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许多别称除了“华夏”外还有什么
“中国”的别名,除“华夏”外,还有“中华”、“九州”、“四海”、“神州”、“中原”等称呼。
1.九州,相传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冀、兖、青、徐、荆、阳、豫、梁、雍。《淮南子地形》又载:古代中国设置九个州:神州、次州、戎州、州、冀州、台州、济州、薄州、阳州。后来,九州泛指中国。“四海”之称,以四境均有海水环绕而得名。
2.四海,指全国各地,指天下、全国;也可指世界各地,即(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域。另有“豪放、豁达”的意思。
3.中华,中者,即是指中原河洛地区(河,黄河;洛,洛水、洛阳)。因其在四方之中,以区别其他四方而称为中国 (古代“中国”与“中原”同义)。后随着历史演化,与各民族不断融合,因此凡属于中华文化范畴的皆属中国。
4.神州,俗称“神州大地”,又名“赤县神州”、“九州”(中国),是属于黄种人汉民族的民族共同地域。古时称中国为“赤县神州”;后用“神州”做中国的别称。
5.中原,又称中土、中州、华夏,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天的河南省。当与外族对应时,中原又泛指中国。
扩展资料:
赤县神州之称,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驺衍的人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 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有时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但更多的时侯是称神州。
相传炎帝统辖的土地称为赤县,而黄帝统治的土地称为神州,赤县和神州合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的范围“东逾蟠木,西济流沙,北至幽陵,南抚交阯” 。
九州源于大禹治水划定九州的传说,相传夏禹治水后,分中国为九州,分别是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后来从冀州中分出幽州、营州、并州三州,与原有的九州合计共十二州,所以九州时而又被称为十二州。
而战国时代的秦、楚、越、赵、魏、韩、燕、卫、齐、鲁等诸侯国的版图及周王畿全部也是神州(九州)的一部分 ,从禹贡可知沱江、岷山一带所在的巴蜀地区也是神州的的一部分。
“华夏”、“中华”、“中夏”、“中原”、“诸夏”、“诸华”、“神州”、“九州”、“海内”等
中国,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汉族与少数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又自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扩展资料: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共和政体建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
中华:顾实在《华夏考源》一文中,认为“胥、疋、雅、夏古字相通,华夏即华胥也。……华胥特为华夏,遂为吾种族之名”。章太炎在《中华民国解》中说: “大略说我国古代以‘夏’为族名,以‘华’为国名。又说‘夏’从夏水得名,“华’从华山得名。”
赤县:指华夏、中国、中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九有:即九州。《诗·商颂·玄鸟》:“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毛传:“九有,九州也。”
九原:九州大地。《国语·周语下》:“汨越九原,宅居九隩。”
九域:九州,《晋书 孙惠传》‘今明公明著天下,声振九域。’
扩展资料:
华夏也称“夏”、“诸夏”。是中国古代周王朝的自称 ,以区别与周王朝敌对的四方部落(四夷)。
在甲骨文中,“华”这个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圣洁,华夏是礼仪之邦,与外族胡人相对。
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义之诸侯,称为诸夏。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称四方为"夷蛮戎狄",“华夏”最初仅为一文化概念 ,也是周王朝的自称,至汉代以后成为汉族的别称,始带有民族概念。
参考资料:华夏——百度百科
推荐于2018-05-09
参考资料:《同义词词林》上海辞书出版社
采纳哦 谢谢
2014-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