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春节的传说和习俗都有哪些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关于春节的传说与习俗
春节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各地春节习俗——山东
孔府年节
孔府年节有一些和民间不同的地方,
腊八。腊八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腊八粥进行的。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户人”中的烧火户在这天专来烧火。支起大锅,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里。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粗的,给当差的喝,粥里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类,喝粥时,一个还给一斤馍馍;另一种是细的,用薏米仁、桂元、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红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这样的粥是供内宅,本族以及上供用的。孔府在外面有很多香火院,都在腊八这天派尼姑来要粥,要“盆头米”。
临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动中最热闹的场面“蒸壮”就出现了,“蒸壮”就是为过年蒸各种馒头、饺子、糕饼。这时“烧火户”又来烧火,蒸各式各样的馒头。
大年三十整夜包饺子。府内到处燃灯、燃檀香末、铺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彩带。午后去报本堂行礼,晚饭后去祖庙辞岁。大人给孩子送“压岁钱”,装在红纸袋里,上面写有“长命百岁”的字样,放在小孩子的枕边,每人准备一个景泰蓝食盒,其中放粘米面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物。
除夕夜晚衍圣公还要亲自到安怀堂摆供,祭拜白胡子老神仙,据说孔府中所有的精灵鬼怪都归这个白胡子老神仙管。
午夜过后所有的人起来拜天地神。在前上房院子里用席子搭起“天地楼”。朝各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南、西北,各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神的牌位,正中一张桌子上摆天地神牌位。“天地楼”旁,立“朝天竿”,点“天灯”,日夜不熄,一直要点半个月之久。
元旦早晨醒来,先不说话,用手摸摸食盒里的东西和压岁钱。起床后拜庙、拜祠堂、接受仆人拜年。本家来孔府拜年。下午当地“龙灯会”的狮子舞等进孔府表演,孔府的当差和“花炮户”燃放焰火,庆祝新年。
宁阳县
宁阳县元旦吃馄饨,称为“填仓“,黄县、蓬莱一带,元旦早起要照虚耗。由女主人手持红烛,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然后将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小孩子起床后,要攀着门拴打三个秋千,据说可以长得快。有些地区煮饺子时要用芝麻秸烧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饭后在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味有“余头“。胶东的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称为“札根“。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旧时还有初五“送穷“的习俗。当天祭拜年,要放鞭炮以示“赶五穷“。曲阜则在初五办“文曲星会“,初五晚上,学生要到老师家,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再由老师出题做一篇文章,完成后由老师它焚掉,叫做“文曲星会“。
崂山
春节期间,崂山村村镇镇扭秧歌、跑旱船、舞龙灯、踩高跷……热闹非凡。元宵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灯节。崂山沿海的渔村里,鞭炮齐鸣,渔民在船老大的带领下来到各自的渔船上送灯,预祝新的一年渔业丰收。
农历清明节到谷雨期间,是崂山渔民祭海的时节。祭海时,渔民们在海滩上摆设猪、鸡、鱼三牲供品,大面馍和糖果,点燃香烛鞭炮,举行传统的祭海仪式。祭海的日子里,纯朴豪爽的渔家人用好酒好菜热情地招待前来观看祭海的亲朋好友,大家一起开怀畅饮。
各地春节习俗——北京
腊月家家事儿多
自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挣些银子过年。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回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相购买,以为乐。
腊月初一,大街上卖粥果者排成市场。更有卖核桃、柿饼、枣、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贮,叫而卖之。其次则肥野鸡、关东鱼、野猫、野鹜、腌腊肉、铁雀儿、馓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张、楼子庄元宝。初十以后则卖卫画、门神、挂钱、金银箔、锞子黄钱、销金倒酉、马子烧纸、玻璃镜、窗户眼。廿日之后则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时供给神马用的。又有卖窑器者,铜银换瓷碗,京城之香炉烛台;闷葫芦,小儿籍以存钱;支锅瓦,灶口用为助爨。至廿五日以后则卖芝麻秸、松柏枝、南苍术以供“煨岁”之用。腊月诸物价钱都比平日贵些,所以才有“腊月水土贵三分”的谚语。老年人到了这时,总要劝后辈谨慎花钱,于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谚。
