是很厉害的科学家,也不能完全证真或证伪宗教里的东西。但佛教却在超凡脱俗的同时也关怀世间之苦,也看到宇宙与人心的运动变化。因此有马克思在说宗教是精神鸦片的时候,却对释迦牟尼的辩证思维十分赞叹,恩格斯也在《世间论》中也说 : “人类到了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
在佛教中,佛更多的是教诲人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对人本性是善是恶并没有正面详述。
六道轮回…六根八识…三界…三界之外还有更高的一界,等等
佛教传递的信息实在太多,包罗万象,只能简单来分析一下。
人到底从哪里来?是个复杂与渺茫的问题,如果佛教中所说的轮回是真实可靠,那么人可能是其他六道中任何一道转化互通而来。也就说你的前世或更前的一世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畜牲或更高层的天道中人等等,你今世成为什么全取决于你的以前的修行。但在未能达到佛的境界时,只能在这个界限中轮回,脱离这种苦海到达彼岸,唯有修成正果。至于人的最前一世究竟是什么,估计什么人都没法说得清,如果真能说清,我们或者就不是这轮回中的人物了。
也就是说,在佛教里,我们也可以发现人的本性有两种可能,一是无善无恶,一是继承上世或累积更前世的自然属性有善有恶,是善恶并存的。可叹自己见识有限,我只能根据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佛理更偏向后一种。
在与一些对佛经颇有研究的朋友讨教这个问题时,他们并没有说出最终答案,但都否认性本善和性本恶的观点。我在此间曾读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小和尚,在一次听主持方丈讲经中发现,主持在谈经论道时有对虎牙若隐若现。心中怀疑这个备受大家崇敬的人前世可能是老虎吧?现实中确实有这样的人,有些人有平时看不到的虎牙,有的人出生时皮肤如毒蛇等等。这些都是让人觉得奇怪的事。但毕竟还是少数。不过,人做为人,人有动物性即欲望,及人具有社会属性,这几乎是大家的共识。而佛的伟大之处在于宽容慈悲,佛教承认众生平等,人人都有佛性,让人有去邪归正的机会与信心以及彼岸的愿景。
人的本性是善是恶抑或善恶并存,纯粹的讨论也可能谁都不服谁。人的动物性注定人对外界的索取是客观存在,判断善恶以不损他人为道德标准(包括对他人的肉体精神财富等,更深远点可至对整个世界的念想及做法)。也就说,善是人在不害他人中以自己智与力索取生活所需并对世界有欣赏之情及知恩图报,至于善大善小看各人能力或果报,人类社会倡导莫因善小而不为,莫因恶小而为之。行善是终生的事,而积恶有时瞬间产生,所以说恶易善难。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自性心的修养,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毕竟太少。 人的自然及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生的苦无休无止,善恶的天平有时是一念倾斜。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借贾雨村之口把人性善恶归结为自然之气作用,逢正气而生者为大仁大善之人,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都是这样的人; 逢邪气而生者为大恶之人,如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
如果仅仅如此区分世界善恶之人,大是大非,则曹雪芹就不是那真正“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则文章"的伟大作家了。曹雪芹洞察世间活生生大部份中间人,也悉阅古今历史,认为有另一余下的秀气徘徊于天地之中,秉此秀气而生的人,则成为既非大仁也不会沦落为大凶的现实人物,就是如小说中贾宝玉等等,也如历史上的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再如李龟年、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这些人等等。
曹雪芹把人性一分化三,而中间派占大多数,是现实中的主流,而笔下的那个世界同样集中在这些有善也有缺点的活生生的人群中,当然还有那些丑恶的人和事,这就是现实主义。为让此岸的现实痛苦不要太绝望,很多文学作品都会有个温暖的尾巴,团圆式的结局。悲剧某种意义来说,就是让人世间的美在你面前碾碎甚至化为乌有,善良的读者能在感受沧桑痛楚之后,尚保持人性的温度并弃恶扬善。
总之,人类对于自身所处的世界还是热爱,对未来还是充满美的愿望。 却使现实残酷,文学与艺术依然“盲不忘视,跛不忘履",在不完美中追求一种境界,这也是一种善行。
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不足以证明文明社会就一定会螺旋式上升,看战争的威胁和现实中行善的成本在日益提高,恶则往往于一念之间喷射而出。有时你会惊叹,名牌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也能对身边的同学痛下杀手;一个平时还比较温和的父亲会因为女儿不能给弟弟买楼而杀她; 丧尽天良者为涉私欲用新式"童话"威吓天真无邪的幼儿园小孩,达到虐待和奸污的目的,诸如此类实在太多和十分可怕,那么善的教育及对恶的防患不仅是十分重要的一课,且可以说是时时不能间断的道德必修课。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