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治 生物 地理 历史上册知识点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习怎样分析地图,地形图,地球的公转与自转,还有经纬线,划分的温度带。第二章是学习陆地和海洋,主要学习地球由七大洲和四大洋组成,还有是记清洲与洲的分界线,一定不能混乱。还学习了海陆的变迁,板块的运动,证明了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第三章学习了天气与气候,主要学习了天气的两大重点,分别是短时间与不同地方差别大。还学习了天气符号,气温与气温的分布,降水与降水的分布,世界的气候。第四章是学习居民与聚落,主要学习世界人口的增长工式(人口自然增长lu=出生lu—死亡lu),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人口数量除以地区面积),世界三大宗教与代表建筑。第五章是学习发展与合作,国家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上面所说的是重点,一定要牢记!希望你能学好!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
1,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2,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址最多的国家。
3,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4,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70—20万年之间,北京人能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但头部还保留着猿类的一些特征。他们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还有简单的语言。
5,山顶洞人也是生活在北京的周口店龙骨山顶,距今18000年,他们使用打制石器,开始掌握磨制和钻孔的技术,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
6,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距今6000年,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方之一。
7,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等生产工具,还烧制黑色陶器。他们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过者定居的生活。
8,黄河中游的半坡遗址,距今5000年,这个遗址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地方。
9,半坡人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和狗,也有少量的牛,马。羊,鸡。他们能纺织麻布。缝制衣服。
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半穴式的。
10,在原始时代,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 产和生活集体叫做氏族。
河姆渡和半坡人都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人,
11,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他们分别是炎帝,黄帝和蚩尤。
12,黄帝和炎帝结成部落联盟,在逐鹿同蚩尤决战,蚩尤战败,被黄帝擒杀。
13,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所以我们又称他是“人文初祖“
14,黄帝之后,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是尧舜禹。
15,在远古时代,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用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
18.舜时,黄河流域发生特大的洪水,舜派禹去治理水患。禹用疏导的办法 把河水引入大海,让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人们赞扬他治水的功绩,称他为“大禹”
19.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20,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最高统治者。从此,父子,兄弟相承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1,夏的最后一个国王桀是历史有名的暴君。
22.公元前1600年商的部落首领汤起兵攻夏。推翻夏的统治,建立了商朝,定都于毫。
23.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因此我们又称商朝为殷朝。
24,商朝的统治区域比夏广阔,东到海滨,西至陕西西部,
25,商朝的末代国王纣是个暴君。由于他的残暴统治引起人们的不满。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亲率大军讨伐商纣。周军大获全胜,商朝灭亡。
26,武王灭商后,建立商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7,西周建立后,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制度,将王族,功臣以及旧贵族的后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先后分封的有卫,齐,鲁,晋,。宋,燕等十个诸侯国。
28.西周规定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职位,只有正妻所生的长子才有资格继承,这就是嫡长子继 承制。它保证了王室 ,贵族统治权力的 顺利继承,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29,西周的疆域,西到今甘肃的东部,东到今山东的北部,东北到今辽宁南部,南面跨过了长江。
30.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结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31,我们把在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
32.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33.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权力的象征。
34,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夏商周时期为青铜时代。
35 .商周时期,一些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由于不、古人称铜为金,所以这种文字叫做金文。又叫做钟鼎文。
36,春秋时期,大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国的权力展开了争霸战争,
37.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贱。
38.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了国力,并以“尊王攘夷“为号召,通过征战,提高了齐国的地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能够,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
39.公元前632年,晋文公采用“退避三舍“的策略,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称霸中原。
40,战国时期的主要的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的战役有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41,铁农具和牛耕在春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使用,在战国的时候得到了推广。
42.公元前356年,秦孝公起用了商鞅变法。
4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
44,商鞅变法的作用有,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45.战国时期,各国修建了一些重要的水利工程,其中,以秦国修建的都江堰最著名。
它是由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这个工程使得四川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
46.中国土木建筑工匠是鲁班。
47.战国时期的神医是扁鹊,采用“四诊法“成为中医的传统诊法。
48,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49,战国时期,屈原运用楚国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的代表作是抒情长诗《离骚》
50.西周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音乐制度,战国时期钟鼓之乐盛行。湖北随县出土的全套编钟,是当时最珍贵的乐器。
51,春秋战国时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最古老的帛画。
52.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儒家思想的中心是“仁”,“仁”是指的是个人的人格和人际关系。
53.相传,孔子整理了《诗经》〕》,还根据鲁国史籍编订了《春秋》,孔子的弟子根据他的言行,编成了《论语》一书。
54.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55,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56,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57,秦的疆域西到陇西,东到东海,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
58,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什么措施?
