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体》评价这么好?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21-11-27
展开全部

直到2015年,刘慈欣的《三体1》斩获了有科幻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雨果奖”,国内读者才开始相信刘慈欣真的把中国的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

从此,国内读者热衷于谈论奥巴马、卡梅伦和扎克伯格等名人对《三体》的推崇,却忽视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西方读者为何会如此推崇《三体》?

因为翻译的因素,西方读者跟我们看到的《三体》又有哪些不同

《轨迹》杂志认为:《三体》是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硬科幻小说。《出版人周刊》认为:硬科幻的粉丝们将会在《三体》充满想象力的科技乌托邦中狂欢。刊于《纽约客》上的一篇《中国的阿瑟·克拉克》 更是将刘慈欣比作中国的克拉克, 认为刘慈欣的作品是“人类进步的寓言 ——充满具体细节而又超脱抽象”。



《三体》在Amazon的评分

从Goodreads 和Amazon等网站上可以看到美国普通读者的评价,整体上来看《三体》的评分高于4分(5分制)。

相当一部分读者表示,自己最初被作品吸引是由于那段特殊的历史,深入看下去后则更多地被里面涉及的数学、物理等技术性命题所吸引。

有读者如此评价道:刘慈欣是宇宙社会学的先驱,思考了人性与生存的辩证命题。也有读者这样评价道:我拒绝讨论情节,如果你对科学技术感兴趣,同时又喜欢硬科幻,请停止阅读这篇书评,马上订购这本书。

以上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反映了美国读者对人类终极问题和技术问题的关注。还有读者发现了刘慈欣和克拉克之间的联系,并作出了如下评价:刘慈欣的风格很像克拉克,两个人都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超人想象力。

当然,差评也是存在的,主要是因为许多读者无法真正进入科幻的世界,因此产生自己与小说脱节和小说中的人物不真实之感。


刘慈欣的《三体》在国内外都遭受到了一些批评,其中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人物扁平刻板、模型化毫无人性等方面。事实上,这并不是刘慈欣在写作能力上存在缺陷,而是他刻意而为之的。在《超越自恋》一文中,刘慈欣曾期盼科幻给文学以机会。

他这样说道:文学正在走向更深的自恋,宏大叙事正在消失,越来越内向,越来越宅……只剩下自个儿与自个儿的关系,只剩下个体的喃喃自语。同时,抛弃了时代和人民的文学却抱怨自己被前者抛弃。

由此可以看出,刘慈欣并不是机械地模仿克拉克作品的风格,而是将其中的一些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

人类作为群体形象存在,是跟宏大叙事相对应的。而传统文学表现出的自恋,正是跟宏大叙事消失有关。

刘宇昆

在《三体》译后记中,刘宇昆曾说道,他和刘慈欣两人在增强《三体》英译本的可读性上做出了共同努力,因为《三体》原文中存在大量文化负载词,译者主动添加了一些解释性的词句,并在适当情况下补充文化解释性信息,由此帮助读者加强对作品的认识,增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除了必要的注释之外,刘宇昆还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做了一些小改动。在中文版的《三体》中,刘慈欣用了一些涉嫌歧视女性的词语以及塑造了一些涉嫌歧视女性的形象。

比如“娘们”,比如“像女人一样”等词汇,以及叶文洁毁灭世界的负面形象。

这在中国文化中看来没有问题,但在对女权极为敏感的西方社会是行不通的。

于是,刘宇昆在翻译时做了一些改动。


张静初版叶文洁

在《三体3:死神永生》中为程心解释她为何最有可能成为执剑人时,霍普金斯曾说:同时却要让人类,这些娘儿们和假娘儿们不害怕。

娘儿们是一种对女性的轻蔑称呼,中国人可能习以为常,但如果按愿意翻译成英文呢,西方读者中的一部分人可能会爆炸。于是刘宇昆将这句话翻译成了:He should terrify the Trisolarans without terrifying the people of Earth。

