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对于人来说,享受吃喝也好,喜欢繁华美好的事物也好,都只是人的天性罢了。
语出《孟子·告子上》:
告子的观点:“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是告子的论点之一。孟子观点: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并以诗经的观点以及孔子支持诗经的观点为证。
诗经观点: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讲:为此诗者,其知道乎!孔子观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语出《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孔子的吾未见有好德如好色者也。语出自《论语-子罕》《论语卫灵公》。
孟子的观点
孟子并未驳斥告子对食和色的论述,而是强调了义也是本性,这已经很能说明儒家的观念了。儒家首先是把仁义道德放在第一位的,把人的欲望放在第二位,但儒家并未否定人的欲望。
在儒家的经典《礼记》中有:“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温饱和男女关系,是人类最大最基本的需求和欲望。),由此可见儒家是主张人有基本的欲望和需求的。
孔子在卫国见卫灵公和南子时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我没见过喜欢美德如同喜欢美色的人),这句话并不该以孔子感叹人喜爱美色而不是道德更多来理解,而是从这句话里体现了孔子自己的主张。
也就是追求道德应该是和追求美好事物(即好色)的这种天性是一样的,即“人天性崇尚道德”就如同人天性追求美好事物,两者都是孔子所认可的人的天性。
2024-09-05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