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道理吗?你怎么看?
2018-11-07 ·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确是十分有道理的,可以说现在的孩子接受的教育与我们以前接触的教育完全不同,现在的孩子都考双百,考个八十九十分,那就是很丢人的,作为家长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说。
我的孩子今年刚上一年级,可以说他们班大部分的学生基本上在幼儿园已经把一年级的课程学完了,甚至还有一些班二年级三年级的都学完了,可以说我的孩子一年级只学了一部分,现在在他们班已经属于落后的了,这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那些在幼儿园把一年级课程学完的孩子们,他们已经在逐步的学习二年级网上的课程呢,有的还报辅导班,比如说数学班,书法班,钢琴班等等,把孩子的知识面拓展,让孩子掌握多方面的技能,而我的孩子还在为算术题,智慧乐园而苦苦的鞋子,我还在不休止的熊着他,真想说这输其他孩子的不是一点儿半点儿的。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绝对是伪命题。请问孩子的起跑线在哪里?是从怀孕开始的么?那是不是还要看爸爸妈妈的起跑线在哪里呢?那继续推下去,是不是要看爷爷奶奶的起跑线在哪里呢?
所以,这句话绝对是一句套路的营销策略,但是也的的确确的让很多家长的担忧,表露无遗。第一,家长内心的焦虑,觉得我过的不如别人,我的孩子不能不如别人,所以愿意为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买单。其实就是那句比较粗俗的话,自己是笨鸟,不想飞,生了一个孩子让孩子飞。这样的家长很多。
第二,没有什么所谓的起跑线,每个人的起点虽然是一样的,但是终点是不同的。一生很长,有太多种变化,何苦来的给那么小的孩子就压上那么沉重的担子?生命的长度,我们虽然不能拉长,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让自己活出更好的状态,增加生命的深度,所以这个跟起跑线,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思考问题。
第三,家长推卸责任,觉得我为了让孩子去参加了什么早教机构,就可以高枕无忧,其实中国家长的焦虑又多源于此,因为不注重个人的成长,只想要有人用一招搞定自己觉得有问题的孩子。这其实是不可能的。所以,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本身就是错误的认知,打破天花板吧,每位家长,都需要不断的学习,来让自己变成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这样,孩子才能从你身上学到那种不服输的精神,才真的不会输。
————————————————————————————
关注公众号:童画界亲子体验营。做卓越父母给娃一个多彩童年。
我是兮妈梓桐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流传着一种说法:“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乎,幼儿园要学习小学的知识,家长忙着为孩子报名各种兴趣班、辅导班。一场对孩子童年的掠夺正在进行。结果:忙坏了家长,累坏了孩子。
人生不是短跑,人生是马拉松,
起跑快出几秒对漫长的长跑来说是不起作用的
一天,我去拜访原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他讲了这样一件事:
一次,柳斌主任去某地考察教育。当地一个人非要见他,说他能让3岁的孩子学会3000个字。柳主任不想见他。在一次考察结束时,这个人竟带了一群3岁的孩子和一群记者在门口等他。说:柳主任,你随便考,看这些孩子是不是能认识3000字。
柳主任说,你让孩子和记者都回去,我单独跟你谈。
柳主任对这个人说,我相信,你的每个孩子都能认识3000字,这无非是训练的结果,小狗训练多次还会算算术呢!可这对孩子有什么意义?《毛泽东选集》也只有2700多个字,你让一个3岁的孩子学会3000字,他干什么用?他会思维吗?而你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孩子一去不复返的童年!
柳主任痛心地说:这种以孩子童年为代价的“起跑”是误人子弟的。人生不是短跑,人生是马拉松,起跑快出几秒对漫长的长跑来说是不起作用的。
“展望今天的教育现状”,柳主任说,“分数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学习承受了太重的压力;童年背负了沉重的包袱。在不少地方,学习活动常常远离了学习者的现实生活;整齐划一的学习任务,偏离了学习者的兴趣、爱好、自主性、以及承受能力的差异;学习活动的要求常常违背学习者身心发展的规律。这种现象能说是符合教育合理性、科学性的要求吗?能说是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吗?”