匿名用户
2021-12-06
展开全部
《三体》评价这么好
因为这是刘慈欣科幻类作品
想象力丰富
开启了人类认知领域科幻作品的
先河让人百看不厌
所以评价很好
我觉得三体最突出的地方在于很多新奇的想法和点子,这是三部共通的地方。其他的特色是:
第一部对人性的探讨非常深入,性格刻画鲜明,让读者非常能理解叶文洁、伊文斯、大史等人的行动和想法,背景铺垫很到位,不经意间大刘已经挖好了这么大一个坑;
第二部毫无疑问是最好的,它出色的把点点滴滴的计划都串起来,这在面壁者计划中尤为明显,而且第二部成功塑造了两个英雄般的人物:罗辑和章北海;
第三部抛出了一堆堆超前的概念,硬科幻性质非常明显;女主性格设定也非常不讨喜,不能担当起“英雄的责任”,反倒是云天明力挽狂澜,才给人类挣了点面子。整体说来第三部故事没讲好,但也不能过分责怪大刘,我给大刘找个写不好的借口如下。
结合大刘创作时间考虑,他写第一部的时候,是在写过去的时代和当下的时代;写第二部的时候,是在写当下的时代以及超出几十年的部分;写第三部的时候,是要写大未来的时代;从这个考虑可以看出这三部分的写作难度。几百年后的世界是难以想象的,人类生活环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没有扎实的生活背景,谈文学创作有点飘渺,所以我觉得各位吐槽第三部文学性太差也应该考虑一下这个难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帐号已注销
高能答主

2021-12-06 · 认真答题,希望能帮到你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万
采纳率:79%
帮助的人:2022万
展开全部
为什么《三体》评价这么好?
1纯粹科幻:《三体》是非常少见的纯粹科幻电影,作者刘慈欣对于作品中的科幻元素不仅仅是司马行空的想象,有很多标新立异的想法,例如解释费米悖论的黑暗森林、黑域低光速黑洞等,还有自己独到的对人性、对于社会、对宇宙的看法。2获得奖项:《三体》在2015年获得美国科幻协会星云奖的五个奖项提名,2015年8月23日获得第73界雨果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全书的格局宏大,立意深远,将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3市场认可:《三体》火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拥有大批的忠实粉丝,它迎合了中国社会成王败寇的主流商业思想,小说中的宇宙模式与现实中的商业模式有一定的共通性,不仅是科幻迷的追捧,也受到了广大创业者、商业人士的喜爱。三体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幻文学,有作者对人性、社会、宇宙的独特见解,获得国际性的科幻文学奖项,将中国科幻推上世界的舞台,受到广大人群的喜爱追捧。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过伶en
高能答主

2021-12-06 · 答题姿势总跟别人不同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万
采纳率:48%
帮助的人:467万
展开全部
刘慈欣的《三体1》斩获了有科幻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雨果奖”,国内读者才开始相信刘慈欣真的把中国的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从此,国内读者热衷于谈论奥巴马、卡梅伦和扎克伯格等名人对《三体》的推崇,却忽视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西方读者为何会如此推崇《三体》?因为翻译的因素,西方读者跟我们看到的《三体》又有哪些不同《轨迹》杂志认为:《三体》是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硬科幻小说。《出版人周刊》认为:硬科幻的粉丝们将会在《三体》充满想象力的科技乌托邦中狂欢。刊于《纽约客》上的一篇《中国的阿瑟·克拉克》 更是将刘慈欣比作中国的克拉克, 认为刘慈欣的作品是“人类进步的寓言 ——充满具体细节而又超脱抽象”。《三体》在Amazon的评分从Goodreads 和Amazon等网站上可以看到美国普通读者的评价,整体上来看《三体》的评分高于4分(5分制)。相当一部分读者表示,自己最初被作品吸引是由于那段特殊的历史,深入看下去后则更多地被里面涉及的数学、物理等技术性命题所吸引。有读者如此评价道:刘慈欣是宇宙社会学的先驱,思考了人性与生存的辩证命题。也有读者这样评价道:我拒绝讨论情节,如果你对科学技术感兴趣,同时又喜欢硬科幻,请停止阅读这篇书评,马上订购这本书。以上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反映了美国读者对人类终极问题和技术问题的关注。还有读者发现了刘慈欣和克拉克之间的联系,并作出了如下评价:刘慈欣的风格很像克拉克,两个人都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超人想象力。当然,差评也是存在的,主要是因为许多读者无法真正进入科幻的世界,因此产生自己与小说脱节和小说中的人物不真实之感。刘慈欣的《三体》在国内外都遭受到了一些批评,其中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人物扁平刻板、模型化毫无人性等方面。事实上,这并不是刘慈欣在写作能力上存在缺陷,而是他刻意而为之的。在《超越自恋》一文中,刘慈欣曾期盼科幻给文学以机会。他这样说道:文学正在走向更深的自恋,宏大叙事正在消失,越来越内向,越来越宅……只剩下自个儿与自个儿的关系,只剩下个体的喃喃自语。同时,抛弃了时代和人民的文学却抱怨自己被前者抛弃。由此可以看出,刘慈欣并不是机械地模仿克拉克作品的风格,而是将其中的一些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人类作为群体形象存在,是跟宏大叙事相对应的。而传统文学表现出的自恋,正是跟宏大叙事消失有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别悦沅pO

