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三绝”指的是什么,分别有什么来历?
“狗不理包子”的创始人是出生于直隶武清县(现天津市武清区)的高贵友,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封建社会,小孩夭折率很高,古人就认为要想小孩子安全顺利地成长,就必须有一个能承受命运的贱名,所以老来得子的高贵友的父亲就给儿子取了一个小名叫狗子。
狗子在14岁的时候被家人送去当地的点心铺子做学徒,他聪明好学,点心铺子的师傅们都喜欢他,便将自己的手艺毫无保留的都教给了狗子。后来狗子出师后便自己开了一家包子铺,因为他做的包子手艺很好,来吃他包子的人越来越多,狗子也因为越来越忙而经常顾不上招呼客人,时间久了大家便笑着说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都叫他“狗不理”,把他做的包子叫“狗不理包子”。
耳朵眼炸糕是用糯米作皮面,将红小豆、白砂糖炒制成馅,以香油炸制而成的一种小吃。耳朵眼炸糕的发明人叫刘万春,晚清光绪年间,回民刘万春在耳朵眼胡同开了一家炸糕店,由于刘万春做的炸糕味道很好且物美价廉,深受当时老百姓的喜爱,炸糕店生意兴隆,人们风趣地以耳朵眼来称呼刘记炸糕铺,炸糕也被称为“耳朵眼炸糕”了。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十八街麻花名字的由来和耳朵眼炸糕一样,都是用地名来命名的。十八街麻花的店铺曾坐落大沽南路十八街处,所以人们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其创始人叫刘老八,在清朝末年,刘老八在十八街开了一家麻花铺子,命名为“桂发祥”,因为桂发祥的炸的麻花用的都是真材实料,物美价廉,所以铺子总是顾客盈门,刘老八在传统麻花的基础上又创新出了很多新花样,深受老百姓喜爱,渐渐成为了天津大麻花的代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