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哪个字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毁晌颤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愁”字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
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谨凯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一说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749年),一说约作于纤败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今湖南洪江)县尉。他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
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被贬的不幸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遥”字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仔猛;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
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
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野瞎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念脊桥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扩展资料:
此诗首句以杨花、子规起兴,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
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点明愁的由来。“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