2021-12-06 · TA获得超过136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5万
采纳率:84%
帮助的人:400万
展开全部
直到2015年,刘慈欣的《三体1》斩获了有科幻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雨果奖”,国内读者才开始相信刘慈欣真的把中国的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

从此,国内读者热衷于谈论奥巴马、卡梅伦和扎克伯格等名人对《三体》的推崇,却忽视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西方读者为何会如此推崇《三体》?

因为翻译的因素,西方读者跟我们看到的《三体》又有哪些不同

《轨迹》杂志认为:《三体》是第一本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硬科幻小说。《出版人周刊》认为:硬科幻的粉丝们将会在《三体》充满想象力的科技乌托邦中狂欢。刊于《纽约客》上的一篇《中国的阿瑟·克拉克》 更是将刘慈欣比作中国的克拉克, 认为刘慈欣的作品是“人类进步的寓言 ——充满具体细节而又超脱抽象”。

《三体》在Amazon的评分

从Goodreads 和Amazon等网站上可以看到美国普通读者的评价,整体上来看《三体》的评分高于4分(5分制)。

相当一部分读者表示,自己最初被作品吸引是由于那段特殊的历史,深入看下去后则更多地被里面涉及的数学、物理等技术性命题所吸引。

有读者如此评价道:刘慈欣是宇宙社会学的先驱,思考了人性与生存的辩证命题。也有读者这样评价道:我拒绝讨论情节,如果你对科学技术感兴趣,同时又喜欢硬科幻,请停止阅读这篇书评,马上订购这本书。

以上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反映了美国读者对人类终极问题和技术问题的关注。还有读者发现了刘慈欣和克拉克之间的联系,并作出了如下评价:刘慈欣的风格很像克拉克,两个人都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超人想象力。

当然,差评也是存在的,主要是因为许多读者无法真正进入科幻的世界,因此产生自己与小说脱节和小说中的人物不真实之感。

刘慈欣的《三体》在国内外都遭受到了一些批评,其中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人物扁平刻板、模型化毫无人性等方面。事实上,这并不是刘慈欣在写作能力上存在缺陷,而是他刻意而为之的。在《超越自恋》一文中,刘慈欣曾期盼科幻给文学以机会。

他这样说道:文学正在走向更深的自恋,宏大叙事正在消失,越来越内向,越来越宅……只剩下自个儿与自个儿的关系,只剩下个体的喃喃自语。同时,抛弃了时代和人民的文学却抱怨自己被前者抛弃。

由此可以看出,刘慈欣并不是机械地模仿克拉克作品的风格,而是将其中的一些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

人类作为群体形象存在,是跟宏大叙事相对应的。而传统文学表现出的自恋,正是跟宏大叙事消失有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4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