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心理发展理论
展开全部
儿童的心理发展理论
这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包括精神分析学家玛格丽特·马勒的婴幼儿心理发展阶段论,和精神分析的创建者弗洛伊德,关于俄狄浦斯期的理论。
俄狄浦斯这个名字来自于古希腊三大悲剧之一《俄狄浦斯王》,这是一个著名的儿子谋杀父亲,迎娶母亲的故事。如果你对这个故事感兴趣,可以找来读一读。
心理学家马勒论述的,是三岁前的孩子与母亲的关系,而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期,讲的是三岁之后的孩子,这个时候父亲也深入参与到母子关系中,构成了复杂的三元关系。
玛格丽特·马勒的理论
马勒认为,三岁前孩子的心理发展分三个阶段:
一、正常自闭期
婴儿出生后1个月内
只有这个阶段的自闭是正常的,以后的自闭是病态的。
这个阶段,婴儿肉体上虽然已经出生,但心理上,好像仍然活在一个封闭的蛋壳内,表现得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
但是,这个阶段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因为孩子表现得貌似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就忽略对他的照顾。相反,需要提供良好的孵化环境,让婴儿可以从这个心理蛋壳内破壳而出,从自闭走向开放。
二、正常共生期
1个月到6个月左右
和第一阶段一样,只有这个阶段的共生才是正常的,此后的共生是病态共生。
例如常有妈妈说,我们家孩子十几岁了,但我们好得像是一个人,他什么都告诉我,对我完全没有秘密。这其实就是病态共生。对此,国内知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曾奇峰说,孩子没有秘密,就会长不大,没法走向独立。
父母与孩子的病态共生,一般都是父母想和孩子共生在一起,并且大多是父母的意志侵占孩子的生命。对孩子来讲,这是没有必要的。
可六个月前的婴儿期不同,对小婴儿来说,一方面,他们处于全能自恋中,觉得自己是神;另一方面,他们极度虚弱无助,吃喝拉撒睡玩等基本需求,都有待妈妈照顾,所以是必须和妈妈共生在一起,这是一种真实需求,所以叫正常共生。
这个阶段中,婴儿会觉得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我和妈妈构成了一个共同体,身体和心理都是连在一起的,这被称为母婴共同体。
三、分离与个体化期
6个月到36个月左右
分离,是指身体上的独立;个体化,是指心理上的独立。
在孩子实现了独立之后,他的个体化自我也就随之形成了。这个阶段中,孩子的能力越来越强,最终能基本独立完成吃喝拉撒睡玩,同时也与妈妈分离,母婴共同体最终瓦解。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比如当孩子学会了爬、翻身、坐等动作,孩子的自恋会爆发出来,他想立即靠自己完成各种探索。但遇到挫败后,会再次陷入到虚弱无助中,对妈妈又产生依赖。随着能力增长,自恋又会爆发,不断在独立和依赖之间徘徊。马勒把这个过程总结成了四个亚阶段,分别是分化与躯体意象、实践、和解和情感客体稳定与个体化。
1.分化与躯体意象
大约4/5 —10个月
婴儿开始把身体从母亲身上挣脱下来,开始有独立诉求,越来越体验到与母亲的分离,但没能力走远,只能在母亲脚边玩;婴儿会开始检查,什么是属于母亲的,什么是不属于母亲的。
2.实践
大约10—15/16个月
显著特征是婴儿开始进行四肢爬行的运动,运动知觉等机能发展,学会走路,这增加了离开母亲的冒险,练习承受分离焦虑,逐步形成独立个体;同时他仍然寻求母亲的存在,并不时加以确认,寻求“情感充电”;这个时期自恋达到顶峰。
3.和解
大约15/16—24个月
这一阶段的幼儿全能感再次受挫,有着独立和依赖的矛盾:想要分离又害怕失去;更能包容分离焦虑,同时付出的代价是承受很多孤独、脆弱和依赖;这一阶段幼儿情绪种类扩展,语言能力提高,客体与规则开始内化。
4.情感客体稳定与个体化
24—36个月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逐步明确自己是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对母亲的稳定的内在表象,能维持对母亲及其他一切的稳定形象,可以将母亲内化,当母亲不在眼前的时候,可以保持一种稳定的内在母亲的视觉;这个阶段也表明儿童综合的认知功能逐渐清晰起来。
