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中心思想感情:
小说通过唐僧取经的故事,刻画了孙悟空的形象。
表现了他蔑视权威,不畏强权,除恶务尽的战斗精神,这个形象鲜明地反映了人们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的崇高理想。
主要内容: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
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5岁的和尚玄奘天竺(印度)徒步游学。
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
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赞誉。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佛经657部,轰动一时。
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但这部书主要讲述了路上所见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没有什么故事。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赏析:
《西游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和要求。
在孙悟空身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暗势力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
孙悟空的积极乐观、敢于斗争的精神,是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
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作为孙悟空对立面的神佛世界和妖魔,都具有非正义的性质,玉皇的昏庸暴戾正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缩影。
而取经路上妖魔的阴险淫恶则反映了社会上黑暗势力的共同特征。
正由于有了这样的对立面,孙悟空才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英雄人物。
也正是因为书中突出了斩妖除怪的内容,而使取经的目的退居次要地位,甚至仅有象征性意义。
对于唐僧这个人物,作者是批评大于肯定。
他恪守宗教信条和封建礼仪,迂腐顽固,不分是非,从而由一个被歌颂的人物变成一个被讽刺嘲笑的对象。
这也是《西游记》与传统的取经故事的不同之处。
此外,书中还刻画了猪八戒这样一个既憨厚纯朴、吃苦耐劳、对敌斗争从不屈服、同时又贪馋好色、不能辨识敌我、以及嫉妒心强、斗争不够坚定的社会小生产者的形象。
作者对他给予了戏谑嘲笑和善意的批评。
作者正是通过书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描写,歌颂了正义、无畏和勇敢的斗争精神。
鞭笞了黑暗、邪恶势力,劝戒人们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对敌要狠,除恶务尽。
从而使这部书具有了深刻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