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丧葬的礼仪有哪些?
我国古代的丧葬礼主要分为丧礼,葬礼,服丧三个部分,这三种礼仪又各有一些特殊的规定。
一、丧礼
古人死去的时候,会被家人拖去内衣换上新衣,这个新衣也叫寿衣,家人要围坐在死者的周围,在他还有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在口鼻之间放一块棉花,当棉花不动的时候,就代表他已经去了。然后把准备好的珠宝玉石放到死者的口中,接着开始招魂,主持招魂仪式的人要爬上屋顶,挥舞死者的寿衣,向古人所认为的冥界方向大喊某某人你回来呀,长呼三声之后就代表着魂魄已经附到衣服上,再把衣服披在死者的身上。接着就可以向亲朋好友发讣告 ,等待亲朋好友来吊丧。
二、葬礼
按照古代的规定,要把棺材放在家里三个月,接着要由占卜者来确定下葬的日期,最后再把下葬的日期通知宾客在下葬前一天,要把灵柩移到祖庙去停放,家中的子孙要在这一天痛哭一番,之后举行祭奠仪式。在下葬那一天,零旧车出动的时候,亲属们的站位要按照五服的轻重顺序排列,宾客们要跟在最后面。到了目的地的时候下棺的时候,其余人都要屈膝下跪,用额头接触地面,以此来表示悲伤。
三、服丧
在下棺之后,儿子们要禁止禁食三天,在临潭旁边用临时搭建的草庐睡上11个月。女儿们则是要为父母服三守孝,如果是已经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奔丧之后就可以回到夫家。在下葬之后还要给死者设一个灵座,做三次安魂之祭,在灵座上摆放食物,早晚就不必哭了。最后将新神主迎入祠堂,与先祖一起接受祭拜。丧礼过后十三个月,孝子们可以开始吃苹果,二十七个月之后,可以开始饮酒食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