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甄嬛传》时,有哪些细节一开始没懂,后来才恍然大悟?
我看《甄嬛传》时出现这样的情况还蛮多的,就连甄嬛刚刚得宠时,皇上给她吃东西,她吃了一口马上吐了出来说“生的”,我也是最开始没懂,“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黄帝就是故意“逗”她亲口说出那句话。当然,这个懂了它的真正意思之后就觉得蛮简单,那么接下来我再详细说说更复杂一点的细节,比如曹琴默之死。
其实最早听到“曹贵人(当时已经是襄嫔),殁了”的消息时,我非常震惊,和甄嬛听说这个表情时表现出的吃惊有几分相似。因为后宫中的重要人物华妃年世兰“火烧碎玉轩”之后被“冷宫赐死”才刚刚被甄嬛亲自“送走”啊,这曹贵人(以下称襄嫔)前几日也还好好的怎么就突然暴毙了呢?
是的,前几日襄嫔还生龙活虎,还对手下咬牙切齿地祈愿发誓说,为了温宜的前途,她要继续往上爬争取先封妃,为此,她神挡杀神只要甄嬛挡道她绝不手软。再后来,“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年世兰,对新得宠正沐浴在圣恩中的祺贵人以下犯上,将其骂得体无完肤之后,襄嫔那时还依附在皇后的身旁,对皇上进言,罗列华妃一直以来的罪状,献策皇上不如除之而后快。明明好好的呀,怎么会突然就殁了呢。
等到甄嬛线端妃详细解释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恍然大悟的并不是,“原来是皇上或者皇太后‘赐死曹琴默’”,而是甄嬛的好手段。其实曹琴默“母凭子贵”如果不做什么过于出格的事情,那么安身立命甚至以妃位目标步步为营,是很有可行性的。但是,没想到“机关算尽”的曹琴默反倒让甄嬛成了她的变数。曹琴默为什么要当“出头鸟”?我们要知道,在后宫当中背叛旧主就已经是大忌,更别说明显表现出置旧主与死地的心了。这一点,作为人精的曹琴默是不会不知道的。但她还是这样做了,是因为她相信了甄嬛。
还记得吗?某日她陪温宜在外面玩耍,然后端妃和甄嬛也都相继出现,在端妃去换衣服的空当,甄嬛对她说了一番重要的话,甄嬛的角度非常“高端”,非常“知己”。她先是问襄嫔,你知道“襄”字的意思吗?圣意难测!曹琴默即便是知道,也要亲耳听听皇上身边红人甄嬛的说法。所以她就摆出了认真倾听者的姿态。甄嬛说,“襄者助也,华妃需要有人将其扳倒,所以皇上封姐姐为襄嫔。”看到了吧?这是襄嫔后来“胆敢如此”理直气壮的理由,甄嬛的话在她心中发酵了,让她误以为那真就是皇上的意思,但不是,那完全是甄嬛的意思。因为在甄嬛看来,身为答应的年世兰仍然是心头大患,而她曹琴默也是如此。
如果通过曹琴默的“出头”,能促进皇上进一步对年世兰打压固然好,但即便不能,让皇上对她产生背主的坏印象,也很不错。而且,温宜是个好孩子,端妃喜欢非常,如果襄嫔“失宠”能用温宜“拿下”端妃,那岂不是一石三鸟吗?可能连甄嬛自己也没想到,她的计谋无形当中得到了最大化的收益!既让皇上听到了以曹琴默为代表的后宫很多人想杀年世兰的心声,又一举直接除掉了曹琴默,还给端妃温宜拿下端妃,真真的好手段。也是想到这里才更加“恍然大悟”,甄嬛的段位竟高到这种程度。
作为宫斗剧爱好者,《甄嬛传》我每年至少都会刷一遍,不过隐藏的剧情都是在弹幕上看到的,哈哈。第一个隐藏剧情就是剧里很多名字都是有暗示的。流朱这个名字,起初只是觉得好听,后来她为了甄嬛能够看御医,死在了侍卫的刀下,恰好印证了她的名字。朱是红色的意思,流朱就是她的命运。流朱小可爱就这么死了。
夏冬春进宫的时候十分的嚣张,于是被华妃赏了一丈红,死于秋天。皇后的猫叫松子,后来送走了福察贵人的孩子,”送”子。华妃一直用欢宜香没有身孕,颂芝的名字也是“送子“谐音。最厉害的就是端妃的称号了,难道是端了一碗滑胎药给华妃,一个叫”滑“妃,一个叫”端“妃。好像还有很多带有寓意的名字,等下次看的时候记下来。
熹妃回宫之后,在封妃之时,沛国公府送了一双文犀辟毒筷,后来剪秋给熹妃下砒霜的时候,是孟静娴替甄嬛死了。浣碧两次给甄嬛建议,可是甄嬛都没有听她的,最后吃了大亏,特别是眉姐姐被安陵容害死了。一个比较明显的剧情,就是果郡王无意夸叶澜依穿碧色的衣服好看,她就穿了一生碧色的衣服。安陵容进宫选秀时戴的素银簪子,在她最后死的时候戴的还是那个。
最最厉害的剧情个人觉得有两个。一个是甄嬛偷偷去看禁足的梅姐姐回去之时,在船里与果郡王的对话,果郡王把她比作西施,后来皇上逼她和亲。第二个就是甄嬛赢得最后胜利的关键,胧月本来对甄嬛是没有感情的,可是敬妃总是告诉胧月,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护着熹娘娘。后来胧月是真的争气啊,在皇帝面前说是皇后推了熹贵妃,然后甄嬛战队完胜。果然聪明人生的孩子就是随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