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都在前一日备好米和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全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腊八粥,是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塘、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挂元,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洗净器皿,终夜经营,到天明时粥熟。除祀祖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并用红枣、核桃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
腊八日御河起冰窖,通河运水贮内窑,太液池起冰贮雪池冰窑,开门运之,夏日出用甚便。
廿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院内立杆,悬挂天灯。祭品则羹汤灶饭、糖瓜糖饼,饲神马以香糟炒豆水盂。男子罗拜,祝以遏恶扬善之词。妇女于内室,扫除炉灶,以净泥涂饰,燃香默拜。
每至十二月,于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照例封印,颁示天下,全体执行放公假。此后,梨园戏馆择日封台,八班合演,至来岁元旦则赐福开戏。上学的儿童,在“封印”之后塾师也让放假,谓之“放学年”。
廿五日至除夕传说为“乱岁日”。“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
岁暮,将一年吃剩的药,抛弃在门外,并将所收集的药方,放一起烧掉,这叫“丢百病”。
在炉内烧松枝、柏叶、南苍术、吉祥丹,名曰:“煨岁”。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除夕一大堆老理儿
除夕,人们蟒袍补褂四出拜访亲友,谓之“辞岁”。家人叩拜尊长,也叫:“辞岁”。新婚的夫妇必须要到岳父家辞岁,否则为不恭。
除夕自户庭以至大门,凡是行走之外要撒上芝麻秸,这叫“踩岁”。
除夕,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爆竹竞响。肩舆簇簇,车马辚辚。百官到朝,祝贺元旦。此时爆竹声如击浪轰雷,传遍朝野,彻夜不停。更夹杂着拨浪鼓声,卖瓜子解闷声,卖江米白酒冰盏声,卖桂花头油摇唤娇娘声,卖合菜细粉声,与爆竹之声,相为上下,真是好听。“土民之家,新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锗帛毕,昧爽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阖蒸糕,呷粉羹。出门迎喜,参药窗,谒影窗,具柬贺节。”如果路上遇到亲友,则施礼,继而祝曰:“新禧纳福”。“至于酬酢之具,则镂花会果为茶,十锦火锅共馔,汤点则鹅油方补,猪肉馒首,江米糕,黄黍;酒肴则腌鸡腊肉,糟鹭凤鱼,野鸡爪,鹿兔脯;果品则松榛莲庆,桃杏瓜仁,栗枣枝圆,楂糕耿饼,青枝葡萄,白子岗榴,秋波梨,苹波果,狮柑凤桔,橙片杨梅。杂以海错山珍,家淆市点。纵非亲厚,亦必奉节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烂醉!”俗说得好“新正拜节,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四马喧哗,欢乐终日,真可以说是极一时之胜”。
年饭用金银米为之,上插松柏枝,缀以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破五之后方能撤去。(谓之“年饭”)取松柏枝中较大的,插在瓶中,缀以古钱、元宝、石榴花等就是“摇钱树”。
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给小孩的,也叫“压岁钱”,钱肆取钱用的“贴”叫“票子”。每届岁除,凡是富贵之家以银换钱的,都用彩笺书写,是为“红票儿”。取华美吉祥之意。
凡是卖花的,称熏治之花为唐花。“每至新年,互相馈赠。牡丹呈艳,金桔垂黄,满座芬芳,温香扑鼻,三春艳治,尽在一堂”所以人们又叫它“堂花”。
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
每到除夕,摆长案于中庭,供以百分。百分,是诸天神圣全图。“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叫“全供”。供上签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宝等,叫“供佛花”。到接神时,将百分焚化,接着烧香,到灯节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地桌”。
走进家家户户的正月
正月初一日,五更起床,焚香,放纸炮。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奔跑往来好几日,名曰“贺新岁”。所吃的东西,如:百事大吉盒儿,由柿饼、荔枝、龙眼、栗子、熟枣等装成。
初一,祀神及先祖,剪纸不断至丈余,供于祖前,谓之“阡张”,焚之。
正月初旬,拜年者到门口,疾呼接贴,投一名片,匆匆而去,大多数无须和主人面谈。
