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利斯朵夫》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这篇是2021年的最后一篇,我也嘚瑟一回,写个不折不扣的大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
这部恢弘壮丽的小说,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为线索,讲述他从孩童时期的苦难生活,到成为优秀的音乐家,最后达到清明高远的超脱境界,写出不朽的音乐作品。同时,小说借由克利斯朵夫的人生历程,展现了欧洲资本主义建立初期,特别是德国和法国的社会风貌。
这部百余万字的小说在我看来就像一幅宏大画卷。远看莱茵河的滔滔江水,近看每一条乡间小路;细看小镇酒馆里的几个混混正在争论吹牛,亦或巴黎贵族沙龙里的文人政客正虚情假意地敬酒;寻看大街上慵懒游荡的失意青年,和住在危房里的贫苦百姓。。。。。。无数人物,无数场景,移步异景,悲喜交加。
逐字逐句读细节的读者,就像是穿越到18世纪,用克利斯朵夫的眼睛和耳朵,跟随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在画卷里游走。犹如欣赏文字版的欧洲清明上河图。
《约翰克利斯朵夫》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这部作品中,他借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个虚构出来的人物,来表达他对音乐真实坦诚的态度,和对一个完美音乐家精神品格的解读。
“追求真善美已经达到不正常的极致,这样的人是孤独的”
“必须有胆量把体统、礼貌、怕羞、压迫心灵的社会性谎言统统丢开”
“别人评价的四平八稳的中庸之道被他认为是平庸的才华匹配平庸的人生”
“只有把顾虑踩在脚下,没有能力自由地失败就没有可能自由地成功”
“凡是真正的艺术家,都有一种精神上的触觉,背对观众,能够感觉到观众的反应如何,是否在心理引起共鸣”
“面对新作品,新事物,人们还无法做判断,因为搞不懂,故意做出漠不关心的样子,其实是迷失在大海里”
“熟悉的东西就像陆地,给人踏实的感觉,可他硬要把大众的口味给变过来”
“12岁时的好作品,20岁时不应该成为标准,不能限制生命存在的意义、生长的意义”
罗曼罗兰这样任性、毫不克制的表达随处皆是,笔记根本记不过来。罗曼罗兰也是走在时代之前的创作者。他们这一类人的作品,在当时看显得怪诞、不符合大众潮流,因为人们只能理解时下流行的东西。可再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人们反过来超喜爱这些作品,他们精神和作品是超越时代的。
关于这本书,还有一个公开的秘密: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原型就是——贝多芬。
罗曼罗兰终其一生都在研究贝多芬,他在创作了《贝多芬传》《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之后,又以贝多芬为原型,加之自己的想象创作了《约翰克利斯朵夫》。可见罗曼罗兰有多爱贝多芬,难怪他把克利斯朵夫写成一个脱离世俗的完美、伟大的音乐家。
克利斯朵夫代表了一生都贯穿于苦难中的音乐家们,这种痛苦人生对于他们来说是灾难。但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却是难得的机会。他们留下的不朽作品,对于后世的读者、听众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由于我看的是傅雷译版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就不得不提到傅雷。
在读这本书以前我对傅雷的印象全部来自《傅雷家书》,知道他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孩子的父亲。
读完他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深深体会到,他的才华很大程度上来自从小就接受了学贯中西的教育,英文、法文,以及古文的功底如此深厚,并对音乐绘画研究深入。
对于这样一部超过百万字的作品,能坚持把翻译工作完成,已经实属不易。而傅雷的译本,已经超越了翻译文字的标准,语言丰富,韵律优美,曾有评论说傅雷的语汇甚至比原文还要精湛。
我虽不敢妄加评论,但通过阅读,我确实可以感受到傅雷是全身心投入到这部小说里,真是用心在写作。对于不可直译的部分,傅雷的处理无异于二次创作,精彩绝伦。
对于这样一部传世巨著,读者不计其数,众说纷纭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人说读完只需几日,有人说读了五年;喜欢的奉为珍宝、百读不厌,不喜欢的根本看不下去。
我则是在半年时间里抓住一些碎片时间。在咖啡店里等人就看纸书,开车、睡前就听语音,竟这样读完了1300000字的精彩佳作。
使我坚持读完的原因,除了内容引起共鸣之外,音乐是最重要的因素。“和声和对位”的争论、节奏和转调的分析、多次提及“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女武神”等等大量音乐相关内容,对于喜爱音乐的读者绝对是欲罢不能的精神感召。
而在众多《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中,我看到过的最精彩的,最感同身受的一篇,是一位网友写的,仅三字:
哎妈,太壕了!
Ok,anyway,在短视频充斥的生活中,又读了一年纸书的我,感觉良好。2022继续写月度读书笔记。谢谢所有的读者朋友!祝愿所有人2022年快乐平安健康!