1)、在政治上:规定最高的统治者称皇帝
在中央设“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在地方推行郡制
2)、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车弛。
3)、在文化上:统一文字。
4)、在思想上:焚书坑儒。
59,对于教材上的一些重要的图片尤其是战国七雄的形式图。
60、
学派
人物
主要主张
儒家
孟子
民为贵,君为轻,人民的力量是不可轻视。
荀子
人定胜天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倡节俭,反浪费。选举贤能
道家
庄子
人是不能战胜自然的,鄙夷权贵,乐天安命
法家
韩非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能排泄废物
4、有应激性 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6、生长发育 7、能繁殖 8、遗传变异
二、 观察法 P2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二、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一、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二、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
三、 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四、 对照实验 P15
五、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二、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1、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
1、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 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3、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
三、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二、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 (平时练习卷子的题目)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1.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三、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1、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2、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3、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二、 实验过程P43-44
三、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 细胞壁:支持、保护
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4、 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信息
5、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 液泡:细胞液
7、 线粒体:呼吸的场所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一、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二、 动物细胞的结构
1、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以白糖融解的实验为例说明。
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三、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四、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 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二、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1、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三、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2、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3、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四、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二、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期中考后内容(重点复习)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概念
三、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四、 几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结构才能够满足植物体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结构叫做器官。
五、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六、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七、 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系统。
八、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九、 P65题3
十、 八大系统的名称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 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 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二、 植物的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二、草履虫
结构:纤毛、表膜、收集管、收缩泡、胞肛、口沟、食物泡、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小核)
功能:笔记
三、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 有益方面:笔记
2、 有害方面:笔记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 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
二、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三、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
四、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五、 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
六、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八、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九、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十、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十一、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一、 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二、 病毒的结构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三、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看笔记
第二节 种子植物
一、 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二、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三、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要求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四、果皮的作用(看笔记)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一、 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子粒饱满,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过休眠期。
二、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抽样检测
三、 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一、 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二、 幼根的生长
1、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三、 芽的结构
1、 芽轴——发育成茎
2、 芽原基——发育长成侧芽
3、 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并产生出新的芽原基和叶原基
4、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四、 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氮、磷、钾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一、 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二、 花的结构
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药、花丝)、雌蕊(子房、花柱、柱头)
三、 传粉和受精
看笔记
四、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胚珠——种子 珠被——种皮
五、 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循环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1、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2、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3、 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4、 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二、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三、 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P109
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一、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二、 根的结构