正月一日到五日,俗名“破五”。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正月之灯一向集中于前门内的“六部”,叫:“六部灯”,以“工部”的灯最为人称道。冰灯,飞禽走兽、世间百态,制作得非常工巧。
灯市从前集中在东、西四牌楼,后来移到廊房头条。
琉璃厂每于新正元旦至十六日,百货云集,灯屏琉璃,万盏棚悬,玉轴牙签,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镇街。更有“秦楼楚馆偏笙歌,宝马香车游士女”。也是旧京年节一景。
各地春节习俗——上海
新春初一日走出家门去讨饭给自己的父母吃。还有一种乞丐俗称“叫化子”,他们乞讨的方式令人好笑。有的乞丐用红纸裹着菜头挂在竹杆上,每到一家门前就说菜头到,生意好,恳求施舍,这叫“送菜头”。有的用纸和竹丝做成牛状,到家家门前说尽好话,吉利话,以求施舍,这叫“送春牛”;有的手持一根冬青或柏树的树枝,在树枝上挂些小铃后古钱,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家人会象摇钱树一样,财源滚滚而来,这叫“摇钱树”;有的企丐身穿佛衫,头戴神像面具,化装成财神菩萨的模样到各家的宅院内狂奔乱跳,以示财神菩萨来了,这叫“跳财神”。崇明人在旧社会里虽生活贫困,但遇到这些企丐还是乐善施好,给一些干粮和其他食品。解放后这些行企方式早已绝迹了。
年初二清晨,各商店及手艺人都焚香敬神,称“烧利节”,中午十分,店主还设酒款待店员,一起祈求新年生意兴隆。年初五,相传为财神生日,大街小巷的商店开门营业,这一天中午每家都吃馄饨,以示兜财。此外在乡间田头还有木人头戏(今称木偶戏)。初一至初五期间各家走亲访友,互祝新春快乐,并互赠礼品。期间,各寺庙香火远比平时旺盛,特别年初一早晨,上寺庙烧香拜佛的人特别多,而且特别早,要赶烧头香,城外的寿安寺和中兴镇的广福寺是最热闹的地方。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上元节,俗称正月半,人们以正月事五至二十为元宵灯期。旧时,在元宵节前,家家户户用糯米粉做成各种形状的糕团,有的形似古代绢团,银子,还有的形似小鸡,小鸭,鲤鱼,棉铃,玉米,桃子,稻堆等。正月半中午,每家都吃馄饨;下午人们还将这些食品作为祭品,去坟上拜祖宗,祭田头,晚上,人们三五成群地或提形状各异的灯笼,后甩火球,后过三桥,尽心游玩。在正月半点灯笼的习惯十分盛行。灯笼的形状有兔子灯,鲤鱼灯,五角大楼型灯等,灯挂的地方也很有地方风味,如把众多红灯排成字形或者各种图形,灯内点上蜡烛,用竹杆高高挂起,这叫“拔红灯”,在乡间没条泯沟东西之间插一根竹杆,然后挂上红灯笼,一到晚间,点上蜡烛,顿时似同白昼,登高望去,熬是好看,这叫挂铫灯,在桥口扎成彩楼,上面挂满各式奇异的灯笼,晚间这里又有一番风情。此外在元宵之夜还有跑马灯,调狮子,甩田财,请坑三娘娘,元节姑娘等名目繁多的活动。
俗话说:“吃了两头大,各人寻头路”。正月十六后,欢庆的人们各自重归各行业。至此,春节的活动也就结束了。解放后,闹元宵,趋于简化,但吃馄饨,做绢团,圆子和小孩玩灯的习俗尚存,并赋予新的含义,特别在县城的大街上,元宵之夜挂彩灯,放烟火更是吸引了众多男女老少,有的倾家而出,上街观灯。奇特的烟火,绚丽多彩,把元宵的夜空照映得五光十色,它象征着祖国日益繁荣昌盛。
一千多年来,我们的先辈已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在他们长期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各种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凝聚了先辈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放映了他们的朴实、勤俭的优良品质。当然在传统习俗中的另一面也夹杂着一些落后、愚昧的内容。人们的传统习俗随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愚昧走向科学。本文所载的一些旧时习俗随着文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有的已被摒弃,有些习俗被注入新的内容,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我们要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风俗,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欢度传统佳节时,不能忘记树新风、破陋俗应是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各地春节习俗——辽宁·吉林·黑龙江
东北的年俗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有很多古老相传的风俗,以东北来说,讲究就不少。
旧时,一切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庆典几乎都集中在除夕夜举行。全家都要换上新装。
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烛、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
这顿饭是对年菜的首次品尝,可以荤素一齐上。通常必要有红烧肉、炖羊肉、米粉肉、红焖肘条、元宝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鸡冻儿、鱼冻儿、猪肉冻儿、豆儿酱、豆豉豆腐、芥末墩儿、辣芥菜、炒酱瓜儿等年禧套路菜。
席间,老少互相祝愿、兄弟间推杯换盏,尽情享受天伦之乐。饭后,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画和春条,室内、外一片灯火辉煌。
