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课文知识点

 我来答
清宁时光17
2022-05-05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85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8.7万
展开全部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都没少背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掌握某个问题/知识的学习要点。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课文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先于《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史事。

二、关于相关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字词综合运用】

①汜,fàn,字的左边为“三点水”,故其义必与水相关。指汜水,是位于郑国境内的一条河流。另外,“范”字的读音也是由草字头下面的“汜”的读音而来。

②缒,zhuì,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其造字法采用“形声构字法”,左边为绳索之形,右边是其音,“缒”的读音就是根据“追”而来。

③共,本为象形字,下面两点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一个通假字,通“供”,供给之意,读gōng。

④阙,形声字,“门”为形,“阙”为声,读作quē,意即门户受损。

⑤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时,读páng。

①贰:且贰于楚也。数词活用为动词,意为从属二主,二属。

②军:晋军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驻军。

③远:越国以鄙远。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为远地。

④封:既东封郑。封,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使……成为疆界。

⑤阙: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意为使……削减。

⑥通假字:共—供 说——悦 知——智 已——矣。

【重点难点讲解】

本课中的词语难点在于对几个常用虚词的`义项的归纳,如:

若:1.像;2.假如,如果;3.你

夫:1.成年男子;2.句首语气词,无义;3.那个

微:1.轻微;2.如果没有;3.没有

之:1.往、到;2.结构助词“的”;3.代秦军

【知识延伸检索】

关于史书体例

①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②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⑤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⑥纪事本本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课文结构分析】

课文思路:课文按故事情节分为四段。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烛之武临危受命。

第3段:烛之武说退秦师。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提出问题。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利。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用历史与现实挑拨秦晋联盟。

第4段:晋师撤离郑国。

【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记叙了历史上秦晋两个大国包围郑国之际,郑国大夫烛之武临危受命,前去说服秦伯,离间秦晋联盟,最后使郑国转危为安的故事,烛之武受命于危难之时,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全文充分地体现了他机智善辨的外交才能。

【课文写作特色】

1.伏笔与照应 课文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为秦、郑联盟创造了条件。

2.波澜起伏 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谁知他却因长期不得重用而推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又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烛之武这才顺利出使。再如,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写晋军欲攻而又退,也是有张有弛。

3.详略得当 全文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其余则简略。

【课文文言实虚词梳理】

(加粗的字、词、句,在对应的括号内注音,并在横线上写出意义或者用法)

晋侯、秦伯围郑,以 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 也。晋军 函陵,秦军氾( )南。

佚( )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 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 之。辞 曰:“臣之壮 也,犹 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 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 之。

夜 缒( )而 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 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 东道主 ,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 封郑,又欲肆 其西封 ,若不阙 秦,将焉 取之?阙秦以 利晋,唯 君图 之。”秦伯说 ,与郑人盟。使杞子、逢( )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 还也。”亦去 之。

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