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三、 水分的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 叶片的结构
上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气孔
二、 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三、 蒸腾作用的意义:
1、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2、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3、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4、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 天竺葵的实验
1、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2、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3、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
4、 染色:用碘液染色
5、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二、 光合作用
1、 产生了淀粉等有机物
2、 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
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一、 绿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 用来构建之物体
2、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二、 呼吸作用
1、 在线粒体里进行
2、 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储存的能量也被释放,供生命活动需要。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光
无机物+水 ———— 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储存能量)
二、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三、 栽培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植被覆盖率低
2、 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有些乱
上面所说的是重点,一定要牢记!希望你能学好!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
1,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2,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址最多的国家。
3,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4,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70—20万年之间,北京人能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但头部还保留着猿类的一些特征。他们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还有简单的语言。
5,山顶洞人也是生活在北京的周口店龙骨山顶,距今18000年,他们使用打制石器,开始掌握磨制和钻孔的技术,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
6,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距今6000年,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方之一。
7,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等生产工具,还烧制黑色陶器。他们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过者定居的生活。
8,黄河中游的半坡遗址,距今5000年,这个遗址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地方。
9,半坡人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和狗,也有少量的牛,马。羊,鸡。他们能纺织麻布。缝制衣服。
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半穴式的。
10,在原始时代,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 产和生活集体叫做氏族。
河姆渡和半坡人都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人,
11,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他们分别是炎帝,黄帝和蚩尤。
12,黄帝和炎帝结成部落联盟,在逐鹿同蚩尤决战,蚩尤战败,被黄帝擒杀。
13,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所以我们又称他是“人文初祖“
14,黄帝之后,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是尧舜禹。
15,在远古时代,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用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
18.舜时,黄河流域发生特大的洪水,舜派禹去治理水患。禹用疏导的办法 把河水引入大海,让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人们赞扬他治水的功绩,称他为“大禹”
19.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20,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最高统治者。从此,父子,兄弟相承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1,夏的最后一个国王桀是历史有名的暴君。
22.公元前1600年商的部落首领汤起兵攻夏。推翻夏的统治,建立了商朝,定都于毫。
23.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因此我们又称商朝为殷朝。
24,商朝的统治区域比夏广阔,东到海滨,西至陕西西部,
25,商朝的末代国王纣是个暴君。由于他的残暴统治引起人们的不满。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亲率大军讨伐商纣。周军大获全胜,商朝灭亡。
26,武王灭商后,建立商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7,西周建立后,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制度,将王族,功臣以及旧贵族的后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先后分封的有卫,齐,鲁,晋,。宋,燕等十个诸侯国。
28.西周规定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职位,只有正妻所生的长子才有资格继承,这就是嫡长子继 承制。它保证了王室 ,贵族统治权力的 顺利继承,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29,西周的疆域,西到今甘肃的东部,东到今山东的北部,东北到今辽宁南部,南面跨过了长江。
30.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结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31,我们把在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
32.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33.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权力的象征。
34,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夏商周时期为青铜时代。
35 .商周时期,一些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由于不、古人称铜为金,所以这种文字叫做金文。又叫做钟鼎文。
36,春秋时期,大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国的权力展开了争霸战争,
37.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贱。
38.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了国力,并以“尊王攘夷“为号召,通过征战,提高了齐国的地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能够,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
39.公元前632年,晋文公采用“退避三舍“的策略,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称霸中原。
40,战国时期的主要的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的战役有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41,铁农具和牛耕在春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使用,在战国的时候得到了推广。
42.公元前356年,秦孝公起用了商鞅变法。
4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
44,商鞅变法的作用有,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45.战国时期,各国修建了一些重要的水利工程,其中,以秦国修建的都江堰最著名。
它是由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这个工程使得四川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
46.中国土木建筑工匠是鲁班。
47.战国时期的神医是扁鹊,采用“四诊法“成为中医的传统诊法。
48,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49,战国时期,屈原运用楚国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的代表作是抒情长诗《离骚》
50.西周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音乐制度,战国时期钟鼓之乐盛行。湖北随县出土的全套编钟,是当时最珍贵的乐器。
51,春秋战国时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最古老的帛画。
52.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儒家思想的中心是“仁”,“仁”是指的是个人的人格和人际关系。
53.相传,孔子整理了《诗经》〕》,还根据鲁国史籍编订了《春秋》,孔子的弟子根据他的言行,编成了《论语》一书。
54.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55,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56,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57,秦的疆域西到陇西,东到东海,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
58,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什么措施?