“天地桌”上供着大幅黄纸彩印的“三地三界十八佛诸佛”或“百份”(天地诸神像册),设大饼,蜜供、面鲜、果品、素菜、年糕、年饭为供品,高点金字红烛与子午香,以表迎请诸神下界赐福。
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活动,谓之“守岁”。孩子们历来是随心玩耍,抖空竹、抽陀螺、捻升官图、掷骰子、玩牛牌、吹琉璃喇叭、口琴、耍影戏人、点走马灯,放“滴滴金儿”,“耗子屎”、“黄烟带炮”……老太太们则坐在一起斗纸牌、打麻将、打十胡。
娱乐中佐以鲜果、糖果、干果杂拌儿、温朴、炒红果、蜜饯海棠等,边吃边玩,尽情享受,直至“接神”。
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震彻夜空。“遍天银花锈,阖街硝烟浓”。家家齐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馅水饺,迎接诸神下界。
礼成后,即宣告旧岁已去,新年来临,这正是“五更分二年”的庄严时刻。全家互道“新禧”,晚辈们要到堂上给长辈们叩首拜年,长辈们必给未成年的小孩儿一一引进“压岁钱”。
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
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主一年诸事顺遂。
现在东北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
满族的春节
满族的传统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一致,所谓“奉省岁事,满汉旧俗不同,久经同化,多已相类”(《奉天通志》卷九十八)。但“满汉旧俗不同”,满族年节有特殊的风情。
春节:节前要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玛,张贴对联、窗花、挂笺(按旗属分别贴红、黄、兰、白色)、福字(沈阳市新民县辽滨塔村瓜尔佳氏家中有印福字的桃木印板)。满族喜戴荷包,春节节前宫廷要例行赏赐王公大臣“岁岁平安”荷包,民间也互相赠送。除夕下午和元旦上午要祭祖、祭天。除夕要接神,接神后在大门口放一横木以阻鬼魅进来。除夕也挂门神,以驱邪避鬼,这是吸收了汉族风俗的结果,门神约分为“将军门神”、“福禄门神”、“判子门神”、“娃娃门神”等。今沈阳故宫藏有宫廷门神。除夕夜分发“神纸”,其后晚辈男子到族内各家“辞岁”。除夕半夜子时家家吃饺子,还要把几枚铜钱暗放饺子中,吃到者则“终岁大吉”。接神、辞岁要燃放鞭炮。除夕夜家家院内竖灯笼杆,高挑红灯,由除夕至初六,夜夜不熄。宫廷中于腊月二十四日挂“天灯”,每夕上灯,至次年二月初三日。
元旦,俗称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冠,互相恭贺新春,谓之“拜年”。
吃饺子叫“揣元宝”满族春节撷趣
满族春节古称“元旦”,满语称“阿涅业能业”,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节期一般为三至五天,旧时有的地区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于全国各地满族地区。
满族春节源于汉族习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进入辽阳、沈阳地区,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满族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皇太极即位后,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定都北京,大批满族居民迁移关内,与汉族杂居共处,在经济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天长日久,汉族许多习俗文化被满族人民所吸收,春节便随之而成为满族与汉族共俗的传统节日。
节前,人们积极地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笺(亦称挂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初一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辞旧迎新。同时,在自家西墙祖宗板下摆设供品、点燃鞑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无事,万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煮饺子时,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同时回答:“起来了!”他们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然后让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
这天晚辈要向长辈叩头拜年(旧时女性行跪拜抚鬓礼)家长要给小孩守岁钱。宗族近亲也要互相拜年,亲朋好友则筵宴相邀,一起叙旧话新。男孩子成群结队鸣放烟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兴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妇们则身着盛装,玩耍嘎拉哈(用猪或牛膝关节骨制成的玩具)。
歌舞是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据《渤海国记》记载:官民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婉转,号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跷。至今,此俗仍沿袭不衰。初一至初五,人们都相聚一处,唱歌、跳舞、踩高跷、尽情娱乐,有的地方,年轻人还自发组织演出队,走村串屯进行表演,祝贺新年,节日气氛更加浓郁。
