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参禅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参禅目的—回光返照
修行者若是愿意真心用功,那么一天廿四小时,时时都是用功的好时机!举凡行、住、坐、卧,无一不可做细腻地检视自己的起心动念(用慈、悲、喜,舍、贪、嗔、痴、慢、疑写日记的方式,检讨每一个起心动念落在何处?)。这是参禅具足的第一个要素。能明心、能见性的人,其无时不刻地在起心动念上做自我观照,而且已经能够观到非常细心,细心后面的推动力量便称为定力。
所以有人就请问文殊师利菩萨:“懂佛法、研究佛法,为何一直在六道轮回,而无法离开六道轮回呢?”文殊师利菩萨如此讲:“众生其力量未充足。三逼也就是我们参禅最大的要素。因为力量未充,所以身心的动乱、烦恼,无法消除,自然也无法发启—电光三昧、明心见性。具足充足力量的条件有二一、禅定为何要修禅定意即在此。假若没有禅定的力量,来支持行者的身心,那么起心动念便容易处于散乱的状态。所以下管是数息、呼吸或观照息长息短等方法,都是为了凝聚身心,培养内在一股没有杂染、清净的力量,如此方能对治烦恼。并藉此觉照的力量把烦恼怯除。这股培养的力量,要让它愈来愈强,就必得革除日常生活中的染著,要断五欲伏住五盖。
人活在世间,往往有世间事,又有世间意。若要想参禅成功,却又身处红尘扰嚷中,那么又该如何修持呢?其实修行不离动静,不是只有盘起腿坐在那儿参才叫修行,动中修,难行能行才是可贵。也就是平日在起心动念处,反观自照刹那生灭的念头——分别心有多少?染著有多少?我执有多少?所知障有多少?这方面的动乱,藉著我们每天写日记,观察自我及反观自照检讨自己,就应该二祛除掉,剩下的就是清净的力量。假若禅定功夫能达到未到地定,这样的定力便算成功,才能够反闻闻自性,才能开悟,才能明心,道理在此。
该如何修禅定?换句话说,现在修禅定只是一个基础,这个基础是为了培养定力,所以不值得去炫耀别人——自己修了多久、打坐有多久,那只是皮毛而已。这样的禅定还只是皮毛而已,坦白告诉各位,连门都没有进。所以要从起心动念的觉照去培养动中的定力,先把无始以来的无明五欲先祛除,才能够品尝禅定喜悦。参禅明心见性的道理就在此,要素及重点也就在这儿。
二、善知识指导话头很重要
现今给每个人参“念佛是谁”,比较难开悟。问题出在那儿呢?因为“念佛是谁”大家耳熟能详,太亲近了。往往就是因为太亲近反而看不清,我们从无始以来轮回投胎,一直在投胎,所以不能够开悟。我们的真如自性是不变的,但由于不停地轮回,习染太深,所以六识分别心及我执坚固之妄念,致使吾人很难看清五蕴皆空。为什么不能“反闻闻自性”?就是因为太亲近,太亲近而看不清。好比我们面对朝夕相处的亲属、眷属,要度化他们很不容易,因为太亲近。所以在一句话头看住它之下,二十四小时锁住、看住那个话头,当你锁住这句话头,让你的起心动念怎样呢?当念头一起,后念的念头还未相续,那句话头进去,才能够起疑情参究,忘却六根对六尘的身心世界及空去六识的分别妄心,真正桶底脱落,内脱身心,外遗世界。
真正的善知识能看出你的根性,会给你那句话头,不管那句话头有几个字,必定要背起来,在行、住、坐、卧中专注这句话头,看住它。当你专注于照顾这句话头时,你的念头会不会想到其他呢?不会的。如果平常末修这个看话头或任何禅修,你的念头是否到处跑、到处攀缘?心念是否非常散乱噪动?你一定会追求你所要的东西或计画等等。
给话头,你因为这句话头想不透它,所以要起疑情。动中定力薰修愈好、力量愈大疑情也就愈大,为何如此呢?“本来面目—我还未生时本来面目是谁?”破了本来面目—“明心”,接下去还得再参究—六根觉照外面的六尘,再一次地参究才能见性。当以全副的身心专注于这话头的时候,你所有的妄念便都没有了。以一句话头抵消所有妄念。日以继夜如此修,修到最后只有这句话头,其他的身心都空掉直到“开悟”。