1)、在政治上:规定最高的统治者称皇帝
在中央设“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在地方推行郡制
2)、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车弛。
3)、在文化上:统一文字。
4)、在思想上:焚书坑儒。
59,对于教材上的一些重要的图片尤其是战国七雄的形式图。
60、
学派
人物
主要主张
儒家
孟子
民为贵,君为轻,人民的力量是不可轻视。
荀子
人定胜天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倡节俭,反浪费。选举贤能
道家
庄子
人是不能战胜自然的,鄙夷权贵,乐天安命
法家
韩非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能排泄废物
4、有应激性 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6、生长发育 7、能繁殖 8、遗传变异
二、 观察法 P2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二、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一、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二、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
三、 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四、 对照实验 P15
五、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二、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1、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
1、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 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3、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
三、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二、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 (平时练习卷子的题目)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1.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三、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1、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2、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3、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二、 实验过程P43-44
三、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 细胞壁:支持、保护
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4、 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信息
5、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 液泡:细胞液
7、 线粒体:呼吸的场所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一、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二、 动物细胞的结构
1、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以白糖融解的实验为例说明。
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三、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四、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 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二、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1、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三、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2、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3、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四、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二、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期中考后内容(重点复习)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概念
三、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四、 几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结构才能够满足植物体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结构叫做器官。
五、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六、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七、 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系统。
八、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九、 P65题3
十、 八大系统的名称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 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 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二、 植物的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二、草履虫
结构:纤毛、表膜、收集管、收缩泡、胞肛、口沟、食物泡、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小核)
功能:笔记
三、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 有益方面:笔记
2、 有害方面:笔记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 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
二、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三、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
四、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五、 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
六、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八、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九、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十、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十一、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一、 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二、 病毒的结构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三、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看笔记
第二节 种子植物
一、 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二、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三、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要求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四、果皮的作用(看笔记)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一、 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子粒饱满,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过休眠期。
二、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抽样检测
三、 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一、 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二、 幼根的生长
1、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三、 芽的结构
1、 芽轴——发育成茎
2、 芽原基——发育长成侧芽
3、 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并产生出新的芽原基和叶原基
4、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四、 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氮、磷、钾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一、 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二、 花的结构
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药、花丝)、雌蕊(子房、花柱、柱头)
三、 传粉和受精
看笔记
四、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胚珠——种子 珠被——种皮
五、 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循环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1、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2、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3、 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4、 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二、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三、 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P109
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一、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二、 根的结构
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三、 水分的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 叶片的结构
上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气孔
二、 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三、 蒸腾作用的意义:
