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我亲妈,你凭什么管我?孩子生气后的这句话,你听懂了吗?
展开全部
培养一个独立,向上,懂得感恩的孩子我们需要"正面管教"的魔法!
昨天去图书馆参加活动,看到广场上一对母女在争吵,不过七八岁的女孩抱着一个玩具不撒手,妈妈反复强调这个玩具你有了,我们不买,可是女孩就是不同意,如果不是妈妈紧紧拽着,女孩很有抱着玩具走人的意思。
妈妈看着说服无效,就想直接抢过玩具,这个时候女孩对妈妈又踢有踹,还喊着:“你不是我亲妈,你凭什么管我!”
周围的吃瓜群众瞬间好像明白什么真相似的的开始小心议论,那位妈妈又气又急,最终只好掏钱买下了玩具。
女孩抱着玩具一脸得意的向图书馆跑去,妈妈唉声叹气的在后面追。
我不由的在想,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拥有如此大的力量,可以这样对待自己的妈妈。
做完活动刚好碰到女孩的妈妈提问,女孩妈妈问“张老师,我家孩子叛逆,不听话,人来疯,要怎么办呢?”然后叙述了孩子的日常,因为我属于当时广场的目击者,就多问了一句:“这孩子是不是生气就说你不是亲妈?”
这位女士一愣,然后点头说:“这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当我批评他,不满足他的某些条件的时候,就说我不是她亲妈,不要我管。可我真是她亲妈啊!”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 “孩子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表达了他的全部生活和人格,不了解这一隐蔽的背景,就无从理解他做的事情。”
一个孩子生气的时候就说自己的妈妈并非亲妈,而且希望妈妈不要管自己了。这背后其实是孩子渴望获得归属感和地位感的表现。她实际上是在呐喊:“妈妈,请关爱我,我需要归属感。”“妈妈,我需要你的帮助。”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太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最近我在看《 正面管教魔法书》, 这是正面管教家族里又一本“新”书,作者是美 国著名早教专家,美国正面管教育儿机构创始人,正面管教理念主要发起人之一的艾米.麦克瑞迪。
在《正面管教魔法书》中开篇就为我们总结了阿德勒关于儿童心理需求的一些论点:
这三个论点几乎是市面上90%的育儿书籍的理论支持,我们想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其实最终解决的不过是孩子在各种关系中的归属感和地位感的问题。
当一个孩子真正感觉到了自己的归属感,能找到自己在家庭和团体中的地位,他的成长就会顺利很多, 作为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家庭归属感,地位感,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感恩,有责任的人,我们需要很多方法和技巧,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正面管教魔法书》中的三个小方法:
1、每天十分钟身心灵时间——给孩子归属感
当孩子缺乏归属感和地位感的时候,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却验证“父母是否爱我,父母是否重视我”。
就像本文开头的小姑娘,她会用哭闹的形式去要一个家里有的同款玩具,她会说妈妈不是亲妈,这所有的行为并非是她就只是想要一个玩具,或者不喜欢妈妈,更多的是她需要确定:“妈妈到底爱我吗?她会为我的行为容忍到那种程度。”而妈妈的反应,就会成为她判断自己地位感的依据。
而孩子会有这样的行为,很多时候也恰恰说明,我们给孩子的陪伴,并非是孩子需要的陪伴,或者说我们给孩子的高质量的陪伴不够。
有些妈妈会很奇怪,觉得我给孩子的陪伴太多了,只要下班,我所有的时间都是在看着孩子写作业,我给的还不是高质量的陪伴吗?