在良好养育下,孩子到了三岁时,个体化自我就会形成。同时,与孩子保持基本稳定关系并且又提供了良好养育的妈妈,会内化到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心中住下一个爱的人”。
这是标志性的时刻,个体化自我的形成,意味着孩子有了“内在的我”,而心中住下一个爱的妈妈,意味着孩子有了“内在的你”。
人的心灵发展是非常有意思的,在我的理解中,就像是要将外在的东西不断内化一样。当内化完成,人对外在事物的执着就会降低很多。
例如,当个体化没完成前,就会对“我”的意志有一种偏执的坚持,但一旦有了“内在的我”,“我”在内部心灵中得以存在了,就对“我”在一个外部事物上是否存在,变得不是那么执着了。
再比如,在重要关系中,有人能容忍关系的分离,这是因为他们心中住着一个内在的爱的人,有人难以容忍关系的分离,这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住着“内在的你”,所以需要一个“外在的你”在身边。
弗洛伊德的理论
个体化自我和“心中住下一个爱的人”,极为关键。有了这两者,孩子才能进入到俄狄浦斯期。这一时期的理论来自弗洛伊德,在我们的课程中,对于孩子三岁之后的成长阶段,会用经典精神分析的理论来补充。
俄狄浦斯期是三岁到六岁左右,也被称为恋父恋母期。对男孩来讲,是与父亲“竞争”母亲的爱,对女孩来讲,是与母亲“竞争”父亲的爱。
可同时,这种竞争又不能太敌对,而且竞争也不能彻底实现。俄狄浦斯期的顺利过渡,需要孩子完成对同性父母的认同,男孩认同父亲,女孩认同母亲,把目标变成“找一个像母亲或者父亲这样的异性恋人”。
个体化自我,是孩子能展开竞争的基础。如果没有结实的自我,男孩与父亲竞争,女孩与母亲竞争,这太难了。
孩子需要完成对同性父母的认同,这种认同得以实现的基础就是“心中住着一个爱的人”。
在俄狄浦斯期初步品尝了竞争与合作后,一个孩子就可以进入到社会中,在家庭以外,去学习更有张力的竞争与合作,并最终构建自己的生活。
我个人作为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师,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心得,提出了我自己更形象化的理解。我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诞生与发展,可以分五个阶段:
自恋之壳
母爱怀抱
家庭港湾
社会熔炉
无限世界
孩子的生命力,需要不断在更大的空间里伸展。
先是要刺破孤独的自恋之壳,进入到母爱怀抱,这是最原始的关系;接着要刺破母爱怀抱,进入到父亲母亲一起构建的家庭港湾;再接着,要离开家庭港湾,进入到所在文化的社会熔炉;最终也要刺破社会熔炉,进入到世界乃至无限的宇宙中。
这五个阶段,也将是我后面40讲课程的总体逻辑,我会一步一步带你走过这整个历程,带你学习每一个阶段背后的心理学知识。
这五个阶段还可以有一个更形象化的理解,我想请你来想象一只鹰蛋,最初是在自恋的壳中,当母爱提供了良好的孵化环境,它就会自然发育,破壳而出。
刚破壳而出的雏鹰,嘴还不够尖,利爪也未长出,羽翼也只是有雏形,总之它的攻击能力还没有形成。这时,它要在母爱怀抱中继续发育。这个阶段,它看起来就像是一只没有攻击力的小鸡。
等攻击能力初步形成后,它变成了真正的小鹰,需要进入更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去试炼它的竞争力。
三岁前的孩子,就像是“小鸡”,但三岁后,具有个体化自我的孩子,就像是“小鹰”,这时要破掉的壳,是母爱怀抱。然后进入到家庭港湾,在这个由父母构成的复杂关系中,去初步磨练它的攻击力。再然后,要进入社会熔炉。最后,进入到无限世界中去翱翔。
这个形象化的画面,就是我在这门课程中为你总结的,可以称为是自我诞生与发展的“蛋-鸡-鹰”模型。
*
基本的满足和必须的边界
这个发展过程中,有一对核心矛盾,那就是基本的满足和必须的边界。
基本的满足很容易理解,一个孩子必须得到基本的满足,这样才会体验到“我的需求是好的”,最终简化为“我是好的”,这是内聚性自我的向心力的由来。同时,父母必须尊重孩子的边界,并让孩子也逐渐学习看到,父母也是有边界的。
孵化是一个重要隐喻。父母必须看到,孩子有一个自恋之壳,这个边界必须尊重,不能贸然强行破壳。
所以说,边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对边界的尊重,是我们极度缺乏的东西。在这门课程中,我也会和你深入探讨边界意识,可以说“打造你的边界意识”是这门课的另一个隐含标题。
边界意识很重要,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共识。它既是个体化自我产生的一个条件,也会因为个体化自我的发展得到进一步促进。