1、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2、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3、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4、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 天竺葵的实验
1、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2、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3、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
4、 染色:用碘液染色
5、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二、 光合作用
1、 产生了淀粉等有机物
2、 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
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一、 绿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 用来构建之物体
2、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二、 呼吸作用
1、 在线粒体里进行
2、 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储存的能量也被释放,供生命活动需要。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光
无机物+水 ———— 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储存能量)
二、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三、 栽培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植被覆盖率低
2、 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有些乱
展开全部
七年级地理上册主要介绍整个地球。第一章是学习地球和地仪,主要是学习怎样分析地图,地形图,地球的公转与自转,还有经纬线,划分的温度带。第二章是学习陆地和海洋,主要学习地球由七大洲和四大洋组成,还有是记清洲与洲的分界线,一定不能混乱。还学习了海陆的变迁,板块的运动,证明了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第三章学习了天气与气候,主要学习了天气的两大重点,分别是短时间与不同地方差别大。还学习了天气符号,气温与气温的分布,降水与降水的分布,世界的气候。第四章是学习居民与聚落,主要学习世界人口的增长工式(人口自然增长lu=出生lu—死亡lu),世界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人口数量除以地区面积),世界三大宗教与代表建筑。第五章是学习发展与合作,国家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上面所说的是重点,一定要牢记!希望你能学好!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
1,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2,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址最多的国家。
3,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4,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70—20万年之间,北京人能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但头部还保留着猿类的一些特征。他们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还有简单的语言。
5,山顶洞人也是生活在北京的周口店龙骨山顶,距今18000年,他们使用打制石器,开始掌握磨制和钻孔的技术,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
6,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距今6000年,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方之一。
7,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等生产工具,还烧制黑色陶器。他们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过者定居的生活。
8,黄河中游的半坡遗址,距今5000年,这个遗址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地方。
9,半坡人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和狗,也有少量的牛,马。羊,鸡。他们能纺织麻布。缝制衣服。
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半穴式的。
10,在原始时代,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 产和生活集体叫做氏族。
河姆渡和半坡人都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人,
11,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他们分别是炎帝,黄帝和蚩尤。
12,黄帝和炎帝结成部落联盟,在逐鹿同蚩尤决战,蚩尤战败,被黄帝擒杀。
13,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所以我们又称他是“人文初祖“
14,黄帝之后,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是尧舜禹。
15,在远古时代,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用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
18.舜时,黄河流域发生特大的洪水,舜派禹去治理水患。禹用疏导的办法 把河水引入大海,让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人们赞扬他治水的功绩,称他为“大禹”
19.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20,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最高统治者。从此,父子,兄弟相承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1,夏的最后一个国王桀是历史有名的暴君。
22.公元前1600年商的部落首领汤起兵攻夏。推翻夏的统治,建立了商朝,定都于毫。
23.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因此我们又称商朝为殷朝。
24,商朝的统治区域比夏广阔,东到海滨,西至陕西西部,
25,商朝的末代国王纣是个暴君。由于他的残暴统治引起人们的不满。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亲率大军讨伐商纣。周军大获全胜,商朝灭亡。
26,武王灭商后,建立商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7,西周建立后,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制度,将王族,功臣以及旧贵族的后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先后分封的有卫,齐,鲁,晋,。宋,燕等十个诸侯国。
28.西周规定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职位,只有正妻所生的长子才有资格继承,这就是嫡长子继 承制。它保证了王室 ,贵族统治权力的 顺利继承,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29,西周的疆域,西到今甘肃的东部,东到今山东的北部,东北到今辽宁南部,南面跨过了长江。
30.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结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31,我们把在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
32.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33.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权力的象征。
34,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夏商周时期为青铜时代。
35 .商周时期,一些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由于不、古人称铜为金,所以这种文字叫做金文。又叫做钟鼎文。
36,春秋时期,大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国的权力展开了争霸战争,
37.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贱。
38.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了国力,并以“尊王攘夷“为号召,通过征战,提高了齐国的地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能够,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
39.公元前632年,晋文公采用“退避三舍“的策略,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称霸中原。
40,战国时期的主要的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的战役有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41,铁农具和牛耕在春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使用,在战国的时候得到了推广。
42.公元前356年,秦孝公起用了商鞅变法。
4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
44,商鞅变法的作用有,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45.战国时期,各国修建了一些重要的水利工程,其中,以秦国修建的都江堰最著名。
它是由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这个工程使得四川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
46.中国土木建筑工匠是鲁班。
47.战国时期的神医是扁鹊,采用“四诊法“成为中医的传统诊法。
48,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49,战国时期,屈原运用楚国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的代表作是抒情长诗《离骚》
50.西周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音乐制度,战国时期钟鼓之乐盛行。湖北随县出土的全套编钟,是当时最珍贵的乐器。
51,春秋战国时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最古老的帛画。
52.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儒家思想的中心是“仁”,“仁”是指的是个人的人格和人际关系。
53.相传,孔子整理了《诗经》〕》,还根据鲁国史籍编订了《春秋》,孔子的弟子根据他的言行,编成了《论语》一书。
54.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55,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56,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57,秦的疆域西到陇西,东到东海,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
58,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什么措施?