唉!可能我们对于自己的高质量陪伴感觉很好,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不亚于监视。我们在陪他写作业的过程中,获得了自己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但是孩子却在苦苦煎熬, 他们需要的不只是写作业这样的事情,他们需要的是身,心、灵都被滋养的陪伴。高质量陪伴是我们放下自己所有的事情陪孩子去做10分钟他喜欢做的事情。
在这10分钟的时间里,我们眼里只有孩子,和他喜欢的事情。这些事情可以是帮她涂上指甲油,或者让自己扮成飞机,驮着他飞翔,只要是孩子想做,而且不会伤害别人的事情,我们都可以陪他玩上10分钟。
我家大宝最近喜欢的事情是去看羊然后迎着朝阳摘一朵牵牛花,每天早上我会等她起床,然后带着她去附近看别人家养的羊,然后一起去寻找牵牛花,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候她会叽叽喳喳跟我说晚上做的梦,有些时候只是安静的看羊,摘花。这种看似无聊的事情,却让我们的关系越来越近,她的情绪越来越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身心灵时间”让我参与了她的世界,潜移默化中她获得了归属感和地位感。
2、忽略不必要的关注——让孩子拥有界限感
当通过“身心灵时间”的陪伴,往往孩子就拥有了基本的生存营养,很少再去做那些故意惹人注意的事情,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延迟满足的能力还很少。我们很容易遇到的事情就是自己正在做饭或者接电话的时候,孩子突然有一个奇思妙想需要我们去帮忙。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使用“忽略不必要的关注”,让孩子明白父母可以陪伴她,却无法时刻都以她的要求为先。
所以在使用“忽略不必要关注”的时候,我们需要 事先告诉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打扰父母 :比如,父母打电话的时候,妈妈在忙碌的时候,我们还可以 跟孩子一起约定一个信号,当我们做出某个动作,或者说出某句话的时候,她就要暂停获得妈妈的关注,而妈妈则会在忙完之后,第一时间去关注她。
通过这种约定,我们不会破坏好容易和孩子建立起来的归属感和地位感,还会让孩子学会察言观色,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父母更容易同意她的意见,那些时候需要保持绝对安静,这也是帮助孩子确定界限的一种方式。
3、温和而坚定的坚持——形成养育习惯
在育儿过程中很多方法都很有效,可真的想让它在自己的育儿生活中起到应有的效果,我们就需要做到温和而坚定的坚持。没有任何习惯是一蹴而就的,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我们需要有爱心,耐心和决心,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获得我们期望她获得的习惯。
比如说我们希望孩子不再做个粘人精,我们就需要从“身心灵时间”开始坚持,尽量每天都可以给孩子10分钟身心灵的高质量陪伴,这样当他有了 不必要关注的时候,我们才能有力的去拒绝。往往最初的时候,我们的拒绝会引来孩子的反抗,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温和而坚定的去坚持自己和孩子曾经的约定。
当孩子发现哭闹无法获得自己希望的关注,而父母会信守承诺在他们约定的时间给自己需要的关注的时候,他们会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并且确定父母真的爱自己。因此那些负面的行为会逐渐的减少。
《正面管教魔法书》中可不只是这几个简单的方法,整本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从父母改变的角度来讲, 帮助父母控制自己不向孩子屈服,不让自己变成孩子的仆人 ,另一部分则是教会父母运用方法 培养感恩,负责的孩子,全书32个技巧,每个技巧都有详细的方法讲解和疑惑解答,让我们在操作的时候可以避免走弯路。
养育一个还字很不容易,养育一个独立,向上,懂得感恩的孩子更不容易,还好我们有方法可依据。
昨天去图书馆参加活动,看到广场上一对母女在争吵,不过七八岁的女孩抱着一个玩具不撒手,妈妈反复强调这个玩具你有了,我们不买,可是女孩就是不同意,如果不是妈妈紧紧拽着,女孩很有抱着玩具走人的意思。
妈妈看着说服无效,就想直接抢过玩具,这个时候女孩对妈妈又踢有踹,还喊着:“你不是我亲妈,你凭什么管我!”
周围的吃瓜群众瞬间好像明白什么真相似的的开始小心议论,那位妈妈又气又急,最终只好掏钱买下了玩具。
女孩抱着玩具一脸得意的向图书馆跑去,妈妈唉声叹气的在后面追。
我不由的在想,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拥有如此大的力量,可以这样对待自己的妈妈。
做完活动刚好碰到女孩的妈妈提问,女孩妈妈问“张老师,我家孩子叛逆,不听话,人来疯,要怎么办呢?”然后叙述了孩子的日常,因为我属于当时广场的目击者,就多问了一句:“这孩子是不是生气就说你不是亲妈?”
这位女士一愣,然后点头说:“这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当我批评他,不满足他的某些条件的时候,就说我不是她亲妈,不要我管。可我真是她亲妈啊!”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曾经说过: “孩子做的每一件事似乎都表达了他的全部生活和人格,不了解这一隐蔽的背景,就无从理解他做的事情。”
一个孩子生气的时候就说自己的妈妈并非亲妈,而且希望妈妈不要管自己了。这背后其实是孩子渴望获得归属感和地位感的表现。她实际上是在呐喊:“妈妈,请关爱我,我需要归属感。”“妈妈,我需要你的帮助。”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太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最近我在看《 正面管教魔法书》, 这是正面管教家族里又一本“新”书,作者是美 国著名早教专家,美国正面管教育儿机构创始人,正面管教理念主要发起人之一的艾米.麦克瑞迪。
在《正面管教魔法书》中开篇就为我们总结了阿德勒关于儿童心理需求的一些论点:
这三个论点几乎是市面上90%的育儿书籍的理论支持,我们想要解决孩子的问题,其实最终解决的不过是孩子在各种关系中的归属感和地位感的问题。
当一个孩子真正感觉到了自己的归属感,能找到自己在家庭和团体中的地位,他的成长就会顺利很多, 作为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家庭归属感,地位感,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感恩,有责任的人,我们需要很多方法和技巧,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正面管教魔法书》中的三个小方法:
1、每天十分钟身心灵时间——给孩子归属感
当孩子缺乏归属感和地位感的时候,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却验证“父母是否爱我,父母是否重视我”。
就像本文开头的小姑娘,她会用哭闹的形式去要一个家里有的同款玩具,她会说妈妈不是亲妈,这所有的行为并非是她就只是想要一个玩具,或者不喜欢妈妈,更多的是她需要确定:“妈妈到底爱我吗?她会为我的行为容忍到那种程度。”而妈妈的反应,就会成为她判断自己地位感的依据。
而孩子会有这样的行为,很多时候也恰恰说明,我们给孩子的陪伴,并非是孩子需要的陪伴,或者说我们给孩子的高质量的陪伴不够。
有些妈妈会很奇怪,觉得我给孩子的陪伴太多了,只要下班,我所有的时间都是在看着孩子写作业,我给的还不是高质量的陪伴吗?
