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之前皇帝多用谥号称呼,唐朝后用庙号,为何明清却用年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隋之前,皇帝多称“XX帝”,如隋炀帝、汉文帝等。
而唐之后,皇帝多称“XX宗”,如唐太宗,宋仁宗等。到了清朝,干脆连“宗”都少叫了,直接叫年号,如康熙、雍正等。
这是为什么呢?这其实是中国谥号、庙号、年号的发展带来的影响。皇帝称“XX帝”,其实叫的都是谥号,而“XX宗”的,大多叫的是庙号。而“康熙”“雍正”这些是年号
那什么是谥号,什么是庙号呢?什么是年号?谥号比较普遍,除了皇帝外,那些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都可以有,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比如古代文人死后能被谥为“文正”是无上的荣耀,范仲淹、司马光、曾国藩等,都得过这个谥号。庙号是指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的名号。一般开国的帝王都称祖,其后称宗,不过也有例外,功业卓著的二代帝王也可能被称为祖,比如“明成祖”。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那么为什么隋之前都叫谥号,唐之后都叫庙号呢?清朝时都叫年号?这个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在隋之前谥号每个皇帝都有,而每个帝王不一定有庙号。 如在汉代,被承认的有庙号的皇帝只有刘邦、文帝刘恒、武帝刘彻等几个人,像汉景帝都没有庙号。所以要叫庙号,难免有些会叫不上来。而谥号每个皇帝都有,所以叫谥号比较方便。
提到古代皇帝,我们通常有的称谥号,有的称庙号,而有的又称年号,这是根据史书对历代皇帝的称谓通例而形成的。尽管我们不熟悉这个通例,但由于在各种书里都能经常见到对历代皇帝的不同叫法,久而久之,我们也就习惯跟着这样称呼了。
因为一般来说,史书的称谓分为隋唐两代。隋代以前称为遗赠,唐朝以后称为寺院,明清时称为年。死后称谓是对死前道德行为的概括,可分为褒义死后和贬义死后。隋朝以前,历代帝王不一定都有庙名,但都有遗名,所以称为遗名。如齐桓公、汉文帝、汉武帝、隋杨帝等。
庙名是皇帝祭祀祖先时所尊崇的名称。西汉有十二位皇帝,其中五位是庙名;东汉有十三位皇帝,其中七位是庙名。唐朝以后,皇帝有了庙名,与隋朝以前相比,死后头衔的数量增加了很多。唐代的遗名是“大官庙皇帝、唐代文化圣人、武侠圣人”,读起来很麻烦。因此,唐朝以后,寺庙的名字都叫皇帝。例如高祖、太宗、太宗等。
年数始于西汉武帝中期。他自己用了十一年。后来,皇帝经常更改年号。直到明朝皇帝朱元璋规定只用一年。后来,明清两代的皇帝都是一个。它可以按年份编号来命名。
中国历史的编年史符合这一惯例。隋朝以前,皇帝只注庙名,不注庙名;唐朝以后,皇帝只注庙名,不注庙名。了解了这一点,我们知道古代有很多文化。
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
称太祖,其子朱棣
称成祖。清朝努尔哈赤称太祖,福临(顺治)称世祖,玄烨(康熙)称圣祖。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