换句话说,看话头看得非常深入,看得非常相融,看得非常用心,那么未来开悟的力量就更强,悟的程度就愈深、愈彻底。这一句看话头的过程非常辛苦,诸位要有心理准备,有时看到晨昏颠倒而不知,会有相似的神魂颠倒现象;有时会有后遗症—头会痛,诸位不必怕,那是一个过程。任何事情要先苦后甘,包括开悟要不要付出代价呢?当然要。做世间事尚且要付出代价,何况修无上菩提、最上上乘禅,连付出都不要,还想开悟?那是了不可得的。禅宗修行三步骤
话头可分三个阶段,亦即禅宗的修行过程分三个步骤:
㈠看话题;㈡参究话头;㈢提起疑情。
当我们日以继夜的“看话头”,加上检讨自己及忏悔,能每天在日记中发露自己的过错,这样一直忏悔,持续地检讨自己,当话头看得清楚,身心投入,进入状况时,那时便容易“提起疑情l;一半提起疑倩,一半想要了解这句话头,这时就是“参话头”。也疑情,也参,而身心都在疑情之中,忘了我是谁?也不知道这句话头在那里?这时候是真正要进入“明心”的阶段,此时只要善知识及时给予我们往上提携的一句话,就会有开悟的机会。所以,真正大善知识、过来人就是在观察这个时机,一直培养,就等你最后—你的身心已经完全融入进去,善知识才加以化导,时节因缘够即可开悟。但也有非常少数的人是属于利根机,不需要善知识,自己可以自参自悟,疑情疑进去,身心疑进去,也会明心,也会见性;此是指个人修得很好的人。所以人有各种根性不同,可能过去世就很有修行。
其次,非常重要的,假如你能在行、住、坐、卧之中,尽量参究;如在睡觉时,尽量疑情,尽量参,睡不著也无所谓,继续参,继续疑情,此时将有一个特殊反应—晚上睡不著觉;纵然如此,也不用担心,因为明天一样精神很好,不必因此而生烦恼。就如打坐,腿酸、腿麻是正常的,根本不用担心腿会坏,反而腿会更加柔软(因气血通畅,贯通全身使身体更加柔软)。不要太溺爱色身(身见)而不敢尝试,最后干脆认为这方法不能修,此时就是退道心了。我以过来人的经验,诚恳告诉诸位,那怕你今天因参禅没有睡著,明天精神仍然会非常的好,身体也不会生病,请诸位放心,不必害怕参禅会有此副作用产生。
值得留意的是,假如正在开车、煮东西、做危险的事、在十字路口或是走路时,则不能够起疑情,只能把那句话头看住就好,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因为疑情当中会很专注,整个人忽然忘我,所有的念头都锁住一句话头参究之中,一直疑情参究“我是谁”,会因此忘掉身心,忘掉环境。如果在做危险之事时,那就真的很危险,所以要特别注意。在那时候只能在起心动念处把话头看住就好,培养看得住的本领,其他的妄念生起时则不相应,自然生灭。
初学者,不知修到什么程度才该起疑情,所以需要善知识的指导。因为真的融入疑情当中,有的人甚至三天里不知怎么过日子,更严重的一星期、半个月;要开悟之”刚会这样,自己日子怎么过都不知道,今天是何日子都忘了,会因为用功到这种程度而有此现象。换句话说,如果没有此种状况产生,那就表示自己根本没有疑情,而是很轻松在看话头,看一辈子是否能开悟呢?无法开悟。关键就在后面—疑,这就是禅宗的奥妙之处。
所以很多人去打禅七,又不知什么是参禅,只是去坐七天就回来,很难开悟,效果不大。坐到后来只守空,守空就是昏沉、睡觉、休息或者是轻安而自认为开悟,很欢喜。至于怎么样是开悟,什么是参禅都不知道,那么怎么会开悟呢?这是重点。三个阶段—看话头、参究话头、提起疑情,如果身心全然的疑进去,空掉身心,忘了身心,忘了时间,忘了空间,开悟、明心便是这样断三缚结,离系粗糙烦恼。明心是一个阶段,明了第六意识分别心,分别心转成妙观察智。假如明心了,师父会再给一句话头,这句话头就是最后要帮助你见性。
明心与见性有二个过程,大概是唐宋以前有人明心马上就见性,这是有的,但现在的人根器不好,若要大澈大悟,可能要小悟、大悟好几回,才能彻底大澈大悟。所以在这过程里头就有分为“三关”,也就是黄龙禅师所说的“三关”:㈠初关—破本参(明心)。㈡重关—见性。㈢牢关—最末句;断五下分结,能进一步修持断思惑(五上分结)。
破本参(明心)指破初关;很多人都是破初关、重关,牢关未破。牢关非常困难,不容易破。牢关如果不是过来人—也就是禅定修行不高,或是没有把粗糙的五盖转化成粗中细,那是很难破牢关,也很难带别人破生死关。充其量只能他人破重关,而无法带他人破牢关。所以禅宗修行过程分三关—初关、重关、牢关。