满族过年,习惯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红和瓜仁等原料制做“萨其玛”,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们喜爱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节日佳品。
春节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各地春节习俗——山东
孔府年节
孔府年节有一些和民间不同的地方,
腊八。腊八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腊八粥进行的。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户人”中的烧火户在这天专来烧火。支起大锅,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里。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粗的,给当差的喝,粥里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类,喝粥时,一个还给一斤馍馍;另一种是细的,用薏米仁、桂元、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红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这样的粥是供内宅,本族以及上供用的。孔府在外面有很多香火院,都在腊八这天派尼姑来要粥,要“盆头米”。
临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动中最热闹的场面“蒸壮”就出现了,“蒸壮”就是为过年蒸各种馒头、饺子、糕饼。这时“烧火户”又来烧火,蒸各式各样的馒头。
大年三十整夜包饺子。府内到处燃灯、燃檀香末、铺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彩带。午后去报本堂行礼,晚饭后去祖庙辞岁。大人给孩子送“压岁钱”,装在红纸袋里,上面写有“长命百岁”的字样,放在小孩子的枕边,每人准备一个景泰蓝食盒,其中放粘米面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物。
除夕夜晚衍圣公还要亲自到安怀堂摆供,祭拜白胡子老神仙,据说孔府中所有的精灵鬼怪都归这个白胡子老神仙管。
午夜过后所有的人起来拜天地神。在前上房院子里用席子搭起“天地楼”。朝各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南、西北,各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神的牌位,正中一张桌子上摆天地神牌位。“天地楼”旁,立“朝天竿”,点“天灯”,日夜不熄,一直要点半个月之久。
元旦早晨醒来,先不说话,用手摸摸食盒里的东西和压岁钱。起床后拜庙、拜祠堂、接受仆人拜年。本家来孔府拜年。下午当地“龙灯会”的狮子舞等进孔府表演,孔府的当差和“花炮户”燃放焰火,庆祝新年。
宁阳县
宁阳县元旦吃馄饨,称为“填仓“,黄县、蓬莱一带,元旦早起要照虚耗。由女主人手持红烛,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然后将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小孩子起床后,要攀着门拴打三个秋千,据说可以长得快。有些地区煮饺子时要用芝麻秸烧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饭后在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味有“余头“。胶东的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称为“札根“。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旧时还有初五“送穷“的习俗。当天祭拜年,要放鞭炮以示“赶五穷“。曲阜则在初五办“文曲星会“,初五晚上,学生要到老师家,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再由老师出题做一篇文章,完成后由老师它焚掉,叫做“文曲星会“。
崂山
春节期间,崂山村村镇镇扭秧歌、跑旱船、舞龙灯、踩高跷……热闹非凡。元宵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灯节。崂山沿海的渔村里,鞭炮齐鸣,渔民在船老大的带领下来到各自的渔船上送灯,预祝新的一年渔业丰收。
农历清明节到谷雨期间,是崂山渔民祭海的时节。祭海时,渔民们在海滩上摆设猪、鸡、鱼三牲供品,大面馍和糖果,点燃香烛鞭炮,举行传统的祭海仪式。祭海的日子里,纯朴豪爽的渔家人用好酒好菜热情地招待前来观看祭海的亲朋好友,大家一起开怀畅饮。
各地春节习俗——北京
腊月家家事儿多
自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挣些银子过年。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回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相购买,以为乐。
