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的应用
勾股定理的应用:△ABC为等腰三角形,AB=AC=5cm,BC=8cm,一动点P在底边上从B向C以0.25cm/s的速度运动,当点P运动到PA与腰垂直的位置时,求点P运动...
勾股定理的应用:△ABC为等腰三角形,AB=AC=5cm,BC=8cm,一动点P在底边上从B向C以0.25cm/s的速度运动,当点P运动到PA与腰垂直的位置时,求点P运动的时间。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可得到BD的长,由勾股定理可求得AD的长,再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①PA⊥AC②PA⊥AB,从而可得到运动的时间.
解:如图,作AD⊥BC,交BC于点D
∵BC=8cm
∴BD=CD= 12BC=4cm
∴AD= AB2-BD2=3
分两种情况:当点P运动t秒后有PA⊥AC时,
∵AP2=PD2+AD2=PC2-AC2∴PD2+AD2=PC2-AC2
∴PD2+32=(PD+4)2-52∴PD=2.25
∴BP=4-2.25=1.75=0.25t
∴t=7秒
当点P运动t秒后有PA⊥AB时,同理可证得PD=2.25
∴BP=4+2.25=6.25=0.25t
∴t=25秒
∴点P运动的时间为7秒或25秒.点评:本题利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解
解:如图,作AD⊥BC,交BC于点D
∵BC=8cm
∴BD=CD= 12BC=4cm
∴AD= AB2-BD2=3
分两种情况:当点P运动t秒后有PA⊥AC时,
∵AP2=PD2+AD2=PC2-AC2∴PD2+AD2=PC2-AC2
∴PD2+32=(PD+4)2-52∴PD=2.25
∴BP=4-2.25=1.75=0.25t
∴t=7秒
当点P运动t秒后有PA⊥AB时,同理可证得PD=2.25
∴BP=4+2.25=6.25=0.25t
∴t=25秒
∴点P运动的时间为7秒或25秒.点评:本题利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解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解:设PA⊥AC,过A点作AD⊥BC于D
∵AB=AC,AD⊥BC
∴BD=DC=BC/2=4
∴AD=√(AC^2-CD^2)=√(5^2-4^2)=3
∴cos∠C=CD/AD=AC/PC,即
4/5=5/CP
∴CP=25/4
∴BP=BC-CP=8-25/4=7/4
P运动的时间T=(7/4)/0.25=7s
同理当PA⊥AB时,PB=25/4,PC=7/4
P运动的时间T=(25/4)/0.25=25s
∴当P运动7s或25s时PA与腰垂直
∵AB=AC,AD⊥BC
∴BD=DC=BC/2=4
∴AD=√(AC^2-CD^2)=√(5^2-4^2)=3
∴cos∠C=CD/AD=AC/PC,即
4/5=5/CP
∴CP=25/4
∴BP=BC-CP=8-25/4=7/4
P运动的时间T=(7/4)/0.25=7s
同理当PA⊥AB时,PB=25/4,PC=7/4
P运动的时间T=(25/4)/0.25=25s
∴当P运动7s或25s时PA与腰垂直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4/0.25=16s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