柳主任越说越激动,他的目光中闪烁着焦虑和沉甸甸的责任。
一个在教育战线工作几十年的老领导,他在位时曾极力地推行素质教育,在中国许多大、中、小学的校园里,都留下过他的身影。他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如今,他退休了,可他的心还在教育上,还在孩子的成长上,他奋笔疾书,写下《求解“钱学森之问”》。他认为:
杰出人才的培养,必须遵从青少年身体、心理的发展规律,遵从教育规律、人才成长的规律,遵从人的品德、智力、体质、情操整体性的原则。人才人才,有人有才,无人即无才,人是本源,才是枝叶。所以若重才,先重人;若要才,先育人。
从人才成长规律看,是人有德,才为用;人无德,才为祸;人品善,才利民;人品劣,才害民。这是古往今来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育人经验啊,杰出人才的培养也不例外。
他希望家长们从急功近利的泥潭里跳出来,从“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错误理论的误导下走出来,不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不对孩子施加过大的心理压力,每个家庭都要努力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创造有利于孩子愉快成长的家庭文化环境。
听柳斌同志一席话,真有振聋发聩之感。
早期教育如果急功近利,将祸害无穷
早期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但如果加入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色彩,那将祸害无穷。
记得爱因斯坦曾说过:走出校门,能记住的才是教育。
仔细想一想,你一生的学习生涯,究竟给你留下的是什么?什么东西让你记得住,忘不了,用得上?
想一想,今天的父母最看重孩子什么?不是如何做人做事,不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仅仅是智力。
婴幼儿时期主要任务是玩,在玩耍中让他的天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而我们却逼他们学。学写字、学拼音、学外语(课程)。为了出“神童”,用大量的练习占据孩子玩的时间。
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论教育》书中曾经强调的,教育儿童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否则就会导致不良后果。因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批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今天,这样“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般的早熟的果子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
一次,一对“神童”的父母来找我,神情中带着忧伤和焦虑,他俩都是大学教授:
“我们的儿子4岁半上小学,19岁拿到博士学位。可现在他毕业在家,天天吃爆米花和膨化食品,什么事都不干,整天闷闷不乐,我们愁死了,知心姐姐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我对他们说:“你儿子该吃爆米花和膨化食品时,你们没让他吃,而让他学;想做事时,你们不让他做,也让他学。如今他学位是拿到了,可童年的缺少让他只想吃,只想玩,不想做事了。”
当时,我就把卢梭的教育观点介绍给他们: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即应把成人当作成人,把孩子当作孩子。”
卢梭还说:
“为什么要让那些转眼即逝的岁月充满悲伤与痛苦呢?……你们绝不要剥夺大自然给予他们的短暂的时间,否则你们会后悔不及的。一到他们能感受人生的快乐,就让他们去享受;不管上帝何时召唤他们,你们都不要让他们没有尝到生命的乐趣便死去了。”
“一个人没有快乐的童年是很不幸的,而用金钱买不回童年。”我对“神童”的父母说。
“那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
“把成人当作成人。你们的儿子已经过了18岁,是成人了,你们就要把他当成成人看待,放开手,让他自由,让他自己去面对生活,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他的快乐不是你们能给他的,而是他自己在实践中产生的。别为他担忧,把他看成一个普通的孩子,看重他的能力。”
在一次青年人才培养的论坛中,一位长期从事“杰出儿童”培养的专家介绍一个事实,她去美国跟踪了几十名“少年班”的“神童”,绝大部分人发展一般般,有个别人还患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她认为,这种急功近利人才培养的方式是违背人成长的规律的。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人民教育》杂志原总编辑傅国亮讲了这样一件事:印度一个叫辛格的4岁孩子,参加马拉松比赛,跑完了42公里。5岁时,他的家人准备让他跑50公里,超过马拉松。正当人们在兴奋地迎接“马拉松神童”诞生时,印度政府出面干预了。政府派人封锁了50公里长跑的道路。他们说:我们宁愿要个普通的孩子,也不要神童。印度政府这种对孩子负责任的态度实在令人钦佩。
这个故事使我想起几年前媒体热炒的一个中国几岁的小女孩,从海南跑步来北京,她的父亲骑车“督战”,声称要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引起哗然,许多人认为,这简直是对孩子童年的摧残!