1)、在政治上:规定最高的统治者称皇帝
在中央设“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在地方推行郡制
2)、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车弛。
3)、在文化上:统一文字。
4)、在思想上:焚书坑儒。
59,对于教材上的一些重要的图片尤其是战国七雄的形式图。
60、
学派
人物
主要主张
儒家
孟子
民为贵,君为轻,人民的力量是不可轻视。
荀子
人定胜天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倡节俭,反浪费。选举贤能
道家
庄子
人是不能战胜自然的,鄙夷权贵,乐天安命
法家
韩非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能排泄废物
4、有应激性 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6、生长发育 7、能繁殖 8、遗传变异
二、 观察法 P2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二、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一、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二、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
三、 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四、 对照实验 P15
五、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二、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1、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
1、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 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3、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
三、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二、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 (平时练习卷子的题目)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1.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三、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1、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2、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3、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二、 实验过程P43-44
三、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 细胞壁:支持、保护
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4、 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信息
5、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 液泡:细胞液
7、 线粒体:呼吸的场所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一、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二、 动物细胞的结构
1、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以白糖融解的实验为例说明。
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三、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四、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 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二、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1、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三、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2、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3、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四、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二、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期中考后内容(重点复习)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概念
三、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四、 几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结构才能够满足植物体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结构叫做器官。
五、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六、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七、 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系统。
八、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九、 P65题3
十、 八大系统的名称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 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 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二、 植物的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二、草履虫
结构:纤毛、表膜、收集管、收缩泡、胞肛、口沟、食物泡、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小核)
功能:笔记
三、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 有益方面:笔记
2、 有害方面:笔记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 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
二、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三、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
四、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五、 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
六、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八、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九、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十、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十一、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一、 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二、 病毒的结构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三、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看笔记
第二节 种子植物
一、 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二、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三、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要求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四、果皮的作用(看笔记)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一、 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子粒饱满,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过休眠期。
二、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抽样检测
三、 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一、 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二、 幼根的生长
1、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三、 芽的结构
1、 芽轴——发育成茎
2、 芽原基——发育长成侧芽
3、 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并产生出新的芽原基和叶原基
4、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四、 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氮、磷、钾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一、 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二、 花的结构
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药、花丝)、雌蕊(子房、花柱、柱头)
三、 传粉和受精
看笔记
四、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胚珠——种子 珠被——种皮
五、 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循环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1、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2、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3、 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4、 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二、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三、 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P109
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一、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二、 根的结构
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三、 水分的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 叶片的结构
上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气孔
二、 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三、 蒸腾作用的意义:
1、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2、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3、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4、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 天竺葵的实验
1、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2、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3、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
4、 染色:用碘液染色
5、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二、 光合作用
1、 产生了淀粉等有机物
2、 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
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一、 绿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 用来构建之物体
2、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二、 呼吸作用
1、 在线粒体里进行
2、 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储存的能量也被释放,供生命活动需要。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光
无机物+水 ———— 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储存能量)
二、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三、 栽培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植被覆盖率低
2、 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我回答的基本是电脑里的
有些乱,你好好看看,会有帮助
上面所说的是重点,一定要牢记!希望你能学好!