如果说,个体化自我的发展,是对“我”的尊重,那么你也会看到,这一点实现的同时,也会增加一个人对“你”的尊重。这两者是相互成就的,而不是互为对立。
但是,当边界意识和个体化自我的发展受到阻碍时,你会看到非常熟悉的东西,糊涂哲学与浆糊逻辑,我将它们概括为混沌共生,会在接下来的第一模块课程中详细讲解。
上一讲,我讲了孵化的隐喻,强调让孩子的各种生命力都自然发生,从内部破壳。现在这一讲我想讲讲,如果从外部破壳会发生什么。
习得性无助
给你讲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我看过一个母亲和婴儿互动的视频,视频里,一位表情僵硬的妈妈,站在床边,给躺在床上的孩子读古典经书。关键是,那只是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
他当然听不懂妈妈在说什么,但是他能感受到妈妈的语气和情感,他并没有被妈妈吸引住。所以,视频中的婴儿几次把头扭过去,我觉得这就是他在用婴儿微弱的方式表达抗拒。可每次,妈妈都会用双手,把他的头再摆正,然后接着读经书。
几次下去后,这个婴儿不反抗了,他的脸正对着妈妈的脸,接受灌输。
这就是一种从外部破壳的表现,妈妈破坏了婴儿的蛋壳。婴儿不反抗,是因为反抗没有意义,他形成了“习得性无助”。也就是说,他对妈妈的抗拒,被证明是没有意义的,他只好接受。但是,他的眼神变得空洞,神情变得和妈妈一样僵硬。
这个婴儿的边界没有被尊重,他不能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抗拒,他就用神情来表达。原本围裹在他身体外的蛋壳被破坏了,而他进一步退守,用自己的神情和内心,来重新构建一个新的保护壳。只是这个壳,比他本来的壳,变得更小、更脆弱了。
强控制型的养育者,的确会不断压缩孩子的壳,导致孩子的内在空间会越来越小。特别是婴儿,他们的确非常虚弱,任何一个大人都可以征服他们,让他们放弃自己的意志,而接受大人的意志。
我在得到上的另外一门课《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中有一节课叫《输在起跑线上》,里面提到了家庭和幼儿园在养育孩子时,容易对孩子有各种逼迫。而且研究发现,当孩子被逼迫得少时,就会更外向,当被逼迫得多时,孩子就会变得更内向。严重的话,这种内向,就可以视为自闭的一种表现。
这也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包括精神分析学家玛格丽特·马勒的婴幼儿心理发展阶段论,和精神分析的创建者弗洛伊德,关于俄狄浦斯期的理论。
俄狄浦斯这个名字来自于古希腊三大悲剧之一《俄狄浦斯王》,这是一个著名的儿子谋杀父亲,迎娶母亲的故事。如果你对这个故事感兴趣,可以找来读一读。
心理学家马勒论述的,是三岁前的孩子与母亲的关系,而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期,讲的是三岁之后的孩子,这个时候父亲也深入参与到母子关系中,构成了复杂的三元关系。
玛格丽特·马勒的理论
马勒认为,三岁前孩子的心理发展分三个阶段:
一、正常自闭期
婴儿出生后1个月内
只有这个阶段的自闭是正常的,以后的自闭是病态的。
这个阶段,婴儿肉体上虽然已经出生,但心理上,好像仍然活在一个封闭的蛋壳内,表现得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
但是,这个阶段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因为孩子表现得貌似对外部世界不感兴趣,就忽略对他的照顾。相反,需要提供良好的孵化环境,让婴儿可以从这个心理蛋壳内破壳而出,从自闭走向开放。
二、正常共生期
1个月到6个月左右
和第一阶段一样,只有这个阶段的共生才是正常的,此后的共生是病态共生。
例如常有妈妈说,我们家孩子十几岁了,但我们好得像是一个人,他什么都告诉我,对我完全没有秘密。这其实就是病态共生。对此,国内知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曾奇峰说,孩子没有秘密,就会长不大,没法走向独立。
父母与孩子的病态共生,一般都是父母想和孩子共生在一起,并且大多是父母的意志侵占孩子的生命。对孩子来讲,这是没有必要的。
可六个月前的婴儿期不同,对小婴儿来说,一方面,他们处于全能自恋中,觉得自己是神;另一方面,他们极度虚弱无助,吃喝拉撒睡玩等基本需求,都有待妈妈照顾,所以是必须和妈妈共生在一起,这是一种真实需求,所以叫正常共生。