腊月初一,大街上卖粥果者排成市场。更有卖核桃、柿饼、枣、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贮,叫而卖之。其次则肥野鸡、关东鱼、野猫、野鹜、腌腊肉、铁雀儿、馓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张、楼子庄元宝。初十以后则卖卫画、门神、挂钱、金银箔、锞子黄钱、销金倒酉、马子烧纸、玻璃镜、窗户眼。廿日之后则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时供给神马用的。又有卖窑器者,铜银换瓷碗,京城之香炉烛台;闷葫芦,小儿籍以存钱;支锅瓦,灶口用为助爨。至廿五日以后则卖芝麻秸、松柏枝、南苍术以供“煨岁”之用。腊月诸物价钱都比平日贵些,所以才有“腊月水土贵三分”的谚语。老年人到了这时,总要劝后辈谨慎花钱,于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谚。
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都在前一日备好米和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全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腊八粥,是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塘、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挂元,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洗净器皿,终夜经营,到天明时粥熟。除祀祖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并用红枣、核桃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
腊八日御河起冰窖,通河运水贮内窑,太液池起冰贮雪池冰窑,开门运之,夏日出用甚便。
廿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院内立杆,悬挂天灯。祭品则羹汤灶饭、糖瓜糖饼,饲神马以香糟炒豆水盂。男子罗拜,祝以遏恶扬善之词。妇女于内室,扫除炉灶,以净泥涂饰,燃香默拜。
每至十二月,于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四日之内,由钦天监选择吉期,照例封印,颁示天下,全体执行放公假。此后,梨园戏馆择日封台,八班合演,至来岁元旦则赐福开戏。上学的儿童,在“封印”之后塾师也让放假,谓之“放学年”。
廿五日至除夕传说为“乱岁日”。“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
岁暮,将一年吃剩的药,抛弃在门外,并将所收集的药方,放一起烧掉,这叫“丢百病”。
在炉内烧松枝、柏叶、南苍术、吉祥丹,名曰:“煨岁”。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除夕一大堆老理儿
除夕,人们蟒袍补褂四出拜访亲友,谓之“辞岁”。家人叩拜尊长,也叫:“辞岁”。新婚的夫妇必须要到岳父家辞岁,否则为不恭。
除夕自户庭以至大门,凡是行走之外要撒上芝麻秸,这叫“踩岁”。
除夕,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爆竹竞响。肩舆簇簇,车马辚辚。百官到朝,祝贺元旦。此时爆竹声如击浪轰雷,传遍朝野,彻夜不停。更夹杂着拨浪鼓声,卖瓜子解闷声,卖江米白酒冰盏声,卖桂花头油摇唤娇娘声,卖合菜细粉声,与爆竹之声,相为上下,真是好听。“土民之家,新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锗帛毕,昧爽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阖蒸糕,呷粉羹。出门迎喜,参药窗,谒影窗,具柬贺节。”如果路上遇到亲友,则施礼,继而祝曰:“新禧纳福”。“至于酬酢之具,则镂花会果为茶,十锦火锅共馔,汤点则鹅油方补,猪肉馒首,江米糕,黄黍;酒肴则腌鸡腊肉,糟鹭凤鱼,野鸡爪,鹿兔脯;果品则松榛莲庆,桃杏瓜仁,栗枣枝圆,楂糕耿饼,青枝葡萄,白子岗榴,秋波梨,苹波果,狮柑凤桔,橙片杨梅。杂以海错山珍,家淆市点。纵非亲厚,亦必奉节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烂醉!”俗说得好“新正拜节,走千家不如坐一家。而四马喧哗,欢乐终日,真可以说是极一时之胜”。
年饭用金银米为之,上插松柏枝,缀以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破五之后方能撤去。(谓之“年饭”)取松柏枝中较大的,插在瓶中,缀以古钱、元宝、石榴花等就是“摇钱树”。
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给小孩的,也叫“压岁钱”,钱肆取钱用的“贴”叫“票子”。每届岁除,凡是富贵之家以银换钱的,都用彩笺书写,是为“红票儿”。取华美吉祥之意。
凡是卖花的,称熏治之花为唐花。“每至新年,互相馈赠。牡丹呈艳,金桔垂黄,满座芬芳,温香扑鼻,三春艳治,尽在一堂”所以人们又叫它“堂花”。
挂千,就是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的,为佛前所挂。挂千民户多用它,世家大族用它的较少。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是“小挂千”,为市肆所用。
每到除夕,摆长案于中庭,供以百分。百分,是诸天神圣全图。“百分”之前,陈设蜜供一层,叫“全供”。供上签以通草八仙及石榴、元宝等,叫“供佛花”。到接神时,将百分焚化,接着烧香,到灯节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天地桌”。
走进家家户户的正月