这部恢弘壮丽的小说,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为线索,讲述他从孩童时期的苦难生活,到成为优秀的音乐家,最后达到清明高远的超脱境界,写出不朽的音乐作品。同时,小说借由克利斯朵夫的人生历程,展现了欧洲资本主义建立初期,特别是德国和法国的社会风貌。
这部百余万字的小说在我看来就像一幅宏大画卷。远看莱茵河的滔滔江水,近看每一条乡间小路;细看小镇酒馆里的几个混混正在争论吹牛,亦或巴黎贵族沙龙里的文人政客正虚情假意地敬酒;寻看大街上慵懒游荡的失意青年,和住在危房里的贫苦百姓。。。。。。无数人物,无数场景,移步异景,悲喜交加。
逐字逐句读细节的读者,就像是穿越到18世纪,用克利斯朵夫的眼睛和耳朵,跟随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在画卷里游走。犹如欣赏文字版的欧洲清明上河图。
《约翰克利斯朵夫》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这部作品中,他借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个虚构出来的人物,来表达他对音乐真实坦诚的态度,和对一个完美音乐家精神品格的解读。
“追求真善美已经达到不正常的极致,这样的人是孤独的”
“必须有胆量把体统、礼貌、怕羞、压迫心灵的社会性谎言统统丢开”
“别人评价的四平八稳的中庸之道被他认为是平庸的才华匹配平庸的人生”
“只有把顾虑踩在脚下,没有能力自由地失败就没有可能自由地成功”
“凡是真正的艺术家,都有一种精神上的触觉,背对观众,能够感觉到观众的反应如何,是否在心理引起共鸣”
“面对新作品,新事物,人们还无法做判断,因为搞不懂,故意做出漠不关心的样子,其实是迷失在大海里”
“熟悉的东西就像陆地,给人踏实的感觉,可他硬要把大众的口味给变过来”
“12岁时的好作品,20岁时不应该成为标准,不能限制生命存在的意义、生长的意义”
罗曼罗兰这样任性、毫不克制的表达随处皆是,笔记根本记不过来。罗曼罗兰也是走在时代之前的创作者。他们这一类人的作品,在当时看显得怪诞、不符合大众潮流,因为人们只能理解时下流行的东西。可再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人们反过来超喜爱这些作品,他们精神和作品是超越时代的。
关于这本书,还有一个公开的秘密: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原型就是——贝多芬。
罗曼罗兰终其一生都在研究贝多芬,他在创作了《贝多芬传》《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之后,又以贝多芬为原型,加之自己的想象创作了《约翰克利斯朵夫》。可见罗曼罗兰有多爱贝多芬,难怪他把克利斯朵夫写成一个脱离世俗的完美、伟大的音乐家。
克利斯朵夫代表了一生都贯穿于苦难中的音乐家们,这种痛苦人生对于他们来说是灾难。但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却是难得的机会。他们留下的不朽作品,对于后世的读者、听众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由于我看的是傅雷译版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就不得不提到傅雷。
在读这本书以前我对傅雷的印象全部来自《傅雷家书》,知道他是一个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孩子的父亲。
读完他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深深体会到,他的才华很大程度上来自从小就接受了学贯中西的教育,英文、法文,以及古文的功底如此深厚,并对音乐绘画研究深入。
对于这样一部超过百万字的作品,能坚持把翻译工作完成,已经实属不易。而傅雷的译本,已经超越了翻译文字的标准,语言丰富,韵律优美,曾有评论说傅雷的语汇甚至比原文还要精湛。
我虽不敢妄加评论,但通过阅读,我确实可以感受到傅雷是全身心投入到这部小说里,真是用心在写作。对于不可直译的部分,傅雷的处理无异于二次创作,精彩绝伦。
对于这样一部传世巨著,读者不计其数,众说纷纭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人说读完只需几日,有人说读了五年;喜欢的奉为珍宝、百读不厌,不喜欢的根本看不下去。
我则是在半年时间里抓住一些碎片时间。在咖啡店里等人就看纸书,开车、睡前就听语音,竟这样读完了1300000字的精彩佳作。
使我坚持读完的原因,除了内容引起共鸣之外,音乐是最重要的因素。“和声和对位”的争论、节奏和转调的分析、多次提及“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女武神”等等大量音乐相关内容,对于喜爱音乐的读者绝对是欲罢不能的精神感召。
而在众多《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中,我看到过的最精彩的,最感同身受的一篇,是一位网友写的,仅三字:
哎妈,太壕了!
Ok,anyway,在短视频充斥的生活中,又读了一年纸书的我,感觉良好。2022继续写月度读书笔记。谢谢所有的读者朋友!祝愿所有人2022年快乐平安健康!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