这个阶段中,婴儿会觉得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我和妈妈构成了一个共同体,身体和心理都是连在一起的,这被称为母婴共同体。
三、分离与个体化期
6个月到36个月左右
分离,是指身体上的独立;个体化,是指心理上的独立。
在孩子实现了独立之后,他的个体化自我也就随之形成了。这个阶段中,孩子的能力越来越强,最终能基本独立完成吃喝拉撒睡玩,同时也与妈妈分离,母婴共同体最终瓦解。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比如当孩子学会了爬、翻身、坐等动作,孩子的自恋会爆发出来,他想立即靠自己完成各种探索。但遇到挫败后,会再次陷入到虚弱无助中,对妈妈又产生依赖。随着能力增长,自恋又会爆发,不断在独立和依赖之间徘徊。马勒把这个过程总结成了四个亚阶段,分别是分化与躯体意象、实践、和解和情感客体稳定与个体化。
1.分化与躯体意象
大约4/5 —10个月
婴儿开始把身体从母亲身上挣脱下来,开始有独立诉求,越来越体验到与母亲的分离,但没能力走远,只能在母亲脚边玩;婴儿会开始检查,什么是属于母亲的,什么是不属于母亲的。
2.实践
大约10—15/16个月
显著特征是婴儿开始进行四肢爬行的运动,运动知觉等机能发展,学会走路,这增加了离开母亲的冒险,练习承受分离焦虑,逐步形成独立个体;同时他仍然寻求母亲的存在,并不时加以确认,寻求“情感充电”;这个时期自恋达到顶峰。
3.和解
大约15/16—24个月
这一阶段的幼儿全能感再次受挫,有着独立和依赖的矛盾:想要分离又害怕失去;更能包容分离焦虑,同时付出的代价是承受很多孤独、脆弱和依赖;这一阶段幼儿情绪种类扩展,语言能力提高,客体与规则开始内化。
4.情感客体稳定与个体化
24—36个月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逐步明确自己是谁;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对母亲的稳定的内在表象,能维持对母亲及其他一切的稳定形象,可以将母亲内化,当母亲不在眼前的时候,可以保持一种稳定的内在母亲的视觉;这个阶段也表明儿童综合的认知功能逐渐清晰起来。
在良好养育下,孩子到了三岁时,个体化自我就会形成。同时,与孩子保持基本稳定关系并且又提供了良好养育的妈妈,会内化到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心中住下一个爱的人”。
这是标志性的时刻,个体化自我的形成,意味着孩子有了“内在的我”,而心中住下一个爱的妈妈,意味着孩子有了“内在的你”。
人的心灵发展是非常有意思的,在我的理解中,就像是要将外在的东西不断内化一样。当内化完成,人对外在事物的执着就会降低很多。
例如,当个体化没完成前,就会对“我”的意志有一种偏执的坚持,但一旦有了“内在的我”,“我”在内部心灵中得以存在了,就对“我”在一个外部事物上是否存在,变得不是那么执着了。
再比如,在重要关系中,有人能容忍关系的分离,这是因为他们心中住着一个内在的爱的人,有人难以容忍关系的分离,这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住着“内在的你”,所以需要一个“外在的你”在身边。
弗洛伊德的理论
个体化自我和“心中住下一个爱的人”,极为关键。有了这两者,孩子才能进入到俄狄浦斯期。这一时期的理论来自弗洛伊德,在我们的课程中,对于孩子三岁之后的成长阶段,会用经典精神分析的理论来补充。
俄狄浦斯期是三岁到六岁左右,也被称为恋父恋母期。对男孩来讲,是与父亲“竞争”母亲的爱,对女孩来讲,是与母亲“竞争”父亲的爱。
可同时,这种竞争又不能太敌对,而且竞争也不能彻底实现。俄狄浦斯期的顺利过渡,需要孩子完成对同性父母的认同,男孩认同父亲,女孩认同母亲,把目标变成“找一个像母亲或者父亲这样的异性恋人”。
个体化自我,是孩子能展开竞争的基础。如果没有结实的自我,男孩与父亲竞争,女孩与母亲竞争,这太难了。
孩子需要完成对同性父母的认同,这种认同得以实现的基础就是“心中住着一个爱的人”。
在俄狄浦斯期初步品尝了竞争与合作后,一个孩子就可以进入到社会中,在家庭以外,去学习更有张力的竞争与合作,并最终构建自己的生活。
我个人作为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师,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心得,提出了我自己更形象化的理解。我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诞生与发展,可以分五个阶段:
自恋之壳
母爱怀抱
家庭港湾
社会熔炉
无限世界
孩子的生命力,需要不断在更大的空间里伸展。