正月初一日,五更起床,焚香,放纸炮。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奔跑往来好几日,名曰“贺新岁”。所吃的东西,如:百事大吉盒儿,由柿饼、荔枝、龙眼、栗子、熟枣等装成。
初一,祀神及先祖,剪纸不断至丈余,供于祖前,谓之“阡张”,焚之。
正月初旬,拜年者到门口,疾呼接贴,投一名片,匆匆而去,大多数无须和主人面谈。
正月一日到五日,俗名“破五”。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正月之灯一向集中于前门内的“六部”,叫:“六部灯”,以“工部”的灯最为人称道。冰灯,飞禽走兽、世间百态,制作得非常工巧。
灯市从前集中在东、西四牌楼,后来移到廊房头条。
琉璃厂每于新正元旦至十六日,百货云集,灯屏琉璃,万盏棚悬,玉轴牙签,千门联络,图书充栋,宝玩镇街。更有“秦楼楚馆偏笙歌,宝马香车游士女”。也是旧京年节一景。
各地春节习俗——上海
新春初一日走出家门去讨饭给自己的父母吃。还有一种乞丐俗称“叫化子”,他们乞讨的方式令人好笑。有的乞丐用红纸裹着菜头挂在竹杆上,每到一家门前就说菜头到,生意好,恳求施舍,这叫“送菜头”。有的用纸和竹丝做成牛状,到家家门前说尽好话,吉利话,以求施舍,这叫“送春牛”;有的手持一根冬青或柏树的树枝,在树枝上挂些小铃后古钱,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家人会象摇钱树一样,财源滚滚而来,这叫“摇钱树”;有的企丐身穿佛衫,头戴神像面具,化装成财神菩萨的模样到各家的宅院内狂奔乱跳,以示财神菩萨来了,这叫“跳财神”。崇明人在旧社会里虽生活贫困,但遇到这些企丐还是乐善施好,给一些干粮和其他食品。解放后这些行企方式早已绝迹了。
年初二清晨,各商店及手艺人都焚香敬神,称“烧利节”,中午十分,店主还设酒款待店员,一起祈求新年生意兴隆。年初五,相传为财神生日,大街小巷的商店开门营业,这一天中午每家都吃馄饨,以示兜财。此外在乡间田头还有木人头戏(今称木偶戏)。初一至初五期间各家走亲访友,互祝新春快乐,并互赠礼品。期间,各寺庙香火远比平时旺盛,特别年初一早晨,上寺庙烧香拜佛的人特别多,而且特别早,要赶烧头香,城外的寿安寺和中兴镇的广福寺是最热闹的地方。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上元节,俗称正月半,人们以正月事五至二十为元宵灯期。旧时,在元宵节前,家家户户用糯米粉做成各种形状的糕团,有的形似古代绢团,银子,还有的形似小鸡,小鸭,鲤鱼,棉铃,玉米,桃子,稻堆等。正月半中午,每家都吃馄饨;下午人们还将这些食品作为祭品,去坟上拜祖宗,祭田头,晚上,人们三五成群地或提形状各异的灯笼,后甩火球,后过三桥,尽心游玩。在正月半点灯笼的习惯十分盛行。灯笼的形状有兔子灯,鲤鱼灯,五角大楼型灯等,灯挂的地方也很有地方风味,如把众多红灯排成字形或者各种图形,灯内点上蜡烛,用竹杆高高挂起,这叫“拔红灯”,在乡间没条泯沟东西之间插一根竹杆,然后挂上红灯笼,一到晚间,点上蜡烛,顿时似同白昼,登高望去,熬是好看,这叫挂铫灯,在桥口扎成彩楼,上面挂满各式奇异的灯笼,晚间这里又有一番风情。此外在元宵之夜还有跑马灯,调狮子,甩田财,请坑三娘娘,元节姑娘等名目繁多的活动。
俗话说:“吃了两头大,各人寻头路”。正月十六后,欢庆的人们各自重归各行业。至此,春节的活动也就结束了。解放后,闹元宵,趋于简化,但吃馄饨,做绢团,圆子和小孩玩灯的习俗尚存,并赋予新的含义,特别在县城的大街上,元宵之夜挂彩灯,放烟火更是吸引了众多男女老少,有的倾家而出,上街观灯。奇特的烟火,绚丽多彩,把元宵的夜空照映得五光十色,它象征着祖国日益繁荣昌盛。
一千多年来,我们的先辈已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在他们长期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各种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凝聚了先辈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放映了他们的朴实、勤俭的优良品质。当然在传统习俗中的另一面也夹杂着一些落后、愚昧的内容。人们的传统习俗随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也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愚昧走向科学。本文所载的一些旧时习俗随着文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有的已被摒弃,有些习俗被注入新的内容,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在世纪之交的今天,我们要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风俗,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欢度传统佳节时,不能忘记树新风、破陋俗应是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各地春节习俗——辽宁·吉林·黑龙江
东北的年俗
春节是中国最为隆重的节日,有很多古老相传的风俗,以东北来说,讲究就不少。
旧时,一切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庆典几乎都集中在除夕夜举行。全家都要换上新装。
首先全家一起祭祖,焚香秉烛、广陈供品,依尊卑长幼,向宗亲三代神主叩首,表示辞岁。随后,举行家宴,长辈们坐了上首,晚辈们团团而坐,取“阖第团圆”之意。饭果必要丰富,让人有充实感,预示来年丰衣足食,事业兴旺。
这顿饭是对年菜的首次品尝,可以荤素一齐上。通常必要有红烧肉、炖羊肉、米粉肉、红焖肘条、元宝肉、南煎丸子、四喜丸子、鸡冻儿、鱼冻儿、猪肉冻儿、豆儿酱、豆豉豆腐、芥末墩儿、辣芥菜、炒酱瓜儿等年禧套路菜。