明心见性的人,如能发愿及禅定能在四禅、共世间禅,起十六观,观极乐世界庄严相,在娑婆即可用心眼得见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相。往生时也下需阿弥陀佛来接引,自己就可以去,不论是实报庄严土或是常寂光净土,上品上生,品位非常高,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品位,甚至也无所谓品位高下,因身心已证得毕竟空性。有修有证之人,往生的时候,自己可以主控愿力往生十方净土继续深造;而我们人虽生在娑婆,其实当生就可以受用:心净即国土净的道理,那是常、乐、我、净的真我,不管是打坐或不打坐时:心都能保持真如不动。所以参禅明心见性后,能够悟后起修断思惑的人,所剩余的只是细中粗的微细流注。
做任何事情,要最好的就必须要付出代价,让身心没有动乱,又可将慈、悲、喜、舍散播给每个人,那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世间就是如此,不需要向外追逐五欲六尘,那是如梦如幻的,当自己真正在修行时,福报反而更具足,功德亦不唐捐。所以有一种情形,当自己用功修行时,障碍反而更多,那时就得看自己念头是否下著「世间意”?能达此不著世间意,就不会向外攀缘。修行是实践的问题,佛法最终须靠身体力行,方能究竟清净。摘自《圆光新志》38期
AiPPT
2024-09-19 广告
2024-09-19 广告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市面上涌现了许多实用易操作的AI生成工具1、简介:AiPPT: 这款AI工具智能理解用户输入的主题,提供“AI智能生成”和“导入本地大纲、导入文档内容”的选项,生成的PPT内容丰富多样,可自由编辑和添加元素,图表...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AiPPT提供
展开全部
谛深大师开示:如何参禅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如何修行师父已有开示,望汝等能看看。关于参禅,师父也已开示。今天有人以禅机做问,因大多数人都在南辕北辙的错解禅机,是故,今再略做表述,以令有得。
善知识,所谓开悟禅机有如下功用:一者,能令参悟者因一门入故,获得舍业,而入清净法;二者,因入清净法,眼前所着障碍便是唯一障道;三者,若于唯一障道放下,清净心立现,若于障道能说道理,则此非开悟禅机。
修行,如若汝修习狗子无佛性,去求道理,说明汝还没于本禅机修得入门,所谓入门是汝用心杂乱不获实惠。希望汝能一门深入,入清净定后,放下自得。
师父本不应破此禅机,但因汝等于大众群中,有诘问相,故做开示。此禅机以后无用,狗子有佛性也,为其无者,望汝等以此为机,继续参研。
谛深2014,12,7
应弟子智慧代群中障碍众问。
(因群里有同修请法如下:阿弥陀佛!顶礼谛深大师!劳烦师兄向大和尚代请,狗子无佛性,是怎么个无?师父做如上开示)
坐下弟子及声闻善知识众:如何修行师父已有开示,望汝等能看看。关于参禅,师父也已开示。今天有人以禅机做问,因大多数人都在南辕北辙的错解禅机,是故,今再略做表述,以令有得。
善知识,所谓开悟禅机有如下功用:一者,能令参悟者因一门入故,获得舍业,而入清净法;二者,因入清净法,眼前所着障碍便是唯一障道;三者,若于唯一障道放下,清净心立现,若于障道能说道理,则此非开悟禅机。
修行,如若汝修习狗子无佛性,去求道理,说明汝还没于本禅机修得入门,所谓入门是汝用心杂乱不获实惠。希望汝能一门深入,入清净定后,放下自得。
师父本不应破此禅机,但因汝等于大众群中,有诘问相,故做开示。此禅机以后无用,狗子有佛性也,为其无者,望汝等以此为机,继续参研。
谛深2014,12,7
应弟子智慧代群中障碍众问。
(因群里有同修请法如下:阿弥陀佛!顶礼谛深大师!劳烦师兄向大和尚代请,狗子无佛性,是怎么个无?师父做如上开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