初一历史复习资料
1,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2,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址最多的国家。
3,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4,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70—20万年之间,北京人能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但头部还保留着猿类的一些特征。他们已经开始使用天然火,还有简单的语言。
5,山顶洞人也是生活在北京的周口店龙骨山顶,距今18000年,他们使用打制石器,开始掌握磨制和钻孔的技术,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术。
6,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距今6000年,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地方之一。
7,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等生产工具,还烧制黑色陶器。他们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过者定居的生活。
8,黄河中游的半坡遗址,距今5000年,这个遗址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地方。
9,半坡人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和狗,也有少量的牛,马。羊,鸡。他们能纺织麻布。缝制衣服。
半坡人的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半穴式的。
10,在原始时代,按照血缘关系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 产和生活集体叫做氏族。
河姆渡和半坡人都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人,
11,4000多年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有三位杰出的部落首领,他们分别是炎帝,黄帝和蚩尤。
12,黄帝和炎帝结成部落联盟,在逐鹿同蚩尤决战,蚩尤战败,被黄帝擒杀。
13,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黄帝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所以我们又称他是“人文初祖“
14,黄帝之后,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是尧舜禹。
15,在远古时代,选举部落联盟首领用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
18.舜时,黄河流域发生特大的洪水,舜派禹去治理水患。禹用疏导的办法 把河水引入大海,让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人们赞扬他治水的功绩,称他为“大禹”
19.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20,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最高统治者。从此,父子,兄弟相承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21,夏的最后一个国王桀是历史有名的暴君。
22.公元前1600年商的部落首领汤起兵攻夏。推翻夏的统治,建立了商朝,定都于毫。
23.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因此我们又称商朝为殷朝。
24,商朝的统治区域比夏广阔,东到海滨,西至陕西西部,
25,商朝的末代国王纣是个暴君。由于他的残暴统治引起人们的不满。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亲率大军讨伐商纣。周军大获全胜,商朝灭亡。
26,武王灭商后,建立商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27,西周建立后,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制度,将王族,功臣以及旧贵族的后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先后分封的有卫,齐,鲁,晋,。宋,燕等十个诸侯国。
28.西周规定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职位,只有正妻所生的长子才有资格继承,这就是嫡长子继 承制。它保证了王室 ,贵族统治权力的 顺利继承,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29,西周的疆域,西到今甘肃的东部,东到今山东的北部,东北到今辽宁南部,南面跨过了长江。
30.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结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31,我们把在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
32.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反映了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33.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权力的象征。
34,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人们称夏商周时期为青铜时代。
35 .商周时期,一些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由于不、古人称铜为金,所以这种文字叫做金文。又叫做钟鼎文。
36,春秋时期,大国之间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国的权力展开了争霸战争,
37.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贱。
38.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了国力,并以“尊王攘夷“为号召,通过征战,提高了齐国的地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能够,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
39.公元前632年,晋文公采用“退避三舍“的策略,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称霸中原。
40,战国时期的主要的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的战役有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41,铁农具和牛耕在春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使用,在战国的时候得到了推广。
42.公元前356年,秦孝公起用了商鞅变法。
4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有: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
44,商鞅变法的作用有,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时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以后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45.战国时期,各国修建了一些重要的水利工程,其中,以秦国修建的都江堰最著名。
它是由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这个工程使得四川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
46.中国土木建筑工匠是鲁班。
47.战国时期的神医是扁鹊,采用“四诊法“成为中医的传统诊法。
48,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49,战国时期,屈原运用楚国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的代表作是抒情长诗《离骚》
50.西周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音乐制度,战国时期钟鼓之乐盛行。湖北随县出土的全套编钟,是当时最珍贵的乐器。
51,春秋战国时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最古老的帛画。
52.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儒家思想的中心是“仁”,“仁”是指的是个人的人格和人际关系。
53.相传,孔子整理了《诗经》〕》,还根据鲁国史籍编订了《春秋》,孔子的弟子根据他的言行,编成了《论语》一书。
54.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55,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56,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57,秦的疆域西到陇西,东到东海,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
58,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什么措施?
