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满清入关,明朝坚持到1840年将会怎样?

 我来答
太白山色乎7
2021-01-09 · TA获得超过81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55
展开全部

事迹一: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大明水师与荷兰舰队在福建金门东南海岸的料罗湾展开了激战,荷兰舰队被大明水师打得丢盔弃甲仓皇逃窜。

事件的起因源于明朝政府长期以来的海禁政策,明太祖朱元璋自登基以来实施“片帆不得下海”的国策,而放眼当时的国际环境,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和文艺复兴正如火如荼,大航海时代开启,最先崛起的荷兰为了进行原始资本的积累不断向世界各地拓展海外贸易,因此,荷兰当时有着牛皮哄哄的“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很显然,具备这个称号的荷兰,其造船水平和火炮工艺自然不再话下,当时的荷兰有着最为先进的红夷大炮,这种火炮长约2-3米,口径大多在100毫米以上,有效射程高达500米,最大的射程可到2.5公里,虽然这种大炮非常笨重,但装备在当时世界最为先进的盖伦船上足以秒杀海上同时期世界各国的水师。

除了火炮的强大,当时荷兰主力舰队装备的基本都是盖伦船,这种船只是三桅帆船,且舰载火炮10门以上,航速在各类船舰中堪称一流。

而当时大明水师装备的是被西方国家成为“戎克船”的舰船,其实,这种长约100多米,宽度约50多米的“戎克船”就是继承于郑和下西洋时期的“宝船”,“戎克船”当时只在船头和船尾各配备一尊大炮。拜当年郑和下西洋和明末极为窘迫的财政状况所赐,“戎克船”早已失去了“宝船”航母级的雄风,其船体逐渐朝着小型化发展,因此,装载士兵和火炮的数量自然也不可能太多。

事件最开始的导火索得追溯到1633年的7月5日,当时的有着“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殖民者在全世界欺负世界各国惯了,十三艘荷兰舰队自然气焰嚣张大摇大摆地闯进到了南澳地区。

当年7月7日,新任荷兰台湾长官普特曼斯率领以密德堡号为旗舰的舰队,突然对驻守南澳地区的明朝官兵展开了炮袭,明朝军队也不含糊,立即组织起了有效的反击,双方在海战中打得酣畅淋漓,荷兰舰队大溃而逃,但明军也损失巨大。

此后,双方再度在厦门一带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面对荷兰人咄咄逼人的态度,明朝方面先礼后兵派出使者要求荷兰舰队赔礼道歉,并赔偿战争损失,而荷兰人却无理要求大明停止与西班牙、葡萄牙的海外贸易,只能允许开展对荷海贸。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