唉!可能我们对于自己的高质量陪伴感觉很好,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不亚于监视。我们在陪他写作业的过程中,获得了自己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但是孩子却在苦苦煎熬, 他们需要的不只是写作业这样的事情,他们需要的是身,心、灵都被滋养的陪伴。高质量陪伴是我们放下自己所有的事情陪孩子去做10分钟他喜欢做的事情。
在这10分钟的时间里,我们眼里只有孩子,和他喜欢的事情。这些事情可以是帮她涂上指甲油,或者让自己扮成飞机,驮着他飞翔,只要是孩子想做,而且不会伤害别人的事情,我们都可以陪他玩上10分钟。
我家大宝最近喜欢的事情是去看羊然后迎着朝阳摘一朵牵牛花,每天早上我会等她起床,然后带着她去附近看别人家养的羊,然后一起去寻找牵牛花,在这个过程中有时候她会叽叽喳喳跟我说晚上做的梦,有些时候只是安静的看羊,摘花。这种看似无聊的事情,却让我们的关系越来越近,她的情绪越来越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身心灵时间”让我参与了她的世界,潜移默化中她获得了归属感和地位感。
2、忽略不必要的关注——让孩子拥有界限感
当通过“身心灵时间”的陪伴,往往孩子就拥有了基本的生存营养,很少再去做那些故意惹人注意的事情,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延迟满足的能力还很少。我们很容易遇到的事情就是自己正在做饭或者接电话的时候,孩子突然有一个奇思妙想需要我们去帮忙。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使用“忽略不必要的关注”,让孩子明白父母可以陪伴她,却无法时刻都以她的要求为先。
所以在使用“忽略不必要关注”的时候,我们需要 事先告诉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打扰父母 :比如,父母打电话的时候,妈妈在忙碌的时候,我们还可以 跟孩子一起约定一个信号,当我们做出某个动作,或者说出某句话的时候,她就要暂停获得妈妈的关注,而妈妈则会在忙完之后,第一时间去关注她。
通过这种约定,我们不会破坏好容易和孩子建立起来的归属感和地位感,还会让孩子学会察言观色,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父母更容易同意她的意见,那些时候需要保持绝对安静,这也是帮助孩子确定界限的一种方式。
3、温和而坚定的坚持——形成养育习惯
在育儿过程中很多方法都很有效,可真的想让它在自己的育儿生活中起到应有的效果,我们就需要做到温和而坚定的坚持。没有任何习惯是一蹴而就的,对于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我们需要有爱心,耐心和决心,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获得我们期望她获得的习惯。
比如说我们希望孩子不再做个粘人精,我们就需要从“身心灵时间”开始坚持,尽量每天都可以给孩子10分钟身心灵的高质量陪伴,这样当他有了 不必要关注的时候,我们才能有力的去拒绝。往往最初的时候,我们的拒绝会引来孩子的反抗,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温和而坚定的去坚持自己和孩子曾经的约定。
当孩子发现哭闹无法获得自己希望的关注,而父母会信守承诺在他们约定的时间给自己需要的关注的时候,他们会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并且确定父母真的爱自己。因此那些负面的行为会逐渐的减少。
《正面管教魔法书》中可不只是这几个简单的方法,整本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从父母改变的角度来讲, 帮助父母控制自己不向孩子屈服,不让自己变成孩子的仆人 ,另一部分则是教会父母运用方法 培养感恩,负责的孩子,全书32个技巧,每个技巧都有详细的方法讲解和疑惑解答,让我们在操作的时候可以避免走弯路。
养育一个还字很不容易,养育一个独立,向上,懂得感恩的孩子更不容易,还好我们有方法可依据。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