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讽刺的社会现象是什么?
一、对道教的讽刺
《西游记》里面出场的道士就没几个是好的,往往都是为害一方的反面形象。吴承恩讽刺的就是道教,明朝皇帝崇尚道教,超过了历代王朝。
二、对官场黑暗的讽刺
在《西游记》里,吴承恩就深刻刻画了这一官场现象。那些天庭下凡来的妖精,无论闯了多大的祸,但就是因为背后有靠山,往往被要被孙悟空一棍子打死的时候,他们背后的主人就出现了,然后三言两语,就把妖精救下了。
而那些没有背景的山精野怪,就难逃一死了。这就是有背景和没背景的区别。
三、对嘉靖帝的讽刺
把车迟国王和嘉靖皇帝比一比,就不难发现,这位国王的一言一行,就是现实中崇奉道教的嘉靖皇帝,在位长达45年,不修朝纲,不问政事,任由严嵩、严世蕃父子专擅朝政;使得倭患不断,黎民涂炭。
《西游记》讽刺的社会现象的事件
1、藏经阁恶性事件。
齐天大圣一行人来到雷音寺,原本能够好好地生生的把经卷得到回唐代普渡众生,结果阿叶迦南却给了唐三藏两箱没字经卷。直到她们发觉以后第二次找的情况下,阿叶迦南却手挥一伸,要想讨些益处,吃一点儿采购回扣。
西天之途这般之远,历经了这般多的危险,唐三藏她们的沉淀成本真是太高,没有办法,仅有把自己的紫金钵盂给了她们,这才换得经卷。可能这时唐三藏她们一行四人的心也凉了半截吧。
2、猕猴桃恶性事件。
书本上描绘道:“盖天地四大部洲,惟西牛贺洲五庄观出此,唤名草还丹,别名猕猴桃。三千年一盛开,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终能吃。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实。”
从这儿能够看得出,这类果实是何其宝贵,万年才有三十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果实的外观设计与作用令人又怕又痴迷:“果实的样子,就如三朝没满的小孩子类似,四肢齐全,五官咸备。人若有缘,得那果实闻了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作用先不用说,可是这外观设计像小孩,确实令人不忍心下孔。
其中,对道教的讽刺是《西游记》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小说中,道士们常常被描绘为虚伪、残忍和贪婪的形象。例如,在第四十五回中,孙悟空揭露了一些道士的伪善行为,指责他们表面上虔诚,实际上却背地里欺压百姓,谋取私利。
此外,《西游记》还对官场黑暗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在小说中,那些天庭下凡来的妖精往往因为背后有靠山,即使犯了天大的罪过,也能被轻易地救下。而那些没有背景的山精野怪,则往往难逃一死。
最后,《西游记》还对嘉靖皇帝崇奉道教的行为进行了讽刺。小说中的车迟国王被描绘为一个沉迷于道教迷信的昏君,这与历史上崇奉道教的嘉靖皇帝如出一辙。
总之,《西游记》通过丰富多彩的故事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对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了深刻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