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07 · 百度认证:北京焦点互动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官方账号,财经领域创作...
已经到了结婚的年龄,无论有没有对象,都不打算结婚。但是即使如此,还是要买房,那么待婚族买房有哪些要求呢?
什么是待婚族?看看你属于待婚族吗?
指的是还未结婚,还在等待结婚的一部分群体。心理学上有待婚期的说法,指的是从性成熟开始到结婚之前的阶段。
虽然到了结婚年龄时,选择结婚者占绝大多数,但是不婚的现状难免使大龄单身女子蒙受嫁不出之冤。
殊不知,当今部分女性面对婚姻城池迟迟不入,宁愿享受法理上单身的待婚状态,她们中的一部分人,甚至希望永远跟相爱的人一直待婚下去。
继丁克一族之后,待婚一族已成为适龄青年群体中人数越来越多的一支队伍。而且这支队伍的数量有不断扩大、年龄不断增长的趋势,增幅之快是很多社会学家都始料不及的。
这一群落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知识阶层,有文化、有追求,独立存在于这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大部分人都有过两次以上历经挫折的恋爱史。
严酷的现实使他们发现,生活与他们理想的爱情有着天地间的差距,彼此都不愿意为了爱情改变自己,或者不愿意放弃所谓的自由,更不愿意承担婚姻应有的责任,所以待婚成为他们的选择。
但是购房指南今天不是来给大家作心理调解的。无论是已婚族,还是待婚族,买房、理财都必不可少。但是作为待婚族,可能在购房需求和选房观念上,会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那么作为待婚族应该如何选房呢?
待婚族买房至少应该从以下几点考虑,并同时在选房时兼顾房子的多个方面。
首先,你得分两种情况去考虑这个问题。
第一种情况是继续爱情长跑
待婚族还没有结婚,哪怕是已经处了多年的对象,也有可能因为一件小事而分手。当然购房指南并不是希望大家分手,只是希望大家分情况考虑一下,未来到底是继续爱情长跑,还是领个证儿过日子。
如果是前者,建议购房时明确购房人,出资人,所谓“亲兄弟,明算账”,把这些细碎的数字整理清楚了,相信两人的感情会更瓷实。不结婚也胜似结婚。
第二种情况是以婚房为目的
当购房置业成了两个人的事,这个时候一定要一起计划一下未来短期或长期内可能会遇到的一些事。因为这些事情将直接影响你的购房决策和生活状态。
购房前不妨做一下自我预测,了解自己在这段时间里,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事发生,以此决定自己该买什么样的婚房,买多大的婚房。比如生孩子的问题,孩子教育的问题,带孩子是不是要请保姆还是与老人同住的问题等。
其次,你得兼顾房子的价值。
我们说房价有的高有的低,不仅仅是因为地段,还有很多方面。选一套好房有时候可能比选一个好伴侣更难。所以一定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户型
选大户型还是小户型?可能更多时候不是想怎么选就怎么选,而是由你的经济水平决定的。待婚族作为新人,考虑子女住房未尝不可,但切记不要给自己带来太大的贷款压力。
根据自身经济以及实际需求,选择面积适中的房型,才是明智之举。新人首次购房还是应当根据自己目前的情况进行选购,不应求大求全,一步到位。一般而言,两房的房型相对比较实用,且不容易造成空间浪费。
等过几年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还可以置换新的房屋。不打算丁克的准婚族最好选择紧凑的两房,为小宝宝留下足够的空间。要提醒大家的是,宝宝的房间一定要大于9平方米,方便将来月嫂、父母就近照顾宝宝。
二是配套
小区周边配套通常指的是学校、交通、医院、超市、商场、银行、餐饮娱乐休闲等设备设施的配套情况。这些配套的完善程度将直接影响业主未来的生活质量,也是衡量住宅性价比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于新人来说,小区周边有商超,带小学什么的自然最好。即使做不到这样,至少能将开门7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都解决掉,生活才不至于受到影响。
一般来说,小区周边有商场是比较理想的,不仅可以解决生活用品的一站式购买,而且可以降低不少生活成本。小区周边是否有便利店、菜场、银行和饭店等一些基础的商业配套设施也很重要。
三是交通
交通方便,兼顾双方上班时间成本,同时与男女双方父母住房距离适宜。两个人如果工作区域不同但都很稳定的话,建议偏重女方。再加上对于就近照顾父母的交通成本因素,三方交通便捷处应该是首选。
四是车位
假如年轻人有一定经济实力,买完房子资金还有一定富余,同时工作进展又比较乐观的话,就可以提前考虑购买车位的问题。对于这样的购房者而言,拥有私家车并不是一件遥远的事,而目前车位价格走高是一种趋势,可以预先做一个准备。
最后是学校
这里说的学校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自身的再教育。当今社会进修必不可少,因此在新购房子周边能够有不错的进修机构,不仅可以完成自身的提高,还可以省下不少往返的时间。
二是将来子女就学问题。理论上当然是希望学校离住所越近越好,小孩子上下学不仅安全而且省去了家长接送的时间,可以让家长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现在,不少大型社区都引进了幼儿园和学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尽量挑选教育资源较好的社区,否则将来“择校费”可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7-01-18,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