1)、在政治上:规定最高的统治者称皇帝
在中央设“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在地方推行郡制
2)、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车弛。
3)、在文化上:统一文字。
4)、在思想上:焚书坑儒。
59,对于教材上的一些重要的图片尤其是战国七雄的形式图。
60、
学派
人物
主要主张
儒家
孟子
民为贵,君为轻,人民的力量是不可轻视。
荀子
人定胜天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倡节俭,反浪费。选举贤能
道家
庄子
人是不能战胜自然的,鄙夷权贵,乐天安命
法家
韩非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 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能排泄废物
4、有应激性 5、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6、生长发育 7、能繁殖 8、遗传变异
二、 观察法 P2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二、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一、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全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二、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二、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考卷子的题目理解掌握)
三、 探究的过程: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四、 对照实验 P15
五、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根据同种或异种的关系,生物因素可分为两种:1、种内关系:种内互助(蚂蚁搬食)、种内斗争(两豹争夺羚羊、争夺栖息地)
2、种间关系:寄生(蛔虫)、竞争(狮子和豹争夺食物)、互助(犀牛和犀牛鸟)
第三节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二、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第四节 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组成:
1、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二、 食物链和食物网:
1、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
2、 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3、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聚更多,譬如日本的水吴病。
三、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二、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注意DDT的例子 (平时练习卷子的题目)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1. 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光线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三、 显微镜的使用 P37-38 的图要掌握
1、 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2、 放大倍数=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3、 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 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 P42
二、 实验过程P43-44
三、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1、 细胞壁:支持、保护
2、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4、 细胞核:贮存&传递遗传信息
5、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6、 液泡:细胞液
7、 线粒体:呼吸的场所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一、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实验P47
二、 动物细胞的结构
1、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 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3、 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 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以白糖融解的实验为例说明。
分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颗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而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三、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四、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 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多莉羊的例子p55
二、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1、 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2、 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三、 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
1、 不同的生物个体,染色体的形态、数量完全不同
2、 同种生物个体,染色体在形态、数量保持一定
3、 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4、 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
四、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二、 细胞的分裂
1、染色体进行复制
2、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3、细胞质分成两份
4、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期中考后内容(重点复习)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分裂、细胞分化概念
三、 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四、 几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结构才能够满足植物体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样的结构叫做器官。
五、 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六、 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
七、 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了系统。
八、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九、 P65题3
十、 八大系统的名称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 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 养器官:根、茎、叶 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二、 植物的组织
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
二、草履虫
结构:纤毛、表膜、收集管、收缩泡、胞肛、口沟、食物泡、细胞质、细胞核(大核、小核)
功能:笔记
三、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 有益方面:笔记
2、 有害方面:笔记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 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
二、 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三、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孢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生殖时可见到,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
四、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五、 苔藓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又小又薄,如葫芦藓、墙藓;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状体,如地钱。
六、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七、 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八、 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九、 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十、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十一、 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
一、 病毒的种类
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二、 病毒的结构
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三、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看笔记
第二节 种子植物
一、 种子的结构
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
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
二、 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三、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要求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四、果皮的作用(看笔记)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一、 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子粒饱满,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过休眠期。
二、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抽样检测
三、 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一、 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二、 幼根的生长
1、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 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三、 芽的结构
1、 芽轴——发育成茎
2、 芽原基——发育长成侧芽
3、 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并产生出新的芽原基和叶原基
4、 叶原基——发育成幼叶]
四、 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
氮、磷、钾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一、 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二、 花的结构
花瓣、花托、花萼、雄蕊(花药、花丝)、雌蕊(子房、花柱、柱头)
三、 传粉和受精
看笔记
四、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胚珠——种子 珠被——种皮
五、 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循环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一、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1、 水分是细胞的组成成分
2、 水分可以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3、 水分是植物体内物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
4、 水分参与植物的代谢活动
二、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三、 植物在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P109
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一、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二、 根的结构
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
三、 水分的运输途径
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 叶片的结构
上下表皮、叶肉(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气孔
二、 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三、 蒸腾作用的意义:
1、 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2、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3、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4、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一、 天竺葵的实验
1、 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2、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面用黑纸片遮盖
3、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
4、 染色:用碘液染色
5、 结论:淀粉遇碘变蓝,可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二、 光合作用
1、 产生了淀粉等有机物
2、 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
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一、 绿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 用来构建之物体
2、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二、 呼吸作用
1、 在线粒体里进行
2、 有机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储存的能量也被释放,供生命活动需要。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光
无机物+水 ———— 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储存能量)
二、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三、 栽培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二、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植被覆盖率低
2、 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
我回答的基本是电脑里的
有些乱,你好好看看,会有帮助
参考资料: wu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