先是要刺破孤独的自恋之壳,进入到母爱怀抱,这是最原始的关系;接着要刺破母爱怀抱,进入到父亲母亲一起构建的家庭港湾;再接着,要离开家庭港湾,进入到所在文化的社会熔炉;最终也要刺破社会熔炉,进入到世界乃至无限的宇宙中。
这五个阶段,也将是我后面40讲课程的总体逻辑,我会一步一步带你走过这整个历程,带你学习每一个阶段背后的心理学知识。
这五个阶段还可以有一个更形象化的理解,我想请你来想象一只鹰蛋,最初是在自恋的壳中,当母爱提供了良好的孵化环境,它就会自然发育,破壳而出。
刚破壳而出的雏鹰,嘴还不够尖,利爪也未长出,羽翼也只是有雏形,总之它的攻击能力还没有形成。这时,它要在母爱怀抱中继续发育。这个阶段,它看起来就像是一只没有攻击力的小鸡。
等攻击能力初步形成后,它变成了真正的小鹰,需要进入更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去试炼它的竞争力。
三岁前的孩子,就像是“小鸡”,但三岁后,具有个体化自我的孩子,就像是“小鹰”,这时要破掉的壳,是母爱怀抱。然后进入到家庭港湾,在这个由父母构成的复杂关系中,去初步磨练它的攻击力。再然后,要进入社会熔炉。最后,进入到无限世界中去翱翔。
这个形象化的画面,就是我在这门课程中为你总结的,可以称为是自我诞生与发展的“蛋-鸡-鹰”模型。
*
基本的满足和必须的边界
这个发展过程中,有一对核心矛盾,那就是基本的满足和必须的边界。
基本的满足很容易理解,一个孩子必须得到基本的满足,这样才会体验到“我的需求是好的”,最终简化为“我是好的”,这是内聚性自我的向心力的由来。同时,父母必须尊重孩子的边界,并让孩子也逐渐学习看到,父母也是有边界的。
孵化是一个重要隐喻。父母必须看到,孩子有一个自恋之壳,这个边界必须尊重,不能贸然强行破壳。
所以说,边界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对边界的尊重,是我们极度缺乏的东西。在这门课程中,我也会和你深入探讨边界意识,可以说“打造你的边界意识”是这门课的另一个隐含标题。
边界意识很重要,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共识。它既是个体化自我产生的一个条件,也会因为个体化自我的发展得到进一步促进。
如果说,个体化自我的发展,是对“我”的尊重,那么你也会看到,这一点实现的同时,也会增加一个人对“你”的尊重。这两者是相互成就的,而不是互为对立。
但是,当边界意识和个体化自我的发展受到阻碍时,你会看到非常熟悉的东西,糊涂哲学与浆糊逻辑,我将它们概括为混沌共生,会在接下来的第一模块课程中详细讲解。
上一讲,我讲了孵化的隐喻,强调让孩子的各种生命力都自然发生,从内部破壳。现在这一讲我想讲讲,如果从外部破壳会发生什么。
习得性无助
给你讲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场景。我看过一个母亲和婴儿互动的视频,视频里,一位表情僵硬的妈妈,站在床边,给躺在床上的孩子读古典经书。关键是,那只是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
他当然听不懂妈妈在说什么,但是他能感受到妈妈的语气和情感,他并没有被妈妈吸引住。所以,视频中的婴儿几次把头扭过去,我觉得这就是他在用婴儿微弱的方式表达抗拒。可每次,妈妈都会用双手,把他的头再摆正,然后接着读经书。
几次下去后,这个婴儿不反抗了,他的脸正对着妈妈的脸,接受灌输。
这就是一种从外部破壳的表现,妈妈破坏了婴儿的蛋壳。婴儿不反抗,是因为反抗没有意义,他形成了“习得性无助”。也就是说,他对妈妈的抗拒,被证明是没有意义的,他只好接受。但是,他的眼神变得空洞,神情变得和妈妈一样僵硬。
这个婴儿的边界没有被尊重,他不能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抗拒,他就用神情来表达。原本围裹在他身体外的蛋壳被破坏了,而他进一步退守,用自己的神情和内心,来重新构建一个新的保护壳。只是这个壳,比他本来的壳,变得更小、更脆弱了。
强控制型的养育者,的确会不断压缩孩子的壳,导致孩子的内在空间会越来越小。特别是婴儿,他们的确非常虚弱,任何一个大人都可以征服他们,让他们放弃自己的意志,而接受大人的意志。
我在得到上的另外一门课《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中有一节课叫《输在起跑线上》,里面提到了家庭和幼儿园在养育孩子时,容易对孩子有各种逼迫。而且研究发现,当孩子被逼迫得少时,就会更外向,当被逼迫得多时,孩子就会变得更内向。严重的话,这种内向,就可以视为自闭的一种表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