席间,老少互相祝愿、兄弟间推杯换盏,尽情享受天伦之乐。饭后,孩子们将芝麻秸遍撒庭院,人行其上,嘎嘎作响,谓之“踩岁”;再将悬挂于室内、外的春灯一齐点起来,照耀着四壁的年画和春条,室内、外一片灯火辉煌。
“天地桌”上供着大幅黄纸彩印的“三地三界十八佛诸佛”或“百份”(天地诸神像册),设大饼,蜜供、面鲜、果品、素菜、年糕、年饭为供品,高点金字红烛与子午香,以表迎请诸神下界赐福。
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活动,谓之“守岁”。孩子们历来是随心玩耍,抖空竹、抽陀螺、捻升官图、掷骰子、玩牛牌、吹琉璃喇叭、口琴、耍影戏人、点走马灯,放“滴滴金儿”,“耗子屎”、“黄烟带炮”……老太太们则坐在一起斗纸牌、打麻将、打十胡。
娱乐中佐以鲜果、糖果、干果杂拌儿、温朴、炒红果、蜜饯海棠等,边吃边玩,尽情享受,直至“接神”。
午夜,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震彻夜空。“遍天银花锈,阖街硝烟浓”。家家齐聚天地桌前焚香叩拜,供上素馅水饺,迎接诸神下界。
礼成后,即宣告旧岁已去,新年来临,这正是“五更分二年”的庄严时刻。全家互道“新禧”,晚辈们要到堂上给长辈们叩首拜年,长辈们必给未成年的小孩儿一一引进“压岁钱”。
最后,全家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
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谓之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主一年诸事顺遂。
现在东北人过年,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习俗。
满族的春节
满族的传统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一致,所谓“奉省岁事,满汉旧俗不同,久经同化,多已相类”(《奉天通志》卷九十八)。但“满汉旧俗不同”,满族年节有特殊的风情。
春节:节前要做满族传统糕点----萨其玛,张贴对联、窗花、挂笺(按旗属分别贴红、黄、兰、白色)、福字(沈阳市新民县辽滨塔村瓜尔佳氏家中有印福字的桃木印板)。满族喜戴荷包,春节节前宫廷要例行赏赐王公大臣“岁岁平安”荷包,民间也互相赠送。除夕下午和元旦上午要祭祖、祭天。除夕要接神,接神后在大门口放一横木以阻鬼魅进来。除夕也挂门神,以驱邪避鬼,这是吸收了汉族风俗的结果,门神约分为“将军门神”、“福禄门神”、“判子门神”、“娃娃门神”等。今沈阳故宫藏有宫廷门神。除夕夜分发“神纸”,其后晚辈男子到族内各家“辞岁”。除夕半夜子时家家吃饺子,还要把几枚铜钱暗放饺子中,吃到者则“终岁大吉”。接神、辞岁要燃放鞭炮。除夕夜家家院内竖灯笼杆,高挑红灯,由除夕至初六,夜夜不熄。宫廷中于腊月二十四日挂“天灯”,每夕上灯,至次年二月初三日。
元旦,俗称大年初一,人家皆早起,穿戴新衣冠,互相恭贺新春,谓之“拜年”。
吃饺子叫“揣元宝”满族春节撷趣
满族春节古称“元旦”,满语称“阿涅业能业”,是满族传统的盛大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举行。节期一般为三至五天,旧时有的地区延至正月十五日。流行于全国各地满族地区。
满族春节源于汉族习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天命三年(1618年)起兵进入辽阳、沈阳地区,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满族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皇太极即位后,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山海关定都北京,大批满族居民迁移关内,与汉族杂居共处,在经济文化彼此交流,互相影响,关系密切。天长日久,汉族许多习俗文化被满族人民所吸收,春节便随之而成为满族与汉族共俗的传统节日。
节前,人们积极地置办年货,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挂笺(亦称挂旗)、窗花和福字,蒸年糕、烙粘水勺。初一凌晨子时,家家户户鸣放鞭炮,辞旧迎新。同时,在自家西墙祖宗板下摆设供品、点燃鞑子香,叩拜祖宗,祈求神灵保佑全家大小在新的一年中平安无事,万事如意。新年伊始,全家团聚吃团圆饺子,俗称“揣元宝”。煮饺子时,家主要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同时回答:“起来了!”他们把饺子从锅底浮起来比作日子起来了。然后让小孩爬上柜子上蹦三下,以示新日子“蹦个高”。
这天晚辈要向长辈叩头拜年(旧时女性行跪拜抚鬓礼)家长要给小孩守岁钱。宗族近亲也要互相拜年,亲朋好友则筵宴相邀,一起叙旧话新。男孩子成群结队鸣放烟花、鞭炮,玩耍木爬犁,或兴高采烈地溜冰;姑娘和少妇们则身着盛装,玩耍嘎拉哈(用猪或牛膝关节骨制成的玩具)。
歌舞是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据《渤海国记》记载:官民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士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婉转,号曰“踏追”。踏追即踩高跷。至今,此俗仍沿袭不衰。初一至初五,人们都相聚一处,唱歌、跳舞、踩高跷、尽情娱乐,有的地方,年轻人还自发组织演出队,走村串屯进行表演,祝贺新年,节日气氛更加浓郁。
满族过年,习惯用精粉、鸡蛋、糖、芝麻、青红和瓜仁等原料制做“萨其玛”,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们喜爱的具有独特民族风味的节日佳品。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