卢梭说:“我们同情儿童的命运,然而应该同情的却是我们的命运。我们更大的灾祸全是我们自己咎由自取的。”
不能因为我们的短视,误把人生的长跑视为短跑;不能因为我们的无知,错把孩子看成学习的机器;更不能因为我们的功利,剥夺孩子最宝贵的童年。
如果我们不尽快觉醒,那些没有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最终将输在“终点线”上。
我们不想看到那一天。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开始充斥大街小巷,然后引发家长集体焦虑;在这句话的蛊惑下,很多家长不停地把孩子送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虽然家长很累孩子也很累,但是家长会感到有片刻的心安;因为觉得自己这样做了,似乎自己的孩子就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了。
但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很担心把孩子“毁”在了起跑线上。
1、作为家长,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我想所有的家长都会认同这个观点,但是往往会在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又会把这个问题抛到脑后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家长在为孩子进行选择的时候,往往会忽略自己孩子的实际需求,而把“别人家的孩子正在做什么”当作参考依据。所以别人家的孩子报了这个兴趣班,我们家的孩子也要报这个兴趣班;别人家的孩子报了两门,我们家的孩子最好能报三门。这种不会倾听自己孩子想法的做法,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
2、人生是要进行短跑冲刺,还是要进行马拉松?
说起马拉松,大家一定非常清楚;在起步时候抢在第一个的人,到终点的时候也可能会落在最后,甚至连终点都不能到达。
同样的道理可以用在每个人的一生中,如果在刚刚起步的时候就把力气全部用光了,那么接下来的路途,孩子拿什么来拼呢?顺利、健康、漂亮地走完漫漫长路,需要的是耐力以及本身的身体素质,绝不仅仅只是刚开始时候的抢先起步。
3、人生到底有没有“起跑线”?
从外部环境来说,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都不一样;从孩子自身来看,孩子的个性品质、遗传基因等也都不一样。所以,在我看来,压根就不存在什么“起跑线”。更何况孩子只有同自己比,才能体会到成长的喜悦;如果一直和同伴进行比较的话,那一定会过得十分辛苦的,也会违背家长希望孩子快乐的初衷。
我是诺善,非常乐意与您分享20多年的幼教经验,欢迎关注“诺善说育儿”。
如果从强调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首先,早期,尤其是3岁以前,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
大脑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脑细胞之间的连接方式,即突触的网络和功能。
而3岁以前正是孩子塑造突触的重要时期,一个两岁的孩子,他的突触数量已经与成人相同,三岁时则远超成人,达到一千万亿个。
之后,突触的增加速度放缓,10岁左右,大脑会开始修剪多余的(未被充分利用的)突触。
而突触的形成,并不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必然形成的,它靠的是我们给孩子的体验,当一个孩子感觉到世界是安全的、自己是有人爱的,并且能通过他的感官体验到丰富的世界,他的突触就会形成良好的连接,大脑就能得到很好的发育。
由此,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其次,学龄前阶段是孩子一生学习兴趣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启蒙时期:
孩子的学习并不是从进入小学或者拿起书本开始的,而是从出生那一刻开始的。只要他在探索、观察、体验,他就在学习。
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鼓励孩子探索,允许提问和不同的见解,鼓励阅读并身体力行,那么,孩子就会对世界充满好奇,有主动探索的兴趣,不人云亦云,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有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而这些,都会对他今后的学习乃至一生发生重要的正向影响。
如果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听话,不来吵自己就好,读书时以后的事,那么,孩子则可能为学习而学习,惧怕权威,满足现状。
但是,强调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是为了和别人比较,争定输赢。
如前所述,我们强调早期教育,是因为无论从生理、心理还是孩子的需求而言,早期教育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换句话说,我们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是因为他需要,因为这样才能满足他成长的需求;而不是因为我需要他比别人更好,只有这样他才能比别人更优秀。如果这样想,那么,早期教育多半会走偏。
譬如:我们为了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学习如何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孩子,可以送孩子去早教机构,因为在那里,我们可以向老师、专家和其他家长学到很多。但如果寄望于孩子在那里被发掘出潜能、培养出能力,变得比别的孩子优秀,那么,最后我们会失望地发现,孩子上过早教之后,和其他没上过的孩子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差别。
我是漫步育儿路,专注教育十多年,致力于提供科学、高效、轻松的育儿方法,欢迎关注我。